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在变电运维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2023-11-25 13:04吴婧瑜
今日自动化 2023年8期
关键词:变电运维变电站

吴婧瑜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江苏苏州 215000)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进步,变电运维工作的多元化发展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要结合变电运维的具体要求和规范,建立科学化的智能化技术处理机制,确保运维应用控制的合理性,从而实现变电运维综合发展目标。

1 变电运维中应用智能化技术的意义

(1)提高设备自动化管理水平。利用智能化技术建立动态控制模式(表1),配合信息化平台能及时获取电力设备的实时性运行情况,并依据运行数据信息建立相应的控制模式,及时判定设备是否存在运行异常,保证了设备的多元化实时管理效果,也能在减少资源损耗的同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表1 变电智能运维动态控制

(2)积极推动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进程。配合智能化分析模式共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水平,发挥运维工作动态控制的优势,确保电力系统运行质量满足规范要求。与此同时,也为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保障,结合智能化分析数据信息完成调度工作,提高各项执行指令的操作效率。

(3)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人工作业的难度。变电运维中应用智能化技术极大程度上升级了自动化管理工作级别,减少了人工成本的同时避免了运维工作复杂造成的影响,也为电力系统多元化管理控制工作的优化提供了保障[1]。

综上所述,变电运维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变电运维中应用智能化技术的路径

在变电运维管理工作中,要着重关注安全性和稳定性环节的控制效果,无论是技术手段还是人员配置,都要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具体的管控方案,维持综合管理的效能,确保运维效果能满足预期,并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电力系统综合发展进步提供保障。

2.1 融合多元化技术

2.1.1 应用继电保护校验技术

围绕变电运维工作的核心,要建立更加完整的运维监督控制模式,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较为合理的控制标准,从而确保运维工作能依照设计要求和规范逐步落实。为此,要想更好地强化智能变电站运维质量,就要结合具体情况合理使用继电保护校验技术方案。

(1)实现光纤化信息传送处理,维持信息传输控制的合理性和高效性。依据实践应用情况可知,变电运维一次设备配合光纤通信技术能提高应用规范效果,及时完成获取数据的转换处理,在维持数字化传输效率的基础上,确保接收数据的装置也能发挥实际作用,建立更加完整的网络运载控制模式,提高设备的保护水平,减少隐患问题留存造成的不良影响。

(2)结合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数字保护测试处理机制。依据变电运维的实际需求和标准,践行规范化处理机制,并且严格执行各项规范管理制度,使用保护测试仪集中完成单对单、单对多测试处理,及时进行继电保护情况的校验处理,确保能在汇总数据的同时提高变电运维的质量水平。

2.1.2 带电检测技术

(1)红外检测技术。主要是借助变电站红外测温完成带电检测处理,尤其是在一次设备运行状态下,能完成机械松动、表面锈蚀、氧化、受潮等变电运维工作,减少设备非计划停电等问题的发生,维持变电运维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2)GIS 带电测试。主要是完成放电源的定位,利用相应的处理机制完成测试分析。具体有以下4种方法:①幅值法。壳体轴向找信号的最大点,然后对信号范围进行锁定。②频率法。改变检测带宽后进行信号变化情况的分析。③时差法。主要是布置多个传感器进行示波器检测,获取信号最超前的位置然后判定放电源。④声电联合法。布置特高频和超声波传感器进行移动数据信号的搜索。

(3)主变带电测试。主要是对变电站内变压器局部放电进行带电测试,运行中实时反映运行情况,集中分析缺陷性质及严重程度,建立动态化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智能化技术的优势作用,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提高运维管理的实效性[2]。

除此之外,在变电运维中还能应用通信技术、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共同打造较为合理的技术管理模式,从而提高智能化运维控制的水平,及时分析汇总数据后制订更加合理的管控方案,优化变电运维质量效果。

2.2 增设智能运维管理系统

在变电运维管理控制体系中,要积极整合管理要素,并且结合实际需求建立智能运维管理控制系统,共同维持运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

(1)结合变电运维运行要求,利用电子技术和微型设备,确保变电站实时性数据管理的科学性。并且,有效将电压管合闸和电波图予以融合,维持电网电压的科学性,确保相关数据参数能始终维持在较为合理的参数范围,有效减少电波波动问题。

(2)利用微机技术进行变电设备的实时性运行情况检测分析,及时发现设备运行的异常情况,在实现统筹控制管理目标的基础上,更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以确保变电运维体系的完整性,也为变电智能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提供保障[4]。

(3)配合自我监测功能模块,建立实时性监测模式,实现全方位监督管理的同时,将断路器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及时建立完整的应用模式,一旦出现异常运行情况就能进行规范化预警评估,提醒运维人员针对具体问题落实相应的处理机制,确保运维管理资源的科学性。

(4)依据智能变电站的实际需求,严格执行运维计划,按照计划要求和变电站内部电子互感器型号参数等落实维修工作,尽量缩短故障检修的时间,保证智能变电运维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5]。例如,运维平台具备综合保护装置、母排及线缆测温装置、变压器温控仪、视频摄像头、水浸烟雾、温湿度传感器等,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现场边缘计算网关的连接模式,能及时实现数据的封装、压缩及加密,汇总在云平台中,实现实时性24 h 数据监测,并且利用App就能将运维任务发送至指定人员手机。智能变电站智能云平台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变电站智能云平台

2.3 设置远程管理平台

在智能化变电站运维管理体系中,为更好地发挥智能化技术的优势作用,可以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建构较为完整的远程监督管理模式,整合远程控制管理资源,建立较为完整的管控平台,支持多元化运维工作的顺利落实[6]。

(1)建立系统组网运行管理方案。结合智能化远程管理要求可知,借助变电站和运检中心可实现二级组网控制模式,保证智能化运维管理工作依照设计规划逐步落实,并在提高应用管理效率的同时,减少资源损耗。实际设计中,要将主站监控中心设置在地区电力公司运检中心,确保子站运检单元能将汇总的数据及时发送到中心系统,提高信息处理及告警信息分析的及时性。主站在获取数据后结合综合分析结果落实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运检单元指挥管理环节的可控性[7]。

(2)变电站运维智能化管理工作中,设备和子系统也具备相应的多元化功能模式,不仅能实现自检功能和设备监控智能化功能,还能借助巡检管理方式维持控制的科学性,确保例行巡检工作效果最优化。

2.4 完善日常管理

在变电运维工作中融合智能化技术,不仅要发挥技术的优势作用,也要结合管理要求和规范,制订更加合理的管控措施,确保相关环节都能逐步落实,提高变电运维统一化控制的合理性,也能更好地落实智能化处理机制,及时分析风险和隐患问题,提高运维管理时效性。

(1)建立完整的管控制度。要约束和合理应用智能化技术手段,结合技术规范和标准制订较为合理的管控制度,有效架构科学可靠的制度化管理模式,并且,融合岗位责任机制,保证各个岗位工作人员能在明确运维工作要点的同时善用智能化技术,维持执行效果的科学性,也能有效减少变电站设备运维故障。

(2)优化巡检管理水平。要安排专业人员配合智能化运维技术进行定期巡检工作,避免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值得一提的事,部分智能变电站建立在环境较为恶劣的偏远地区,雷击等伤害的概率较大。为此,要依据实际情况确保巡检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结合地理特征及实际情况制订规范化的巡检方案,也能利用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辅助开展巡检分析工作。

(3)及时汇总智能变电站运行情况。配合使用检测传感器,使用计算机汇总数据信息,结合分析结果了解设备运行情况,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寻找故障位置,从而提高检修效率[8]。

2.5 设置一体化防误系统

近几年,一体化防误系统的普及应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智能变电站运维的质量水平。将一体化防误系统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予以融合,能更好地提高数据管理的科学性,并且借助间隔层防误实现多层次防误管理,即使站控层计算机处于故障状态,依旧能借助测控装置完成装置级的闭锁处理,提高了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的实效性。一体化防误系统运作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一体化防误系统运行原理

与此同时,变电运维控制环节中应用一体化防误系统还能建立完整的闭锁管理模式,对断路器、电动刀闸等进行集中管理。在此基础上,配合双机配置模式和软接点实践控制处理机制,就能建构更加合理的应用体系,及时汇总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按照实际情况落实相应的处理机制,提高变电站运维工作的效率[9]。

3 结束语

在变电站智能化运维管理工作中,有效融合智能化技术方案能提高作业质量,建立更加完整的运维控制平台,减少隐患问题的同时,维持变电站综合运行质量,借助一体化防误系统、智能化技术手段、远程管理平台,配合完整的运维管理机制,为变电站运维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变电运维变电站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风电运维困局
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变电设备差异化巡视优化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
对变电运行防误闭锁装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