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区乡村地域类型识别及振兴路径研究
——以河北省易县为例

2023-11-29 11:04徐磊孙悦杨静园郭宇祁秉宇
农业与技术 2023年22期
关键词:易县各乡镇乡镇

徐磊孙悦杨静园郭宇祁秉宇

(1.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2.河北农业大学乡土文化与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1;3.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引言

乡村地域类型识别是针对不同地域乡村发展提出侧重不同的发展方向,从乡村地域功能视角指导乡村振兴路径[1]。近年来,乡村地域发展水平研究取得丰富成果,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地域类型及振兴路径。研究表明,乡村自然因子限制了村落的基本格局与演变方向,从农民视角来看,自然资源是否满足农民的生产需要和生活需求以及生计方式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发展水平与乡村“三生”功能,即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密切相关,受到自然条件、农业生产、人文资源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2]。

随着研究深入,许多学者以县域[3]和村域作为研究对象,明确乡村功能与定位,从研究方法来看,大多采用熵权法[4]来计算指标权重,基于系统聚类法[5]、地理探测器模型、核密度估计法和空间集中度[6]来进行乡村振兴基础水平综合评价。在分析方法上,基于空间演化特征和功能视角,研究“压力—状态—响应”模型、SOM模型、多维度的乡村发展指标矩阵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归纳分析法等,对探究乡村发展格局演化规律与发展路径,指导乡村振兴与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8]。总体来看,已有学者对乡村振兴基础开展了较多研究,以乡镇为研究单元的较少,大多以贫困县域作为研究对象来综合评价当地的乡村振兴路径类型识别。

综上所述,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以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各个乡镇为研究单元,基于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实地调研等多源数据,从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及人居环境3个层次构建乡村地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类型指标权重,结合综合评价法测度各乡镇单元乡村地域发展水平综合分值,分析识别易县各乡镇地域类型分区。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易县地处太行山区向华北平原过渡带,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地理坐标介于E114°51′~115°37′,N39°02′~39°35′,地势西高东低,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地貌类型齐全。易县总面积2534km2,乡镇27个,境内自然地类大多以山地为主,交通区位条件相对较差,高陌乡是全县唯一平原乡。2021年底,易县全县常住人口50.1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17万人,城镇化率为42.22%,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4.60亿元。全县累计脱贫3.97万人,政府助力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确保相对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1.2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包括2021年《河北经济年鉴》《河北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和《保定市经济统计年鉴》等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易县乡村地域发展水平评价时所用的卫生厕所改造数、村委党员数等指标数值均来源于易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调查问卷,各个乡镇到县城的距离数据来源于高德电子地图数据库。本文以易县各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共计27个评价单元,探究河北易县乡村地域发展水平及振兴模式。

2 研究方法

2.1 指标体系构建

以易县各乡镇为基本评价单元,基于指标数据的客观性、科学性、代表性和可获取性等原则,结合易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参考已有研究评价指标体系[5],从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3个功能层面构建易县乡村地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各个指标权重,见表1。

表1 乡村地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2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利用熵值法测度易县乡村地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权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主观偏差,具有操作简单、客观性强的优点[4]。

为消除各指标的单位和数量级差异性,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标准化公式如下。

正向指标:

(1)

负向指标:

(2)

计算熵权。

指标标准化同度量化:

(3)

令k=1/ln(n),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

(4)

指标差异系数为gj=1-ej,则计算第j项指标权重:

(5)

计算易县各乡镇乡村地域发展水平数值:

(6)

式中,xij为各指标数据;yij为标准化后指标数据;ej为各指标信息熵;gj为各指标差异系数;wj为各指标权重;zi为各功能评价值。

3 结果分析

研究利用综合评价法计算易县各乡镇乡村地域发展水平分值,并利用ArcGIS软件将资源禀赋功能指数、产业发展功能指数、人居环境功能指数以及乡镇综合发展指数进行可视化表达,并采用自然断点法将各乡镇单元分为低水平区域、中水平区域、高水平区域3个层级,见图1。

3.1 易县乡村地域发展水平格局分析

易县乡镇单元资源禀赋功能指数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为0.0444和0.2454。低水平区域集中在易县中部及西部地区,即坡仓乡、良岗镇、富岗乡、安格庄乡、大龙华乡、西陵镇等,其乡镇数量约占整个县域的1/4;中水平区域所占比重较大,其乡镇个数占整个县域的1/2,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即南城司乡、紫荆关镇、白马乡、梁各庄镇等,以及西南部地区,即七峪乡、狼牙山镇、独乐乡、西山北乡等;高水平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县城东部,即流井乡、桥头乡、高陌乡、凌云册乡等,也有零散分布在西部的蔡家峪乡和北部的甘河净乡2个乡镇,这2个乡镇虽距县城较远,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森林覆盖率等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具有优势。

图1 易县各乡镇功能评价结果

易县乡镇单元产业发展功能指数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为0.0124和0.3208。产业发展功能指数低水平区域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其乡镇个数占整个县城的1/2,即桥家河乡、甘河净乡、良岗镇、坡仓乡、七峪乡、富岗乡、牛岗乡、狼牙山镇、独乐乡等,该类地区相对偏远,境内地形大多为山地,交通运输没有优势,产业发展环境相对较差;中水平发展区域大多分布在东北部,即西陵镇、梁格庄镇、白马乡、流井乡、紫荆关镇等,该类地区与高水平发展区域相邻,受到高水平区域的经济辐射的影响,带动产业及经济发展;高水平区域集中在东南部,即易州镇、高村镇、塘湖镇、凌云册乡等,该类地区主要集中在以易州镇为中心相邻的乡镇。

易县乡镇单元人居环境功能指数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为0.0022和0.1855,其中,甘河净乡人居环境功能指数最低,高陌乡人居环境功能指数最高。人居环境功能指数低水平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即桥家河乡、甘河净乡、坡仓乡、七峪乡、富岗乡、牛岗乡等,该类乡镇相对偏远,以山区为主,乡镇高学历人员相对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差,实现乡村振兴以及乡村转型工作相对较难;中水平区集中分布在易县中东部靠近县城的周边乡镇,即流井乡、白马乡、桥头乡、南城司乡、紫荆关镇、西陵镇、裴山镇、尉都乡等,受县城人文环境的影响发展较好;高水平区域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即易州镇、梁格庄镇、高村镇、高陌乡、凌云册乡等,以易州镇为中心的周边乡镇人居环境功能指数较高,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发展。

3.2 易县乡村地域类型识别及振兴路径

基于诸多研究学者对乡村振兴路径识别的思路和方法[3],结合易县乡村地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分析结果、乡镇各产业发展特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将河北省易县从资源禀赋、生产功能、人居环境3个维度进行乡村地域发展水平评价,将易县乡村地域类型识别为城镇核心发展型、资源集聚深化型、现代农业提升型、旅游文化保护型、生态涵养保育型5种类型。

3.2.1 城镇核心发展型

该类乡镇主要分布于易县的东南地区,以易州镇为中心及其周边的乡镇村庄,如桥头乡、高陌乡、凌云册乡等,该类乡镇区位条件优越,宅基地空心化程度较低,资源禀赋良好,属于区域城镇化和工业产业发展的中心,距离县城较近,受到县城的经济发展推动,乡镇劳动力主要由青壮年组成,产业和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政府可以从此类村庄入手,振兴产业发展,带动周围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更快提升乡村发展的步伐。

3.2.2 资源集聚深化型

该类乡镇主要分布于易县县城周边的东部地区,如易州镇、高陌乡、梁格庄镇、高村镇、流井乡、白马乡等,实现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的潜力较大,资源条件和人居环境比较优越。此类村庄需要提升乡镇要素集聚能力,制定相关政策引进人才,鼓励乡村建设创业,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转型发展。

3.2.3 现代农业提升型

该类乡镇主要分布于易县的东北部地区,如蔡家峪乡、南城司乡、紫荆关镇、梁格庄镇、西陵镇等,乡镇资源条件较好,森林覆盖率和耕地面积资源禀赋值较高,但区位条件较差,距离县城地区较远,境内地形大多为山区,交通运输能力受限,乡镇劳动力外流导致现代化产业发展较慢,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未来应当改善当地基本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经济。

3.2.4 旅游文化保护型

该类乡镇分布在易县中部区域,如西陵镇、狼牙山镇、紫荆关镇、安各庄镇等,人文资源丰富,生态资源条件比较优越,生态宜居性较好,适合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旅游服务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政府可以通过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条件,促进特色地域乡村振兴发展。

3.2.5 生态涵养保育型

该类型乡镇主要分布于易县的西南部,如桥家河乡、甘河净乡、良岗镇、坡仓乡、七峪乡、牛岗乡等,距离县城较远,道路通达度较低,产业发展能力相对薄弱。应提高地域生态保育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积极主动性,推动乡村振兴转型发展。

4 结论与讨论

基于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以易县各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分析乡村地域发展水平和振兴路径,得出以下3点结论。

易县各乡镇乡村地域综合发展指数整体偏低,受自然地理环境和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经济和产业发展仍处于相对贫困阶段。易县各乡镇大部分区域为低水平区域,主要分布在易县的西南部位;中等发展水平的区域乡镇数量占县域乡镇总数的1/3,主要分布在易县北部区域;高水平发展区域乡镇个数不到县域乡镇总数的1/5,东南地区相对发展水平较好。

易县各乡镇乡村地域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易县西南地区的坡仓乡乡村地域发展综合指数最低,该乡镇地形多为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村空心化、老龄化以及人口流失严重;易县东南地区的凌云册乡乡村地域发展综合指数最高,距离易县县城较近,地理区位优越,大部分地区为平原,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小,农业粮食产量较高。

划分易县乡村地域为5种类型,城镇核心发展型乡镇要紧跟时代发展方向,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资源集聚深化型乡镇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拓宽农民生产生活的发展空间;现代农业提升型乡镇要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旅游文化保护型乡镇要加强乡村文化保护,完善文化旅游设施建设;生态涵养保育型乡镇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态环境脆弱区恢复。

猜你喜欢
易县各乡镇乡镇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图片新闻
南江县:“三述三质三讲”问计于民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河北省山区乡村旅游扶贫现状及问题分析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对农户小额信贷融资途径的探究——以河北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为例
罗甸县各乡镇实测降雨量分析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