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本位的数学游戏区创设

2023-11-13 02:57江苏省淮安市承德路幼儿园刘玲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3年10期
关键词:豆子创设游戏

江苏省淮安市承德路幼儿园 刘玲

幼儿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与适宜的环境、材料进行积极互动来建构知识经验的。幼儿的数学学习也是一样,作为教师,我们应在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认知和经验的需要。儿童本位就是以儿童为中心,所有教学的方式方法,必须基于儿童成长,为儿童的发展服务。同理,儿童本位的学习就是让幼儿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使其成为数学知识建构的主体,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纵深发展,数学不可或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挥了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了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数学学习。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发展幼儿的认知,还需在游戏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建立符合其发展水平的数学概念体系,使他们有兴趣和能力去解决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进而迁移到其逻辑思维的有序建构,帮助幼儿进一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融入生活,数学无处不在

《指南》中关于“数学认知”有三条核心目标,第一条目标就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从这个目标出发,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基本认识——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不是孤立的学习领域,它无处不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全部,如生活、学习、游戏等。而教师则需要在生活中处处体现数学元素,进而让数学无处不在,继而促使幼儿在生活中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一、喝水记录中的数学元素

1.创设意图

《指南》指出:“保护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渴望学习的宝贵天性,珍惜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使幼儿拥有快乐的童年。”这就是告诉我们,环境创设的最终目的是有效激发幼儿发现的欲望、探究的兴趣,让墙面环境与幼儿产生互动,最终实现幼儿的主动发展。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把重点放在引导幼儿产生与环境互动的效应上——在预设的前提下,在幼儿每天喝水的地方创设了一面“喝水记录墙”。

喝水的时候要记录什么?怎么记录?

喝水是幼儿每天都要经历的生活行为之一,且每个幼儿喝水的频率都不一样,喝水量的多少也不同。作为教师,怎样直观地了解每位幼儿每天的喝水量呢?这就需要幼儿喝完水后自主记录。在这样的问题背景下,我们组织幼儿展开讨论,最终尊重幼儿的想法,决定用插吸管的方法记录幼儿喝水的次数与量。

具体记录方法如下:喝半杯水时插绿色吸管,喝一杯水时插粉色吸管;喝了两次半杯水之后,就将两根绿色吸管换成一根粉色吸管。

这一环境创设不仅实现了幼儿与墙面环境的互动,还能让幼儿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学习“两个半杯与一杯”的换算方法,以及统计自己今天一共喝了多少杯水。教师也能从幼儿的记录中直观了解每位幼儿当天的喝水量,由此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喝水少的幼儿加以提醒,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2.发现并解决问题

任何一块墙面环境在创设初期既有教师的预设,也有幼儿对具体操作方法的讨论,但在使用过程中便会发现一些问题,当问题来临时,我们再把问题抛给幼儿,鼓励幼儿集体讨论并解决问题。

喝水记录墙使用一周后,我们发现的问题有:吸管有人插,却没有人收;两个半杯与一杯的换算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来说偏简单。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在组织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在喝水墙面上增加了“一杯与两杯的换算”及“习惯管理值日生表”。

通过这样的改变,每天值日的幼儿能在离园前将杯子里的吸管放回原处,还会根据吸管的颜色提醒喝水少的幼儿及时饮水。

这样的改变不仅让每位幼儿都能体会到做值日生的光荣感,也让这块喝水记录墙更具有操作性,更能兼顾能力发展水平不同的幼儿,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真是一“变”多得。

二、接送卡使用中的数学元素

在接送卡的使用过程中,教师首先把接送卡与区域相结合,大班教师根据主题活动“有趣的标志”在美工区提供“姓名创意画”,并鼓励幼儿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属于自己的姓名小名片,这样幼儿一眼就能认出自己的接送卡放置在什么位置;其次,全班展开大讨论“怎么取放更方便”,幼儿通过观察与协商,达成“个子高的小朋友的接送卡放在上面,个子矮的小朋友的接送卡放在下面”的共识;再次,在接送卡的袋子上标上数字——看,他们的数学学习开始了,“我的接送卡在第2排的第3个”“我的接送卡在第5排的第1个”;最后,教师在加入数字一段时间后又加入“左”“右”两个方位词——“我的接送卡在××的左边”“××的接送卡在我的右边”等表述接连出现,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幼儿对序列、空间等概念的理解。

三、自然角中的数学元素

自然角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场所,它不仅仅是观赏的地方,更是幼儿自主发现和探索的地方。自然角里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如分类、统计、空间、排序等抽象的数学知识。

在小班自然角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幼儿说:“这盆花和那盆花是一样的,我的花和你的花是一样的。”于是小班教师加入了点数的卡片,引导幼儿数一数相同的花有几盆,在观赏植物的同时融入数学学习。接着请幼儿分类摆放相同的花,并进行统计,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知着数和量。

在自然角中,我们发现幼儿只关注自己带来的或是自己种植的植物,他们常常在观察、浇水的过程中讨论:“那是我的花,在你的花后面。”“我的花在你的旁边。”既然幼儿对花的摆放位置如此感兴趣,何不因势顺导将其运用在数学学习活动之中呢?首先,我们打破原来的摆放方式,由值日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摆放,并在晨间谈话时间鼓励幼儿用数词描述植物的排列顺序和位置。通过这样的引导,自然角的摆放不再是一成不变,排列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有的幼儿将植物排成三角形,有的幼儿将植物排成正方形,有的将植物排成圆形……事实上,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是他们利用已有经验在自己头脑中对事物的数、形、时、空等知识建构的结果。

加强互动,数学乐在其中

为了让幼儿在数学领域中获得发展,教师就不能将数学教育局限于集体教学活动,还要在日常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数学学习行为,分析和理解幼儿的需求,并为幼儿提供恰当的支持。因此,教师要以更开放的心态理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材料和环境。

对于数学游戏材料的设计,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让材料体现出生活化、游戏化。但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实践中会常常产生挫败感——有些材料看似很新颖,能瞬间吸引幼儿,但是幼儿对于此类游戏材料的兴趣却难以持久;有些材料看似操作起来能调动幼儿的经验,但幼儿的操作过程却像是在完成一份作业……究竟什么样的材料才是开放的且深受幼儿喜爱呢?我园地处农村,周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主题活动“秋天”中,教师在区域中投放了大量的农作物,幼儿则在看、摸、尝、说、画、想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经验。例如,教师在数学区投放各种不同的豆子,让幼儿感受数概念,但幼儿对于豆豆的专注度并不高,往往摆弄一圈后就不再感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后,我们围绕数学区“豆豆乐”展开“数学游戏的价值和材料投放”的集体研讨。

在研讨学习中,我们运用豆子进行了数学区创设活动。从“一物多玩”到“一物精玩”的转变中,教师们领悟到:幼儿只有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持续探索的欲望,才能使幼儿的经验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夹豆子”便是一个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游戏,幼儿使用筷子夹豆子,不仅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还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在“夹豆子”游戏中,教师首先提供一种材质的筷子,幼儿只是简单地夹豆子进行分类。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我们跟随幼儿的发展需要不断投放新的游戏材料,推动游戏往更深层次开展。筷子的类型不断变化,如竹筷子、不锈钢筷子、矫正筷、一次性筷子等,促使幼儿感受不同材质的筷子夹的不同情况。在投放材料种类方面,教师提供了大的蚕豆,中等的红豆、黄豆,小的绿豆,进而让幼儿感受夹不同大小的豆子所用的力度也不同。

游戏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辅助材料不仅是教师的隐性指导与间接指导,还是达成数学核心经验的物质载体,同样体现了教师的指导意图。教师通过适当添加辅助材料,让幼儿进行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游戏,拓展数学知识经验,在夹豆子的过程中,大班教师加入了估数、计时器、分成、加减、排序等数学元素,让原本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乐趣无穷。在点数对应的夹豆子过程中,教师首先提供一次性纸杯,在纸杯底部写上数字,幼儿看数字夹相应数量的豆子;随着游戏的深入进行,教师所赋予材料的价值更加开放,如按要求夹豆子“比5少1”“比2多1”,幼儿在游戏中巩固了多与少的概念;再如,教师把加减法也加入夹豆子的游戏中,夹“3+2”颗豆子,夹“5-1”颗豆子等,进而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加减运算。在估数中,幼儿估算着自己手中的豆豆,看看谁估的更接近,比一比谁手中的最多,感知大豆子和小豆子之间的关系。游戏中,幼儿除了感知数量外,对于大小、力度、抓握方式等都进行了探讨。加入时间概念后,幼儿在练习夹豆子的同时,感知数、量及数量的关系,一分钟有多长?一分钟能夹多少颗豆豆?怎样夹得又快又多?什么样的筷子夹得稳?

游戏材料不断变化,游戏内容不断增添,幼儿的探索兴趣越来越高,这样,游戏才会持续进行下去。

前路漫漫亦灿灿,我们将在《指南》及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引领下进一步观察与支持幼儿的游戏,把握好不同幼儿的兴趣需求,进一步探究如何以材料为支架,帮助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满足游戏愿望,从而实现富有个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豆子创设游戏
夹豆子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我和小豆子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开心豆子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