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式养猪场的建设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

2023-12-03 03:52杨大亮
猪业科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大石养猪场斜坡

杨大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农业农村局,广西 百色 533100)

生猪生产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养猪业也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肉食、肥料、原料和试验动物。在肉类消费中猪肉居首位,是我国大多数城乡居民的主要肉食品。抓好生猪生产,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对稳定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尤其是在山区,养猪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山区地形地势复杂,传统的猪舍建设模式很难适应这些特殊地形。广西大石山区采取了一种新型的养猪技术,即斜坡式养殖场技术,将养殖场建设在斜坡上,利用自然斜坡,不仅减少了养殖场占用耕地问题,而且改善了畜牧养殖环境,提高了养殖效率,使养殖场更加绿色、环保。这种新型技术可以普及到全国其他山区地区,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笔者在大石山区长期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对当地的养殖情况比较了解,对于当地的一些养殖方式和技术也比较熟悉。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就如何改善大石山区养猪业提一些看法。

1 大石山区养猪与其他地区养猪有何不同?

由于大石山区地势起伏不平,所以养猪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猪场的地形、地势和通风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养猪方式。

在大石山区,传统猪场多为露天养殖,利用半开放的猪圈和外部环境进行通风换气,不能保持猪舍内部温度恒定,猪舍内环境难以控制,造成猪只生病、死亡现象严重。此外,传统养猪场大多是自繁自养,养殖户要为饲料、疫苗兽药等支出一大笔费用。以凌云县某规模养猪场为例,该猪场生猪存栏600 头,年出栏生猪1 100 头,年饲料用量2 100 t,年疫苗和兽药费用8 万元。此外,传统养猪场污染严重、粪污处理困难,整个凌云县年出栏规模达1 000 头以上的养猪场不超过3个,由于地形环境等问题猪场规模也不能再继续扩大。

2 斜坡式养猪场的设计和优势

猪场栏舍建设对于生猪的养殖十分重要,其中高架床猪栏是一种新型的养猪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减少人力消耗,卫生条件较好,使生猪的生长更加健康。

但是这种养猪模式设计成本高,大多需要在平整的土地上建设,浪费土地资源,且粪尿堆积在漏缝板下方,容易造成氨气不外排,处理粪尿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或机械成本,漏缝板下方多为四面通透型,冬天保温难,猪睡在漏缝板上容易着凉。

斜坡式养猪场,顾名思义,是一种建在斜坡上的养猪场,栏舍内部使用半漏缝地板,下方是斜坡式地板。这种建造方式可以大大减少对耕地的占用,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地形,从而降低建造成本。斜坡式养猪场从设计上考虑到猪的特点和行为,深度利用猪的行为本能,使其更适应生长环境。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斜坡式养猪场建设有如下几个优势。

2.1 释放土地资源

斜坡式养猪场有占地面积少、建设便捷的特点,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能够为农村新增更多的生产场所,增加乡村功能设施,促进乡村社会经济的多样化发展。

斜坡式猪场是一种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养殖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地面坡度较陡地区的土地资源。通常的标准养殖场舍需要建一个占地面积较大的猪舍,占地面积500 ~1 000 m2。斜坡式猪场一般位于山坡上,与山坡连为一体,可以充分利用山坡上的土地资源。斜坡式猪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据有关资料显示,斜坡式猪场每m2地面能产生近300 元的效益,而普通露天式猪场每m2地面只能产生150元左右的效益。因此,斜坡式养猪场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2.2 建设环保型农业模式

斜坡式养猪场在建设过程中化繁为简,利用地形、自然气候条件,打造出更清新、洁净、健康的环保型养殖模式,使农业生产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目前,我国的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对畜禽养殖提出了新的要求。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把猪场建在斜坡上,猪的粪便、养猪污水从斜坡流入沼气池或储粪池,既可以减少污染,又能节约成本,很好地解决了大石山区养猪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2.3 对疾病的控制更有利,更有利于猪的生长

2.3.1 生物安全

传统猪舍,尤其是封闭式猪舍,主要是依靠猪只的自身免疫系统和疫苗免疫进行疾病预防,但是随着养猪业疾病种类的增加,猪场内的传染性疾病发生的概率也在增加,猪只的发病率提高。如果猪场内没有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将会对猪场的生产带来很大威胁。

2.3.2 通风系统

传统的封闭式猪舍如果封闭不严,存在大量的缝隙,无法形成有效的通风系统,会导致猪舍内空气流通性差,空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因此,通风系统对于整个猪舍来说非常重要。

2.3.3 保温和防寒措施

当地传统的露天式猪舍由于缺乏保温和防寒措施,导致冬季猪舍内温度过低,影响猪只正常生长发育。要保证猪只健康生长和高效繁殖,需要对猪舍进行必要的保温和防寒措施。斜坡式养猪场地面为半漏缝地板,既保温也通风。

2.3.4 其他因素

由于当地传统的露天式猪舍建设模式不能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和气候条件,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不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斜坡式猪场可以有效地利用当地地形和气候条件,在提高养猪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地降低成本。

2.4 减少猪舍内有害气体的污染

由于大石山地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而冬季气温低、湿度小,传统猪舍内的温度湿度不能满足猪只生长的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下,猪舍中有害气体的浓度会逐渐增加,对猪只健康和生产性能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对于大石山地区的猪舍来说,如何有效地降低猪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减少对猪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发现,当猪舍内的空气质量较差时,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猪舍进行通风处理,猪舍内的氨气、硫化氢浓度持续增加会给猪只生长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如果能够有效地控制猪舍内有害气体比如氨气、硫化氢等气体的浓度,就可以减轻猪只生产性能下降对生产效益和健康水平带来的影响。而斜坡式猪舍在这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结合摇杆式布帘,可以有效降低猪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2.5 降低猪舍的湿度

在山区,夏季夜晚和早晨的空气较为潮湿。猪只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空气湿度太大,会感到不舒服。当空气湿度超过70%时,猪群就容易生病。猪舍里的空气湿度是由周边环境、屋顶、墙壁和地面的水汽蒸发和凝结造成的。夏季猪舍内湿度高达80%,因为猪舍内部的大量水蒸气无法蒸发到猪舍外,而更多的停留在墙壁和地面上。因此,猪只可能会感到不舒服。

使用斜坡式猪舍后,空气从屋顶上的排风扇和漏缝地板下方进入猪舍内,通过外墙的通风口排出多余的水蒸气。这种猪舍还可以减少猪只对热空气和潮湿空气的反应时间,这对于改善猪只的健康状况非常有帮助。

2.6 利于通风

传统的露天式养猪场,猪舍的结构相对简单,没有窗户和门,影响猪只的正常生长。另外,露天式饲养模式会使猪舍内温度不能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影响猪只的健康生长。

在夏季,当猪只处于高密度状态时,斜坡式猪舍内的空气流速更高,猪舍内的空气质量比传统猪舍的空气质量好。这可能与斜坡式猪舍内的空气流动路径更长,从而增加了通风量有关。斜坡式猪舍内的空气流速较高,有助于猪只适应高密度状态。

2.7 易管理

斜坡式养猪可以降低饲养成本,减少防疫费用。猪的成本较高。在传统的养殖模式中,猪病多,防疫成本高,生长速度慢,饲养周期长,猪的饲养成本高。在大石山区养猪,因为地形因素,传统的猪舍建筑不适合大石山区地形条件,规模猪场建设对地形条件要求高,很难达到养猪的要求。

养猪场环境卫生对于养猪效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大石山区传统养猪场卫生条件差,粪尿、污水随意排放,粪污得不到有效处理。同时,猪场布局不合理,猪舍通风不畅,舍内环境很差。因为斜坡式猪舍可以降低猪舍高度,使猪场建筑更符合养猪的要求,有利于管理。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纲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生产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品质不高、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等。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解决好新时代“三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当下农业部门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斜坡式”生猪养殖模式在山区农村发展生猪养殖业,是一种可持续、可复制的养殖模式,能够带动农村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让山区群众吃上“定心丸”,实现脱贫致富,让更多人走上致富路。

斜坡式养猪场的建设是推进以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合理设计和优越性可以更好地提高本地的产业竞争力、增强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并为当地带来更多的人口流动、资金流动,达到多赢的生态循环系统。此建设也可作为《百色市畜禽产业发展三年实施方案》里的提高生猪产量措施之一,或者用于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

猜你喜欢
大石养猪场斜坡
胆小鬼的长裤子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十岁练什么
信仰的“斜坡”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梦是长长的斜坡(外一首)
无名石头国
胸口碎大石等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