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为戈的“女剑客”彭子冈

2023-11-20 08:46
时代邮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大公报国民党身份

彭子冈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大公报》为阵地为党工作,是一名潜伏在白区的红色记者。

自1941年起,彭子冈在重庆采写了近百篇刻画社会生活、揭露统治黑暗的通讯报道。由于国民党管控报纸,《大公报》(重庆版)无法刊登这些报道。于是彭子冈将这些稿件航寄到《大公报》(桂林版)发表。因此,这一系列报道被称为“重庆航讯”,新闻界誉之为“重庆百笺”,认为它是“可以与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相媲美的传世之作”。

“‘很感谢’,他几乎是用陕北口音说这三个字,当记者与他握手时,他仍在重复这三个字,他的手指被香烟烧得焦黄。当他大踏步走下扶梯的时候,我看到他的鞋底还是新的,无疑这是他的新装……”这是轰动大后方的关于重庆谈判的新闻特写《毛泽东先生到重庆》,记者正是彭子冈。

1946年,彭子冈写下多篇呼吁和平的报道,国民党对她有所怀疑。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国民党中将蔡文治当众喝问:“彭子冈,你究竟是不是共产党?”片刻惊疑之后,彭子冈恢复了镇定,请对方拿出证据。这件事被岔了过去,她的身份没有被戳破。

彭子冈文笔犀利,切中时弊,但又能巧妙地躲过新闻检查,使国民党当局发作不得。就这样,她一面掩藏自己地下党员的身份,一面写出一篇又一篇新闻佳作。(摘自“兵团日报社”微信公众号,文/王艳乔)

猜你喜欢
大公报国民党身份
快过关了
从《大公报》看《红楼梦》与近代社会生活
“国家中心论”旗帜下《大公报》的自由思想与爱国情怀——读《〈大公报〉政论研究:以“国家中心论”为中心》
跟踪导练(三)(5)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浅析民国时期《申报》与《大公报》的言论特色
忆和平改编国民党第16军第94师
国民党军曾大量使用过化学武器
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