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模式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干预效果分析

2023-11-22 06:21曾路梅沈晓娟赵婷鹭
中外医疗 2023年24期
关键词:降温复发率家属

曾路梅,沈晓娟,赵婷鹭

1.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急诊,福建厦门 361003;2.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血管外科,福建厦门 361003

上呼吸道感染属于小儿高热惊厥的重要诱因,感染所致高热症状会导致患儿脑部运动神经细胞异常放电,进而引发惊厥,以呕吐、呼吸急促、抽搐、意识丧失等为主要病理表现[1-2]。及时予以急救干预是保障上呼吸道感染所致高热惊厥患儿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干预,可能会导致脑部功能异常,给患儿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采取何种护理模式才能最大程度提升急救质量已成为临床儿科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常规护理主要从临床表现入手开展针对性护理,而基于降温急救护理的综合护理能够从症状以外的多个方面着手展开全面性护理[3]。高热惊厥患儿降温是关键,为此,本研究方便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急诊接受治疗的58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及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在本院儿科急诊接受治疗的58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29例患儿纳入对照组,2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4例,女15例;年龄1~3岁,平均(1.59±0.55)岁;入院时发热时间1~4 d,平均(2.52±1.16)d。观察组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1~3岁,平均(1.57±0.56)岁;入院时发热时间1~4 d,平均(2.57±1.21)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在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开展,两组患儿家属已签署干预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出现寒战、短暂性意识丧失、紫绀、面色苍白、局部或全身肌肉强直等高热惊厥相关病理表现,症状至少持续60 s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急腹症者;②因儿童麻疹、血液系统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等其他原因所致高热惊厥者;③严重心脑血管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患儿急诊入院后迅速将其平放在病床上,解开其衣物,及时清理患儿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防止误吸,并将其头部转向一侧,便于分泌物或呕吐物的流出;对于惊厥较为严重的患儿,防止舌咬伤,可采用少量纱布放于患儿口中;对于反复出现惊厥的患儿,可采用舌钳牵出患儿舌体,避免舌下坠阻塞呼吸;注意如无必要,不可强行搬动患儿;遵医嘱给药治疗,升起床边护栏,防止其翻滚发生坠床,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主治医师处理。待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患儿家属常规生活指导、对家属施以并发症防治教育;尽可能地减少亲属探视时间,避免声音、光照对患儿的刺激。另外,患儿在住院期间,注意对其皮肤的清洁,较小患儿及时更换尿不湿,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观察组患儿在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措施如下:①降温急救护理。于患儿惊厥发作时立即清理其口腔及鼻腔内分泌物以防误吸;若患儿出现窒息则及时予以人工呼吸,同时在避免对流风的环境下松解患儿衣物,采取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物理降温措施。加强体温检测,1次/h,防止体温过快下降,注意合理采用氯化钠、碳酸氢钠或葡萄糖滴注等措施补充体液。②预防脑水肿。给予患儿鼻导管吸氧0.5~1 L/min;缺氧严重者使用面罩吸氧,婴幼儿1~2 L/min,儿童2~4 L/min。③健康教育。患儿病情稳定后,对患儿家属予以健康教育,护士可现场演示体温测量方法,辅以视频或图片讲解惊厥症状发作时的必要处理措施;提醒家属注意维持室温在20~22℃,对于出汗较多的患儿需及时擦干其体表汗液以防感冒。为家属介绍黄豆、橙子、牛羊肉等食物在补充机体所需能量方面的效用,嘱咐其合理安排日常饮食,多饮水。嘱咐家属优先选用纯棉质地的毛巾或衣物,避免使用尼龙、羊毛等易对患儿皮肤产生刺激的材料。④病情监护。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后,护士需密切关注患儿体温、面色、呼吸频率、瞳孔、脉搏等情况。对于口唇干燥者可给予石蜡油涂抹处理,日常采用0.9%氯化钠溶液或3%碳酸钠溶液清理患儿口腔。必要情况下升起床边护栏以防患儿抽搐发作时坠床。⑤注意事项。部分高热惊厥患儿可能会发展为癫痫,且引发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存活期较长,勿过早停止药物治疗以免影响治疗效果。预防复发方面,若患儿出现以下情况则需引起注意:惊厥发作次数较多、症状发作时间较长、复杂热性惊厥、惊厥症状发病前合并其他机能异常表现。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惊厥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②记录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坠床、感染、呕吐、舌咬伤)发生率以及惊厥复发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惊厥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退热时间、惊厥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惊厥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惊厥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观察组(n=29)对照组(n=29)t值P值退热时间(h)21.32±6.58 26.77±7.46 2.951 0.005惊厥消失时间(d)3.89±1.24 5.73±1.51 5.071<0.001住院时间(d)5.94±2.06 8.86±2.85 4.472<0.001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惊厥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惊厥复发率均为0,低于对照组的24.14%、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惊厥复发率比较[n(%)]

3 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所致高热惊厥的复发率较高,而持续性的惊厥症状可能导致机体大脑皮层神经组织受到严重损害,加重患者呼吸障碍、发热、瞳孔或肌张力异常等症状,还可能诱发肢体抽搐、尿失禁,对患儿生存质量造成不利影响。3岁以内的儿童发生高热惊厥的可能性较高,且其高热惊厥症状复发率可达到30%左右,其中部分患儿会并发缺氧性脑损伤后遗症;为配合治疗维持其神经组织功能完整性,需在治疗期间对患儿采取恰当的急救干预措施[4-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退热时间(21.32±6.58)h、惊厥症状消失时间(3.89±1.24)d、住院时间(5.94±2.06)d均短于对照组的(26.77±7.46)h、(5.73±1.51)d、(8.86±2.85)d(P<0.05)。在李海燕等[6]的研究中,观察组退热时间(29.1±18.7)h、惊厥症状消失时间(4.2±3.1)d、住院时间(5.7±2.3)d均短于对照组的(47.5±21.2)h、(7.8±2.5)d、(9.6±2.5)d(P<0.05),与本研究结论一致。提示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模式可缩短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的症状缓解过程。高热惊厥症状的发生与患儿神经系统异常放电所产生的高热刺激关联密切,为抑制症状继续发展,需及时减轻热刺激对患儿神经系统的影响。适当采用温水擦浴,能够刺激患儿体表血管合理扩张,加快局部血流速度从而促使体温散发[7]。高热惊厥所引发的牙关紧闭、肢体抽搐、短暂性意识丧失等症状的持续发作可能导致患儿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合理规避发病危险因素能够为惊厥症状的缓解提供有效支持[8-9]。立即清理患儿口腔及鼻腔内分泌物、采用吸痰管吸出患儿呼吸道内残余痰液、及时给予吸氧,可维持患儿脑部正常氧供通道完整性,避免患儿因脑细胞缺氧而出现脑水肿的情况,合理调节机体血氧浓度[10-11]。由于患儿惊厥症状发作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抽搐症状,因此合理选择患儿日常衣服材质,可减少尼龙材料中的合成纤维、羊毛等异性胶质蛋白对人体皮肤的刺激,同时避免患儿因局部皮肤破损或感染而延长治疗时间的情况[12-13]。在此基础上对家属开展高热惊厥病理教育,可发挥家属的协同护理作用,促使患儿的高热、惊厥症状得以尽快消退,加速其机能恢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14]。

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惊厥复发率均为0,低于对照组的24.14%、20.69%(P<0.05),提示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可减少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惊厥复发的可能性。在吴珍花[15]的研究中,选取66例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患儿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的患儿惊厥复发率为2.9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均低于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患儿的21.88%、18.75%(P<0.05),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原因,小儿发生感染、呕吐等症状的原因多与病菌入侵、抵抗力弱等因素有关,采用0.9%氯化钠溶液或3%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能够起到抑制口腔内病菌活性的作用[16-17]。嘱咐家属合理安排饮食、合理调整食物中维生素配比,可促进机体吸收钙质、合成胶原蛋白,并改善凝血功能,提升患儿抵抗力,稳定其生命体征,降低惊厥复发、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18]。

综上所述,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治疗期间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缩短患儿退热时间、惊厥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降温复发率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动物降温有妙招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