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方极限施压下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链构建战略问题和发展重点

2023-12-01 21:35中电科发展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现代国企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文=中电科发展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必须树牢底线思维,坚定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自信与战略定力,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成供应链强国”为总体战略目标,以“国际竞争优势、国家整体效能、区域要素协同、产业链条完整、企业生态主导”五大发展特征为愿景,以“制度体系、技术体系、人才体系、标准体系、市场体系”五大发展要素为途径,全力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

近年来,美持续对我高科技产业及国防科技相关机构实施出口管制,遏制我在半导体、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高科技领域的崛起,其发展态势呈现出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致使我自主可控能力不足带来关键领域产业链供应链不牢、不稳、不强的安全风险日益凸显。为掌握战略主动,把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发展放在自身的力量基点上,建议从国际竞争优势、国家整体效能、区域要素协同、产业链条完整、企业生态主导等五方面协同发力,持续优化制度、技术、人才、标准、市场等保障体系,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韧性,逐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美对我实施制裁特点及趋势

(一)美遏制我战略主轴由特朗普时期的贸易战演进为拜登时期的科技战,加快和加大了对我高科技产业遏制的速度和力度,芯片成为竞争焦点。美对我制裁转向规模性、领域性的高科技管制,阻遏我向高端技术产业链攀升的追赶态势,打击方向包括军事技术、超级计算技术、以5G为核心的通信技术、半导体技术、安防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核能技术、生物科技与医疗技术以及进口先进科学设备、实验精密仪器等物流运输和进出口贸易、南海填岛工程等。美针对我半导体行业的“长臂管辖”和制裁全面升级,对我先进人工智能和超级计算芯片制造、生产设备以及所需的软件工具实施最广泛的出口管制措施。

(二)美对我科技制裁能力愈发熟练,行动特性趋向长期性、系统性与针对性并重,大力推行“多边主义”。美基本完成对我科技遏制的系统化能力构建,美两党就“小院高墙”等遏华思路已达成共识,多个联邦部门成立“中国工作组”,围绕“投资、联盟、竞争”三要素提出在安全、经济、技术等方面与我进行全领域竞争的配套措施,形成了以常态化、精密化、偏激化为主要特征的“路径锁定”。此外,拜登政府推行“多边主义”,美将着手拉拢盟友协调出口管制措施以形成对我联合围堵,持续强化对我出口管制效果。

(三)对我技术出口管制呈现时机敏感化、范围扩大化、对象龙头化的新形势,所谓人权问题已升级为美对我制裁的新工具。美持续调整并扩大对我技术出口管制领域,其直接目标在于扰乱“中国制造2025”和“十四五”规划的战略部署。美对我高新技术领域龙头企业实现全面围剿,我高科技“龙头企业”的被制裁范围会随着新兴技术的识别和增列进程进一步扩大。近来,美以“侵犯人权”为由将我高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人权问题”已成为美及盟友打压我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将其升级为新的贸易政策工具。

美西方极限施压下我国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存在的风险问题

(一)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存在“断链”风险。“卡脖子”问题主要表现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方面,既有面向产业发展的问题,也有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的问题。具体来看,在高端材料、关键设备、关键零部件、核心元器件、工业软件等基础领域仍然存在诸多短板,尤其是重大装备制造、重大工程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防军工等领域所需的关键产品,仍较多依赖外部供给,严重阻碍了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进程。较为严重的是,高端芯片受制于人,工业系统自主化率相对较低。

(二)产业基础关键环节配套支撑不力,阻碍产业链供应链升级进程。我产业基础研究积累薄弱,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方面的瓶颈依然突出,越往产业链、价值链上游延伸,我自主可控能力就越弱,关键环节的自给率就越低。同时,一些产品研发成果与现场应用脱节,前沿技术产业化能力不足,产品开发成功率低。在极端和复杂形势下,如果高端原材料产品和技术装备进口受阻,可能影响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给上下游产业和经济安全造成连锁反应。

(三)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能源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高,重要能源、资源保障形势不稳。我铁矿、锰矿、镍矿对外依存度保持在80%以上,铬矿几乎全部依赖进口,钢铁原料对外依存度高,供应渠道过于集中,且市场话语权不足。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已基本完成全球资源战略布局,加之全球矿业领域出现资源民族主义倾向,主要矿产资源国家重视战略资源,纷纷推出战略和关键矿产目录,并通过税费等多种手段加强战略资源管控和安全供应。可预见,未来各国对矿产资源尤其是战略资源的争夺将更加激烈,我利用国际资源将面临更大挑战。

(四)被制裁企业合规成本增加,全球竞争力下滑,敏感领域企业或有更高风险。被列入各类制裁清单的企业需增强合规体系建设的人员、技术及资金投入,面临着高昂的交易合规成本。美出口管制要求“审慎选择商业伙伴”,清单内企业海外商誉严重受损,直接影响企业融资能力以及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此外,我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以及涉疆、涉港、涉军、南海、“一带一路”建设、基础能源等敏感领域的相关企业可能成为美及其盟友持续开展出口管制的重点,面临穿透式制裁和金融制裁风险,甚至于向供应链产业链上的全行业扩张等。

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战略体系构建与路径选择

面对美西方极限施压,以及逆全球化的“重塑全球供应链”的企图,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一是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重在强调“能力”,重在外部供应受限时还能依靠国内的力量保障经济的基本运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强弱关键取决于三个要点:链条是否完整健全;链条“缺项”是否短期可替代、长期可弥补;链条“长板”优势是否突出。二是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并不等于全部国产化,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重点关注对国民经济稳定运行有重要影响的关键产业,不需要也不能够将产业范围泛化。三是必须树牢底线思维,坚定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自信与战略定力,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成供应链强国”为总体战略目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国际竞争优势、国家整体效能、区域要素协同、产业链条完整、企业生态主导”五大发展特征为愿景,以“制度体系、技术体系、人才体系、标准体系、市场体系”五大发展要素为途径,全力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

(一)提升国际竞争优势。要谋划好全球投资与贸易网络、具有主导权的金融交易网络、战略资源国际供应网络等。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建全球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加强国际物流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强国际航空货运、国际海运、国际铁路、国际快递、海外仓储等能力建设,保障重要国际物流通道安全。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治理,建立基于供应链的全球贸易新规则,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持续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营商环境,建设各类开放平台载体,创造产业链供应链“环境”优势。

(二)加强国家统筹推进。要谋划好国家对重点产业链、重点地区、重要战略通道等的规划、布局,特别是重要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原材料、中间部件的供应安全保障,供应链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等。聚焦重点组织国家力量聚力攻关,统一协调重大政策、重大计划、重大项目,统一调动所需的人、财、物等创新资源,凝聚形成合力。特别是要把解决芯片与软件这一“缺芯少魂”问题当作新时代“两弹一星”工程对待。

(三)深化区域分工协作。要谋划好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枢纽城市、重点产业集聚区的产业、交通、物流等规划与布局,推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与空间战略相耦合。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地方保护、行业垄断等区域市场壁垒。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跨区域联合清单与服务体系,完善重大产业领域区域政策间统筹联动机制,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形成产业空间合理分布、地区协同、城乡互动、东中西联动的格局。推动国内产业合理转移,培育特色鲜明、专业化程度高、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在发达地区布局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在中西部地区布局重点特色高技术产业、资源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把关键产业链供应链就地化落到实处,尽量做到本地配套。

(四)保障产业链条完整。要谋划好战略性产业、高科技产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基础产业、特色产业等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建设。加强战略性物资储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市场需求多、质量性能差距大、对外依赖程度高的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努力破解产业链、供应链的“卡脖子”技术和关键堵点、痛点,加速开展国内供应商本土研发试制。建设国家级重点制造领域供产销用网络体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产业,推广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对接合作模式,构建均衡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开展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建设。打造符合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供应链,建立面向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指标与污染监控体系。

(五)培育生态主导企业。要谋划好核心企业、关键配套企业、中小企业各自定位与角色。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企业主体,大力培育企业微观基础,建立重点企业名单,加快培育产业生态主导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强化“链长”企业的牵引作用和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配套能力。引导社会各界围绕“链长”企业发展需求,加大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保障力度和集中攻关,构建“链长”企业牵头、科研资源支撑、上下游企业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促进大中小企业链式协同融通发展。

未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保持战略定力,采取“补短”“筑长”“建生态”相结合的策略,不断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韧性。在制度体系方面,要完善美国及其盟友相关管制与制裁政策动态追踪制度、相关物项及产业链供应链风险评估预警制度、企业出口管制合规管理制度等;在技术体系方面,要推动产业基础能力链式突破,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人才体系方面,要下大力气打造全球顶尖的人才培养、引进和发展生态,大力弘扬和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大国工匠”精神等,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在标准体系方面,要持续加强全球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引领和主导产业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监管标准和贸易规则等的制定,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规则重构;在市场体系方面,要深化多边双边经贸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优质的营商环境,培育造就一批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链“链长”企业。综上,通过体系化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建设,最终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猜你喜欢
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产业链春之奏鸣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