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应用与推广分析

2023-11-22 06:56汪长胜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6期
关键词:定远县秧苗稻田

汪长胜

水稻是一种常规的粮食作物,不仅栽培技术简单,而且具有较高的产量及效益,因此在我国许多地区得到广泛种植。基于此,文章主要以安徽定远县为例,首先分析了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然后探讨了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的推广意义及推广策略,以期为其他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定远县,位于安徽省东部,地处江淮之间,皖东腹地。定远南依合肥,西邻淮南,北连蚌埠,东接滁州。农业种植上,常年以生产水稻、小麦、玉米为主,搭配种植油菜、山芋、豆类等,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县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产量水稻已成为评价水稻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的水稻种植技术已满足不了现阶段对产量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果不能对水稻生产技术予以及时改进,势必会对定远县水稻种植业健康发展造成阻碍。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定远县水稻种植业发展,对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及其应用推广展开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应用

1、科学选种

品种选择的科学与否会对水稻种植的产量及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了实现水稻高产稳产目标,在水稻种植之前,必须对水稻品种进行合理选择。在实际选择过程中,主要可以参照以下两方面特性:一是水稻品种自身特性。尽量选择亩产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二是根据地区特性。尽量选择与种植地水热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种植习性相匹配的水稻品种。定远县属北温带向北亚热带过度的气候类型。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日照充足。水稻栽培以籼稻类为主,近年来推广种植水稻的品种中以隆两优华占、晶两优534、晶两优华占,荃两优丝苗等品种表现优秀。

2、种子处理

在对水稻品种选择完毕后,种植人员要对水稻种子进行科学处理,以此来提高水稻种子的萌发率和成活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精选种子质量,即是对购买的水稻种子予以筛选,将干瘪、发芽、发霉、腐败的水稻种子及时剔除出去,保留饱满、健康的水稻种子,以此来从根源保障水稻种子质量;二是晒种,即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将筛选后的种子平摊到地上晾晒,以此来起到杀菌灭菌的效果,与此同时通过晾晒处理,可以增强水稻种子吸水的能力,而这对于水稻种子后期萌发是极为有利的;三是提倡药剂浸种或拌种,即水稻播种前对水稻种子进行种衣剂拌种处理,使用方法是水稻育苗前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这样有利于种子快速吸足水分,加速萌发。浸泡6-8 小时后捞出,清洗沥干,拌入种衣剂后,进行机械育苗;手工育苗或大田育秧,可在水稻浸种催芽露白后拌种;药剂浸种或拌种可有效预防苗期病虫害,如青枯病、立枯病、恶苗病等,苗齐苗壮,促生长。

3、培育(适龄)壮苗

随着插秧机械的日益普及,水稻生产大都实现了由人工插秧到机插秧的转变。在水稻机插秧过程中,秧苗质量会对机插秧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而要想提高秧苗质量,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①秧龄

秧龄是决定机插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相关试验验证,水稻秧龄在18~23 天时,苗高一般为15cm 左右,此时进行机插秧,缺苗率一般为5.1%左右,倒苗率一般在34.2%左右,秧苗损伤程度相对较低,秧苗活苗会更快。而在水稻秧龄24 天左右时,秧苗高度会长至24cm 左右,此时再进行机插秧,缺苗率一般为11.9%左右,倒苗率一般为11.5%,与此同时秧苗会出现严重损伤,所以秧苗需要较长的缓苗时间,缓苗时间一般需要15 天左右。因此,种植人员在机插秧过程中要尽量选择18~23天秧龄的秧苗。

②适量播种

据相关试验验证,秧苗质量会随水稻播种量的增加而下降,高密度种植地区通风条件不畅,病虫害风险提升,产量也会受到的影响,除此之外,如果秧田播种量过大,还会降低水稻机插秧均匀度,缺苗率随之上升。因此,在水稻育苗过程中,种植人员必须根据种植地水肥条件,结合水稻品种特性,对水稻播种量进行合理控制。在秧苗地水肥条件都一般的情况下,秧田播种量尽量控制在6375kg/hm2以下,如果秧田水肥条件较好,可以适当提高播种量。反之则要适当降低播种量,以此来充分满足秧苗生长需求,真正实现壮苗的目的。

4、提高机插作业质量

在水稻机插秧过程中,种植人员要想提高机插秧效果,必须做到“一均三少”。“一均三少”具体是指缺秧少、倒秧少、伤秧少、每穴种植数均匀。而要想达到“一均三少”,种植人员除了要做好机具调试、开展机插培训、培育好壮苗、合理确定机插秧龄外,还需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对整田技术予以改进。在对稻田翻整时,可以首先运用深耕机械进行深耕,以此来对稻田进行晒白。然后在稻田中引入适当浅水,然后运用起浆整地机进行埋茬整地。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将对土壤进行杀菌,另一方面可以将麦草深埋到泥浆当中,从而有效防治水稻机插秧出现飘稻现象。同时还能增加稻田通透性;二是对秧片的规格尺寸予以改进。要确保秧片的规格尺寸与机插秧秧箱的规格尺寸相符合,做好大小适当、不变形、不凌乱、软硬适中;三是在水稻机插秧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局限,导致水稻极易出现缺秧现象。而一旦发现水稻出现缺秧现象,要立即对其进行人工补株。在人工补株过程中,除了要对浮株进行补栽,还要将大株进行拆分,用该方法对缺株进补种,可以整体提高稻田的整体度、均匀度。

5、田间管理

在水稻机插秧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对水稻根系造成一定损伤,进而导致水稻根部吸水能力减弱,叶片枯黄,根茎停止生长。水稻生成新根后,水稻根茎才能继续生长,叶片才能重新恢复生机,而为了更好的促进水稻根系生长,种植人员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看苗灌水。在水稻秧苗较小时,稻田灌浅水,灌水深度可以控制在10cm 左右。待水稻秧苗长大后,要适当增加稻田灌水深度,灌水深度可以控制在15~20cm;二是追施返青肥。待水稻新根长度超过20cm 后,种植人员要对其及时追施返青肥,以此来满足水稻植株养分需求,更好的促进水稻新叶生长。肥料施加种类要主要以硫铵为主,按照2kg/667m2的比例施加硫铵即可。在硫铵施加完成后,为了促进肥料吸收,要对稻田再次灌水10cm 左右;四是及时除草。在田间管理前期由于水稻秧苗较小,所以稻田会存在大量的空闲位置,这些空闲位置极易滋生杂草。杂草生长不仅会挤占水稻秧苗生存空间,而且会掠夺水稻秧苗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光照等。为了确保除草工作效果,种植人员在除草工作中要运用“一工二化”的除草方法,即在水稻机插秧5~7 天左右,种植人员要对稻田出草情况检查,进行首次除草工作,此次除草工作要以化学药剂除草为主。而在水稻机插秧10 天后,种植人员要再次对稻田出草情况予以检查,在此过程中一旦发现残存的杂草,要再次运用除草剂予以去除。再次间隔10 天时间,种植人员要第三次对稻田予以除草,此次除草要以人工的方式进行,以此来确保除草工作的彻底性。

6、病虫害防治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而水稻一旦感染病虫害,不仅会对品质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会使产量大幅缩减,所以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必须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传统病虫害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化学防治虽然针对性强、见效快,但是会对周边生态及水稻品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水稻栽培中,种植人员要尽量摒弃化学防治方法,而是多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绿色防治技术。

①农业防治

在采用农业防治方法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合当地播种的水稻种子;二是对水稻种子进行泡浸种或拌种包衣,常见的浸种剂有咪鲜胺、强氯精等;拌种包衣剂有咯菌腈、精甲霜灵、苯醚甲环唑、吡虫啉、噻虫嗪等单剂或复合制剂;三是合理控制水稻插秧密度,合理的插秧密度可以确保水稻秧苗之间具有良好的透光性、透气性,而这对于防止病害、虫害滋生是极为有利的。四是通过科学的日常管理防止病虫害防控工作,水稻病虫害防控应当涉及到日常管理全过程当中,在播种前,旱地种植可以通过深耕的方式杀死田间的虫卵以及病原体,深耕就是将田间的表层土翻入地下,并将深层土翻至表层,而下层土壤营养物质含量更高,同时深耕时还能够将表层病虫害翻至地下杀死。水田种植水稻前可以灌水处理,通过灌水能够清除田间的虫卵,但是在灌水后要及时将田间的积水排出。此外,种植人员可以在稻田内种植一些幼虫植物,如可以在距离水稻5cm 左右处种植一些香根草等植物诱导水稻二化螟产卵,降低害虫在水稻中的产卵量。此外,也可以在稻田周边种植一些显花植物,其目的为提升蜘蛛以及赤眼蜂等害虫天敌的数量,通过提升天敌数量控制稻田中的害虫数量。

②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具体是指运用机械化方法对病虫害予以防治,而在运用物理防治方法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防虫网防治。稻飞虱是水稻较为高发的一种虫害,稻飞虱不吸食水稻汁液,而且会造成纹枯病传播。为了有效防治稻飞虱,在稻飞虱爆发的高峰季节可以在稻田周边覆盖无纺布,以此来防止稻飞虱以及稻纵卷叶螟等害虫迁入;二是灯光诱虫技术。昆虫往往都具有较强的向光性,所以种植人员可以通过在稻田摆放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的方式,对稻飞虱、螟虫等虫害予以有效杀灭。

③生物防治实

生物防治具体是指利用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或微生物制剂的方法对病虫害予以防治。而在运用生物防治方法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既可起到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又能防止对水稻生长及周边生态造成危害。如可以运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水稻纹枯病;运用白僵菌、苏云杆菌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

二、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推广应用

1、加强宣传指导

定远县种植户是水稻种植的主体,因此要想更好的推广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必须以农民为着力点,切实做好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的宣传指导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宣传内容要有针对性,在对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宣传时,除了要对选种、种子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时等具体技术宣传外,还要对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的应用优势加强宣传,如成本降低、产量提高、品种改善等。这是因为只有种植人员认识到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的优势,才会更加有动力加入到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应用当中;二是要拓宽宣传渠道,除了举行宣讲会、张贴宣传栏、分发宣传单等传统宣传方式外,还可以积极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号、电视栏目等新型线上传播方式,以此来扩大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传播范围;三是做好线下指导工作。种植户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而这就需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指导,以此来使种植人员对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了解更为深入,掌握更为透彻。

2、构建种植示范基地

许多种植户思想观念传统,所以在对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不了解的情况下,会对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存在诸多抵触或顾虑情绪,这种抵触或顾虑情绪会对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应用及推广造成阻碍。而要想打消种植户的这种抵触、顾虑情绪,相关部门可以构建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全过程进行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演示,使种植人员通过亲自参与、亲身感受的方式,充分认识到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的优势所在,进而更加主动的投入到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应用当中。

此外,定远县可实现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插秧机、旋耕机、无人机、收割机等农机成为种田“新把式”。实施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项目,可有效解决传统水稻育秧存在的出苗时间长、出苗不整齐、产量不稳定等问题,可为种植户“双抢”赢得宝贵时间,也有利于保证晚稻生育期,助力粮食安全。

3、提供相应政策支持

新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水稻的产量会存在风险性。而要想更好的推广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定远县相关部门可以为种植户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以此来降低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应用风险。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补贴政策。可以出台相关补贴政策,按照种植户的种植亩数,为应用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的种植户提供一定的种植补贴。除此之外,还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应用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的种植户购置农业保险,这样一旦水稻种植出现减产或品质下降现象,即可向保险公司索赔;二是种植技术指导政策。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安排技术人员下乡、开通电话热线、开通微博号等方式,为种植户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以此来确保种植户能够更加规范、高效的开展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应用。

4、做好组织领导工作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中,定远县认真做好组织领导工作,确保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有序进行。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推广机构,制定完善的推广工作计划,明确推广工作内容、要求、目标,落实责任机制,强化各级部门、人员的推广工作责任意识,将推广工作落实到实处,为水稻高产稳产奠定有利的基础。此外,重视对推广制度体系的建立及完善,在现有制度体系的基础之上,结合新时期水稻栽培技术推广工作需求,不断完善推广制度体系,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

综上所述,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是一种新型水稻种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种植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水稻种植质量,增加水稻种植产量。因此,定远县相关部门必须通过加强宣传指导、建立示范基地、提供政策支持等举措对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加强推广,以此来确保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技术在定远县内得以普及应用。

猜你喜欢
定远县秧苗稻田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稻田摸鱼记
“互联网+花众取宠”项目扶贫方案探析
Mother's hands
农民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稻田迷宫
浅析定远县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运行成效
定远县灾害性雷雨大风气象灾情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