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各个阶段的电气安装方法思路总结

2023-11-11 06:16马天伟
建材发展导向 2023年19期
关键词:配电箱电气设备调试

马天伟

(山西运城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运城 044000)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电气安装工程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业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的舒适性。通过整理建筑工程不同阶段电气安装管理要点,一方面,可以加快电气安装活动的施工进度,保证电气安装活动的工作进度;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电气安装质量,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1 建筑工程施工各个阶段的电气安装要点

1.1 工程准备阶段

在工程准备阶段的电气安装要点如下:1)在安装活动开始前,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拟定详细的作业计划,计划中会涵盖各个作业环节,明确不同作业环节需注意的内容,以提高所拟定计划的合理性。具体实践中相关人员需要全面梳理相关的安装程序,确定具体的安装要求,并且在计划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没有问题后再下发到其他的下属部门;2)基于建筑工程所处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作为契合的电气安装方案,而且方案在落实期间也需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帮助其明确施工时需注意的内容,保证施工活动的有序进行。若是在施工活动中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那么此时也需要及时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快速解决相应问题。如果在后续施工时出现了施工布局空间冲突的问题,那么此时也需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避免人员的不合理操作,影响到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1.2 配电箱安装阶段

在配电箱安装阶段的作业要点如下:1)在安装活动开始前,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配电箱安装过程进行梳理,并以此来拟定完善的作业计划,计划会细化到配电箱安装的各个环节,确定配电箱不同作业环节需注意的内容,为配电箱安装活动的有序推进提供可靠依据,减少安全隐患问题;2)配电箱安装前需要做好螺栓预埋,在配电箱安装时需要先试装配电箱,查看其尺寸是否契合预埋位置,确定其能够顺利嵌入到安装位置后,对螺栓进行固定和拧紧,从而保证配电箱安装结果的可靠性;3)安装配电箱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配电箱内部的清洁工作,并且在工作期间也需要做好绝缘测试、固件拧紧度检查等工作,以保证配电箱运行稳定性,维持其运行状态的稳定性。

1.3 防雷接地系统安装阶段

进入到防雷接地系统安装阶段后,需注意以下内容:1)在防雷系统的安装中,其具体的安装步骤需要和规范要求相一致,而且会在接地网落实期间做好系统电阻的检查工作,确定其质量满足要求后,进入到下一作业阶段;2)建筑工程避雷针接地安装过程中,需要等待防雷引线与接地线完成敷设后开始,做好避雷针各项参数的质量检查,满足要求后再按要求进行安装;3)防雷接地系统完成安装后,需要做好相应的验收工作。而且考虑到防雷接地安装过程的复杂程度较高,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做好不同类型接地标志的校核工作,而且为了方便区分,不同类型电气外壳的金属材料,使用到的接地系统线路颜色也存在差异,从而帮助人员更好的识别和维护接地系统,保证接地系统运行状态的稳定性。

1.4 电缆敷设阶段

进入到电缆敷设阶段后,需注意以下几点:1)在电气系统的安装中,涉及较多线路安装,复杂程度相对较高,因此在对电缆进行敷设时,其安装步骤需要和规范要求相一致,而且在电缆敷设过程中也需要避免电缆摩擦的情况,以保证电缆布置结果的可靠性,满足相应的作业要求;2)建筑工程电缆切割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防止电缆出现较多接头,埋下相应的安全隐患。而且在建筑工程电缆敷设时,会使用到体积较大的机械设备,为了将电缆敷设损失下降到最低,也需要做好机械设备参数调试,并做好电缆敷设过程的监督,以提高电缆敷设结果的科学性;3)在敷设工作顺利完成后,需要确保两段位置电缆之间还存在较多的空余空间,同时也会提前标记好关键的埋设点,而且在对电缆线进行固定时,也需要控制好固定点距离,提高敷设结果的科学性。

1.5 电气安装调试阶段

进入到电气安装调试阶段后,应注意以下内容:1)在电气安装调试阶段,需要对电气调试要求和内容进行整理,具体的调试步骤需要和规范要求保持一致,明确不同阶段需要注意的内容,过程中也需要做好调试过程的记录工作,对于存在异议的部分也需要及时进行沟通和重复确认,保证调试活动的有序进行;2)为了防止雷电对建筑工程安全性造成干扰,那么此时也需要做好金属防雷区域、建筑外墙、其余防雷区域运行参数进行调试,保证区域的安全性后再进行其他内容调试;3)为了确保电气设备在完成调试后,能够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此时也需要对不同设备工作参数进行灵活调整,使其参数达到最佳的应用需求;4)做好发动机切换和调试工作,过程中需要提高对发动机质量的重视度,并且在现场做好各类调试与运行工作,从而保证发动机切换调试功能可以有序进行,以保持发动机运行状态的稳定性。

2 建筑工程电气安装时的常见问题

2.1 设备问题

总结以往的建筑工程电气安装经验可以得知,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设备问题如下:1)电气设备质量较差,部分施工单位在前期施工时为了减少施工成本,保证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所选择的电气设备质量相对较差,如功率不满足作业要求、设备耐腐蚀性较差等,从而影响到设备的运营安全,缩减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2)在电气设备的选择中,施工单位所选供应商的社会信誉度较低,这些供应商所供应的电气设备,一部分是假冒、伪劣产品,而且在电气设备进入现场时,缺少对设备质量的复核,这样也使得设备在应用后埋下较大的质量隐患,威胁到电气系统运行状态的稳定性;3)施工单位完成设备采购后,在设备使用前缺少对电气设备的保护,使得设备应用前便出现粉尘混入、污渍附着等问题,从而影响到设备安装质量,影响到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

2.2 制度问题

基于现有建筑工程电气安装经验可以了解到,设备安装过程中存在的制度问题如下:1)所拟定制度统一性较差,建筑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的参与队伍数量较多,而这些施工队伍在施工时所遵循的质量管理制度存在不同,这些制度当中存在部分内容不兼容的情况,从而造成电气设备安装冲突问题,影响到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缩减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2)制度完善度相对较低,较难完整覆盖所有电气设备安装过程,这样也增加了设备安装过程的自由度,带来设备安装精度不足、安装质量较差等问题,从而影响到电气系统完成安装后,运行状态的稳定性;3)所拟定制度细化程度较低,建筑工程电气安装内容的复杂度较高,需要更加完善和细化的制度来为整个施工过程提供保障,这样也增加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影响到电气系统运行稳定性,缩减电气系统的使用寿命。

2.3 技术问题

总结现有建筑工程电气安装经验可以得知,整个电气系统安装过程存在的技术问题包括以下几点:1)在安装技术的选择中,由于缺少基础信息(气候条件、工程建设要求等)的综合考量,使得所选安装技术与实际作业需求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脱节,这样也影响到所选安装技术的执行效果,降低了安装结果的可靠性;2)所拟定技术管理计划的完善度较低,没有对安装技术的应用过程进行梳理,这样也使得部分技术应用工序的细化程度、明确性较低,影响到技术管理计划的科学性,降低了电气系统安装效果;3)在技术计划应用前缺少相应的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在工作时更多的依赖个人经验来开展工作,从而影响到安装技术的执行效果,增加潜在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1]。

2.4 人员问题

除上述提到的应用问题外,在建筑工程电气安装活动中,所存在的人员问题如下:1)施工队伍成员素养不均衡,在前期组建施工团队时,缺少人员综合能力的考核工作,只是对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了考核,缺少对人员学习能力、责任心等内容的考量,从而影响到所选施工人员综合素养的均衡性,增加人为因素带来的不确定影响;2)施工人员在工作前,缺少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技术交底等工作,这样也使得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升速度缓慢,无法满足具体的作业要求,带来电气系统的安全隐患[2];3)在不同电气安装阶段,参与施工的工种类别和人员数量存在一定差异,而施工单位在工作中,所拟定的人员管理计划科学性较低,造成电气安装时出现人员冗多或不足的情况,从而影响到电气安装活动的有序推进。

3 建筑工程电气安装时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加强设备质量管理

加强设备质量管理,能够维持设备稳定的工作状态,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具体实践中也需注意以下内容:1)完善电气设备采购计划,施工单位在前期施工时需要严格按要求做好电气设备参数选择,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确保所选择电气设备质量的可靠性,加强设备功率、耐腐性、耐久性等参数检查,保证电气设备运营过程的安全性,延长电气设备投入运营后的使用寿命;2)在电气设备的选择中,也需要做好供应商综合实力的考察,包括供应商社会信誉度、经济实力等,从中选择综合实力较强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保证供应电气设备的科学性。而且在电气设备进入现场时,也需要做好设备质量的复核,包括合格证、出厂报告等,以此来保证所使用设备质量的可靠性,提高电气系统运行状态的稳定性[3];3)施工单位完成设备采购后,也需要按要求做好设备存储保护,避免粉尘、污渍威胁到电气设备的清洁度,而且在安装前也需要做好质量检查,以保证设备的安装质量,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

3.2 完善电气安装制度

完善电气安装制度,能够为电气安装活动的高效进行提供可靠保障,以提高电气安装结果的科学性。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应注意以下内容:1)拟定统一的管理制度,虽然建筑工程电气安装工程参与队伍数量较多,但是在工程开始前会基于建筑工程规范,拟定统一的质量管理规范,确定内容没有遗漏后下发给各个施工单位,使其可以按制度要求开展相关工作,避免了不同施工单位电气设备安装冲突问题,确保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2)提高所制定制度完善度,基于现场的实际情况来拟定相关制度,使管理制度内容可以完整覆盖所有电气设备安装过程,营造具有较高约束性的设备安装环境,以保证设备安装精度、安装质量,提高电气系统安装后运行状态的稳定性[4];3)提高拟定制度细化程度,建筑工程电气安装内容的复杂度较高,可利用信息技术来梳理整个应用过程,据此来拟定完善和细化的制度,以满足复杂活动的管理要求,降低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电气系统运行稳定性。

3.3 明确技术应用工序

明确技术应用工序,可以提高安装技术的应用效果,减少安装故障问题的发生概率。在具体实践中也需注意以下内容:1)在安装技术的选择中,需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工程所在区域气候条件、工程建设要求、工程建设高度等内容的综合考量,根据考量结果来筛选安装技术,保证所选安装技术与实际作业需求间的匹配度,以提高所选安装技术的执行效果,保证电气安装结果的科学性;2)提高所拟定技术管理计划的完善度,利用信息技术对安装技术的应用过程进行梳理,明确安装技术在不同工序的质量要求、安全要求、操作要点等,并以此来拟定详细的技术管理计划,保证计划内容的明确性与科学性,为电气系统安装活动的有序推进提供可靠依据[5];3)在技术计划应用前需要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帮助施工人员明确技术应用期间需要注意的内容,在工作能够主动约束个人行为,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安装工作,保证安装技术的执行效果。

3.4 提高人员综合素养

提高人员综合素养,能够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施工活动的有序进行。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也需注意以下几点:1)在前期组建施工团队时,可借助信息技术来建立人员能力考核体系,考核指标包括专业能力、操作能力、学习能力、责任心等,做好这些指标权重的计算和分配,根据所得考核结果筛选出综合素养较高的成员来组成施工队伍,保证施工队伍综合素养的科学性,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不确定影响;2)施工人员在工作前,也需要做好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技术交底等工作,帮助人员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使其可在工作中可以主动约束个人行为,满足具体的作业要求,提高作业结果的科学性;3)施工单位在工作中,需要做好电气安装过程的梳理工作,明确不同阶段所需工种类别和人员数量,以此来拟定科学的人员管理计划。

4 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时,电气系统安装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安全和使用效果。为了加强电气系统的质量建设,需要充分了解电气工程安装技术要点,做好设备、人员、制度管理,以保证电气安装活动的有序推进,提高电气系统安装质量,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配电箱电气设备调试
建筑电气安装中强电配电箱的常见通病分析及防治
基于航拍无人机的设计与调试
FOCAS功能在机床调试中的开发与应用
无线通信中频线路窄带临界调试法及其应用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夜光配电箱
调压柜的调试与试运行探讨
荧光配电箱,让你告别摸黑开电闸等6则
10kV变配电站一、二次电气设备的选择
电气设备的防雷接地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