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口食品的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2023-11-24 10:37谭汉成
现代食品 2023年16期
关键词:进口食品检验

◎ 谭汉成

(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进口食品安全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进口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次,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国内消费者的健康,也会影响国家的形象和国际声誉[1]。因此,保障进口食品安全势在必行。

在此背景下,探讨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加强进口食品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介绍其安全问题现状,分析当前安全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上述关键因素提出加强安全保障的措施和建议,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1 我国进口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进口食品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2 年我国共进口食品1 300 多万t,同比增长14%[2]。种类也越来越多,包括油脂及油料类、乳制品、水产品等。对于进口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相关职能部门对其进行准入审查、境外生产企业注册、产品检验等环节严格把关。同时,建立进口食品追溯体系,对进口食品的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进口食品符合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

随着进口食品在我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进口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对进口食品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对进口食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总的来说,我国进口食品的安全现状比较良好,但仍需要不断完善,提高安全性和品质。同时,消费者需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选择合法渠道购买,以保障自己的健康和权益。

2 我国进口食品安全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进口食品的风险评估重视度不足

对进口食品的风险评估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其来源和生产加工过程可能存在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因此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尽管国内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国内的风险评估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缺乏先进的方法和工具,导致其准确性和效率不高。很多进口食品的风险评估流程存在不规范的情况,缺乏标准化的评估流程和规范化的操作规程,导致风险评估的质量和可靠性难以保证。

2.2 食品检测检验技术能力较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食品检测检验技术能力对于保障进口食品安全极其重要,需要具备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专业人才队伍。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一定差距。相对来说,我国的设备较落后,缺乏高精度的分析仪器和现代化的检测设备。这导致在一些检测项目上无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同时,发达国家在食品检测检验领域拥有丰富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具备高度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相比之下,我国在该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差距,部分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影响了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发达国家在此方面注重科技创新,不断研发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相比之下,我国在该领域的科技创新相对不足,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先进的检测方法。

2.3 缺乏统一的进口食品安全保障质量控制体系

缺乏统一的进口食品安全保障质量控制体系是当前存在的问题之一。为了确保其安全性和品质,需要建立完善、统一的质量控制体系。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检测标准存在差异,在对不同国家的进口食品进行检测时出现偏差,进而影响了安全性和品质。同时,当前运行的检测流程中存在不科学的情况,缺乏标准化的评估流程和操作规程,导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4]。

进口食品安全保障的质量控制体系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协调不足,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在发生安全问题时,缺乏有效的应急处理能力,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3 我国进口食品安全保障的对策研究

3.1 加强进口食品的风险评估

对于进口食品的风险评估,可以加强风险评估和检测力度,对进口食品的原料、生产过程、包装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测,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做好风险评估,需要一个完善的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测和风险交流等环节,以实现对进口食品全面、科学、准确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风险评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品的来源问题,而保障食品的安全来源关键在于加强对进口食品的许可证管理,对进口商进行更加严格的资质评估和背景调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减少潜在的风险[5]。只有建立专业的风险评估机构,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才能确保其符合国家和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与此同时,还应该不断深化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进行信息交流,共享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和管理经验,提高其准确性和应对能力。

3.2 提高检验技术能力水平

针对检验技术水平的提高,首先,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引进酶联免疫分析仪、离子色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等高精度分析仪器,以及现代化的检测试验室和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水平和能力。其次,不断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素质的检测检验人员。可以通过设立食品检测检验专业、开展专业培训课程、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最后,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食品检测检验国际合作,共享技术和经验资源,也是提高技术水平的可行之法。

3.3 构建完备的进口食品质量控制体系

构建完备的进口食品质量控制体系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制定质量控制标准,明确各项技术指标和要求。同时,要结合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先进的食品安全标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安全标准体系。第二,加强质量检验和检测,对进口食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和评估。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和抽检,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召回和处理,防止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第三,建立进口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对生产、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和记录,实现可追溯性。通过质量追溯体系,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第四,加强进口食品安全保障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企业在生产、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4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上,国内对进口食品的需求量都是与日俱增。伴随如此巨大数量的进口食品流入市场,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本研究从我国进口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出发,通过研究发现我国进口食品安全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对风险评估重视度不足。其次,食品检测检验技术能力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最后,缺乏统一的进口食品安全保障质量控制体系。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对策和建议,为我国进口食品安全质量的提高贡献了力量。

猜你喜欢
进口食品检验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食品造假必严惩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