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人成为完整的人

2023-12-01 06:47宋修见,宋修见
学习与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断片平生赵孟頫

元 赵孟頫 《前后赤壁赋》卷首画像 纸本册页 27.2cm×11.1cm

1795年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美育是一种“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因为当时的社会问题是个人“永远束缚在整体中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一个断片了”。半个世纪后的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以“异化”表述人的生存困境,并提出“完整的人”的概念:“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他特别强调,“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蔡元培、王国维等人在20世纪初译介“美育”概念时,一致认为我们中国本有美育传统。历史诚然如此。从宋代大文豪苏轼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以全部的感觉在对象世界中充分肯定自己的“完整的人”的生命状态。一生被贬三次,但自许“平生功业”就在黄州、惠州、儋州。或许就是因为他与天地万物、艺术文化和烟火人间有最美的连接与最深的融通,所以能以其“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胸襟和气度在被贬之地开荒种田、酿酒制墨中耳得江上之清风、目遇山间之明月,并撒播文明的火种造福黎民百姓。从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的这幅苏轼画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所赞苏轼那“千载之下,生气凛然”的圣贤气象——身粗缯大布,持筇竹手杖,身姿挺拔、目光坚定,既有“诗酒趁年华”的英气,也有“八风吹不动”的坚卓,还不乏“吾生如寄耳”的超然,可谓是中华美育传统所倡导的“成大人”的理想人格的风范写照。

祁小春作品尺寸 130cm×30cm作品名称 《周易》句释文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

猜你喜欢
断片平生赵孟頫
最后的断片
甘为艺术付平生
赵孟頫《汉汲黯传》
赵孟頫《吴兴赋》(局部)
赵孟頫《胆巴碑》集锦( 上)
自媒体时代的“实证主义”诗学——论《阿库乌雾微博断片选:生命格言(2011—2014)》
赵孟頫与赵体概说
平生无别欢,与卿长相守
平生情意,悉数与君
无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