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

2023-11-11 06:16孔祥元
建材发展导向 2023年19期
关键词:剪力墙分层工程施工

孔祥元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进展不断加快,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越来越成为建筑工程领域的重点问题,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材料,它的质量将对建筑的整体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达标,首先就要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环节的重视程度,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合理有效地使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保证建筑工程结构质量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 混凝土浇筑技术简介

混凝土是目前建筑工地使用最多的一种建筑材料,它是一种以水泥、石子及其他添加剂为主要成分的混合型建筑材料。而混合材料的水泥通常具有凝结的性质,如果对它进行合理地配比,就可以有效地增强它的凝结效果。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将水泥和其他的建筑材料进行合理的搭配,在进行一定的搅拌之后,就可以形成具有更高强度新型的建筑材料。而混凝土浇筑的意义,主要是指将配比之后的混凝土在浇筑之后,使原有的建筑材料凝结成一个新的整体,这种新的混凝土与单纯的混凝土结构相比,它具有更加坚硬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前期准备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之前的材料很多,例如砂石、水泥、钢材以及其他建筑中使用的建筑材料,都需要按照规范、质量及品种等的规定,来进行现场检验和取样检测,为确保所使用的材料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这是为确保工程质量需要进行的一种手段。同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要及时清理,并禁止进入工地。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原材料已备好后,应将混凝土充分搅拌均匀。在工程建设之前,除要确定各种材料的配合比外,还要测试混凝土各种性能,并通过对各种配合比的分析,找到符合工程要求的最优混凝土的配合比。在确定配合比之后,应对混合料的搅拌顺序、搅拌工艺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合料的混合料是符合标准的。在实际拌和施工中,应加强对混凝土中水分的监控,并结合实验数据进行修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准备时,一般会采用分层技术。在混凝土桩前,先浇一层混凝土,然后等原先的混凝土凝固后再浇一层混凝土,直到整个工程全部浇完,在不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效率。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并通过一个具体的工程实例,给出一种符合工程要求的新型结构。为确保上表面的成膜质量,采用1∶3的坡度,以确保上表面的成膜质量。同时,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要采用振动器,控制好振动器的振动率,以提高振动器的工作质量,确保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样可以确保浇注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 梁板浇筑技术

在将梁板浇注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梁板,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浇注施工方案,如果要浇注肋形楼,可以采取赶浆法,也就是根据建筑物的阶梯进行布置,对梁板进行分层浇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到达所要浇注的位置之后,再进行对应的梁板浇注。与此同时,在对楼板进行浇筑的过程中,要保证梁板的厚度比虚铺厚度小,而且要保证浇筑方向与振捣方向相同,在振捣过程中,要按照特定的要求,及时地进行标志的移动,这样就可以对混凝土的板厚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振捣完毕后,需要用刮板工具进行找平作业,以保证浇注后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在最后的施工阶段,即对柱和墙的连接处梁板进行浇筑时,要对浇筑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通常是在完成墙体混凝土浇筑或柱体混凝土浇筑工作后的60min或90min左右,以提高混凝土浇筑水平。

3.2 剪力墙浇筑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剪力墙浇筑技术时,通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是长流水法,也就是在相应的位置,均匀、缓慢的浇筑出一层厚约5cm的混凝土模板,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剪力墙进行整体浇筑。首先在这项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施工缝,因此要了解缝的位置,要注意它是在门洞上还是在门洞下。其次,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也就是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能出现断续现象。其次,在震动作用下,要根据震动器的震动震作用,控制好震动等级,保证混凝土的密度,并在震动作用下增强混凝土的粘结力。最后,不但要保证开孔前和开孔后的混凝土质量均匀,还应保证内、外墙面的墙柱和墙面的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同时完成。在振捣时,一般要保证孔口到振捣棒的距离不少于30cm,而且要保证孔口两边的振捣时间一致,以防止因振捣强度不同而造成的变形。另外,为更好的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浇注工序也将对混凝土剪力墙的构造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剪力墙混凝土浇注工作时,需要保证混凝土中钢筋定位的准确性。此外,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对各环节的浇筑工作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问题,保证施工进度不受到影响,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位置浇筑 分类不合理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钢筋的位置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就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布置。因此,在使用混凝土浇筑工艺的建筑工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来设置钢筋,保证其定位的准确性。另外,在安装过程中,当钢筋的位置出现偏差时,需要立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牢固和安全。位置浇筑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很重要,需要高度重视混凝土浇筑位置,只有此环节的施工质量达到标准,才能有效保障其它环节的质量达到标准。具体地说,就是要让施工人员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浇筑和测量工具,通常,对于一些大深度和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构件,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是首选。在进行位置浇筑工作时,需要针对特定的施工情况,选用合适的位置浇筑方式,通常情况下,都是使用人工手动测量位置。如果使用人工手动测量法,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保证注浆效果,来保证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1]。

3.4 混凝土捣实技术

捣实的好坏,对混凝土的成功浇灌有很大的影响。在对混凝土进行捣实时,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施工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振捣器,对于面积较大、厚度较深的混凝土,就应当选择深层振捣器,对于面积较小、厚度也不是很深的混凝土,就应当选择表面振捣器。此外,在建筑工程中,目前较为普遍的是人工振捣与机械振捣两种方式。通常,人工振捣的方法是通过人来进行振捣,达到快速致密和快速成型的目的。通常情况下,由于人工振捣的方法耗费很多人力,因此只有在没有足够的施工机械或工程量的情况下才会使用人工振捣。此外,在人工振动施工中,人工振动的频次明显高于机械振动的强度。另外,在采用机械振捣法时,应注意将具有一定频率和振幅的振动力有效地传递给混凝土,从而使混凝土产生有效地振动,并且在振动力的作用影响下,新浇筑的混凝土会有效地减少其颗粒之间的粘着力和摩阻力,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采用机械振捣时,要充分考虑混凝土地自重效应,使混凝土浆均匀分散、充填,促进孔隙减少,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压实度。另外,在进行桩基施工时,由于桩基利用率高,所以应该优先选择机械式桩基[2]。

3.5 分层连续浇筑

首先是在混凝土浇筑时,第一次浇筑结束后,等一段时间再进行第二次浇筑。但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二次浇筑前,要保证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不会初凝,并以此为基础,逐层进行连续浇筑,直到完工。同时,当采用分层或推移式浇筑时,要尽可能地减少层间间隔,使层间间隔的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固时间,而初凝固时间可由具体施工情况来决定。第二是采用分层浇注技术对混凝土进行浇注,分层浇注技术一般可分为全面浇注、分段浇注和倾斜浇注三个阶段。全面浇注是在第一层浇注完毕后,再浇注第二层,如此循环,直到全部浇注完毕,这种方法能有效地避免裂缝,就算有裂缝,也能及时补上,因而被普遍采用。第三是分阶段分层:由下而上,再由下而上,这样,一次可浇好几层,浇完后,第一层没有初凝,适合大面积、薄厚的混凝土进行浇筑。第四是斜坡式分层浇注,也就是自下而上的浇注,其重点是在大体积的混凝土中,浇注的是厚度是大体积混凝土的3倍。因此,为保证浇筑质量,需要严格控制振捣过程,在粗骨料没有沉降时进行振捣,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对振捣的时间要进行合理的计算,防止漏振、过振和欠振。

3.6 混凝土结构拆模技术

通常来说,先支先卸,后支后卸。在施工中,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先卸载支架后卸载荷的方法。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在拆模时结构会受混凝土质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应按照施工规程和要求,确定拆模时间。在混凝土强度达2.5MPa以上时,除去轻质构件,就能确保混凝土表面质量比较好。在拆除承重构件的时候,需要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规范要求。在拆除完毕后,为避免对建筑物造成影响,需要将模板、支柱移开。

3.7 混凝土结构养护技术

浇注和振捣完成后,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时间应控制在半天之内。在拆除工作完成后,对其进行喷洒养护一周,并根据其具体情况,对其喷洒次数进行适当的控制。常见的养护方法有围水养护法、覆盖浇水养护法、浸水养护法和塑料薄膜养护法等。在实施维护工作时,一定要考虑到气候的影响。例如在冬季,如果温度在5℃以下,就应该选择添加外加剂、蓄热法等来进行养护,以防止因为受冷而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3]。

4 提高建筑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要点

4.1 泵车控制

在建筑工程中,为确保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有效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浇筑效果,需要对泵车进行合理的控制,由于在浇筑时,泵送管道的布置起始水平一般都大于15m,除浇筑点为软管外,其他布置管道均不能使用软管、锥形管等,所以,为更好的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施工人员需要合理地设置稍缓的转角弯管,尽可能避免使用90°弯管,并要充分保证弯管连接位置的严密性。在进行水泥法施工时,如遇管道有向下倾角,应尽量使之闭合,减少堵塞的发生。把新拌好的水泥倒进漏斗里,要留出一部分。最后,在控制泵车进行初次泵送的时候,要确保混凝土的送料速度是合适的,不能太快,要随时注意泵的压力,不能超过18MPa,只有等其它部分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后,才能以正常的速度输送混凝土。

4.2 柱梁部位浇筑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一次成形”的要求,严格控制梁柱部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首先,在浇筑圆柱时,要在圆柱基底铺设30mm厚不含石子的水泥砂浆,以达到与混凝土相同的强度。在一列立柱的浇注过程中,应从两端依次浇注,不可从两端同时浇注,否则会造成混凝土累积误差及工程变形。梁板浇要等梁体浇到与地面平齐之后,才能进行浇铸。而在梁的混凝土浇注时,需要确保混凝土浇注到面板下200mm才能浇注面板。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墙、柱为一体,则应在墙、柱浇筑完成后1h之内开始浇筑[4]。

4.3 剪力墙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为保证浇筑均匀,施工现场要对剪力墙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为此,在新浇混凝土和底层混凝土的结合处,需要在表层覆盖一层30mm以上的无卵石水泥砂浆,且其强度需要达到混凝土的强度。同时,为保证墙体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应采用分层错位振动法。其中,如果工程有问题需要停工,则要确保间歇停止的时间较短,尽量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浇筑,并在墙体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要在门窗洞上预留施工缝,在接缝处要加强振捣,确保其严密性。

4.4 柱墙梁板连接部位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还体现在柱墙梁板的连接处,由于柱墙和梁板的混凝土强度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实际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超过2h。当墙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与建筑的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超过两个等级的时候,为保证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施工人员需要对建筑楼面钢筋等展开严格的检查和验收[5]。

5 结语

在建筑项目中要结合实际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方法,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施工工艺日新月异,可以更好地保障工程的质量。通过对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研究,能够使施工中每一个步骤的工作变得清晰起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会变得更加方便,进而提高施工的效率。因此,各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混凝土浇筑技术,并运用先进的技术与手段,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进而让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大显身手。

猜你喜欢
剪力墙分层工程施工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刍议剪力墙结构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