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学写,以写促读

2023-12-08 15:34陈丽云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3年7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作文

陈丽云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在提高学生文字理解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打牢文字功底和丰富阅读体验,让学生在不断积累写作经验的过程中实现读写结合的目标,不断提升作文水平。

一、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1.激发阅读和写作兴趣

缺乏閱读量,是我国小学生群体中十分普遍的问题,很容易导致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思路空白、灵感匮乏的现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水平,基于现有的阅读文本,通过读写结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具备足够的专注力,真正实现深层次阅读,从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同时通过扩充学生的写作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解决写作局限性问题。

2.提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实施读写结合教学,可以改变以往的略读、浅读现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真正读懂文本,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阅读体验会更加丰富。在缺乏阅读情感体验的情况下,阅读内容很难在脑海中形成深刻记忆,学生不能真正实现积累阅读素材的目的。而通过读写结合教学进行阅读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深度阅读思维的影响下加深语文阅读情感体验,在提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方面体现出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与价值。

二、读写结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探究

1.注重积累,以丰富写作语言

小学生由于缺乏素材积累,在语言组织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很难在写作时形成完整的写作思路,列出框架和提纲更是无从谈起。事实上,在思维表现形式中,语言始终是极其关键的形式,人们的思维形成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写作中的思想意识和学习能力,关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程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积累意识,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名篇佳作,让学生根据这些阅读素材学习优美词语、语段以及修辞手法,分类存储,扩充写作素材,并在今后的写作中熟练运用,提高表达效果。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材料中的表达方法,尤其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不仅包含极其丰富的写作案例,更在修辞手法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借鉴价值。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学会在借鉴、迁移训练中加深阅读体验与感悟,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抒发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提高写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作文中体现真实情感,是加深读者情感体验、提高读者阅读质量的重要前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同样如此,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真实情感,进而写出充满感情的作文,在情感态度方面能打动读者,这样的作文才算得上佳作。学生往往对那些引人入胜的情节描述、生动传神的形象刻画表现出极其浓厚的阅读兴趣,因而阅读体验更加深刻、强烈。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指导时,要在课文情感深化过程中,捕捉学生的情绪感染点,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强烈的阅读体验。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描写参加的活动时,不能让作文内容仅停留在活动的热闹表层,还要表达真实的情感体验,尽可能不用“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式的套用模板。比如可以借助环境描写、引用诗词或者运用排比修辞等,提高作文的表达效果。比如有的学生这样写:“天上的鸟儿叽叽喳喳,似乎在赞叹我们齐心协力;远处的杨柳随风摇曳,似乎在为我拂去满身的疲惫;夕阳的余晖照耀在我的脸上,似乎在向我表示祝贺。啊,成功的滋味真好!”在这段描述中,学生结合排比、拟人手法,不仅使整个活动充满快乐,更衬托了学生在获得胜利时的喜悦情感,这样的情感表达十分自然,可以让文章给人生动形象的阅读体验。

3.完善写作技巧

对小学生而言,模仿是十分普遍的,这也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在写作指导中发挥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模仿练习中提高作文水平。借鉴写作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经典课文段落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以促进学生基础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但是在借鉴写作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借鉴写作并不等同于抄写,并不是将课文原封不动地抄在作文本上就是借鉴写作。借鉴写作教学一般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风格与写作技巧,第二阶段引导学生创新写作,两个阶段缺一不可。学生在借鉴写作中,内容上要体现出“神似”,结构上要体现出“形似”,对借鉴内容要有一定的创新,运用的修辞手法要适当,词语使用不能过多重复,避免出现语意雷同的问题。比如例句借鉴仿写训练“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_____,就要_____”。要求学生准确把握“如果……就……”句式,掌握例句运用的比喻、拟人修辞,理解例句表达的奉献精神。只有掌握了这些要点,学生的借鉴仿写过程才会变得更加顺利。通过借鉴仿写训练,可以完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通过口语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交际,而口语是语言交际的重要形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要通过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从而间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每次课文教学完毕,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的重点内容提问:“这段内容是课文的重点内容,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段内容可以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有怎样的收获和感悟?”这些提问让学生产生对问题的探究欲,通过小组讨论,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总结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语言更加自然。口语交际是重要的语言表达形式,必须足够重视,通过口语表达训练,改变学生在应用语言时给人的枯燥、单调、刻板印象,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教师要讨论交流阶段,在旁边倾听学生讨论的内容,而学生要确保在表达观点时体现完整性、准确性及简练性,再结合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评价内容,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表达。口语表达训练能让学生从文章中充分汲取重要观点,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批注笔记,实现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教学要求学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用笔记录感悟,所以在写作训练中,应结合阅读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前提,在多项举措的共同应用中,将读写结合,鼓励学生应用批注笔记的方式,记录阅读感悟、阅读随想和收获,既可以是对一些重难点词汇的理解、对课文中某些人物的评价、对优美句段词汇的感悟等,也可以是对课文没有明确写出来的内容的补充、对课文表达形式和特点的概括总结等,甚至可以将读后感写在阅读批注笔记上。通过对优美词汇的批注、记录以及摘抄,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能熟练运用这些词汇,进一步扩充了语言词汇储备量,促进作文水平的提升。比如在《军神》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录对刘伯承这一人物的印象和感想。有的学生在批注笔记上写道:“一个视死如归的军人,连死亡都不害怕,却害怕麻醉药物影响自己的大脑,我觉得他不想打麻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战争年代麻药十分珍贵,自己可以克服疼痛就尽量少用麻药,将珍贵的麻药留给那些上前线的战士,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啊!”通过这样的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批注笔记,让学生在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

6.学会观察,以加强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指的是对人物、事物的重点和亮点进行详细描述,以提高文章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小学生在细节描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作文內容常常过于啰嗦,缺乏营养,还存在跑题问题。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细节描写的重要性,为了使相关内容更加生动、引人入胜,就要学会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细节描写。要运用恰当的语言表现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态。在对动作和神态的描述中,要体现用词的丰富和准确性;在语言描述过程中,要准确选择可以表达人物特点的词汇,以便在阅读过程中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在细节描写过程中必须体现真实性与可信性,不能凭空捏造,胡编乱造。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留意生活细节,使描述的内容符合生活常理,才能提升作文的真实感和说服力。优秀的细节描写能达到“传神”的目的,可以充分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提升作文内容的感染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细节描写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写日记的途径,对生活细节进行详细记录,尤其对有深刻印象的事物,要能在描述的过程中力求抒发真情实感。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水平,通过读写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更有专注力,实现深层次阅读。读写结合教学可以解决许多略读、浅读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让阅读体验更加丰富。读写结合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深度阅读思维的影响下加深情感体验,由于缺乏素材积累,在语言组织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很难产生丰富的写作思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积累意识,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素材的重要性。还可以引导学生掌握表达技巧,帮助学生在借鉴、迁移训练中加深阅读体验与感悟,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教师要捕捉学生的情绪感染点,比如在描写活动时,不能让作文内容仅停留在活动的热闹表层,还要表达真实的情感,让文章给人生动形象的感觉。运用读写结合训练可以丰富小学阅读写作指导方式,让学生在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中,掌握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让作文内容体现真实性和生动性,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作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