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彰显高地效应

2023-11-21 02:41洪健
山东画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尼山儒学孔子

洪健

“LOGO采用红色‘中国印’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色彩和艺术形式,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2023年6月5日,经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确定了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形象标识LOGO。该标识采用红色中国印,主体图形为篆字“尼”和“仁”的变形,象征儒家文化发源地尼山和核心思想“仁”,展现了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刚健有为、和而不同”的发展理念,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孔子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这一全球儒学研究传播实体平台的诞生,被视作是继设立中国孔子基金会后最具标志意义的传统文化振兴之举,书写着儒家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发展的壮丽篇章。

儒学人才培养助力“文化强国”

初秋时节,万物丰赡。2023年8月17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2023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学)专项研究生开学典礼在邹城举行。来自16所共建院校的619名专项研究生,以线上线下方式参加典礼,见证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分中心又添6个新成员。

此次典礼及揭牌儀式,只是联合研究生院第三届专项研究生研修活动中的一个环节。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联合研究生院自成立之初就广受关注、备受瞩目,任何举动都牵动着海内外儒学界的目光。

作为国家支持的新型研究生院,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发挥山东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汇聚全国顶尖儒学研究力量,由10所共建院校扩展为16所,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开展研究生教育,扩大了招生规模,拓展了学科领域,由“儒学专项”提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学)专项”,开设“面向世界的儒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共同课,举办征文活动,开展研修活动,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在扎实推进联合研究生院建设的同时,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依托共建院校,挂牌成立17家海内外分中心,已在山东设立4个研究基地,初步构建起“一个中心、多个分中心、若干研究基地”的协同创新发展格局。

培育肩负时代重任、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端人才,是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的时代使命。目前,已成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学术委员会。同时,还引进“儒学大家”2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1名、“尼山学者”特聘专家10名,汇聚国内外儒学大家名家,儒学中心专家智库日益夯实。

儒学学术研究焕发“时代气象”

作为我国儒学研究的“头雁”学术机构,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汇聚了众多儒学名家,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截至2023年8月,该中心及其所属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共推出学术成果492项,获批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科研奖项22项。出版了《四书解读》《儒学思想与中国哲学》《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论文集》等著作。资助编纂出版《儒典》《儒藏》等典籍典藏,并启动了《儒学百科全书》《孔子圣迹图汇编》等的编辑出版工作。“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论语》译介丛书,获得了中宣部“2021年度优秀地方文化外宣品”的表彰。此外,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也陆续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重镇,孔子研究院不只在儒学研究阐发中勇攀学术高峰,还主动在儒学传承普及中促进文化落地,把论文写到大地上,把学问做到群众心坎里。开办16个年头、开讲100余期的春秋讲坛,是孔子研究院主办的公益性系列文化讲座,秉持“继往圣、开来学、明明德、启新知”的宗旨,汲取先圣智慧,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大力推进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春秋讲坛走乡村进社区,用通俗易懂的儒学知识,引导人们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的中国、当代的中国。

“过去的《孔子研究》主要着眼于人文主义层面。从2021年强化了从经济、政治、法治、社会等社会科学视角对儒家思想的研究,实现了新拓展。”《孔子研究》主编王学典曾透过媒体如此评价。近年来,创刊37年以推动儒学研究发展为办刊宗旨的国际性中文学术期刊《孔子研究》,创新举办“社会科学视野下的儒家思想”座谈会,邀请全球儒学专家探讨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儒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等议题,促进了国内外儒学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为儒学研究开辟了新思路和方向。

四年小成,硕果盈枝。随着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与教育部联合设立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正式实施,必将推动儒学研究更好地创新发展。

儒学普及推广强调“经世致用”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2022年冬日,琅琅诵读声从曲阜市尼山镇鲁源新村孔子学堂传出。每逢节假日,村里的孩子们都会聚集在这里,诵读《论语》经典,体会先哲思想。

“德不孤,必有邻。”将目光从尼山脚下的鲁源新村孔子学堂转向海外。跨越千里,在韩国孔子文化中心的孔子学堂里,朴洪英也在为学生讲授“里仁为美”的含义。之前在中国国内做企业的他,因热爱传统文化,前往韩国申请创办了孔子学堂,开展儒学经典的国际普及推广工作。

传统儒学历来强调经世致用和知行合一,既注重道德修养和践履的统一,还要在新的发展时期打造传播普及阵地,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将其推广到世界舞台。

孔子学堂以分享体验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侧重涵养人的精神家园,上课形式不拘一格;尼山讲堂以“研习中华经典·弘扬中华美德”为主题,策划实施精品公益课程,每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各大主流媒体平台累计播放量达3000余万;尼山杏坛则致力于打造有思想、有温度的儒学交流平台,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青年汉学家、基层工作者等进行思想性辩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文以化人,润物无声。扎实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多措并举激扬“大流量”,以实干实绩为高质量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报道注入推动力。 作为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媒平台,中国孔子网通过举办“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全球云祭孔”网络直播、“全球论语诵读”接力大会等活动,影响力持续扩大。生长在邹鲁圣地的孟子研究院和孔子博物馆,积极推动文物与新时代相拥,走出了各有不同也各自精彩的创新路径。

(未署名图片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提供)

猜你喜欢
尼山儒学孔子
《尼山萨满传》节选(18)
《尼山萨满传》节选(13)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尼山萨满传》节选12
儒学交流在路上
세계적인 사상문화의 향연——-제5회 니산(尼山) 세계문명포럼 취재기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