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者如何过得更幸福

2023-11-20 03:51黄彬彬
科学之友 2023年11期
关键词:单身人士幸福感

文|黄彬彬

又到一年光棍节,身边的单身朋友中有些人醉心工作,连周末和节假日都在加班,也有些人总嚷嚷着想认识新朋友,不断在朋友圈抱怨空虚寂寞,还有些人热爱阅读、健身、烹饪,兴趣广泛,生活自由而充实。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全国“一人户”家庭超过1.25亿,占比超过25%,除去老龄化原因,其中不乏单身年轻人。数量庞大的单身人士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幸福吗?

学会自我关怀

幸福感是衡量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综合指标。有研究者对美国大型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未婚同居者的幸福感低于已婚者,但显著高于单身者。类似的研究结论也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水平的群体中得以反复验证。单身人士不幸福的原因何在?

在社会经济层面,资源理论认为婚姻会使两个人结合成经济共同体,共享居所和生活物资,分担生活成本,使双方拥有的经济总量增加,而社会经济地位的升高能通过提高个人健康水平和社会保障能力来提升个人的幸福感。

在个人心理层面,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行为动机来源于未被满足的需要,需要从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5个层次,而婚姻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满足前4个层次的需要。

总体来说,单身人士更可能面临经济、安全、归属感等方面的挑战。那么,单身者要怎么做才能更幸福呢?

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单身人士要逐步找到自己感觉舒适的生活节奏,学会自我关怀。有时候,自我关怀不过是换一种思考方式。单身人士可以从现有的生活中挖掘曾经视而不见的乐趣,也可以改变生活方式创造新的乐趣。

《单身社会》一书中提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已逐渐从解决物质困顿和不稳定感的物质主义转变为优先考虑生活质量的后物质主义,年轻人开始向往自我表达、自由和创意。这一点在消费行为上有直观的体现,那就是人们更愿意投入到注重品质与个人体验的“悦己型消费”中。单身人士完全可以将时间和金钱用在升级自身生活品质方面,享受注重休闲娱乐和生活体验的“单身经济”。单身已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单身经济”“悦己型消费”如火如荼,爱自己的方式多种多样。

管理周边环境

除了爱自己,单身人士还要管理好社交媒体,改变网络社交习惯,避免习惯性登录和被动接收可能引发负面情绪的信息。单身人士容易在一些与爱情相关的节日中,在各大媒体、厂商宣传造势,情侣们纷纷“秀恩爱”“撒狗粮”之时,深陷“甜蜜暴击”,从而郁郁寡欢。对于那些爱而不得、有缘无分,或者被“渣”过、伤过的人,这些时刻更容易唤起他们曾经的痛苦回忆。一项调查研究显示,43%的单身人士认为情人节是一年中压力最大的节日,37%的单身人士觉得当天有必要找人约会,这样才不会因为在情人节独自一人而感到难过。

方便快捷的社交媒体助长了单身人士的社会比较行为。人们总是忍不住与他人比较,当单身人士总是把关注点放到那些爱情甜蜜、婚姻幸福、家庭美满的人身上,就会越发觉得自己的处境糟糕。生活中确实有幸福的情侣,但也有关系糟糕的情侣以及幸福快乐的单身人士。请各位单身人士扪心自问:如果一个人总是自怨自艾、贬低自己、负能量满满,你愿意靠近这个人,并与之发展亲密关系吗?你想吸引什么样的人,就先努力成为那样的人。如果很难控制自己的比较行为,并容易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单身人士更要有意识地选择接收充满正能量的网络信息。

除此之外,单身人士还应该敞开心扉,积极地与他人建立联结,发现环绕在身边的爱。爱是无形的,它能使人际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蓬勃发展并维持下去。在日常生活中,爱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它每天都围绕着我们,但我们很少能看到它。

研究显示,未婚人士比已婚人士更容易出现工作倦怠。单身人士往往更重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并容易为工作牺牲健康、社交活动等,导致幸福感降低。无论为了自身的身心健康,还是为了处理好工作的压力,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单身人士都要学会从家人、朋友、同事和其他人那里认识到环绕自己的爱,从他们身上获得支持。除了与亲朋好友的交往,单身人士也可以加入志同道合的单身团体,拓展社交圈,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发现爱、感受爱、传播爱。

最后,希望各位单身朋友能够在与自己相处的宝贵机会中活出真我,享受生活,获得幸福。

猜你喜欢
单身人士幸福感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WHEELS IN MOTION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单身久了会上瘾?
41岁,我单身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婚后过得好的人,都有一种“单身力”
单身是最好的升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