犯错是为了看见

2023-11-08 10:36欧小悦
作文新天地 2023年29期
关键词:纠正错误关羽三国演义

◎欧小悦

犯错不是无知或胆小者的遁词,经历错误,我们能看见更加完整和正确的世界。

儿时读《三国演义》,觉得刘备仁厚、关羽忠义、诸葛机智。唯独不喜欢曹操,因为他经常犯下或大或小的错误:因私愤屠徐州城;贪美色失大将典韦;认为吕伯奢有意杀他,即便发现自己判断失误仍将其全家灭口,还留下一句“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可叫天下人负我”的狂言。他或这或那的错误,成了《三国演义》这部他英雄传奇中擦不去的污点。

当我义愤填膺地对老师说这些时,她却说,我也犯了错误。

冷静下来,我又一次翻开《三国演义》泛黄而厚重的封页,在发现自己错误的同时,也看见了不一样的曹操。

当关羽受到厚待仍要执意离开时,曹操没有劝阻,而是幽幽长叹:“事主,乃天下之义士也。”对曹营的人而言,他的决定让曹营失去一员骁将,是一个错误,可后人却因此发现曹操的言出必行。华容道中众军皆为失利痛哭,唯曹操大笑不止,还下军令“再哭者斩”,对众军而言,感叹局势却有生命危险,是曹操的错误决定而致,可我们至今叹服于曹操的从容大气。陈琳与敌军传秘信被发现后,众人都要求曹操将其枭首示众,曹操却“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对时人而言,命叛徒为官,诚乃大错特错。可时至今天,这却已化成曹操知人善任的一段佳谈。

我在发现曹操的另一面时,看见自己的错误,那便是以偏执之心度量万物的狭隘。综观三国,诸葛有不识人才之错,关羽也有麻痹大意以失荆州之错。由此可知,智者犯错,勇者犯错,亦是常事,又何况曹操呢?又何况你我呢?

黑格尔有言:“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源泉。”犯错本是人之瑕,亦是人的矛盾所在,是发现和纠正错误的过程,令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思维牢笼发生崩塌,使眼中平面化、脸谱化的形象开始变得丰满、立体起来。

是犯错,帮我揭开眼前帷幕。呈现在我面前的,是无比真实、依然美好的大千世界。

【点评】

本文具有议论性随笔的色彩,作者以阅读中的一段经历,来表达对“犯错”的深度思考与理解。综观全文,有以下方面值得称道:

1.选材的突破。以经典阅读作为素材,既打破了写日常琐事的壁垒,也体现了经典作品读写结合日常化的写作趋势。

2.叙事的聚焦。作者由儿时阅读《三国演义》犯下的偏见之错与重读时的新发现生发开去,叙事部分的内容既集中于曹操这一文学形象,又紧扣“犯错”这一写作话题,形成关于曹操的对比式发现,为后文生发“犯错”的思考充分蓄势。

3.思维的清晰。全文呈现出了“犯错—意识到错误—纠错—发现错误—认识错误”的逻辑线,写作过程清晰,层层推进;认知上,作者理解了犯错“亦是常事”“犯错本是人之瑕,亦是人的矛盾所在”,也理解了犯错需要“发现和纠正错误的过程”,更理解了犯错让我们能“看见更加完整和正确的世界”,思考过程清晰且有深度;逻辑上,作者从绝对单一走向了全面多元,窥破认知偏执、逻辑绝对这些隐性的“犯错”行为,经历纠正的过程,使“犯错”产生意义,逻辑清晰且自洽。

猜你喜欢
纠正错误关羽三国演义
“关羽”去世
华容道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闲话关羽护嫂
从错误中学习
错误也有美丽时,成功孕在错误中
试论如何提高中考体育项目训练的有效性
三国演义
浅谈数学中“纠错法”的教学策略
关羽大意失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