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护理专业中开展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策略与途径

2023-11-24 10:37王应强
现代食品 2023年16期
关键词:营养素饮食营养

◎ 王应强

(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天津 300352)

在日常生活当中,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是消费者关注的热点话题。营养与食品安全指的是食品需要满足无毒害标准,且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微量元素摄入,保障人体健康。营养和食品安全对于护理工作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们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康复速度、预防感染疾病、提高免疫力、降低药物依赖、提高生活质量等,还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健康状况和护理效果。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营养和食品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1]。

1 营养与食品安全对于护理工作的影响

①营养和食品安全在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营养摄入和食品安全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促进身体的治愈。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饮食营养和安全,尽可能提供有益于身体康复的饮食。如高蛋白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营养补充剂等。②营养和食品安全有助于预防感染疾病。均衡的营养摄入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卫生服务,强调清洁饮食的重要性。③营养和食品安全对免疫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人体免疫系统需要多种营养素才能正常运行,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良好的营养摄入可以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疾病的概率。同时,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营养需求,提供合适的饮食方案,降低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提高治疗效果。总之,良好的营养状况和安全的饮食环境可以增强患者的身体机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此外,护理人员自身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其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因此,应关注护理人员的营养和食品安全,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健康水平,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2 营养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存问题

2.1 营养与食品安全缺少相应法律体系约束

就现阶段的营养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而言,我国缺少对于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且在执行力度上存在缺陷。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国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制定了一套较为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但在食品卫生监管工作过程中落实不够深入,细节规范不到位,没有明确界定营养与食品安全标准,导致营养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难度增大,严重影响营养与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落实,致使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2.2 营养与食品安全相关责任界限模糊

在护理专业中,营养与食品安全标准的落实,还存在相关责任界限模糊等一系列问题。不同地区的营养与食品安全工作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阶段性特点存在显著差异,如果无法按照当地实际情况明确职责体系,就会导致营养与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混乱无序,严重影响整体工作品质[2]。

2.3 缺乏营养与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管理

就现阶段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对于营养与食品卫生相关问题的处罚力度较大,但在落实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标准体系,导致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营养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过量的营养摄入不利于人体健康,过少的营养含量则会让食品不能满足营养相关标准。但就现阶段实际情况而言,营养标准体系的缺失,导致食品营养标准无法满足人体健康需求。除此之外,就我国食品营养与安全工作的具体情况而言,针对食品添加剂等相关物品的控制并没有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当中,相关工作人员也没有明确意识到添加剂使用不当的危害,导致营养与食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3 在护理专业中开展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具体策略

3.1 组建食品安全管理小组

在营养与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期间,护理团队需要分析国内外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满足当地营养与食品安全需求的体系。为了保障营养与食品安全的有效落实,医院需要在政府部门的带领下,建立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区,在医院中挑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建营养与食品安全小组,全面强化责任管理工作。①小组成员需要对不同食品的加工环节拥有清晰的认知,最好深入到食品制作环节,严格甄选同营养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类型。②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基本的营养知识,包括营养素的种类、摄入量和常见营养不良的症状,以及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和热量,从而编制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③护理人员需了解食品安全法规,掌握食品加工、储存和烹饪的卫生标准,确保患者获得安全可靠的食品;了解食物中毒的症状和应对措施,以防止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④护理人员需要学会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身高、血压、心率等指标,以了解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问题,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为特殊人群提供个性化饮食建议。例如,糖尿病患者需要限制糖分摄入;高血压患者需要控制盐分摄入[3]。

3.2 促进食品安全建设发展

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和保障,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明确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规范,规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建设有法可依。①食品产业的规范化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监管,推动食品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同时,食品企业也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规范化水平,确保食品安全。②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据,相关部门应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标准,明确各类食品的质量标准、生产工艺、检测方法等,为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食品检测和监督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对此,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的检测和监督,建立完善的食品检测体系,及时处理不合格的食品,确保食品安全。同时,食品企业也应自觉进行食品检测,确保产品质量。③食品安全信息的透明化是保障公众知情权的重要途径。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公布食品安全信息,让公众了解食品安全的现状和问题,增强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4]。

3.3 保障食品的营养均衡性

食品营养均衡性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①制定合理饮食计划,确定每天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素摄入量。护理人员需根据年龄、性别、体重和活动水平,计算患者每天所需摄入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比例;根据身体情况和活动量,合理分配三餐和零食。早、中、晚三餐热量分配以早餐30%、午餐40%、晚餐30%为宜,适当摄入低糖、低脂、高纤维的水果和蔬菜作为零食;制定每月或每周的饮食计划,在保证各类营养素摄入量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食物种类和分量,保证饮食多样性。②保持健康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加工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护理人员应选择新鲜、低脂肪、低盐、低糖的食品,使患者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减少肉类和糖类的摄入。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适当减少肉类和糖类摄入,有利于控制体重和预防慢性疾病;定期进行运动锻炼,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热量,提高身体机能和免疫力。③均衡摄入营养成分,合理安排食物种类和分量。护理人员需确保患者全面摄入5 大类食物(谷物、蔬菜水果、肉类、乳类、油脂类),避免某些营养素的单一摄入。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关注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给予额外的营养补充。例如,孕妇需要额外补充叶酸、钙等营养素;儿童需要补充蛋白质、钙等营养素;老年人需要增加食物纤维、维生素D 等营养素的摄入[5]。

3.4 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食品营养与安全风险预警

①食品营养风险预警。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了解食品的营养素含量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食品的营养素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哪些食品更符合健康饮食的标准;通过对个体或群体的膳食模式进行评估,可以了解他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是否符合健康饮食的标准;通过对个体或群体的膳食模式进行分析,可以预测他们是否存在营养缺失或过剩的风险。对于存在营养缺失或过剩风险的人群,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营养改善措施,降低潜在的健康风险。②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监控食品生产环节的质量,通过建立食品生产环节的数据采集系统,可以收集食品生产的各项数据,如生产日期、保质期、检测结果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建立食品供应链的可追溯系统,采集和分析供应链中每一个环节的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供应链中的安全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食品销售环节中的潜在风险。此外,通过建立供应商信用评价体系,可以提高供应商的质量和可靠性,通过对消费者投诉、媒体报道等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食品销售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护理专业中开展营养与食品安全策略,已然成为现阶段社会的迫切需求,要想确保营养与食品安全策略的有效落实,护理人员需要掌握营养与食品安全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影响。对此,本文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关优化策略,旨在全面推动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促进护理专业教学品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营养素饮食营养
老年人护眼七大营养素
食物中的“有色”营养素
因人而异合理补充营养素
春节饮食有“三要”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何为清淡饮食
揭秘“食品级”肌肤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