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感悟、积累

2023-12-08 15:34顾双双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3年7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内容

顾双双

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占据首要位置,随着国家各项教育政策的落地,学生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空间,小学阅读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切入点,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目的是促进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学习需求相吻合,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助力其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最终达到“减负悦读,沁润书香”的目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课堂就是他们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阵地。怎样提高小学生的独立阅读水平,增强课堂教育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围绕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

小学教材中的部分文章包含作者的真实生活经历以及生活感悟,这意味着这些文本与实际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掘文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尽可能地将文本内容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这样的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获得的阅读情感更为真实,在生活中也能联系到所学习的知识,从而使教科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长此以往,学生甚至可以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独立理解教材内容。因此,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文本材料,以教材内容为教学设计的基础,回归生动的语文教学。

例如,教学《纸船夫和风筝》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课前任务,让学生与家长一起用不同风格的纸制作各种类型的风筝,如动物、花、树,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制作成果。这样的方式,使枯燥的文本充分地融入生活,提高了学生对教材中相关文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乐趣,从而提升阅读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实践性,符合学生的特点。教师根据阅读文本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阅读教学更有吸引力。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深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内容、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文本的结构和文章的脉络,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教师要对学校所配备的教学器材进行充分利用,用多样化的方式展示课文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对文章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例如,学习课文《腊八粥》,教师了解到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喝粥的经历,但是对于正宗的腊八粥还有些陌生,因此,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展示腊八粥的制作环节以及不同的人对于正宗腊八粥的评价。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在这样的閱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热情会不断被激活,想象能力也会不断提升。

三、依照文本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小学生年纪小,阅读时往往没有自制力,很容易被外界影响。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让学生的阅读体验更为丰富,在阅读过程中能深入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对于其中描写的内容印象也会更为深刻。

例如,《北京的春节》通过细腻的描写手法,将北京的春节习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可以依照文本内容安排相应的活动。例如,可以让学生学习做腊八蒜,或者品尝一下文本中描述的杂拌儿,等等。将文本内容展现在实际生活中,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教师开展阅读教学。

四、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应根据文本内容与学生现阶段的能力和水平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才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已经成为教师开展阅读教学重要的技巧,学生在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和深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技巧的使用,通过布置课堂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让学生能跟随教师的引导,清晰地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脉络,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学习《观潮》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课堂阅读任务,例如,这篇文章中哪些段落是描写钱塘江春潮的?在描写钱塘江春潮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这篇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顺序?在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阅读的效率会大大提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回答情况可以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在开展课堂活动的时候,更有针对性。

五、对文本内容进行归类,进行单元化阅读教学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单元教学更加适合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分类,对相同类型的文本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这样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也会更有目标和方向。

例如,在学习《盘古开天地》时,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仅关注课文内容,而要将与本课类型相同的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故事,也融合到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相同类型文本的对比,进一步提升阅读分析能力。甚至在日后的学习中,教师只要进行了文本的分类,学生就能自己规划学习,主动对文本进行分析对比,深入了解文本中的知识,学习效率也因此大幅提高。

六、科学制订阅读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行,教师要更加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制订学习目标时也要更加明确。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大多是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中心思想,感悟文本描述的故事,这样过于空泛的教学目标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环境,学生不能深入理解目标要求,阅读积极性不高,阅读过程也过于空泛,导致教学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分三个方面,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指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最终能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学会什么样的技巧。过程与方法指学生运用怎样的学习方式,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获得了哪些能力。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对自己日后价值观有什么影响?从这三方面制定目标,会让教学目标更加明确,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方向,阅读能力会因此而提高。

七、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确保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不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学生很容易半途而废,不能很好地完成阅读任务,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得不到收获,阅读能力也不会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特质进行把握,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这样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并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布置阅读任务时,要根据学生的喜好和特质推荐相应的书籍,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制订相应的计划,比如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两个月之内读一篇短篇小说,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一个月以内,不仅要阅读这篇小说,还要有深刻的感悟。教师要抽查学生的阅读计划,保證阅读计划的顺利完成。阅读完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分享阅读感悟,教师从旁进行纠正和补充,从而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培养阅读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八、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有效提高阅读效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阅读,和同学交流在阅读中的收获和感悟。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较之以前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教师在教学中也更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由于课堂时间较短,导致这样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表面。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变这样的情况,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基于对学生的认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以及认知能力的强弱,对学生进行分类和整合,使每个小组中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优等生可以带动中等生以及后进生,在小组中更容易形成互帮互助、互相促进的良好学习氛围。在分配任务时,教师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具体的任务,使不同阶段的学生能在小组中得到有效锻炼。学习较差的学生可以负责对文本内容的整合;学习中等的学生可以负责发掘文章脉络,分析文章结构;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可以找文章的中心思想。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分工,所有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进步与成长。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各项教育政策的实施,学生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空间,为小学阅读教学带来新机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基础的内容,课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战场。怎样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语文教师深入研究,发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尽可能地将文本内容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阅读感受,并在生活中联系和运用阅读知识,从而使语文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掌握阅读技巧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未来的阅读中不断进步。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安排有一定层次的任务,从而保证每个阶段的学生都能获得提高,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主要内容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