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诊断与改进

2023-11-10 08:58李常秋郑敏杨晓雯
广西教育·B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基地实训中职

李常秋 郑敏 杨晓雯

【摘要】本文基于中职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诊改研究,论述中职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实训基地条件较差等问题,据此提出根据市场发展所需明确专业定位、结合职业岗位能力科学设置课程、多措并举强化专业师资培养、创新方式建设优质实训基地等对策,并对中职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成效进行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1+X 中职护理专业 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 诊断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6-0024-07

2019年国家开始推进“1+X”证书制度改革,对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从中职护理专业来看,要想改革原有课程,使课程内容覆盖面更广、划分更细,就要找到“X”证书与专业课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研发宽口径、共享型课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获得本专业毕业证书的同时,能够获得同领域其他课程的技能等级证书,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结合“1+X”证书制度改革要求和大健康时代背景,中职护理人才培养方向应定位为培养大健康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因此,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医疗护理层面,而要拓展到老年照护、妇幼健康等领域,将大健康理念渗透到护理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同时,中职学校应推进学校教学与医疗卫生机构岗位工作、临床护理与健康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从而培养复合型中职护理专业人才。要想实现这一育人目标,中职学校就要大力推进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充分根据现代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多角度、多方位地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实训环境,营造实训室即企业生产一线、学校教师即企业骨干、学生即员工的良好实训教学环境。学校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实践训练,将大健康护理岗位工作与学校教学融合,以高效培养与大健康护理岗位工作需求相符的技能人才,满足企业、医院机构的人才需求,最终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一、关于中职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诊断与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职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笔者带领课题组成员以南宁市卫生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各专业师生开展关于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情况的调研,梳理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和管理成效,并进行详细分析,撰写了《中职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访谈”的方法进行。在研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基本情况,课题组研制了“中职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如下页表1所示)、“中职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如下页表2所示)。学生版问卷涉及性别、专业、年级、学业成绩自我评价等内容,教师版问卷涉及性别、专业、职称、教龄等内容。本次调查设置了12道选择题,其中包括10道关于“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现状”的调查问题,调查内容涵盖了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训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24份,其中学生问卷707份,教师问卷117份。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初步统计的基础上,课题组还对部分教师进行了当面访谈或电话访谈,访谈内容主要有:“你认为中职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哪些?”“你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从表1可以看出,参加本次调研的男女学生比例悬殊,其中男生占比仅7.36%,女生占比达92.64%,该数据符合本专业的特点。从专业来看,护理专业学生占比为75.53%,助产专业学生占比为24.47%,基本符合我校护理及相关专业的招生情况。从年级来看,一年级学生占比为42.72%,二年级学生占比为57.28%,符合本次调查的目的。从学业成绩自我评价来看,学业成绩优秀和班级平均水平以下的学生占比分别为20.37%、7.64%,班级平均水平以上和班级平均水平的学生共占71.99%,各层次学生呈正态分布,对确保本次调研的科学性、有效性具有关键作用。

从表2可以看出,参加本次调研的男教师比例为33.33%,女教师比例为66.67%,从总体样本来看,女教师居多,这是由于护理专业教师队伍本就男女比例差异较大,符合护理专业教师队伍的结构特点。从教师的专业来看,护理专业和护理相关专业教师的占比分别为44.44%、55.56%,数量基本相当,符合我校各专业教师的分布特点。从教师的职称来看,初级、中级、高级职称教师的占比分别为29.06%、52.99%、17.95%,其中中级职称教师占比较大。从教龄来看,教龄在10年以下的教师占比为73.50%,这部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骨干教师;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占比为26.50%,这部分教师教学经验更为丰富,其观点有一定的深度。由此可见,各个年龄段教师的问卷都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价值。

在分析师生情况的基础上,课题组还对师生关于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满意情况做了详细分析(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师生认为,我校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训场地与设施管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具体表现如下。

(一)专业定位不明确

过去,我校关于护理专业的定位为面向临床各级医疗机构、社区护理岗位培养专业人才。这一专业定位决定了我校护理专业一直以培养临床医疗护理人才为主。但是,这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已经不能满足現代社会对护理工作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导致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碰到较为突出的“就业难、就业差”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护理专业人才学历层次的多元化,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同时,虽然社会需要大量的照护专业人才,但是由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照护技能比较薄弱,难以满足社会对照护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按照“护士”这一岗位工作需求所培养出来的中职护生,对老年照护、母婴照护等工作难以产生职业认同感,主观上不愿意到照护机构就业。

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中职护生就业竞争力,护理专业实训课程在标准、场地、设备购置等方面都要紧紧围绕护理学基础这一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正是由于教师关于这一课程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转变,部分中职学校没能为学生搭建符合老年人、孕妇、婴幼儿等实际生活场景、切合照护技能核心操作的实训平台,而实训基地建设没能贴近一线岗位工作实际,没有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职护生不能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按照岗位胜任能力这个从业核心的要求展开学习,最终导致出现教学与岗位工作脱节的现象,使学生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操训练。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过去,我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模式基本为传统模式,即第一学年为公共人文基础课,第二学年为专业技能课(含综合实训),第三学年为顶岗实习(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职业技能等级课程并未真正融入我校相关专业课程教学,还需对考证学生进行课外强化训练以保证考证的高通过率。除职业技能等级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外,护理专业课程的总学时为3 148学时,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30.24%,而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实训课课时占比仅为31.72%。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课程设置上,我校没有将大健康护理的内容进行具体划分和安排。虽然实训教学涉及老年护理、孕产妇护理、婴幼儿护理等相关内容,但是具体教学中还是以与疾病相关的临床护理技能为主,而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的日常生活照料等内容并未真正融入实训教学。由此可见,我校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需要重构和更新。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过去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我校忽视实训教学的重要地位这一倾向并没有根本改变。由于专业课程教学依旧是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基本准绳,侧重于知识的传授与记忆,实训教学滞后于岗位发展、实践教学内容脱离临床岗位工作、综合技能实操训练较少,导致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实际操作训练,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打了折扣。

(三)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我校现有护理专业专任教师48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及以上)的教师有13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有24人,具有初级职称的教师有11人,有“双师型”教师30人、非“双师型”教师18人。另外,有临床医疗经验的教师8人,有临床护理经验的教师15人,无临床经验的教师25人。从上述数据来看,我校“双师型”教师占比为62.50%,其中已获得养老护理员或育婴员证书的教师占比仅为31.00%,这样的比例与“X”证书培训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专业教师团队中缺少有照护经验的人员,这是我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一个重要表现。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部分教师直接从医学院校毕业进入中职护理教育行业,对护理专业的相关知识多数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经验的指导。因为缺乏相应的实操经验,很多教师仍旧采用“教师示范讲解、护生分组练习、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的方法,对新时代护理照护岗位的认知不足,也无法对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提供专业性的建议和帮助,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健康护理的实训教学质量。

(四)实训基地条件较差

我校原来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是由基础护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护理等实训室组成。原来的实训基地布局与设施主要对接临床护理工作流程,教学内容主要对接临床工作岗位任务。然而,大健康护理专业的形成對实训基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老年照护实训基地要落实老年人能力评估、生活照料、用药护理、康复锻炼、应急救护、认知障碍照护等课程,这些课程对过去的基础护理实训基地而言是难以开展的。再如母婴护理工作要求照护人员对孕产妇、新生儿提供生活照护、家庭指导、婴幼儿早期教育训练等,而我校原有的妇产科、儿科护理实训室主要由医院产房、妇科检查室、妇科病房、儿科输液室、儿科病房等功能区组成,没有与这些工作相匹配的实训场所。

造成我校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条件较差的原因,主要是受投资资金等因素的限制,我校无法对实训室进行扩建或重建,实训场景没办法与大健康护理实训教学标准对接,而且实训基地设施的不完善也导致学生不能够对技能进行全面学习和训练。随着学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多、实训基地面积小、实训设备不足、实训设备损坏率高且更新率低等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亟待解决。

二、解决中职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根据市场发展所需明确专业定位

明确专业定位,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护理专业教学资源的分配,从而提升中职护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了更好地明确专业定位,笔者带领课题组成员对南宁市、钦州市、百色市、柳州市、河池市等五市部分综合性医院的护理管理人员及照护机构的负责人进行调研和访谈,发现对中职护理人才需求最多的是基层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养老康复机构、母婴护理会所等。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工作岗位的情况,笔者对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等情况做了统计分析(如表5所示)。基于此,我校将护理专业的定位转变为面向基层医疗、健康产业等机构培养大健康护理专业人才。准确定位中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发展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核心能力,为中职护生找准就业方向,才能提高中职护生的就业率,缓解社会产业照护人才需求压力。

(二)结合职业岗位工作需求科学设置课程

在明确专业定位的基础上,更关键的一步是以职业岗位工作需求为核心科学设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为此,笔者带领课题组成员在2020年对南宁市多家养老机构、母婴保健中心等医疗护理机构进行调研,发现用人单位对中职护理人才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中职护理人才具备较高的临床护理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及应急处理能力,而且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安全意识、团队协作能力、道德品质及自我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也就是说,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在行业就业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突出护理职业岗位技能教学的主体地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及学习能力培养,从而不断促进中职护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我校按照护理工作任务、“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需求和护士从业资格标准,以专业技术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应用能力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对护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重组,构建了由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拓展等三大模块组成的新的护理课程体系。其中,职业素质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人文课、职业素养课等课程;职业技能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专科护理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健康维护能力,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综合实训课程等课程;职业拓展能力模块主要是提升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书证融合课、专业群拓展课,如养老机构管理与社会工作服务、母婴照护、婴幼儿托育等课程。这三大课程模块的构建,力求建立合理化、科学化的能力结构及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提升育人质量。

大健康护理专业学生的服务对象是各类人群,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中,除了关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内容,还要将健康生活方式的相关内容融入各专业课程。另外,在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体系设置应处理好人文与科学、学术与职业、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等的关系,搭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课程应向家庭、社区延伸,在老年照护、慢性病护理、亚健康护理、母婴保健服务等多领域拓展,突出人文关怀和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三者间的有效融合。

(三)多措并举强化专业师资培养

在大健康护理专业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学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我校在加快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采取了多种举措。一方面,为了激发教师进修学习热情,我校完善了教师管理制度。结合大健康护理专业建设,我校对教师进修时限和进修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将其作为“双师型”教师考核指标之一。同时,我校建立了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到企业参加实际工作,培养教师的职业岗位技术技能,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并要求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1+X”师资、考评证书。我校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组织教师外出学习;通过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形式,带领教师开展校内培训活动,从而带动全校教师的发展。另一方面,我校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长期聘任综合性医院、养老机构和母婴保健机构的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专业教师,完善兼职、外聘教师库。此外,我校还鼓励专兼职教师参加校企合作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共同开展“三教”(教材、教法、教师)改革研究,不断提高专业教师团队的教学、培训和考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在专业发展、课程建设、教研、教学改革、教材开发等方面都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专业教师。

(四)创新方式建设优质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训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主要阵地。建设优质实训基地对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就业竞争力,甚至是推动产业发展和增强产学研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1+X”证书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必须遵循产教融合原则,应该在实训室运行管理、实训场所功能布局、实训资源配置等方面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才能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完美衔接。

一是强化管理保障组织建设。为解决学校实训室不足、实训环境较差、实训设备落后等情况,我校设立独立的实训管理机构,以统筹规划和安排各专业實训教学资源。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对实训场地、实训物资、实训教学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对同一领域、相同实训资源进行统筹调配,并开发建设实训教学管理网络平台,对实训课程进行有计划、细致、合理的安排,实现实训教学资源的共管、共用、共享。

二是充分调研论证,通过政行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校成立了由医院、养老机构、母婴保健机构等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以及学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就“1+X”老年照护和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书证融通实训基地、考核站点建设等进行深入的研讨和论证,确立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医院)参与”四方共建共享的实训基地建设机制,确定了大健康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例如,我校的养老服务实训基地由学校与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领军企业——太和自在城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共享,通过承接南宁市医养结合照护人才培训任务,实现产学结合,达成师资互聘互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

三是对接临床岗位,调整实训基地功能布局。实训基地建设需要跨越专业间的壁垒,按照育训结合、书证融通的原则,分类规划布局基础训练、专科训练、职业训练等功能区。为此,我校将原有的护理实训基地重新进行统筹布局调整,对接岗位工作需求,探索建设教、学、做、赛、训一体化的真实性生产、服务实训环境。例如,在婴幼儿照护实训基地建设中,我校调整了原有的儿科护理实训室,增加了体格检查测量实训室、新生儿游泳抚触实训室、人工喂养室、辅食制作实训室等。我校其他实训基地也根据市场发展、人才培养所需,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整合、更新。重新规划建设后的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既满足了护理专业学历教育的实训教学需求,也符合“1+X”老年照护、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和鉴定的要求,更加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中职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成效及反思

(一)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成效

通过落实上述举措,2020—2022年,我校共投入资金1 685万元,建成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妇产技术实训基地、婴幼儿照护实训基地、外科急救技术实训基地、基础护理技能实训基地等专业性、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基本满足了我校专业学生的实训需求。同时,在原有设施设备的基础上,我校针对大健康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所需,购置了一大批先进、实用的教学仪器和模型,例如海姆立克操作仿真套装、着装式老年从动模拟装置、孕妇行动体验套装、助产师哺乳手法培训模型、婴儿沐浴监测考核模型、婴儿CPR急救模型、幼儿CPR急救模型、新生儿生长发育指标测量仿真模型等,极大改善了我校护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条件。

近三年来,我校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从过去的64.46%提升至75.90%,护士从业资格证考证通过率从过去的45.06%提升到51.13%,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通过率达到100.00%。学生在各级各类专业技能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如在近三年的全区职业学校护理技能大赛中,我校学生荣获个人一等奖6项、个人二等奖1项、个人三等奖5项和团体三等奖1项。在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发现,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综合评价满意率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达95.04%,对口就业率为94.07%。

在满足教学的同时,实训基地还承担“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广西中职护理专业技能竞赛赛点和社会培训等工作,其中承担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技能竞赛2次、南宁市儿童安全输液护理技能大赛1次、广西医科大学“2+3”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技能大赛1次。

2023年3月,课题组对我校2021级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实训基地建设满意度调查,主要内容为学生对实训基地场所、条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质量和配套服务的满意情况(如表6所示)。由表6可知,从总体上看,学生对各项目的满意度都比较高,满意人数占比平均值为73.06%。另外,通过此次调查还可知,學生希望基地加大对文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这是我校进一步优化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一个努力方向。

(二)关于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反思和建议

我校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基地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目前还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智慧实训室建设需稳步推进。要持续推进智慧校园项目与教学平台的建设工作,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搭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推进以生为本的智慧教学,全面实现互动教学常态化,构建智慧教学生态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生动、有效的实训教学。二是要进一步推进实训室文化建设,使其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对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训教学不能唯知识、唯技能,而是要将企业文化融入职业教育,充分利用职场文化氛围,在培养中职护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中职护生的职业素养。三是探索开放式实训室管理模式。在学生数量多、日常教学实训室使用率高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要增加学生实训操作的机会,探索建立开放式实训室运行管理机制,大力支持学生创新实训项目。

在中国—东盟大健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中职护理专业教育正值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而且后疫情时代也加速了护理专业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国际化、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当今护理专业教育发展的新潮流。这样的时代背景既赋予了护理专业教育工作者全新的责任和使命,也给护理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中职学校要明确自身职责,做好自身定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渗透大健康理念,不断构建融培养能力和提高素养为一体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正确的教育观和现代护理观指导下,合理规划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定位,使学生明确奋斗目标,以更好培养符合现代市场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同时,在“1+X”证书制度改革背景下,中职学校要建立整合学习、突出重点的实训教学模式,不断整合各方资源,建设先进、完善、专业的实训基地,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和升级原有设备,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越的学习条件,让学生在真实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掌握实操技巧、积累实战经验,从而不断提高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叶军妹.浅析大健康产业下中职院校照护专业开设前景[J].教育现代化,2019(5).

[2]李佳,何耀涛.大健康时代中职学校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18).

[3]曹力.中职校产教融合型临床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以阜新市卫生学校“双主导、双主体”模式为例[J].新课程,2023(3).

[4]杨丽,黄云,谢静,等.后疫情时代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2(10).

[5]方振龙,聂影.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诊改研究与实践:依托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J].高教学刊,2020(12).

[6]褚银菲,姜志忠.教诊改背景下产教融合现代化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J].轻工科技,2020(5).

[7]孙朝仁.课堂教学的“自然状态”与“希望状态”:基于3777份师生调查问卷的分析[J].江苏教育,2018(4).

[8]向丽.“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开发的机理与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4).

[9]杨萌,薛香菊,王建刚,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16).

[10]袁葵,黄金银,盛芝仁,等.基于核心能力的老年护理方向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J].浙江医学教育,2019(1).

[11]殷金明,陈红静.重庆市中职护理专业人才需求现状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0(10).

[12]俞茹云,周肖英,林莉莉.“1+X”证书制度下护理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改革的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2(10).

[13]陈四清,王海荣.老年护理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

[14]刘洋,蒋小剑.浅谈四川省中职老年护理专业教育需求及课程设置[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4).

[15]陈金兰.以“大健康”教育实践基地助推职业教育与健康事业提质增效:中医康复保健实训室的建设与创新成效[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1(10).

[16]孙忠亮.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广西中医学校护理专业课程建设[J].广西教育,2022(32).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基于‘1+X’发展的中职护理专业大健康护理实训教学平台与模块的建设与探索”(DXZZJG2020B23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常秋(1989— ),广西百色人,主管护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实训教学管理、实训基地建设;郑敏(1983— ),广西南宁人,主管护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护理专业实训课程改革、护理专业实训教学考核模式;杨晓雯(1981— ),广西南宁人,主管护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实训课程教材研发。

(责编 蒙秀溪)

猜你喜欢
基地实训中职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的基地我的连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