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三项目获国际纺联可持续和创新奖

2023-12-04 05:57
纺织服装周刊 2023年43期
关键词:纺联聚酯纤维创新奖

2023 年全球共有五个项目获国际纺联可持续和创新奖。

11 月5 日,2023 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年会在浙江绍兴柯桥召开。会议聚焦“绿色、循环、数字化— —纺织工业新动源”主题,共探全球纺织业转型与合作。来自印度、西班牙、土耳其、韩国、德国、瑞士、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台湾等近60 个国家和地区的纺织专家及企业负责人、国内知名专家、大型企业和机构的负责人、纺织产业集群地政府代表以及新闻媒体代表等近千人参加了会议。

国际纺联作为增进产业共识、强化全球价值链合作的重要平台,凝聚各国(地区)纺织业的建设性力量,有效推动了全球纺织业的开放、融合、创新和可持续发展。2021 年经国际纺联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了国际纺联可持续和创新奖,用以表彰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和创新成就,重点关注在严格可持续标准和尊重环境条件下的创新、设计、开发和生产,授予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领域显著改善纺织制造业的公司/组织或个人。

2023 年全球共有五个项目获国际纺联可持续和创新奖,其中三个项目来自中国大陆,分别是青岛大学和青岛源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纺织用海藻纤维的产业化与应用”项目,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聚酯纤维超临界CO2流体染色”项目以及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可生物降解纳米口罩”项目。

“纺织用海藻纤维的产业化与应用”项目组于2004 年提出向海洋要资源,开拓纤维的第三来源,打造“海上棉仓”,开展纺织用海洋生物基纤维研究,为发展生物基材料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经过近二十年不懈努力,承担完成863 计划重点项目、973 计划研究专项等科研项目,实现了多项理论创新和技术装备创新,走向了纺织服装用海藻纤维的产业化(国际上没有相关技术和装备)。历经四代技术装备提升,先后建成800 吨产业化生产线和国际领先的5000 吨产能纺织用海藻纤维生产线。制定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为纺织用海藻纤维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荣获中国专利银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专利金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专利一等奖。未来,项目组将针对海藻纤维低成本大规模生产、纤维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进行突破,继续依托自主核心技术,为海洋生物基纤维新材料发展贡献力量。

“聚酯纤维超临界CO2流体染色”项目组历经万余次研究试验,建立了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预测方法、染色模型及工艺数据库,开发出高上染率的无水染色工艺;发明了染色后的回收分离釜和分离方法,实现了染色过程中低聚物、油剂及残余染料的分离与回收;研制了耐高压、大流量专用磁力循环泵、专用密封阀门、染料免凝结装置和纱管等关键部件,建设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酯纤维小试、中试和产业化示范线,实现了装备的高效稳定运行。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 件,欧美日发明专利各1 件,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 余件。项目先后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专利金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等。项目实现了聚酯纤维染色的零耗水、零污水排放,染色时间缩短至3 小时以内,同时相对传统染色具有显著的染色成本优势和减碳效益。对解决纺织产业印染污水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有力助推我国纺织工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市场上口罩的核心过滤材料为聚丙烯熔喷布,这类材料不可降解且会对土壤以及海水形成污染。“可生物降解纳米口罩”使用可再生生物基原料,能够达到100%的生物降解率,该材料的使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同时,相比于市场上的可降解聚乳酸熔喷布,静电纺丝纳米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和通气阻力更加稳定,其滤效衰减远低于聚乳酸熔喷布。项目设计和制造的可降解口罩中95%以上的成分为生物基原料且可以生物降解,相比于石油基产物的传统口罩,如果每人每天用1 片降解口罩代替传统口罩,那么一年可以减少3532 万吨温室气体,这相当于78 个煤电厂的全年排放量。另外,生物基可降解口罩也将减少塑料在土壤中的积累并流入海洋,避免给陆地生态和海洋生态造成破坏。(综编)

1-10 月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降幅继续收窄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快讯,今年1—10 月,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457.2 亿美元,同比下降9.2%(以人民币计同比减少3.4%),降幅较前三季度继续收窄0.3 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1125.5 亿美元,同比下降9.8%(以人民币计同比减少3.9%);服装出口1331.6 亿美元,同比下降8.7%(以人民币计同比减少3.1%)。

10 月当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全球出口229.7 亿美元,同比下降4.8%(以人民币计同比下降1.5%)。其中,纺织品出口107.1 亿美元,同比下降3.3%(以人民币计同比微增0.1%);服装出口122.6 亿美元,同比下降6.0%(以人民币计同比减少2.9%),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纺织供应链深度调整,行业外贸发展面临压力。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国、欧盟和日本这三大传统市场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15.6%、20.5%和12.3%。但与此同时,在我国与各共建伙伴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受益于环境持续优化和渠道畅通便捷,我国纺织品服装对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规模持续扩大。今年1—9 月,我国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新加坡等国出口的纺织品服装金额同比分别增长达20.4%、52.4%和24.9%。建议行业外贸企业积极把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入新阶段的历史性机遇,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努力创造更多贸易增量。(周同)

猜你喜欢
纺联聚酯纤维创新奖
全国纺织标准化工作会议暨中国纺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2年年会召开
改性聚酯纤维耐碱性能(抗拉强力保持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2021年发布的纺织标准目录(含中国纺联团体标准)
国际纺联将继续推动抗疫合作和经济复苏,实现包容可持续发展
国际纺联将继续推动抗疫合作和经济复苏, 实现包容可持续发展
2018年陕西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奖
玄武岩纤维和聚酯纤维对OGFC-13路用性能研究
超仿棉聚酯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通过鉴定
高品质差别化再生聚酯纤维关键技术及装备国际先进
2009中国资本市场最佳创富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