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报道中的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2023-11-20 13:37李亭玉
今古文创 2023年43期
关键词:话语分析对比分析衔接

【摘要】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文化类新闻报道逐渐成为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如何撰写高质量的英文报道也成为新闻记者们的重要课题。而衔接是构成语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考量语篇质量的一种手段。本研究对《中国日报》官网中文化模块下的中英文报道进行了衔接手段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英文报道中对连接衔接、替代衔接和词汇衔接的使用频率相近,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英文报道更多地使用照应衔接,而中文报道则更可能使用省略衔接。这种现象与所选文本的语体有一定关系,但更多地源于两种语言本身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关键词】话语分析;衔接;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3-010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3.034

一、引言

语篇通常由一系列传达连贯信息的语句构成。但语篇的构成不只是句子的简单排列堆积,相反,一段语篇的形成往往需要形式上的衔接和意义上的连贯。如果语篇缺少衔接与连贯,则只是一组无关联无逻辑的语句。Halliday和Hasan在Cohesion in English[1]一书中将英语的衔接手段分为五种:照应(reference)、替换(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以及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其中,前四种衔接属于语法衔接手段,而词汇衔接中则又包括复现(reiteration)和同现(collocation)两种小的衔接手段。语篇衔接理论自1976年由Halliday和Hasan提出以来,一直被语言学者应用于各式文本的分析。当前研究多集中于语篇衔接及语篇分析在写作或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也有研究[2]通过对比汉英文本语篇衔接手法对不同社会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探讨。有学者分析了语篇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在理解文章主要线索时的指导作用,指出对于语篇整体的把握有利于扩展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共识与解码范围,使读者和作者无论在认识上还是感情上都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传达的全部信息及深刻内涵的目的[3]。这一理论也被应用于学生写作文本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写作文本中明显存在衔接手段的使用,被使用频率最高的语法衔接手段是照应和连接,但相对来说词汇衔接的使用较少。不难看出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有意地使用衔接手段,以使文章变得更完整更通顺[4]。关于中英衔接的对比研究,钱瑗早在1983年就指出:中英在衔接方面的原则有很大不同,在英语中无意识地使用汉语的衔接手段会使英语文本变得不连贯和多余[5]。有研究者通过对比中英体育报道中衔接手段的使用异同,发现英文报道中照应和连接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中文报道,而中文报道中的省略现象则更加常见。在词汇衔接方面,中文报道常采用重复的词汇衔接手段,而英文报道往往选择运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以达成词汇衔接[6]。也有研究者通过对比《红楼梦》中英版本中的语义衔接得出结论,认为汉语表达较之英语更为简洁,篇幅更短,很多衔接词汇的堆积或反复出现容易显得冗余,英文中句子或篇章中的衔接要求则较为苛刻,需要使用应有的逻辑、语义连接词[7]。

二、理论框架

衔接是语句间具象体现的语义连接,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中都有出现。语篇中的某个意象需要参照语篇内其他意象才能得以理解,这种现象就是衔接。衔接与连贯有所不同,衔接指语篇内显性的词汇或语法连接手段,连贯指隐于语篇内部的意义连接。语句之间的衔接并不能保证语篇的连贯和意义完整,而有时虽然没有明显的衔接手段,读者却还是能感知到语篇的连贯性,因此连贯性在某种层面取决于读者的解读和感知而非语篇本身。衔接可以被分为照应(reference)、替换(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以及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1]。

照应是一种最常见的语法衔接手段。当语篇中的某个语项只有在借助语篇中其他语项才能被理解时,照应现象就会发生[1]。代词、冠词、指示词以及比较级常被用作照应手段。照应可能是语内的,也可能是语外的。语外照应要求听话人对照会话或语篇的实时环境对语篇进行理解。例如:That is a wonderful idea中的that一詞需要读者参照语外环境进行解读。语内照应又可分为前指和后指。前指照应意为后出现的语项指向先前出现的语项,常见情况如代词的使用。例如:Amy went to the party.She sat with Sara本句中的She指向先前出现的Amy。后指照应意为先出现的语项指向随后出现的语项。例如:As soon as he arrived,Mike visited his parents,此时的he指向后文出现的Mike。

为了减少重复,说话人往往选择用一个语项替换掉另一个语项,这种现象被称为替代[1]。替代与照应的最大区别是:替代关注的是词之间的关系,而照应关注的是意义之间的关系。替代一般可分为三类: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分句替代。名词替代指的是将名词或名词词组用另一名词代替、动词性替代指的是将动词或动词词组用另一动词替代、分句替换指的是用so或not等词替换分句。

省略指的是略去上文提到过的某个语项,更具体来说,是以空位替代不必要出现的语项。省略与替代很相似,某种意义上来说,省略即为用空白替换[1]。一般说来,省略被认为是一种回指联系。当省略发生时,被省略的语项仍然能被读者理解。和替换类似,省略也存在三种类型: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以及分句省略。

连词是语篇中联系句子或分句的连接手段。与其他语法衔接手段不同的是,连接体现的是句子之间逻辑和语义的关系[1]。连词以某种特定的逻辑顺序将语篇组织起来,从而使读者或听者能够理解。连词可分为添加连词、转折连词、因果连词和时间连词。

词汇衔接包括词汇的选择,主要关注语篇中词语或词组的选择,一般可分为复现和共现两种类型[1]。复现指的是两个语项指的是同一个所指对象,形式包括反复、近义、反义、上下义。共现指的是同时出现的词汇组合,常见的如形容词—名词搭配,动词—名词搭配等。

三、数据分析

本文选用2023年《中国日报》网文化报道模块下的中英文报道各三篇,6篇文章长度和结构均类似,并依照Halliday&Hasan的理论模型对文章中的衔接手段进行间隔三個月的两次识别归类和频次统计。文章原文摘自《中国日报》官网。

整体看来,中英文报道中都使用了照应,连接和词汇衔接三种衔接手段。三篇英文报道中总计出现照应衔接111出,替代衔接1处,连接衔接15处,词汇衔接106处。在三篇中文报道中,则照应衔接共出现14次,省略衔接4次,连接衔接出现5次,词汇衔接出现58次。

(一)中英衔接手段相同之处

中英文的文化模块报道中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连接衔接,英文报道中出现15处,占比6.4%,相应地,中文报道中的连接衔接出现5次,占比6.2%。不难看出,连接这一衔接手段在所选中英文报道语篇中以相近的频次反复出现,甚至在衔接手段整体中所占的比重也相当近似。中英文中都存在着表示并列、转折、因果等逻辑关系的连接性词语。为使语篇通顺且衔接连贯,连词的使用必不可少。在中英文文化报道中撰稿记者常按照句意需要选用不同连词以达成语篇衔接。

例1: They invited passersby to recite ancient Chinese poems,and those who succeeded in the challenge received a lotus flower.(他们邀请路人背诵中国古诗词,能够完成这一挑战的则会收到一朵荷花。)

例2: Gao believes that many young people come to love hanfu as a result of heightened cultural awareness,while the love for hanfu,in turn,spurs them to learn more about Chinese culture and history.(高女士认为年轻人热爱汉服这一现象是日渐高涨的文化自觉的自然结果。反过来说,对于汉服的热爱又促进了年轻人去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

例3:除了中外评委将齐聚上海进行白玉兰奖评选之外,多项活动也将致力于搭建更优服务的行业窗口,推动更高质量的国际合作。

例1中的“and”,例2中的“as a result of”和例3中的“除了……也”体现了并列关系和因果关系,在逻辑上使语篇整体意义完整。

中英文报道语篇中另一显著相似之处是较高的词汇衔接使用频率。英文报道中词汇衔接出现共106次,占衔接手段总体的45.5%,比重仅次于照应衔接。中文报道中词汇衔接出现共58次,占衔接手段总体的71.6%,是所选语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衔接方式。中英文报道的词汇衔接中出现频率更高的是复现衔接中的反复和近义,根据报道的事件和主题不同复现的词汇也有所不同。如一篇所选英文报道侧重介绍汉服活动,则“hanfu”一词在报道中反复出现16次,是反复频率最高的名词,同时还有“the gorgeous attire”“traditional clothing”“Chinese traditional garments”三种近义复现。在同一篇报道中,为了突出汉服流行现象和文化自信的关系,“Chinese culture”“cultural identity”“cultural awareness”等词反复出现,在完成语篇衔接的同时更强调了报道主题。在一篇名为“儿童节催热亲子游”的所选中文报道中,“儿童节”和“亲子游”两个核心名词分别出现6次和9次,整篇报道在围绕着两个中心词进行展开说明,介绍了儿童节中亲子游的种种特点。

除此之外,所选中英文报道语篇中都基本没有出现过替代衔接。英文语篇中出现1例名词性替代,所占比重仅为总衔接手段的0.4%,所选中文报道语篇中更是没有出现替代衔接。可能的原因如下:其一,报道类问题重视语言的准确性,需要尽量避免误读误解的现象,因此在表达相同意义时往往采取同词反复或近义词复现而不选用替代这一衔接手段。其二,替代的三种分类中,名词性替代在报道中往往被照应或复现取缔,而动词性替代在此类报道中出现可能性更低,分句性替代则更多地出现在对话中,在文化类报道中出现较少。

(二)中英衔接手段不同之处

中英文报道中的衔接手段最明显的一处区别在于英文报道中照应衔接的数量和比例显著高于中文衔接。在所选文本中英文报道中照应衔接出现111次,占总体衔接手段的47.7%,是比重最大的衔接手段,而中文报道中衔接照应仅出现14次,占比17.3%。和上文所提到的原因不同,中英文照应衔接使用的区别与语篇题材的关系较小,更多源于两种语言语法结构的不同。如所选英文语篇中大量出现了指示照应和人称照应,分句照应也有出现,但在中文报道中仅出现较少次数的指示照应和人称照应。

例4: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hanfu among the young generation arises from their increasing apprecia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their yearning to wear something uniquely Chinese to assert their cultural identity.(汉服在年轻一代中越来越受欢迎,一大原因是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日渐欣赏,另一原因则是他们希望穿一些能够彰显自己文化身份的中国特色服饰。)

例5: Gao believes that many young people come to love hanfu as a result of heightened cultural awareness,while the love for hanfu,in turn,spurs them to learn more about Chinese culture and history.“This is a virtuous cycle,”she said.(高女士认为年轻人热爱汉服这一现象是日渐高涨的文化自觉的自然结果。反过来说,对于汉服的热爱又促进了年轻人去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她说:“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例4中反复出现了人称照应衔接词“their”和指示照应衔接词“the”,而例5中最后一句中的“this”则反映了英文报道中的分句照应。

与英文报道不同的是,中文报道中更容易出现省略衔接。在所选中文报道中省略出现了4次,占总衔接手段的4.9%,而在所选英文报道中则完全没有出现省略衔接。可能的原因是英语重形合而中文重意合,在中文中反复出现的对象可以省略不谈,句前出现主语的情况下后文也可以省略主语,而英语需要保持句子结构的完整,省略衔接相对较少且集中在日常的对话中,在新闻报道这种力求严谨的文体中则更难见到。

例6:现存写经多为敦煌出土本,上博所藏7件写经为珍贵的传世本,其中5件有纪年。

在一篇名为“上博展出宋元古籍珍品”的中文文化模块报道中,撰稿记者介绍了上博展出的一系列宋元时期精品古籍。在例6中,“其中5件”后省略了前文反复出现的“写经”。中文报道中的省略可使语篇整体更加简明,报道整体更加紧凑。

四、总结

衔接被Halliday和Hasan定义为一种语义概念,是语篇中的意义表达关系,如果篇章中的某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那么这两部分之间存在着衔接关系。反过来正是因为这些衔接关系,语篇才得以成为语篇[1]。通过对比研究得出:中英文化报道中以近似的频率使用了连接衔接,同时都较多地使用了词汇衔接,而替代衔接在中英报道中出现的频率都很低。二者同样存在相异之处,如英文报道更多地使用照应衔接,而中文报道则更可能使用省略衔接。中英文文化报道语篇衔接手段的异同与所选文本的语体有一定关系,但更多地源于两种语言本身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希望本文能够有助于读者了解中英文衔接手段使用的异同,更好地在新闻报道中传播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gman,1976.

[2]李奉栖.翻译硕士专业(MTI)学生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衔接问题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1,(01):138-152.

[3]贾芝.语篇分析在研究生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81-84.

[4]Bahaziq A.Cohesive Devices in Written Discourse: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Student's Essay Writing[J].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2016,9(7):112-119.

[5]钱瑗.A Comparison of Some Cohesive Devic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1983,(01):21-28.

[6]于龙波.中英体育类新闻语篇衔接对比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5.

[7]李美涵,卢胡卓越.《红楼梦》中、英版本中的语义衔接对比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5,(12):63-64.

[8]Albana H.H.,Marzuki A.G.,Alek A.,et al.Cohesive

Devices in Student's Writing(A Discourse Analysis on Argumentative Text)[J].Jurnal Pendidikan Humaniora, 2020,8(1):6-11.

[9]Trisnaningrum Y,Alek A,Hidayat D N.Discourse Analysis of Grammatical Cohesion Devices in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Writing Essay[J].IJEE(Indonesian Journal of English Education),2019,6(1):79-90.

[10]戴祯琼.语篇衔接与人际意义——以外媒一篇关于“网络战争”的新闻评论为例[J].外语研究,2018,35(06): 41-46.

[11]黃剑.语篇衔接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与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9(05):135-139.

作者简介:

李亭玉,女,辽宁盘锦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话语分析对比分析衔接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科技新闻报道中的共识制造:转基因议题的框架与话语分析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宣传网页的多模态解读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