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扁桃育苗繁育试验及幼苗管理技术探究

2023-11-29 11:04赵兴鹏贾鑫倪兆睿赵祜吕东赵明刘睿明
农业与技术 2023年22期
关键词:扁桃苗床容器

赵兴鹏贾鑫倪兆睿赵祜吕东赵明刘睿明

(1.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甘肃 张掖 734000;2.张掖市龙渠国家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甘肃 张掖 734000;3.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 张掖 734000)

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 (Maxim.)Ricker],蔷薇科(Rosaceae)桃属(Amygdalus L.)扁桃亚属(Amygdalus),落叶灌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扁桃是戈壁荒漠地区特有种,喜光,耐旱,抗寒,耐瘠薄,是干旱地区的景观和水土保持优势种,具有较好的生态价值。其种仁含油率高,可食用;种仁可入药,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在瘠薄的土地、丘陵山坡、覆沙的黄土地、干河床沙地上均能正常生长;具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pH值为8.5以上的土壤中仍可正常生长。

2016年4月,试验站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研究所引进蒙古扁桃一年生苗木100株进行栽植,开展引种试验,试验地苗木列植,造林密度1.5m×2.0m,栽植后连续观测记录其苗木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结果期、果实成熟期、果实脱落期、落叶期等生长发育物候。并在2018年人工采集调制了种子,2019年春季进行了播种育苗试验获得了成功,同时在2020年对幼苗进行移植管理,并达到了预期效果。

1 引种地自然概况

试验区位于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龙渠种子园科研试验站,地处E100°13′42″,N38°48′41″,海拔1700m,近年来年平均气温7.4±0.5℃,极端最高气温33.4℃,极端最低气温-26.5℃;年降水量193.0±30mm,年蒸发量1653.0±105mm,相对湿度51%,无霜期152d,日照时数2435.8h。土壤主要为壤土、粘土,并夹杂石砾,表土质地较粘,易板结。

2 苗木引种后的生长表现

2.1 生长发育规律

通过近4年的观测记录,蒙古扁桃在引种地一般4月上旬萌芽;4月中下旬展叶;4月下旬—5月上旬开花;5月中旬果实初始期;7月下旬果实成熟,10月上旬进入秋叶变色期,11月上旬—中旬落叶,进入休眠期。引种栽培后,2016年、2017年未结果实,2018年开始结果,具体时间见表1。

表1 引种蒙古扁桃生长物候期

2.2 适应性观察

引种栽培以来,蒙古扁桃苗木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抵御了2018年-25℃的极端低温,安全越冬,说明其抗寒性极强。在连续多年夏季高温达到38℃时,没有发生叶片枯黄、卷缩现象,其耐热性强;春旱时节没有发生抽条等现象;2016年栽植初期,应种地土地尉健行土地,引种栽植到目前为止生长良好未发生因碱性土壤而出现苗木生长不正常情况,说明其抗盐碱能力较弱。

表2 2017—2021年极端温度表

3 种子繁育试验

3.1 种子采集与调制

选择树冠完整、生长健壮、无有害生物的壮龄单株为采种母树。8月中旬,待果实变黄时,选择无有害生物、果肉饱满、完全成熟的果实进行采摘。果实采回进行集中堆放,等待果肉软化后,进行水洗,揉搓,去除果肉,清除杂质,放入清水中淘洗干净,捞出纯净种子放置在干燥、通风阴晾处,备用。种子的净度≥90%,优良度≥90%,种子含水量≤13%,千粒重480g,发芽率≥44%。多余的种子在常温条件下贮藏,贮藏时间宜小于2年。

3.2 种子催芽处理

种子催芽前先进行消毒处理。试验用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杀菌15min,捞出后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残留的高锰酸钾,滤去多余的水分,晾干备用。

将消毒后的种子放入始温60~70℃的热水中搅拌,待水温自然冷却后,再浸泡48h,期间换水2~3次;将浸泡好的种子置于-18℃冷冻设备(冰柜)内速冻72h后将种子取出,与湿沙按1∶3均匀混合,倒入1.5m深的沙藏坑中,上覆20~30cm厚湿沙,保持30%的湿度,在18~25℃的条件下层积催芽;15±3d开始检查催芽情况,待种子1/3露白后,即可播种。

3.3 整地作床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排水条件良好,土层厚度≥40cm的沙壤土或壤土作为育苗地。播种前1年秋季,清除育苗地草根杂物,施腐熟有机肥和氮磷钾复合肥,有机肥施用量15~22.5t·hm-2,氮磷钾复合肥施用量225~300kg·hm-2;打碎土块,整平床面,灌足冬水。

设置200~400mm的平床。苗床南北方向,床面宽1.0~1.5m,长度依地形而定,高差不大于2cm,床面间留宽30cm的步道。在作床时要对苗床河土壤进行消毒杀虫处理:用40%的五氯硝基苯酚可湿性粉剂8g·m-2和80%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g·m-2,配制成700~1000倍液喷洒苗床;3%硫酸亚铁溶液0.5~0.6kg·m-2喷洒苗床,进行土壤消毒;或者用3%毒死蜱颗粒剂,用量30~60kg·hm-2,做床前均匀施入苗床,进行土壤杀虫。

3.4 播种

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播种期一般选择在3月下旬—4月中下旬。播种量为680~750kg·hm-2。一般选择采用条播,播种时开深3~5cm的沟,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沟距25cm,然后均匀覆沙3~5cm,播后及时灌水。

3.5 播种后管理

3.5.1 水肥管理

播种后到出苗期间,应当适时洒水,保持床面土壤湿润,防止因缺水而导致出苗率下降。苗木出齐后,每天洒水4~6次,每隔10d喷施1次1.0%~2.0%的硫酸亚铁溶液;苗高达10cm以上,叶片达5~7片,每天洒水2~3次,每月叶面喷施1∶1的0.2%~0.3%磷酸二氢钾和0.2%~0.3%尿素的混合液1次。

3.5.2 除草

除草前进行适当灌水,当水渗下后,在土壤保持松软时拔除杂草及清除相关杂物,除草后及时灌水。

3.5.3 间苗

当苗高8~10cm时,进行间苗定株,密度一般控制在70~85万株·hm-2为宜。

3.5.4 越冬管理

土壤封冻前灌足冬水。用麦草或胡麻杆等细杆作物覆盖苗床,厚度4~6cm,覆盖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2%~0.3%的溶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0.1%~0.2%溶液消毒。第2年4月初适当洒水1~2次,保持苗床湿润。晚霜后分2~3次撤除苗床覆盖物。

3.6 容器育苗

一般选用规格为8cm×16cm,可降解塑料筒状带底容器作为育苗容器。在基质配制的比例一般为菌根土∶细沙∶原床土为1∶3∶6的比例均匀混合,基质pH值5.5~6.5,等待装入选好的容器中。

播种前先进行基质消毒处理。育苗前5~7d,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和80%代森锌粉剂可湿性粉剂按照3∶1的比例配制成700~1000倍液喷洒基质,用药量2~3kg·m-2,用塑料薄膜覆盖基质。播种前2~3d打开塑料薄膜,散失药味后开始播种。

基质用人工或机械均匀填充到容器中,然后摇动容器,并压实基质,基质装满后距容器口上端0.5cm处比较适宜。把装满基质的容器整齐摆放在平整的场地上或容器架上,容器与容器之间要挤紧,孔隙处用湿土或细沙填实。

进行播种,选择3.1和3.2中已经调制好的种子进行播种。将催芽后的种子,直播在容器的最中央,每个容器播种3粒,然后用细河沙覆盖,覆盖厚度一般为0.3~0.5cm。

3.7 容器苗管理

3.7.1 水分管理

出苗后,根据天气情况10~20d浇水1次,浇水以清晨傍晚最佳,切忌中午浇水;苗木进入速生期,增加浇水次数;苗木速生期过后,减少浇水次数,保证苗木木质化,确保安全越冬。

3.7.2 除草

尽量保证容器内、床面以及步道上没有杂草及其他杂物。容器内采用人工除草,除草前灌透水,在基质湿润时把草连根拔除,防止松动苗根,拔草后要及时补水护根。

3.7.3 间苗、补苗和定苗

幼苗出土种壳脱落、真叶开始生长时即可间苗,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每个容器中保留1~2株苗;结合间苗进行补苗,间出的苗挑选壮苗用来对缺株容器补苗,补苗后随即浇透水;幼苗长出第4片真叶时即可定苗,间除多余的幼苗,每个容器中保留1株壮苗。

3.7.4 其他管理

育苗期间如发现容器内基质下沉,必须及时进行填满,保证根系不能外露;为防止苗根穿透容器向土层伸展,需要经常挪动容器,进行重新排列或剪断伸出容器外的根系,促使容器苗在容器内形成根团。

4 幼苗移植及管理

4.1 幼苗移植

当幼苗达到地径≥0.20cm,苗高≥30cm,根系长度≥15cm的质量要求时,可以进行移植。移植时间一般选择在在4月下旬—5月上旬,土层解冻30cm以上进行移植幼苗。

移植前选择合适的移植地,并将移植土地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0~25cm,并结合翻地施入腐熟有机肥7500~12000kg·hm-2,将翻耕土与有机肥充分翻耕均匀。

起苗时要挖深30cm的起苗沟,顺行沿沟底切断幼苗根系。做到随起苗随移植,如果不能及时定植做好保湿假植或者用泥浆沾根。起苗后24h内不能栽植或运走的苗木,要及时进行假植。假植时间超过3d时,应灌水或向苗干喷水保湿。

移植的幼苗选择穴植,移植株距1m,行距2m,移栽深度高于苗木根茎处1~2cm。定植时做到栽正、压实,防止窝根、露根,栽后及时浇定根水。

4.2 移植后管理

幼苗移植后要及时进行浇水。夏季温度高时,用55%~75%遮阴网遮荫7d;速生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2次,每次120~150kg·hm-2,生长后期逐渐控制浇水。

同时要进行追肥,5月上旬,浇水前在苗木行间一侧10~12cm处挖5~6cm深的小沟施入尿素或硫酸铵,施肥量100kg·hm-2;6月上旬在第1次施肥处的对侧施入尿素或硫酸铵,施肥量120kg·hm-2;6月底在苗行内施入尿素和硫酸铵,施肥量尿素150kg·hm-2、磷酸二铵75kg·hm-2。对于局部生长较差的苗木,宜用25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和尿素4∶1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施肥量7.5kg·hm-2,每隔10d喷施1次。

移植后15~20d,及时松土、锄草,松土深度5~8cm,松土时打碎土块,平整畦面,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在苗木生长过程中剪除逆向枝、病虫枝。

4.3 有害生物防治

4.3.1 立枯病发病期

20%甲基立枯磷乳油,用量220mL·667m-2稀释1200倍液,进行喷雾,7~10d喷1次,连续喷2~3次。

4.3.2 根腐病发病期

50%福美双或75%代森锰锌,用量50~67g·667m-2稀释1000倍液,进行喷雾。

4.3.3 天幕毛虫出现期

在幼虫为害初期选择37%虫杀宝乳油1200倍液,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进行树上喷雾防治。在成虫危害期,用30g·667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稀释1000~1500倍液,或用80mL·667m-23%啶虫脒微乳剂稀释3000~4000倍液,进行喷雾。

猜你喜欢
扁桃苗床容器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Different Containers不同的容器
难以置信的事情
扁桃斑鸠菊挥发性成分和无机元素分布
大漠瀚海中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之蒙古扁桃
脂肪酶Novozyme435手性拆分(R,S)-扁桃酸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
桑树方块育苗及管理技术
西班牙的4个扁桃新品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