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皮甜瓜新品种龙甜10 号的选育

2023-11-27 10:31王远纤王喜庆冯一新牛柏忠
中国瓜菜 2023年11期
关键词:薄皮霜霉病露地

温 玲,赵 丹,王远纤,王喜庆,冯一新,牛柏忠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 哈尔滨 150069)

1 育种目标

甜瓜(Cucumis melo)浓郁芳香、口感甘甜、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是东北地区最为畅销的夏季果品之一[1]。薄皮甜瓜含有丰富的苹果酸、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2-4]。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类作物的干物质积累多,品质好,是我国薄皮甜瓜主要产区[5]。目前保护地薄皮甜瓜存在连作、重茬严重以及枯萎病、霜霉病等病害发生严重等问题,导致甜瓜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病虫害越来越不利于防控[6-8]。薄皮甜瓜栽培品种繁多,但产量、抗病性、商品性等差异较大,不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9-10]。针对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瓜类研究室科研人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早熟、优质、高产、综合抗病性强为育种目标,选育适合黑龙江省等我国北方地区种植的薄皮甜瓜新品种。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来源及特征特性

母本T-25-14 以龙甜4 号为母本、真甜2 号为父本,从2007 年开始,杂交后代F2代选出的早熟、高圆形、乳黄皮尾绿晕的变异株,再经3 年6 代自交纯合而成的自交系,于2009 年纯化完成。该自交系早熟,全生育期85 d 左右,果实发育期25 d 左右。果实高圆形,连续坐果能力强,乳黄皮,尾有少量淡淡的绿晕,红瓤,沙脆,瓜香浓郁。单株结瓜4~6 个,单瓜质量0.47 kg,较抗枯萎病、霜霉病。

父本T-20-15 以白美人为母本、XB33-9 为父本,从2006 年开始,杂交后代经4 年7 代自交纯化而成,于2009 年育成的自交系。该自交系早熟,全生育期86 d 左右,果实发育期27 d 左右。坐果性强。高圆形,高糖,甜脆,香味浓郁。单株结瓜4~6个,单瓜质量0.44 kg,中抗霜霉病。

2.2 选育经过

2010 年春季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以T-25-5、T-25-11、T-25-14 等作母本,T-20-2、T-20-13、T-20-15 等作父本,配置黄白皮类型薄皮甜瓜杂交组合30 个。2010 年冬季于海南南繁基地进行组合初步筛选试验,通过果实性状调查,组合T-25-14×T-20-15 在口感、果肉厚度、含糖量、产量等性状上表现突出。2011 年春季和秋季继续进行露地组合筛选和品种评比试验,组合T-25-14×T-20-15表现为早熟,连续坐果性强,生长和转色速度快,商品性好,采收集中,性状符合育种目标。2012—2013 年在全省进行区域试验,2014 年进行生产试验。2012 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进行品质分析和抗病性鉴定。2019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甜瓜(2019)230262,命名为龙甜10 号。

3 试验结果

3.1 组合筛选试验

2010 年11 月上旬,将配置的30 个组合在海南省三亚市南繁基地保护地直播,随机区组排列,地爬式栽培,株行距40 cm×70 cm,小区面积15.0 m2,3 次重复,以富尔1 号为对照品种。结果(表1)表明,组合T-25-14×T-20-15 表现为早熟,坐果性强,单株结瓜4~6 个。生长速度快,转色快,全生育期85 d 左右,商品性好,香味浓郁。667 m2产量2432 kg,较对照显著增产10.64%,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3.8%,较对照增加1.1 个百分点。该组合采收集中,耐贮运,综合抗性突出,符合育种目标。

表1 组合筛选试验结果Table 1 Results of combination screening test

3.2 品种比较试验

2011 年春季和秋季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试验基地和海南南繁基地进行露地品种比较试验,株行距为40 cm×70 cm,小区面积15.0 m2,3 次重复,随机排列,地爬式栽培,3 蔓整枝,以富尔1 号为对照品种。春季5 月16 日露地直播,8 月10日试验结束。海南南繁基地秋季保护地栽培,11 月5 日播种,1 月16 日试验结束,栽培方式和试验设置同春季栽培。试验结果(表2)表明:龙甜10 号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4%,比对照高0.9 个百分点。短椭圆形,果皮黄白色,尾少量绿晕,转色速度快,红瓤,果肉甜脆多汁。果肉厚度1.8 cm,平均单瓜质量0.44 kg,平均667 m2产量2395 kg,较对照显著增产13.2%。

表2 龙甜10 号品种比较试验结果Table 2 Results of comparison experiment of Longtian No.10

3.3 区域试验

2012—2013 年春季连续2 年参加了黑龙江省春季露地区域试验,在黑龙江省设置了5 个露地试验点,以富尔1 号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置3 次重复,株行距40 cm×70 cm,小区面积15.0 m2。地爬式栽培,3 蔓整枝。试验结果(表3)表明,龙甜10 号平均单果质量0.45 kg,对照平均单果质量0.43 kg;667 m2产量2459 kg,平均较对照显著增产10.6%,田间综合表现较好。

3.4 生产试验

2014 年春季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等地设置了5 个试验点进行生产试验。以富尔1 号为对照。试验设置1 个重复,小区面积100 m2。株行距40 cm×70 cm,露地地爬栽培,3 蔓整枝。试验结果(表4)表明,龙甜10 号667 m2产量较对照富尔1 号显著增产11.8%。该品种早熟,转色速度快,红瓤,果肉甜脆多汁,连续坐果能力强,单株结瓜4~6 个,植株长势较强,叶片肥大,生长速度快,果实整齐一致,田间表现优于对照富尔1 号。

表4 龙甜10 号生产试验产量结果Table 4 Results of productive experiment of Longtian No.10

3.5 品质分析

2012 年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品质分析测定,龙甜10 号维生素C 含量(w,后同)为15.17 mg·100 g-1,对照富尔1 号维生素C 含量为13.06 mg·100 g-1。龙甜10 号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4%,边部含量11.5%,分别比富尔1 号高1.97、1.00 个百分点,口感甜脆、香味浓郁(表5)。

表5 龙甜10 号品质分析结果Table 5 Quality analysis results of Longtian No.10

3.6 抗病性鉴定

2012 年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抗病性鉴定,龙甜10 号霜霉病病情指数为26.08,对照品种富尔1 号霜霉病病情指数为27.00。龙甜10号白粉病病情指数为30.75,对照品种富尔1 号白粉病病情指数为34.05,分别比对照富尔1 号低3.27%和9.73%。龙甜10 号表现为中抗霜霉病和白粉病(表6)。

表6 龙甜10 号抗病性鉴定结果Table 6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disease resistance of Longtian No.10

4 品种特征特性

龙甜10 号为早熟、优质、薄皮甜瓜杂交新品种。果实短椭圆形,果皮黄白色,尾有少量绿晕。全生育期85 d 左右,果实发育期25 d。转色速度快,红瓤,果肉甜脆,香味浓郁。平均单瓜质量0.45 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4%、边部11.5%。植株长势强,商品性突出,叶片肥大,生长速度快,单株结瓜4~6 个,采收期集中,综合抗病性突出。适合我国北方地区春夏两季露地及保护地种植,东北地区春季露地种植667 m2产量2500 kg左右(见彩插8)。

5 栽培技术要点

龙甜10 号适宜在黑龙江春、夏两季种植。选择地势平坦、合理轮作的沙壤土地块,尽量不要选择种植过大田作物的地块种植甜瓜。适宜的株行距为40 cm ×70 cm,667 m2保苗2000~2200 株。露地种植采用地膜覆盖方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800~3000 kg,可施用腐熟的黄豆,以提高甜瓜品质。底肥施用磷酸二铵40 kg,硫酸钾10 kg。4~5 叶期定心,3 蔓整枝,子蔓3 叶摘心。及时摘除根瓜及畸形瓜。有滴灌设施的可在甜瓜坐稳后施用2 次甜瓜专用冲施肥。预防和防治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蓟马和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保护地种植可采用地爬和吊蔓2 种栽培方式。

猜你喜欢
薄皮霜霉病露地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露地甜樱桃雹灾前后的管理措施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薄皮甜瓜育种的方法分析
试析薄皮甜瓜整枝技术
东明县露地花卉的分布与病虫害防治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薄皮甜瓜新品种垦甜1号的选育
豫西北春季露地豇豆品种比较试验
高山露地番茄品种引进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