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一体设计,递进培养”课程体系研究
——以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为例

2023-12-02 09:02曾鲸津肖雍琴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中职职业

曾鲸津,肖雍琴,赵 樱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内江 641100)

引言

近年来,职业教育以国际眼光和宏观角度,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发展中所显现的特征,围绕着社会发展,国家产业转型以及国家需求,按照科学研判、服务全局、回应社会以及改革创新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以期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以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为例,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力求培养能够从事现代农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但在实际的中高职教育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影响极为关键。而对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其不仅仅是对中高职教育体系的优化,也是对职业教育自身需求的满足。

1 中高职衔接“一体设计,递进培养”课程体系研究意义

1.1 研究背景

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的提出“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四川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推进中高职衔接五年贯通培养工作的通知》,鼓励在学前教育、护理、家政、养老、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扩大五年贯通培养招生规模。

1.2 研究意义

中高职教育衔接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其能够影响到职业人才的成长与技术的学习。而想要做好中高职衔接,便要对其课程进行衔接,但在目前针对如何构建层级的课程体系研究极少,针对此方面的研究仍需进一步研究。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中运用了大量现代技术以及农业机器,是由原始的手工蓄力农具生产向机器生产所转变的。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能够为农业技术的转型升级提供大量的职业人才,使我国农业能够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的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对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目前中高职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中高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过于随意

在学校专业的设置上,无论是中职学校还是高职学校都过于随意。中职学校往往会为了能够以更多的专业来吸引生源,会设置出大量的专业,这种盲目办专业的思想,忽略了中职学生此时的心智以及技能无法满足专业的正常需求,所设置的专业教学质量较差,甚至引起了大批家长和学生对这种专业模式的不满。除此之外,一些中职学校在设置专业时会考虑学校与高职学校的接轨,在于一些高职学校合作后会模仿高职学校的专业,将对高职学校的专业标准应用在中职学生身上,却忽视了中职学生的接收能力,过高的专业标准造成了学生对专业技术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而高职学校也会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在与中职学校接轨的过程中,根据中职的专业开发出相应的专业,却忽视了自身的办学能力,最后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教学质量自然无法满足社会所需。

2.2 中高职的课程重复

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制定了相应的贯通人才培养方案,但中高职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却存在着大量的重合情况。如在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中,现代农业设施设备与现代农业装备、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等课程内容上便存在着重复的情况,其不仅仅是课程名称上的重复,由于中高职衔接的不足,其课程层次、内容也没有进行区分。且这些重复的课程内容,更是缺乏对于知识、专业能力的衔接和递进,导致大量的中职学生在踏入高职阶段初会出现重复学习、无效学习的现象。这不仅是对中高职教育资源的浪费,重复的知识更是导致了大批中职学生对于高职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据笔者对所在学校和对口学校进行的调研结果来看,衔接过程中有60%的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存在着重复,甚至重复率超过了80%。除课程重复之外,中职学校的课程内容也存在着本末倒置的情况,原本应属于高职的课程知识出现在了中职阶段,一方面学生对这些不属于自身阶段的知识难以接受,另一方面也致使了中高职课程衔接上的严重错位。

2.3 课程标准和目的未进行统一

高职学校的专业课程,与其对应的对口中职学校不止一所,而不同学校的教学标准与教学目的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使得这些专业上的衔接存在缺陷,无论是专业课程的教学标准、还是所制定人才培养目的执行上都不尽人意。在实施的过程中,中职学校的教师与联办专业的高职学校教师所进行的沟通不足,加上中职学校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师资上都较为薄弱,致使中高职的衔接效果甚微,甚至一些实训课程都因差距较大难以开展,影响教学进程。课程评价只把知识掌握的程度作为授课好坏的指标,忽视职业院校的培养定位。

3 中高职衔接“一体设计,递进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以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为例

3.1 对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连贯性统一

中高职是不同的教育场地,无论是实施教育的专业教师还是接受教育的学生,还是二者所采用的具体课程内容,其之间都存在着极大地差异。对此,以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为对象,中职学校所要培养的目标是学生能够掌握与农业相应职业岗位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够成为初中级高素质劳动者,在毕业后能够就业种子生产、粮食作物生产、经济作物生产、作物病虫害防治、植物检疫、农产品销售、农资经营等岗位,相当于社会职业中的“基础工人”;而高职的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学生,能够掌握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以及其产品贮藏加工技术以及农业推广原理与方法、植物形态与结构的识别能力、农产品与农资营销、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经营管理能力等,则相当于社会职业中的“技术工人”。而二者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存在着不小差异的,其能力培养的连贯性较差。对此,要做好中高职衔接的一体设计,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便是培养出“基础工人”,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出“技术工人”,二者之间要存在着连贯性,既能够让中职学校单独形成体系,又能够与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相互衔接,促进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递进。

3.2 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内容要以职业技术能力为主导

中高职衔接课程的实施,其要通过“一体设计,递进培养”来进行,以此来连接中职和高职。而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应用面也是较为广泛的,且在目前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上,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选取要结合目前现代农业的实际岗位需求为准。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也要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需求来进行制定,这在中高职教育衔接中是毋庸置疑的。

在设置中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课程内容时,要由高职学校来带头,以职业技术能力为向导,并将这种理念传达至对口的中职学校。而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可成如其名称所述,是与现代农业相关的各类技术,但在这些技术中也有着各阶段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而中高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是目前中高职学校培养人才的核心内容,与农业相关的课程也要和岗位的实操能力相互照应,使课程内容能够整合、再形成一套特色鲜明的以农业职业能力为向导的课程结构,以实现为社会培养实际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3.3 中高职衔接“一体设计,递进培养”实施框架

由于中高职衔接的实施时间较久,在实施时要考虑到中高职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课程教学,注重在中高职之间教学内容的衔接。

图1 “三段式”现代学徒制实践路径

如图1所示,本文所提出的“三段式”现代学徒制实践路径,针对于中职学生所适应的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所需的基础教育,在中职学生学习到相应的基础知识后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即使学生在中职学校毕业后不选择高职学校,也能够以自身的岗位技能尽快就业。而选择高职的学生,所学习的则是对于其职业技能的提升,并加入了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了校企协同育人,创建“工学交替、分段培养、能力递进”现代学徒制实践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图1的三段式中,是中职和高职学生并做一体,二者进行共同的课程教育。共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由中职进行,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内容为公共文化素质课程和农作物高产种植技术、病害防治技术等内容,以达到培养学生文化基础和技能知识的目的;第二阶段则是中高职衔接教育,以专业核心课程和岗位认知课程为主,如农业园区建设与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等课程,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第三阶段则是高职教育,开展对学生课程知识的拓展,并对学生的岗位技能进行培养,使学生有着综合素质和获得更好就业机会的能力,学习有循环农业促进、绿色食品等课程。三个阶段的实施,是对传统中职学校三年制和高职两年制独自办学模式的创新,是以“一体设计,递进培养”的课程体系,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以及岗位技能,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所需的职业人才。

4 中高职衔接“一体设计,递进培养”课程体系的保障机制

4.1 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共创资源共享平台,师资培训基地。

高职学校可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加强校企之间的互动,推进产教结合,建立出高效率运行的校企管理机制。使企业和学校之间能够共享资源,与企业建立合作发展项目、人员互通与资源共享制度,将学生培养称成企业需要的职业人才。其具体措施如下:其一,校企合作构建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由学校组织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教师前往企业进行学习和锻炼,由教师在学习期间撰写相应的工作日志和总结,积极地与企业人才进行信息交流,或者由教师带领处于中高职衔接第三阶段高职学生前往合作的企业进行跟岗实习,锻炼学生的职业操作能力;其二,中高职学校可聘请合作企业的讲师前来授课,对学校师资队伍结构进行优化。其三,通过小企业合作建立资源共享平台的方式,二者共同建立企业所需的人才信息平台,企业通过“互联网+远程”技术,将企业最真实的运营过程如种植等生产流程视频共享给学校,为学校提供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成果服务教学活动。

4.2 建立沟通机制,疏通中高职衔接教学渠道。

中高职之间的衔接,沟通机制是必要的。建议定期召开中高职教育衔接研讨会、不定期进行专业研讨、对规范教学管理、日常教学情况的监督检查、教学信息等建立机制,能够加强中高职各阶段之间的沟通,且对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日常教学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在其出现问题时也能够解释反馈,通过中高职教师之间的沟通进行解决,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提高。且沟通机制的奖励,也能够在解决中职学校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知不清,盲目设置专业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对自身专业有着更为清晰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进度。

4.3 提高办学水平,打破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壁垒。

通过专业研讨、讲座、技能竞赛、参观企业、专业调研等方式,为学生展开专业指导课程、专业活动、专业竞赛、学生互动等,增强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打破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壁垒,关注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和职业兴趣。提高所培养的人才质量,积极发展中高职与职业教育本科甚至说是专业硕士层面之间的衔接,能够更好地拓展职业教育的合作项目,吸引更为优质的教学资源。

5 结语

中高职衔接“一体设计,递进培养”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中高职共同的努力,且所提出的一体化中高职贯通培养标准体系,既能够避免在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能够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去提高中高职的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职业人才。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中职职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现代农业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