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助力写作教学

2023-12-08 15:34王心祎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3年7期
关键词:表现手法课文教材

王心祎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鲁迅先生曾说:“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话语虽简单,道理却真。教师应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本文提出并深入分析了几种适用于写作教学的读写策略,以解决当下读写结合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材为基,精准切入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整合了大量的优秀读写资源,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基础写作教学。况且,语文教材的内容是经过严格审查的,科学性、合理性、逻辑性都非常好。教师在实施读写教学策略之初应充分挖掘教材读写资源,适当地将其融入写作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认真研究、充分把握语文教材的设计脉络,找准其中可利用的内容,再结合学生学情科学设计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优势。

1.寻找学生兴趣点

语文教材设计是面向全国学生的,有些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学生在学习时难免兴趣寥寥。这个时候,教师若能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将教材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使枯燥、生硬的学习内容转变成生动、有趣的学习资源,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纳米科技就在我们身边》为例,这篇课文属于科普文章,介绍了什么是纳米技术,纳米技术的作用、优点。但文章并未介绍太多学生感兴趣的纳米科技的应用。教师可适当搜集一些有趣的纳米科技应用视频,在课堂上播放,以此为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下来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完成教学后,教师可让学生针对其中的科技术语简单地解释,并记录纳米科技的作用以及自己学习之后的感受。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不仅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减少学生对写作的厌烦情绪,保持对写作的热情。

2.抓住疑难点

读写结合教学是一项长期任务,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在于从疑难点切入,解决学生写作的痛点。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教材,结合读写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开展写作教学。

以“我的自画像”教学为例,教材中提供了很多好词好句,但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有限,不一定能准确运用。教师可将教学重点放在通过外貌特征、神态描写反映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上,并以此为切入点强化读写结合教学。具体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师生谈话,出示教材,让学生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描写自己。第二,展示一段完整描写个人特征的语句,并配以图片,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如何从五官、发型、身材、皮肤等方面描写一个人。这一阶段教师最好以自身为例,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第三,在基本的外貌描写结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性格、爱好、特长等方面入手描写自己,并展示自己所写示例与学生共同分析。第四,引导学生讨论及阅读示例,并尝试进行同桌之间的描写。从整个教学过程看,选择教学疑难点为切入点进行读写教学的前提是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科学选择疑难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出疑难点,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作文课堂不枯燥、不单调。

3.利用情感结合点

语文教学不仅是字词句的教学,更是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教学。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远不能在字里行间把握各种情感,如果教师能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感悟,在写作中准确表达思想感情,就可以解决写作难题,大幅度提升作文水平。

以《开国大典》为例,该文讲述了1949年开国大典的盛况。通过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领悟新中国成立的艰辛以及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在进行读写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爱国、爱生活为切入点。首先,播放开国大典的影音资料,利用视觉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让学生进行文章的初读、深读、精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文章结构、叙述顺序及生字词。深读课文,要求学生划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在全班交流。精读文章段落,体会字里行间蕴藏的感情。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朗诵,感受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荣誉感,并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在完成以情感结合点为切入点的阅读教学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相对于其他形式的读写教学形式,以情感结合点为导向进行的读写教学更能深挖学生的内心情感,解决学生写作的“无病呻吟”问题。

二、定向仿写,稳步提升

读写结合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教师在实际应用中应进行长期的教学规划,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能力、态度等,设计与其相适应的读写、仿写训练课程,从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1.语言仿写

大部分小学生的作文宛如流水账的主要原因是词句储备有限,不能运用更准确、简洁的词语表达所思所想。因此,教师开展仿写训练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丰富学生的语言,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言仿写既可仿写课文,又可仿写名言等。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特点,教师应以教材为主,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语言仿写训练,形成日常化的教学机制。以《琥珀》的教学为例,该篇文章描写的琥珀非常生动、形象、具体,以此为对象开展仿写训练能有效提升学生对动物的描写能力。教师可依据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语言分析、仿写训练。如“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愉快地飞舞”“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这些语句使苍蝇的形象跃然纸上。教师可让学生仔细回想自家养的兔子、小狗、小鸡、小鸟或者动物园里的狮子、老虎等动物,并尝试借鉴作者的描写手法简短地描写这些动物的神态、动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的语言让学生背诵,双管齐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结构仿写

大部分小学生写作时结构混乱、语无伦次的主要原因是其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如在课文教学中适当地开展仿写训练,保证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文章的结构布局技巧。

以《将相和》教学为例,该文每个段落讲述的故事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三个段落构成了整个将相和的故事,文章结构十分清晰。教师授课时可逐步引导学生感受每个故事,使其主动发现部分与整体、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如可先开展阅读教学,让学生大致了解故事内容,并尝试让学生列出课文的提纲及段落的主要内容。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比如教师可从时间、因果两个方面对三个故事进行分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写作也需要逻辑。完成这一系列的教学之后,教师就可以设计仿写任务,继续强化写作教学。需要注意的是,写作逻辑结构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思维,教师在讲解时应從事件发生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方面入手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其应用范围具体讲解,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结构体系。

3.表现手法仿写

表现手法多样,小学生在仿写中若能灵活运用这些表现手法,能使作文更加生动、具体。教师在布置仿写训练时可从课文中挑选一些运用比较典型表现手法的段落或语句,仔细地拆解、剖析,长期坚持下去就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渲染、对比、烘托、虚实结合等,不同的表现手法有不同的效果。比如在《草原》这篇课文中,作者在第一段描述了热闹的草原场景,与第二段“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阅读、感受,并引出对比的表现手法。在学生基本理解后,教师可进一步举例:“湖水静得像个安睡的孩子,岸边的树影倒映在水中,一动不动(静态)。风来了,吹皱了湖面,树影散开了,又聚起来(动态)。”紧接着,教师可设计仿写训练题目:运用动静对比仿写学校的寂静。需要注意的是,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仿写训练中应适当地降低学习、仿写难度,选择的教学素材也要尽量简单,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内外结合、积累素材

阅读量的增加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新课标要求小学生阅读更多的书籍、报纸,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引领小学生阅读与其身心相适应的书籍,并积累素材。同时,还应对其进行阅读指导,使其能更加科学地阅读。

1.教材内外衔接阅读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根据部编教材内容,替学生选择一些适合的课外阅读材料。同时,适当地丰富阅读方式、材料积累方式。比如在完成课文的学习后,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积累成写作素材。例如,在完成《狼牙山五壮士》的学习后,引导学生从事迹、意义两个方面入手将课文凝练成素材:抗日战争期间,晋察冀边区狼牙山五壮士舍身跳崖的故事充分展示了不怕死、不畏死的崇高革命精神。接下来,教师还可以推荐与其类似的《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等课外文章,让学生阅读后积累素材。运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持续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从而加强读写结合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丰富课外阅读方式

阅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阅读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可适当地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报纸,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学习。比如,在完成《纳米科技就在我们身边》的教学后,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将央视网科教频道的“科技之光——改变生活的纳米技术”节目推荐给家长,让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继续深入了解纳米科技。另外,还可与家长沟通,打造家校联合教学机制。如推荐一些合适的教育電影、视频等,或者督促家长带领学生去图书馆、参加各种学习阅读活动等。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读写教学应与时俱进,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读写结合,促进写作教学的发展。

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读写结合既要以教材为基础,又要以新理念为导向,顺应语文教学改革趋势。教师要深入把握读写结合的教学宗旨,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科学设计读写教学流程,确保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更要拓宽教学范围,进行新一轮的教学方式创新,创建更加完整、科学的读写教学模式,推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机制的发展。

猜你喜欢
表现手法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背课文的小偷
厚重感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