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瞄问题设计,靶向素养提升

2023-11-15 08:50王娟崔豪东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理性思维关键能力问题链

王娟 崔豪东

[摘  要] 数学教学应聚焦逻辑关联问题,让学生经历推理思辨过程,体会几何内涵意蕴,形成数学理性思维,从而培育数学关键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问题链;逻辑关联;理性思维;关键能力

数学教学应强调问题性,以问题引导学生学习. 章建跃博士说:“教师要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上,在解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在知识间联系的‘联结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提好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孕育学生理性精神. ”

问题链是指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数学问题,问题链教学应重在设计一组逻辑关联的问题,旨在引发学生的连续思维,实现学生的素养提升. 下面笔者以2021年南京市初中数学基本功大赛课堂教学评比环节的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数学“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为例,刍谈对问题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教学实践

1. 以感知为镜,萌生知识树

问题1:请谈谈你对角的平分线的认识.

学生对角的平分线有不同层次的认识. 如: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它把一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把一个角沿着角的平分线翻折,角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教学说明:本环节约2分钟,教师抛出问题,学生积极发言、相互补充.

2. 育创新之思,延拓思维链

问题2:在纸上任意画一个角,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作出这个角的平分线.

生1:我是用量角器作图的.

生2:我是用刻度尺作图的. 如图1所示,在OA,OB上分别取点C,D,使OC=OD,连接CD,取CD的中点P,作射线OP,则OP即为所求.

生3:我也是用刻度尺作图的. 如图2所示,在OA上取C,E两点,在OB上取D,F两点,使OC=OD,OE=OF,连接CF,DE交于点P,作射线OP,则OP即为所求.

追问:还有用其他作图工具的吗?

生4:我是用三角尺(含有刻度,可度量长度)作图的. 如图3所示,在OA,OB上分别取点C,D,使OC=OD,过点C作CE⊥OA,交OB于点E,过点D作DF⊥OB,交OA于点F,CE和DF交于点P,作射线OP,则OP即为所求.

生5:我也是用三角尺作图的.如图4所示,在OA,OB上分别取点C,D,使OC=OD,作∠OCE=60°交OB于点E,作∠ODF=60°交OA于点F,CE和DF交于点P,作射线OP,则OP即为所求.

追问:如果只用无刻度直尺和圆规,如何作出这个角的平分线?

生6:如图5所示,作OC=OD,OF=OE,且C,F两点均在OA上,D,E两点均在OB上,连接CE,DF交于点P,作射线OP,则OP即为所求.

生7:如图6所示,作OC=OD,且点C在OA上,点D在OB上,任作CE交OB于点E,作∠ODF=∠OCE交OA于点F,CE和DF交于点P,作射线OP,则OP即为所求.

生8:我是逆向思考的,我先画出角的平分线,然后研究角平分线带来的结论,想到了一种作法. 如图7所示,作OC=OD,且点C在OA上,点D在OB上,再分别以C,D为圆心,大于C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OP,则OP即为所求.

生9:我先画出角的平分线和OB边的一条平行线,然后就有了灵感. 如图8所示,在OA上取点C,作∠ACD=∠AOB(两角在OA同侧),作CO=CP交CD于点P,作射线OP,则OP即为所求.

教学说明  本环节约10分钟,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先自主思考,再小组讨论,教师则巡视并指导、倾听并启发,最后学生踊跃展示.

3. 行探索之途,贯通一条线

问题3:在∠AOB的平分线上任取一点P,分别作点P到OA,OB的垂线段PM,PN,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作图后一致认为PM=PN.

追问:能证明你的发现吗?

生10:我是用刻度尺度量的. 如图9所示,度量可知P1M1=P1N1,P2M2=P2N2,P3M3=P3N3.

生11:我是用翻折法说理的. 把∠AOB沿着它的角平分线翻折,角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在同一条直线上),依据“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可得PM=PN.

生12:我是用全等法证明的. 如图10所示,可由“AAS”证得△POM≌△PON,于是得到PM=PN.

学生探究后得出角的平分線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问题4:在角的内部找点,使得该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尽可能多找一些点).

追问:类比前面的探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证明吗?

学生多找一些点后自然而然提出问题“证明这样的点都在角的平分线上”,然后进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把习得的基本活动经验付诸实践,呈现了量角器度量、翻折法说理和全等法证明(HL)3种方法. 学生在总结结论时,对“角的内部”进行了思辨,直到一位学生举出反例才使得所有同学平息争论,最后学生一致得出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教学说明  本环节约20分钟,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探索中发现,然后举手抢答. 证明时,学生先自主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争相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并相互评价、激烈辩论.

4. 以应用为标,联结知识网

问题5:如图11所示,△ABC的角平分线BM和CN交于点P. 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教学说明  本环节约10分钟,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自主思考后举手回答,教师倾听并启发,规范其说理过程,板书关键证明步骤.

5. 借知识输出,建筑素养域

问题6: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方法和思想等)

学生积极分享学到的知识和独特的领悟. 有学生总结出几何定理的研究方法是“探索—猜想—证明—应用”,有学生领悟出几何证明的解题方法是“从条件出发正向思考”和“从结论出发逆向思考”,还有学生发现课堂中蕴含类比思想.

教学说明  本环节约3分钟,学生举手发言、相互补充,教师客观评价并引导学生向方法、思想方面去深层思考.

教学思考

1. 聚焦逻辑关联,建构联结体系

逻辑关联是事物因变化产生的关联. 数学问题的逻辑关联,包括知识技能关联、思维方法关联和数学素养关联. 在构建问题链时,教师既要着眼整体架构,又要紧扣内容本身,还要关注方法素养,思索内容、方法和素养的联结点.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6个问题构成有一定梯度和逻辑结构的主问题链. 从谈认识到说发现,从证发现到得结论,再到聊收获,由感知到深入,知识中蕴含方法,方法中夹杂思想,整条链是一个联结体系.

2. 凸显推理思辨,发展理性思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推理能力有助于逐步养成重论据、合乎逻辑的思维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 ”选择问题时,教师要甄选能凸显推理能力、能启发学生思辨的关键问题. 在本节课教学中,问题多以“认识”“发现”“思考”“感受”等方式呈现,能适度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能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3. 深化内涵意蕴,培育关键能力

对于问题链的核心问题,教师要采用追问等形式,从其横向拓宽维度、纵向挖掘深度,衍生出子问题链,驱动学生深度学习,在思考中实现元认知,在探究中生成关键能力. 搭建子问题链时,教师要选择能深化内涵、导向意蕴的问题. 在本节课教学中,问题2和两个追问贯通了一条子问题链,核心问题的丰富内涵得以彰显,问题4和一个追问作为子问题链将学生思维导向横向迁移,学生在深度思考中提升了关键能力.

猜你喜欢
理性思维关键能力问题链
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简约表达:优化作文的关键能力
巧设问题链预约精彩课堂研究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做法和反思
解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链的设计问题
过氧化钠的性质及产物验证探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