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享式服务创新的河北省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2023-11-09 11:51张烨黄庆节张艳丽王建华
关键词:共享平台

张烨 黄庆节 张艳丽 王建华

【摘  要】共享式服务创新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耦合升级的创新发展模式,是河北省实现两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论文对共享式服务创新及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性文献回顾,提出河北省通过共享式服务创新赋能构建产业服务生态系统,实现两业融合发展的治理途径。其次,对河北省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发现囊括多主体的河北省两业融合服务生态系统亟待构建。最后,提出了基于共享式服务创新实现河北省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共享式服务创新;两业融合发展;共享平台

【中图分类号】F719;F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9-0133-03

1 引言

“十四五”时期,尽管受时代之变与世纪疫情的叠加影响,但我国经济发展在数字技术的赋能驱动下,仍然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共享式服务创新融合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服务性、技术性,通过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耦合升级,实现区域产业创新服务生态系统的打造。河北省传统制造业产业规模较大、占比较高,数字化情境下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应顺应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支撑下,基于共享式服务创新实现河北省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全链条升级改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碳达峰并行的经济新常态时期,河北省亟待通过共享式服务创新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渗透、交叉及重组,在产业融合发展中实现中国“智造”。

2 文献综述

随着全球经济持续面临不确定性,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处于萎缩状态。为确保制造业安全稳定,制造业产业链开始呈现横向压缩与纵向整合的整体趋势。制造业与服务业间的产业融合发展是壮大实体经济,应对系统性冲击的可行途径[1]。产业融合最早由Rosenberg[2]在基于技术关联视角引致的产业发展研究中得来,形成技术关联性产业融合理念。产业融合概念由日本学者植草益在其《产业组织理论》中正式提出,认为产业融合是指处于市场的竞争关系中的不同产业或产品之间由于技术创新而形成的取代关系[3]。

我国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起步较晚,部分研究集中于农业产业领域,形成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新型数字化治理模式[4]。还有部分学者对产业融合作为前因变量对制造业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经济效应进行了验证。韩顺法[5]提出,随着产业间的渗透,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法逐渐难以为现代产业体系及产业结构提供经济学解释,提出基于产业经济系统及生态系统的产业融合现象。迟福林[6]提出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能够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聚焦优势资源,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环节的攀升。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产业体系内的资源重组与整合提供了可能,推动产业链向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制造化升级[7]。在制造业的生产流通环节逐渐涌现出多样化的服务业态,并通过制造业产业链逐渐延伸拓展,形成产业融合发展态势[8]。共享式服务创新正是基于共享理念,将依托数字技术赋能实现的共享经济模式纳入服务创新领域的独特体现[9]。对于共享式服务创新,戴克清等[10]进行了开拓式的研究,对其内涵、逻辑、形式及对制造业提质增效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索,发现制造业企业能够依托智能技术及信息技术,融合价值共创共享理念,推动制造业企业实现服务化转型。共享式服务创新是基于智造生产和信息科技的发展情境,落实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愿景,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创新突破路径[11]。

随着产业融合现象日益广泛,产业融合效果逐渐凸显,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型制造日益成为现代产业组织形态,市场主体应调整相应的政策及举措对这一趋势予以应对。河北省具有完整的产业结构,数字化时代对河北省产业融合治理的相关策略需要面向制造业、服务业进行统筹规划。对于在共享经济理念下,如何基于共享式服务创新,对河北省制造业及服务业的产业要素融合发展展开精细化治理尚存研究空间。

因此,本文秉承共享理念,依托服务创新理论体系,以共享经济模式作为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基于共享式服务创新,对河北省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展开“耦合”治理,赋能构建制造业服务化与制造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耦合、良性互動的产业服务生态系统,探索服务化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深度互动融合形成服务生态系统的内在机理,实现数字化时代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新动源基础的明晰以及新逻辑的重塑。

3 河北省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现状

后工业化时期,随着我国传统制造业具有的低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以及高科技服务要素的不断注入,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条已然向服务领域深度拓展,服务提供成为制造业企业的重要价值增长点及竞争优势挖掘点。2020年,河北省制定了《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试点工作方案》,展开“两业”融合试点企业的培育,鼓励制造业企业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运维管理、仓储物流、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技术培训、融资租赁等增值服务环节延伸,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着力做大做强,促进制造业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大幅度提高向全社会提供高水平专业化服务的能力。

基于共享式服务创新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必须基于智能技术及信息技术的赋能支撑,依托新型基础设施,推进制造业企业构建、孵化承载服务业态的共享平台。当前,河北省为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已适度超前建设5G、工业互联网等支持服务创新的新型基础设施,开通5G基站8.38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 267.7万户,均居全国第七位,实现县级以上主城区5G网络全覆盖。3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上线运行,接入企业500余家,标识注册量超2亿个,解析量超4亿次。

在构建、孵化承载服务业态的共享式服务创新平台方面,河北省制造业通过培育制造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平台等多种共享平台,实现了基于共享平台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初步推进。目前,河北省已重点培育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230个,连接工业设备超1 025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12.5万家,14个平台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平台。同时,河北省存在6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企业,与安徽、重庆、四川并列全国第一,16家企业成功打造的19个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4 河北省基于共享式服务创新的产业融合发展问题

基于共享式服务创新的产业融合发展将始于制造业企业制造技术智能化,依托平台化战略的深度贯彻,实现企业结构化系统改革,以期形成基于服务生态系统的共享开放式管理模式。河北省目前已初步开启了基于共享式服务创新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形成了以共享经济为载体,以搭建制造服务平台、服务化网络平台以及工业互联平台等平台为技术介质,突破当前制造业高成本、高风险的服务困境,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思路。河北省制造业虽已从简单制造业发展到智能制造业,打造多个共享化平台,但在推进两业融合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河北省制造业与服务融合发展路径依赖严重、两级分化明显。河北省两业融合情况尚处于“服务内置化”的封闭式发展路径,企业尚未突破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及依赖路径。传统制造业与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等低端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占比较大,而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信息传输、软件业等为代表的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两级分化明显。

其次,河北省制造业与服务融合发展进程中区域产业结构同化问题严重,融合范围较窄,导致区域内低水平、无序竞争现象出现。从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域分布看,生产性服务业趋同现象明显。金融业基本在每个地区都有一定的集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住宿、餐饮业,批发及零售业在秦皇岛、石家庄、唐山地区发展具有优势。总体来看,河北省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尚未基于区域内各城市资源禀赋及主导产业优势,导致省内各区域同类企业的过度、不正常竞争。

最后,传统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程度较浅,尚未涌现高增值服务需求,融合发展效益没有得到充分釋放。例如,唐山具有丰富的资源,钢铁、能源等工业发展较快,但是其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企业、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多发生于价值链低端位置,制造业服务化企业尚未形成稳定辐射的生态系统,产业协同发展效应尚未激发,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效应尚未形成。

5 基于共享式服务创新的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基于共享式服务创新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服务化转型,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治理路径应以企业理念创新作为起点,驱动平台实现以用户利益为中心的共享式、价值共创化的服务生态系统的打造。

5.1 在企业智能化转型中建立并贯彻价值共创共享理念

传统的共享经济模式旨在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进一步解放体力劳动者,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将员工由单纯的雇佣关系转变为利益相关的共同治理者,成为企业留住人才、掌握核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共享经济模式向制造业延伸发展,形成了面向制造业的共享经济业态。制造业共享着眼于生产制造环节的各类制造资源,基于共享理念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打造共享平台,将分散、闲置的生产资源集聚、匹配并共享给需求方。

因此,制造业企业应在其服务化转型中秉承“共享价值”理念,明确基于共享式服务创新推进制造业服务创新的基本思路,转变传统制造业的管理运营方式,深化制造业企业管理层的共享式战略理念,结合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区域、自身行业发展的现状,实现智能设备的高效利用。同时,基于共享式服务创新平台,扩大区域内需,提高群众的购买力,进而带动区域物流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5.2 建立基于共享平台的制造业企业开放式管理模式

河北省制造业龙头企业应围绕共享平台搭建环节,集中配置通用性强、购置成本高的生产设备,围绕产业集群急需的共性技术研发、质检等服务,建设公共技术服务打造专业化共享平台,将部分富余铸造产能或生产线、生产设备进行线上共享,有需求的企业选定后即可在线实现订单生产,通过将生产制造所需的线上信息和线下资源进行链接,解决部门企业产能过剩、设备闲置与企业产能不足、订单积压的供需问题。

共享平台作为制造业企业实现共享式服务创新的载体,应能够基于开放资源提供如生产设备、专用工具、生产线等制造资源共享服务,以及物流仓储、产品检测、设备维护、供应链管理等普遍共性服务,更应该提供设备数智化、研发数智化等创新资源供给服务。因此,在共享平台的搭建上,制造业企业应围绕制造资源、服务能力、创新能力3部分核心资源,实现开放式管理模式的设计及构建。

5.3 积极吸纳企业级用户融入产业共享平台

基于资源共享层面的理解,河北省推进基于共享式服务创新的两业融合的核心环节是实现多重利益相关主体围绕产能提升的平台协同共建。河北省大型制造业龙头企业通过线上共享开放式平台的搭建,开放企业技术、资本、渠道、市场等内部优势资源,吸引供应链创新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在平台上集聚,实现多主体在产业共享平台上的优势资源互补以及制造能力提升。

因此,想要实现高效配置的产业共享制造数字化平台,平台不仅应吸纳大型制造企业、中小制造工厂等生产制造企业以及研发、物流、仓储、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企业,还应重视拥有大量科研仪器和实验能力的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汇聚区域内的智力资源,提供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以及科研设备与实验能力等智力资源的共享,实现多主体赋能驱动的共享式服务创新平台搭建。

5.4 构建具有持续动能源泉的企业服务生态系统

制造业企业应基于共享平台,在合作和资源共享中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形成具有密切联系的服务生态系统。在服务生态系统中,参与者能够依托平台获取共享资源和信息以及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整合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在优势互补中提高效率。同时,基于平台形成的服务生态系统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弹性和适应能力,帮助企业在不确定商业环境下应对各种市场挑战,提升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

制造业龙头企业基于平台打造的服务生态系统还能够促进创新和持续发展。通过生态系统体系的持续构建,企业能够吸引更多的创新者和合作伙伴,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方式,提供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产品和方案,共同推进技术和业务创新,从服务理念、资源整合、服务能力、服务标准和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和方式等方面实现系统行动者的协同共生。

6 结语

未来,河北省应基于数字化情境,在智能改造的步伐中不断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共享式服务创新模式的平台化效应,加快推动依托服务生态系统的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网络化协同制造,打造面向全产业链的大数据资源整合和分析平台,通过重点发展柔性定制、共享生产、供应链管理等共享式新模式新业态,实现河北省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耦合共生。

【参考文献】

【1】夏杰长,肖宇.以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壮大实体经济[J].中国流通经济,2022,36(03):3-13.

【2】Rosenberg N.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1840-1910[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63,23(4):414-443.

【3】植草益.产业组织理论[M].卢东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6-12.

【4】李蕾,翟萌萌,张天立.制造业产业内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基于产业融合调节视角[J].统计理论与实践,2022(04):41-49.

【5】韩顺法,李向民.基于产业融合的产业类型演变及划分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12):66-75.

【6】迟福林.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23(05):4-11.

【7】江小涓.高度聯通社会中的资源重组与服务业增长[J].经济研究,2017,52(03):4-17.

【8】夏杰长,肖宇.以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壮大实体经济[J].中国流通经济,2022,36(03):3-13.

【9】戴克清.共享式服务创新的基因遗传、表达与成长——基于制造业纵向案例的扎根分析[J].管理评论,2020,32(10):324-336.

【10】戴克清,陈万明.共享式服务创新的逻辑、形式与价值——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视角[J].软科学,2020,34(09):30-36.

【11】戴克清,蔡瑞林.共享式服务创新: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突破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11):70-77.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共享式服务创新的河北省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SQ2023104);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意义导向下数字共享经济平台服务创新的关键要素与实现路径研究”(BKY-2023-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知识源化视域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理、创新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22YJC790172);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人力资本与技术资本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交互赋能机制研究”(ZD202308)。

【作者简介】张烨(1989-),女,黑龙江牡丹江人,讲师,从事产业组织治理研究。

猜你喜欢
共享平台
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的信息资源建设探索
中企搭乘“共享平台”好出海
中学生物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开发和利用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构建与运行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