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融入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基于对30所中职学校的调研分析

2023-12-01 06:54姚璐项璇王晴蒋光明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33期
关键词:党史思政中职

■姚璐 ,项璇 ,王晴 ,蒋光明

一、研究背景

百年党史是指建党以来,能促进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的典型党史材料,主要内容包括党的科学理论、党的发展历程和优秀共产党员事迹。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英雄模范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职业精神,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1]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贯彻落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深入了解当前中职学校开展百年党史教育现状,课题组选取了四川省及其他省30所中职学校开展百年党史教育调研,以中职学校教师和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对党建工作者和不同学科教师开展了实地访谈,以期为中职学校开展百年党史教育,将百年党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

问卷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年龄、学历、专业背景和政治面貌等;第二部分为对百年党史认知层面的调查,包括中职学校开展百年党史教育尤其是将百年党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意义及内容等;第三部分是实践层面的调查,涵盖中职学校开展百年党史教育,尤其是百年党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路径、方式和困惑;第四部分主要为中职学校开展百年党史教育尤其是百年党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调查;第五部分为中职学校开展百年党史教育尤其是百年党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调查。

(二)调查问卷的投放反馈和访谈情况

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了2029份有效问卷。参与问卷调查的老师共185人,有市、区和学校党建部门人员,以及中职思政课、历史课、语文课和专业课等学科教师;参与问卷调查的中职学生共1844人,其中一年级1099人、二年级507人、三年级238人,共青团员占比13.99%,文科类806人、理工类645人、艺体类393人。

访谈对象主要包括党建部门人员、市委党校教师、党建与思政教育领域专家和中职科任教师,覆盖类别较广。访谈主要从对百年党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义、内容方式、主要困难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展开。

三、中职学校开展百年党史教育的总体情况分析

(一)中职师生对百年党史的认知情况

在“您对百年党史了解多少”的调查中,“充分了解”的师生占比19.46%,“大致了解”的师生占比65.95.%,“略微了解”的师生占比14.59%。为了了解学生对党史掌握的真实情况,课题组分别从党的知识理论、党的革命人物事迹和党的发展历程方面做了重点调查。其中,仅有56%的学生知道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59%的学生知道 “在敌人的监狱中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共产党员,66%的学生知道“在生死攸关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会议是什么”。数据显示,师生对于百年党史的了解不够深入,仅仅停留在大概知道或了解一部分的层面,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重大成就略知一二,但对党的理论成果和精神谱系等内容的理解把握欠缺,近半数学生对党史理论知识不够了解熟悉,对党史人物了解较少,部分学生对党的奋斗历程了解较少。

(二)中职师生对百年党史教育所持态度和参与情况

关于“百年党史的学习对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帮助”这一问题,99%的学生认为学习百年党史对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帮助或较有帮助,且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将百年党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了解党的先进理论、增强爱国情感、坚定理想信念和培养美好品德。对于百年党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大多数教师认为一些学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缺乏必要的党史知识储备和吃苦耐劳精神等,需要加强百年党史教育。关于中职学生学习百年党史的意义,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有利于引导中职学生树立“四个自信”,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有利于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养,增强中职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在问及开展百年党史教育的主阵地时,73.53%的教师和70.71%的学生选择了“思政课”。数据表明,绝大部分中职师生对于中职学校开展百年党史教育,对于百年党史教育融入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持积极的态度。

(三)中职学校开展百年党史教育的实践情况

在调查学生通过哪些课程了解到百年党史内容时,选择“思政课”和“历史课”的学生分别占比93.38%和74.84%,仅有26.3%的学生选择了“专业课”。在将百年党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方面,认为效果“很好”的教师仅有44.32%,认为效果“一般”“有点”的教师占到了55.14%。在将百年党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困惑上,不知道怎样把党史内容与教材内容融合的教师占52.8%,不知道怎样选取合适党史内容的教师占52%,知道应该采取何种教学方式的教师占49.6%。在问及当前百年党史学习存在的问题时,认为“学习机会少,课程安排不够”的学生占66.5%、选择“学习形式单一,实践活动少”的学生占60.98%。在开展百年党史进课堂比赛过程中,存在以下情况,一是党史融入比较牵强;二是未引用最新文件,对新政策新思想学习不足;三是教学目标未能与思政目标结合;四是部分课堂没有融入党史。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职学校开展百年党史教育的情况并不理想,取得的成绩也很不乐观,主要体现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形式方面的问题:学生学习百年党史的课程主要是思政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其他课程在百年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较少;不少教师在将百年党史融入教学和活动的过程中,缺乏对党史内容的系统把握。

(四)中职学校开展百年党史教育的路径分析

在问及“您会主动学习党史吗”时,会经常主动学习党史的学生仅占38.31%,偶尔主动学习党史的学生占58.07%,还有不会主动学习党史的学生占3.61%。在“您愿意以何种方式学习百年党史”问题上,排在第一位的是课堂教学,其次是主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最后是影音作品和书籍杂志。数据表明,学生对百年党史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待提升。此外,学生认可课堂教学这一学习百年党史的主渠道,同时也希望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等突出实践取向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与党校老师、党建部门干部和中职教师访谈了解到,他们认为可以从以下路径来推动百年党史融入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案例分析、视频解读、课堂情景剧、微电影、辩论赛等形式,注重对学生的政治引导;通过话剧表演的方式呈现历史,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和体验感;从党建带群团的角度,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如专题讲座、参观学习、观看影片、文艺汇演、知识竞赛、绘画比赛、征文比赛等;利用学校“两微一端”等线上渠道潜移默化地将百年党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四、思考与建议

(一)厘清百年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目前,部分中职师生对百年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楚、不准确,党史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观念虽然得到广泛认同,但多数师生对党史教育的主阵地是思政课并不明晰。

思想政治教育与百年党史教育目标一致,内容相容。在目标方面,百年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性,都旨在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意识;在内容方面,百年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容性,百年党史所包含的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精神谱系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百年党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内容,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包含党史教育,通过发掘丰厚底蕴的百年党史,开展关系梳理,可以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遵循。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丰富百年党史教育的实践载体和实践方法,要引导中职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深刻认识自身的使命任务,成为适应新时期国家发展新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梳理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百年党史内容

百年党史是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内容。在调查、走访中发现,中职师生对于百年党史的基本脉络和基础知识了解不够,缺乏对党史理论的系统建构。因此,不少教师在将百年党史融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党史与课程内容联系性不强、党史素材缺乏、融入内容不明确和融入党史内容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情况。在调研访谈中,受访者认为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样可以让中职学生更加全方位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同时,在百年党史的学习教育中,应注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段党史,使中职学生从学习中认识到人民和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同时还要特别突出新时代新要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使中职学生在学习中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结合中职学生特点,选择与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党史内容。中职学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中职学生因注重技能培养和实习实训,学习基础薄弱,对于理解理论性的知识有一定困难,比较偏向于通俗易懂和互动体验式的学习内容;二是中职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往往有着“为什么学习,学习是为了什么,怎么树立自信”等困惑,将党和国家的发展目标、措施、支持保障等与解决学生的困惑结合起来,能解答其困惑,引导其树立理想目标;三是中职学生的情感很容易被激发,可运用情感丰富的事例来引发其情感共鸣,如以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成就以及这一过程中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自豪之情,坚定“投身祖国建设,必须有我”的信念。因此,在融入内容的选取上可采取纵横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即纵向上选取能够系统呈现百年党史的基本脉络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理论,横向上选取百年党史中深刻鲜活的人物事迹,可以是信仰、理想、思维、生活、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同时注意点与面的结合,即找准融入点和培养面,如通过百年党史中典型故事的选取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品质。课题组在研究的推进中初步形成学校党史通俗读本、百年党史融入思政的辅助参考资料集,包括《百年党史的基本脉络及重要事件》《百年党史中的几个重要关头》《“二十大”中的关键词——新时代百年党史的延伸学习》《党史小故事》等,样例如表1~4。

表1 百年党史的基本脉络及重要事件(样例)

表2 百年党史中的几个重要关头(样例)

表3 “二十大”中的关键词——新时代百年党史的延伸学习(样本)

表4 党史小故事(样例)

(三)发挥课程思政在百年党史学习中的协同效应

中职学校要德技并修,一方面要守牢思政课这一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另一方面还要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价值遵循。教师要更新课程思政意识,提升课程思政能力,根据所教专业的内容、教学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掘百年党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点”,并将之融入教学过程,实现党史育人的培养目标。

1.思政课贯穿百年党史教育

贯穿全程,突出重点。新课标对中职思政课的课程名称和模块进行了较大调整,突出了思政课在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新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该模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为主要内容,与百年党史教育内容高度相通,应格外注重融入党史教育。中职思政课不仅要看学生“知不知”,还要看学生“信不信”。从党史发展角度分析问题,而不是直接让学生接受已有的结论,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现代中国的发展脉络,引导学生建立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认同和政治认同。比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内容要求学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就需要教师从党史角度,组织学生学习党的成立和发展,引用党创立初期伟大革命人物如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遭受酷刑仍严守秘密、无产阶级革命家夏明翰用生命捍卫信仰的英烈故事来深刻体会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从内心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这一部分,要求理解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认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和明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则需要教师深刻把握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施改革开放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成就和经验,准确而又深刻地将道理讲明白。在讲授其他内容模块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适当融入党的奋斗历程、精神谱系和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等党史内容,采取引入案例分享、互动游戏、观看短片、项目讨论、情景剧表演等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党史的兴趣和热情。

2.历史课强化百年党史教育

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树立正确党史观。对“史实”的错误把握会导致错误的价值判断,甚至会产生价值立场的根本性错误[3]。把好党史教育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党史观,事关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学生时期是形成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学生在没有足够经验和判断力的条件下,很容易被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念影响,不能正确看待和客观评价一些党史人物、事件。因此,中职历史课要注重运用唯物史观加强党史教育。例如,教师讲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时,不能因为成就而忽视失误,也不能因为失误而无视成就,同时抓住发展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引导学生用全面、辩证的立场看问题。

突出精神教育,培养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情怀。“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4]在中职历史教材中党史内容多是过程表述,缺少对红色精神的概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可能忽略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无法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教师要分析课标、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习和弘扬党的红色精神和革命文化,让学生对党和国家产生深厚的情感认同。比如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专题中,教材内容是通过了解十四年抗战的基本史实来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此处若不对学生总结“抗战精神”,很多学生就不能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就不能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所打动,就不能理解抗战精神的伟大力量。

3.其他公共课专业课渗透百年党史教育

协同多学科、多专业教学推进。坚持德技并修、育训结合,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实习实训等环节,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衔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5]。分析梳理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及教育活动的特点,结合公共基础课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专业课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实训课所蕴含的职业精神等特点,推进党史内容与不同课程、活动自然融合。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协同思政课教师提升其他教师的思政素养,协同科研室借助内外数字资源推送党史思政素材成果,协同职教处、德育处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各学科各专业教师需要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法、教学内容特征、专业课程特征五个维度,把握课程思政中百年党史与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一是整体把握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或者课程大纲,将党史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与课程逻辑、理论逻辑、育人逻辑、目标逻辑对接,科学融入课程体系;二是在教学设计中把握好“融合点”,建立百年党史与课堂之间的有机联系,对百年党史所蕴含的爱党爱国、爱岗敬业、善于合作、艰苦奋斗等精神合理设计;三是在教法上下功夫,在充分把握领悟党史思政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时机、节奏,合理合适地运用讲授法、互动法、情境法、游戏法等方式引导学生;四是做好教学内容特征分析,熟悉百年党史内容,精选“融材”,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提升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劳动精神;五是围绕专业课程强能强技的特征分析,精选本专业领域典型榜样,尤其新时代榜样,在专业课中融入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教育。

(四)拓宽百年党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采用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党史热情的关键所在。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百年党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参观革命遗址等实践活动开展频次较少,学习内容相对乏味,学生积极性较低。一般来说,课堂讲授是老师进行党史教育的常态形式,其优点是能使学习者用较短时间接触学习内容,但由于这种形式通常是单向的,即学习者并不能自主建构知识,而只是被动接受,因此单纯的课堂渠道会削弱百年党史学习的效果,也降低了学习者的体验性。

拓宽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渠道,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党史教育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进行。一是充分挖掘本地、本校的党史资源,学校可通过组织学生学习校史、探访身边的革命英雄、参观学校周边的红色场馆等活动,以家校联盟为载体,邀请学生家庭或身边的老党员,让他们走进校园现身说法;二是营造党史育人的浓厚氛围,立足校情、学情,开展党史有奖知识竞赛、党史故事话剧表演、红歌比赛、党史墙绘、党史小报展览等活动,将党史育人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三是把党史教育融入中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让理论灌输和实践感知同向发力,激励广大中职学生进一步担当使命,成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猜你喜欢
党史思政中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