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治理研究

2023-11-11 06:16秦榕
建材发展导向 2023年19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裂缝

秦榕

(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7)

作为现代建筑工程中最基本的材料,混凝土在工程施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混凝土裂缝问题一直是建筑施工领域的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混凝土裂缝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寿命,而且还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安全隐患。因此,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治理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裂缝治理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未来的混凝土裂缝治理技术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环保化。例如,利用传感器和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混凝土裂缝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对混凝土裂缝的精准修复和加固。

1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类型分析

1.1 温度导致的裂缝

混凝土本身的温度是有界限的,往往会因为内外温差过大造成裂缝,尤其是对于大面积的混凝土来说,是较容易出现温度裂缝的。当外部温度过高时,混凝土外部的水分已经完全蒸发,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还未及时得到蒸发,这时候混凝土内部就会产生巨大的热量,就会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度差过大,从而使混凝土受到的张力增加,当混凝土本身的坚固性无法承受这种张力时,就会造成一定的裂缝,这就是温度裂缝。所以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气候温度,等温度过高时,要保持混凝土外部处于湿润的状态,使混凝土在较长的时间内得到凝固增加混凝土结构的牢固性。同时也要注意混凝土后期的保养和维护,定期检查,当出现细小的裂缝时,要及时修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1]。

1.2 干缩导致的裂缝

当混凝土内外部的含水量存在一定的差距时,也会造成一定的裂缝,并且这种裂缝是不能修复的,当混凝土外部受热后,混凝土的蒸发速度会有明显的差距,这样就会造成一定的裂缝。对于干缩产生的裂缝来说,通常是因为在混凝土浇灌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失误造成的。这种裂缝常见于墙体表面,就是因为墙体受到的光照时间过长,墙体的温度过高,蒸发速度也快,再加上风速的变化,就会使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过快,而内部水不断收缩,且这种收缩的速度并不是相同的,超出一定的范围就会导致墙体出现裂缝。对于朝阳的墙体来说,要加强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也要尤为注意迎风和朝阳的墙体的浇灌管理,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相关管理人员要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避免因为施工过程中的失误,增加后期的维护成本。且干缩所导致的裂缝是无法修复的,对于混凝土的浇灌施工过程管理人员要尤为注意。

1.3 沉陷导致的裂缝

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固性,需要坚实的地基打好基础。但施工人员在做地基时,如果没有夯实松软的地基,就进行混凝土的浇灌工作,当整个建筑工程完成后,由于过大的压力和负荷,就会导致地基的土质压力增强、变密,有时候会,因为沉陷造成一定的裂缝。对于这种裂缝来说,是可以得到有效地避免的,施工人员在夯实地基时,要打好基础,确定地基的稳固性,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灌,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裂缝的产生。此外,这种裂缝还与气候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在冬季,由于气候比较干燥,温度过低,就会导致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灌时,由于寒冷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出现结晶的情况,等外部温度过高时,混凝土内部的结晶就会融化,这时候就会造成一定的塌陷。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作业时,尽量避免在温度过低时进行,如果无法克服外在环境,尽量采取一定的措施,确保进行浇筑的环境处于温暖的条件下,避免混凝土内部出现结晶的状态。

1.4 塑性收缩导致的裂缝。

混凝土外部水分流失速度过快时,混凝土表面就比较干燥,内部干燥的速度较慢,加上混凝土内部塑性比较大,就会导致内应力逐渐增加,从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的一大特点就是,所产生的裂缝呈现梭形。

1.5 建筑图纸设计问题

建筑图纸是一项建筑工程的首要环节,也是建筑工人进行施工的依据,如果建筑图纸设计的不够明确、合理,造成施工人员对图纸的理解误差,就会产生混凝土裂缝的情况。在我国目前的建筑状况中,大多数建筑行业都会选择外包公司进行设计,相应的设计人员往往没有对建筑工程和建筑地点进行考察,只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设计,加上建筑行业对图纸没有经过严格检查就投入使用,对于设计方面存在的失误,施工人员自然也不会发现,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所以在进行图纸设计时,要对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严格考察,设计员要对建筑工程各部分的承重能力、建筑工程的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建筑行业可以培养一支专业的设计人员,对建筑工程有详细的了解,企业对设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增加其职业素养。加强对图纸的检查力度,施工人员也应当对图纸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及时发现图纸的不合理之处,并加以改正,确保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2]。

1.6 周围环境的影响

建筑工程周围的环境也是影响混凝土破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前,应当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勘测,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综合考量,根据相应的环境情况对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以及施工方案加以调整,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混凝土出现变形、裂缝的情况。一旦混凝土出现的裂缝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

2 混凝土裂缝的治理措施

2.1 从原材料的角度控制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水泥的选择,是确保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关键举措,水泥作为混凝土的主要原料之一,和混凝土整体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其次,还应当注意各原料之间的配比,原材料和水之间的比例,保证各种参数都在规范合理的区间内。环境对水泥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应当严格把控气候条件对水泥的影响,及时根据环境的变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对水泥的影响,大大降低裂缝产生的概率。所以,对水泥的生产要加强管理,使其生产流程合理化、规范化,所生产的水泥能够符合施工要求。相应的人员,在采购水泥时,应当对水泥的质量进行严格筛选,并做好相应的质量勘测工作。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外加试剂或其它原料的选择,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其它外加材料的配比也要合理,通常添加粉煤灰,要注意其材料的用量和水量的配比。对于原材料的采购和应用,要做好相应的记录,以便后期管理检查。采购原材料后,要根据原材料的内部结构进行特殊保管,避免因为保存环境、气候条件等原因造成保存不当,使混凝土的结构失去其平衡性,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

2.2 对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与管理

在对混凝土的结构进行设计时,要精确到混凝土结构的大小和标高,优化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考虑到因为混凝土结构造成的裂缝问题。通过一定的技术优化和合理管理,大大减少裂缝出现的情况。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特别是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和浇灌作业时,要严格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的每一个步骤都规范化,科学化,这对混凝土进行浇灌前,要确保混凝土原材料内部的热量得到充分的释放,尽量避免因为内外温度差,造成裂缝产生。此外,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灌时,要保证浇灌的环节不间断,避免大量的空气进入,造成一定的裂缝,同时也要把握好浇灌的速度,若是浇灌速度过慢,会影响混凝土的牢固性。若是浇灌速度过快,无法保证混凝土能够充分均匀的填充模板骨架,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3]。

2.3 做好施工现场的管控工作

在混凝土的施工作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但很多时候可以得到有效地避免,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做好施工现场的严格把控,提高施工人员的自觉性,使施工人员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能力。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相应的管理人员要及时找到混凝土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隐患,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来减少问题的出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用全程监督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的工作做好指导,做好施工质量进行科学的质量检测,一旦发现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补救。相关管理人员也应当做好混凝土后期的检查和监督工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可以做到有效地预防裂缝的进一步扩大。若发现混凝土出现裂缝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引起重视,对其进行修补,避免因为裂缝的加深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

2.4 科学的养护

加强对混凝土后期的养护,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当将各种专业的技术工艺应用于后期的维护保养工作,要想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养护,就必须把控好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可以通过降温与保温的方式来维持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从而降低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此外,更需要注意的是,应对混凝土保湿的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保湿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若是保湿时间过长,会使混凝土内部的结构性质发生变化,从而难以发挥其最大限度的作用。若是保湿时间过短,就会降低混凝土的稳定性,从而出现一定的裂缝。成型的混凝土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可以避免由于养护不到位所导致的混凝土裂缝。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相关的施工人员需要对养护工作有明确的认识,足够多的养护理论知识,丰富的后期养护实践经验,了解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利用科学的养护工作控制成型混凝土内部、外部的温度差,从而使混凝土的约束应力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内。施工人员对成型的混凝土给予相应的保温养护,可以控制降温的速度,降低温度应力,缓解由于表面干裂导致的塑性收缩。所以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需要对养护工作引起重视,尽量保证在良好的气候环境中进行施工[4]。

2.5 做好施工验收方面的工作

混凝土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质量问题,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性,相应的管理人员要做好对生产工作的验收工作,要加强在施工过程中的严格监督、对相应的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制定相应的措施,保障在混凝土生产作业时的规范性。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往往是一个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相关管理人员要想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就必须加强混凝土搅拌作业的验收工作。在进行混凝土搅拌作业时,应做好相应的工作划分,做好搅拌前的准备工作,重视施工人员的搅拌技术水平,以此来确保搅拌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混凝土质量进行验收工作时,主要的验收内容包括:工程施工时间、工程项目、混凝土浇灌内容、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以及各材料之间的配比等。在进行混凝土质量验收工作时,也要确保各个项目的参数在合格的要求范围之内,并且在验收工作结束后,还要当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坍塌情况,应当立即要求返工,寻找出现坍塌的原因,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混凝土质量满足施工要求。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当制定严格的方案,使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总结其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开展弥补工作,在下次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

2.6 对已经形成的裂缝进行评估和设计修复方案

尽管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对于原材料的采购进行严格筛选,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会出现裂缝的情况。当发现出现裂缝的时候,及时对裂缝的情况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弥补,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企业应做好这一方面的心理准备,有专业的人员对已经产生的裂缝加以修复,及时止损。采用新型的技术工艺,对裂缝的修复最优化,不影响整体建筑的质量。对于比较细小的裂缝,只是外表层面出现浅浅的裂纹,可以用水泥进行修复,并要保证其防水功能。对于一些裂缝较深的情况,应当采用专门的设备将水泥灌入裂缝中,保证建筑的整体性[5]。

3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扩大,应用于混凝土施工作业的各项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变革和创新。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监督管理的疏忽,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针对预拌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分析,加强施工作业的监督管理工作,使工程质量能够按时完成,增加工程施工的规范性。而这种方案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也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裂缝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裂缝(组诗)
地球的裂缝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