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 心行相连

2023-11-19 11:45王琦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体育组体育教师职业

王琦

站在2023—2024学年的时光之桥上,回眸28年的工作历程,我想用“不忘初心,心行相连”8个字概括自己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所行所感。28年辛苦不寻常,对于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我既有欢欣,也有感慨;既有深思,也有期盼。回想28年前初踏入体育教师工作岗位之时、第一次参加教师节表彰大会之时,我曾对自己提出3个“期盼”:期盼我在学校体育改革中不迷失方向;期盼我的体育教育教学能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期盼能与更多的体育教师共成长。如今,3个期盼基本得以实现。

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8年前我刚参加工作时,就遇到困扰学校体育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青少年学生肥胖、近视、脊柱侧弯、心理健康是学校体育面临的痛点问题。学校、家长本应该为孩子一个引体向上都拉不上去而着急;为孩子成为小胖墩而难为情;为孩子越戴越厚的近视镜而忧愁。然而学生学业压力大、过度竞争带来的焦虑,使得学校体育遭遇了难以逾越的堵点。再加上当时中学体育教师收入低、地位低,让我对体育教师职业有了动摇的思想。

28年前,我带着对职业的彷徨走上体育教师工作岗位,遇到职业生涯的第一位导师—曹吉圭老师,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业务精进、专业精湛,为人师表、深受学生们的崇拜。进入安庆市第五中学体育组第一次见到曹老师,当得知他是教研组长和田径专项教师时,心中非常高兴,他40多岁风华正茂,短跨技术高超,是年轻体育教师心中的偶像与榜样。在我印象中,曹老师非常善于学习,在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而且我在工作不久后,就在学校阅览室看到曹老师在《学校体育》(现《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这在90年代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那段时间,我以曹老师为榜样,努力学习各种各样的书籍和期刊,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名体育教师的多方面“知识积累”;我参加了函授学习,系统的学习为日后的教育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我学习当时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将高中体育课本精读多遍,为教学打下了备课底子;我订阅《中国学校体育》等学术期刊,抄录有经验同行的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为体育教育教学夯实了基础;我撰写教学心得和反思,写了近百篇文章发表在《安徽日报》(教育版)、《体育信使报》等报刊中,为后来的教研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础。90年代后期,我如愿以偿被借调到安庆市师资培训中心担任《安庆师训》责任编辑工作,由于我无法适应行政工作的环境,只坚持了不到1年,就再次选择返回学校、回到体育课堂。至此我向所有青春梦想作别,再次笃定自己的职业——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这也是我实现的第一个目标。

二、坚定信念,行者无疆

完成了“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的目标后,我继续以奔跑的姿态、清零的心态、奋斗的状态,争当奋进者,争做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2004年我担任安庆市第五中学教学研究室主任,2006年担任安庆市第九中学副校长;2016年我被评为安徽省第11批特级教师,2017年被评为安徽省首批正高级教师。有了职称和荣誉后我并没有骄傲,而是把这些作为激励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同时我希望将我的成长经验和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信息与同行们分享,因为我知道体育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其不竭动力不仅来源于肩负学生健康成长的使命,也来源于帮助身边其他体育教师成长的责任。但在这段时期,我陷入了一种“坐不下来”的痛苦中:每天除了上2节课,其他时间都在开会、写材料、送材料、陪同视察……

难以抽出更多时间备课,遑论学习、思考。我觉得要与这种忙碌的生活做一次“割舍”,2021年,我辞去所有的行政工作,经参加北京市基础教育人才选拔,来到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做一名纯粹的体育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教育教学与研究中。

1.因为热爱,坚定信念

做一名纯粹的体育教师,归功于我热爱自己的职业,拥有职业认同感:热爱自己的专业,喜欢自己的学生,敬畏自己的职业。因为有职业认同,才对学校体育各项工作感兴趣,才会主动积极工作,为之付出也无悔;因为有职业认同,才愿意不计名利,为之奉献也无悔。

我的学历不是最高的,资历也谈不上是最深的,但我很敬业、很认真。对待学校体育各项工作从来不讲条件、不提要求。我把教學、训练、竞赛看成自己的“主战场”,把学生看成自己亦师亦友的同伴。我和学生朝夕相处,学生在校的学(练)习状况、心理成长动态我都掌握得清清楚楚,对有些学生的了解甚至比学生家长还多。每次上课前,我都提前20分钟到达教学场地,从场地、器材,到学情、安全防范措施层层分析,上课前的所有情况都提前做好防备,再逐人、逐事一一落实。如,学校田径队每星期二至星期四下午放学都进行课余训练,有学生请假不愿意参加,我会主动找他了解情况、分析成因,帮助这部分学生消除学(练)习困难。这项工作很耗费时间,有时在完成教学或训练任务后,要与学生交流到晚上7点多钟,甚至更晚。但每年我都会主动提出尽早开展课余专项训练,因为我知道体育训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在训练中学生的反复练习、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是促进学生练习、提高专项运动技能的最好方式。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师而言,这样的职业认同感比任何学历和资历都重要得多。

2.因为初心,行者无疆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要注重学会、勤练、常赛,让每一名学生都要学会至少一项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厘清关系之后,我想到了选项走班。于是我和我的同事讨论,最终确定将选项走班作为贯穿整个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学校领导在此过程中给予了体育组帮助和指导,让体育组迅速将选项走班落到实处。2021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对陈经纶中学进行体育教育教学视导,专家们听取我们的改革方案后给予了肯定。此后,我们将遵循教育规律管理作为课程教学工作的出发点,第一次解决了学生的运动兴趣问题,使体育课变得好上了。

要全面增强学生体能和增进健康,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仅依赖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兴趣可以将学生暂时吸引到体育课堂中,但学生的运动兴趣处于动态变化中,仅靠兴趣很难持久地吸引学生刻苦锻炼,掌握技能。需要合理设置体育课堂学习内容,形成能有效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教材内容结构,这种认识上的深化使陈经纶中学体育迈入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深水区”。为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和突出高中体育课程的基础性,体育组及时把体能内容列为体育专项教学必修教材,保证耐久跑、单双杠等教材的教学时数,这与《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理念一致。同时体育组还设计制订了校本体育专项课考核评价体系,确定了体能和技能的考核项目及标准,以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均衡发展。

三、超越自我,共同成长

初心是对学校体育事业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师生的关爱,这种内在动力将促使我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能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同时,也影响着我身边的体育教师,引导他们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培育新时代人才。与体育教师共同成长是我的第三个期盼。

1.总结“五项”,提升要求

28年间,我用体育教师业务提升的“五项”要求,影响带动了数十名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安庆市基础教育培养了100多位体育教师。不懈追求和坚守体育教育教学岗位的初心,助推我在交流中绽放,这不仅逐步改进了我的职业短板,也促成了我善思考、会科研的学科认同。28年的教学传承、思考、实践,我总结提炼出了体育教师业务提升的“五项”要求,用此“五项”要求影响带动更多的体育教师不断突破自我、提升自我。一是“六个一”,即每天读一小时书、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精读一本专业杂志、每半学期上一节公开研讨课、每学期发表一篇文章、每学年编写一个校本特色的单元计划;二是“三不怕”,即不怕写、不怕看、不怕测;三是“三能”,即体能、技能、教能;四是“三权”,即位置权、版面权、话语权;五是“三会”,即会讲,会做(做人、做事、做课),会反思。坚持执行“五项”要求可以丰富教学能力,获得职业认同感,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釜底加薪”。

2.终身学习,拓展视野

针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痛点”问题,2022年我积极参加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項目—中小学生日运动负荷监测工作,工作中我联系北京市30所中小学的体育教师,依托“体医工融合”平台,找准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问题,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一起开展“三精准”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模块化重构教学内容,立体化建设课程资源,情境化创设教学环境,多元化完善考核评价,打造特色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闪光点”,建设成效显著。在此过程中,我所带领的体育教师团队革新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方法,重构教学内容,也提升了各方面的能力,为之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28年间,我先后在4所单位从事体育教师、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研室主任、教学副校长和副院长工作,但我始终扎根体育教学岗位不动摇,坚持回归体育教育教学一线岗位。人民教育家于漪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句话于我,是真切的经历。我会继续努力把握学校体育发展的新机遇、新要求,汇聚智慧和力量,提升个人能力,发挥个人优势,也继续努力影响更多的体育教师不断超越自我,进而为学校体育再建新功。

猜你喜欢
体育组体育教师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度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项目体育组集中培训暨第二期种子教师培训举行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定量负荷状态下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研究生呼吸机能比较研究
体育和非体育专业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对比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