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改编·营销:悬疑题材网络剧的“出圈”路径探析

2023-12-10 22:00李艺玮
声屏世界 2023年17期
关键词:悬疑剧出圈题材

□李艺玮

伴随着媒介生态的演变和受众审美的改变,网络剧逐渐摆脱原始的草根形象,在制作内容选择、风格设置、投资规模等方面都逐渐成熟,[1]无论是创作团队还是主演阵容都愈加专业。网络悬疑剧作为网剧的热门剧种,凭借扑朔迷离的故事内容、严谨细密的情节逻辑以及别具匠心的视听语言赢得许多观众的青睐。当下,网络剧的整体发展愈加精品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悬疑题材的网络剧在类型、改编、营销等层面上不断突破与创新,逐渐走出了一条“出圈”之路。

类型精细:融合多种元素

在日益激烈的网络剧市场环境竞争中,悬疑剧融合“涉案”“女性”“家庭”等元素,剧集内容更加丰富,剧集结构更加立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网络悬疑剧故事情节同质化的现象,提高了对受众的吸引力。

悬疑+涉案。涉案元素与悬疑剧的融合在网络剧中出现较早,包含刑侦和犯罪两类题材,在网络悬疑剧发展初期,刑侦题材是悬疑网剧中作品数量最多的主流题材。在这类题材中,叙事视角大多以刑侦人员为主,主人公往往拥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敏锐的感知力以及天赋异禀的洞察力,他们根据案发现场遗留下来的各种证据与线索,在现代科技的辅助下,通过刑事侦查手段抓捕罪犯、探寻真相,代表性作品有《法医秦明》《谁是凶手》《尘封十三载》等。刑侦题材的悬疑剧出现时间较早,且这类题材大多拥有固定的剧情创作模式,创新空间较小,突破难度较大。与刑侦题材不同,犯罪题材的叙事视角往往从嫌疑人的角度出发,以扑朔迷离的案件为故事诱因,通过悬念的设置与解构,围绕罪犯的犯罪心理,融入对社会现象的挣扎与反思,而刑侦人员在此类作品中主要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作品大多以嫌疑人的犯罪动机来揭示人性的善与恶、心灵的扭曲与舒展。近年来,受日本推理小说的影响,“社会派推理”在中国逐渐盛行,犯罪元素在网络悬疑剧中的融合愈来愈灵活,相对于其他推理流派,“社会派推理”更注重罪犯的心理世界,即对人性的探索,进而批判社会不良现象,揭示社会矛盾。“社会派推理”惯于将故事内容置于真实的社会背景中展开,比如《尘封十三载》中关于凶手的犯罪手法和作案细节的内容表现较少,着重探讨了罪犯的精神创伤与极端心理,由此引发受众反思当下社会暴露出的矛盾与冲突。此类作品在揭露罪犯恶行中承载着对人民生命安全与切身利益的价值表达,携带着对社会议题的回应与思考,提高了悬疑题材网络剧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悬疑+女性。当下,国产剧对女性话题的关注度有多高涨,越来越多的类型剧将女性元素融入其中,以女性视角讲述身处各个年龄阶段的女性所遇到的问题和所陷入的矛盾,通过描绘女性在时代的洪流中扮演的角色展现女性力量的崛起。“悬疑”和“女性”两大热点相结合,“她悬疑”这一细分类型便迅速赢得观众喜爱。2020年,以《不完美的她》《危险的她》《摩天大楼》《白色月光》为代表的“她悬疑”网络剧掀起一波收视热潮;2021年,《女心理师》《谁是凶手》等作品获得高关注;2022年,《回来的女儿》里“母亲”和“女儿”两个女性角色在社会现实中的爱恨挣扎,将女性的情感思想、身份责任展现得淋漓尽致;2023年,《回响》以女刑警为主要叙述主体,展现其在谜案与婚姻中的茫然与周旋。“她悬疑”网络剧的亮点在于以女性为主角,让女性成为情节内容和主题内涵的讲述者,用悬疑的创作手法展现女性在家庭、校园、职场中遭遇的困境,在亲情、爱情、友情中陷入的矛盾以及她们的自我成长。比如,《摩天大楼》以女性从小到大在现实社会中可能会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突破口,将棘手的社会议题安排在不同的女性人物身上,由此表现当代女性在社会中的各种困境。网络剧“悬疑+女性”的类型融合,在镜头表达、人物塑造、叙事模式上处理得都颇为细腻,一方面大胆突破了悬疑题材网络剧固有的审美惯性,另一方面也对女性话语生产、女性立场建构、女性价值提升起到推动作用,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悬疑+家庭。影视作品作为社会议题的镜像呈现,其所表达的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于悬疑剧的框架中嵌入家庭教育、儿童成长、婚姻伦理、中年危机等社会热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受众在观剧中进行自我反思与心理救赎。家庭系统理论将家庭视作一个系统,认为家庭中任何一个成员的行为都会影响其他成员,甚至会影响家庭的结构和功能。[2]因此,父母角色的缺失与亲子关系的错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必定会成为日后无法弥补的遗憾。近年来,悬疑剧密切关注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家庭关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从家庭这个最小的社会单位着手,反映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棘手问题。2020年,现象级作品《隐秘的角落》实现了流量与口碑的双丰收,剧中的三个孩子身世不同,但是原生家庭都十分不幸。以朱朝阳为例,他生活在一个压抑的家庭环境中,父爱的缺失,母爱的错位,“只需要好好学习,不需要在学习阶段交过多的朋友”的教育观念,使这个原本善良正义的男孩逐渐产生邪恶极端的想法。2021年,《八角亭谜雾》里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与忽视造成的悲惨局面同样引人深思。家庭关系是否和谐融洽对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有着直接且深远的影响,这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在悬疑题材里融入家庭元素,通过对悬疑事件进行追溯,让大众在观剧的同时不断反思自身家庭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由此揭示教育方式、婚姻伦理、亲子关系的真理与本质。不可否认,家庭元素的添加为悬疑题材网络剧增添了人文关怀色彩。

改编精良:IP 赋能影视化创作

IP 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意为“知识产权”,一般可以引申为“原著”或者“资源”。网络文学IP 即网络文学知识产权,主要指“由网络原创作品版权延伸出来的形象、故事以及不同形态的文化艺术样式”。[3]网络文学小说本身已经积累了稳定的粉丝基数和流量数据,所以将网络上拥有较高人气的优质悬疑小说进行影视化改编,逐渐成为悬疑题材网络剧主要的创编素材。文学与影视所使用的符号和媒介不同,影视化剧情改编必须要结合相应的媒介形式对文学经典进行艺术重构,这对网络悬疑剧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但是在某种程度上,网络文学IP 改编对于悬疑小说与网络悬疑剧来说是有益的,网络文学为悬疑题材网络剧的创作提供了生产力,而网络悬疑剧在保留文学作品深度的基础上实现了多样化表达。IP的影视化改编过程并非简单地将文字转换成影像,需要在全面把握文学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悬疑题材网络剧在剧情内容的延展与转换、人物形象的打磨与塑造上改编精良,使得IP发挥最大作用,赋能网络剧。

剧情的延展与丰盈。在IP 影视化改编过程中,剧情的适当调整可以使作品更加符合影像叙事的艺术表达。在悬疑剧中,故事背景的铺垫与叙事线索的表现是观众理解剧情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与原版小说相比,网络悬疑剧的剧情改动大多呈现在丰富故事背景与扩充叙事线索两方面。《无证之罪》改编自紫金陈的同名小说,相较于小说,剧中的李丰田不是意外杀害了骆闻的家人,而是基于过往纠葛的报复,故事背景的丰富使李丰田与骆闻之间的人物关系得以延展,剧情走向更加扑朔迷离、吸人眼球。《隐秘的角落》改编自紫金陈的另一佳作《坏小孩》,小说中普普和丁浩敲诈张东升三十万的动机是希望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而网络剧中则改成为了给普普患有白血病的弟弟治病,敲诈动机的转换除了使剧情更加合理之外,还使观众在情感上又融入几分同情。在扩充叙事线索方面,小说《坏小孩》将重点放在了朱朝阳、普普、丁浩这三个儿童与张东升的对峙上,没有过多关注其他角色,而网络剧《隐秘的角落》则多条线索同时进行,比如张东升在学校的工作日常、朱朝阳与母亲周春红的亲情错位、周春红与马主任的感情纠葛、严良与警察陈冠声的交流线索等。立体饱满的故事背景与多线交织的叙事表达相辅相成,悬疑题材网络剧在影视化剧情改编的道路上愈加成熟,对于整个影视行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人物的重构与塑造。剧本化后的小说是一种新的艺术实体,这种不同的艺术实体是不可能完全复制并且呈现出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所以需要根据情节的发展脉络对人物进行重构。[4]近年来,悬疑题材网络剧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化人物改编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重构人物职业,如网络剧《无证之罪》中,将严良的身份从大学教授改成刑警,更加符合专业在职人员办案的逻辑;小说中的程序员郭羽在剧中的身份改为了刚毕业的实习律师,相较于程序员敲键盘写代码的工作日常,律师的工作环境更容易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为后续展现其贪婪黑化的一面埋下铺垫。二是塑造新人物,如网络剧《沉默的真相》改编自紫金陈的小说《长夜难明》,剧中增加了一个全新的人物——记者张晓倩,此角色在剧中完成了从“被保护者”到“保护者”的身份转变,甚至起到扭转结局的重要作用,传递出正义勇敢的价值理念。《隐秘的角落》也在剧中增加了一个崭新的人物——片警陈冠声,他工作兢兢业业,并且尽心竭力地挽救“坏小孩”严良,是剧中为数不多的正面形象,也是这片隐秘的角落里难得的火光与明亮。

营销精妙:线上线下双线联动

网络视频平台自身具有的产业优势在为网络剧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竞争压力,随着悬疑题材网络剧数量的激增和质量的提升,“悬疑+”类型融合日渐精细,影视化改编策略愈发精良,在“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优秀的作品也可能会淹没在网络信息的洪流之中。悬疑题材网络剧若想在系列类型剧中脱颖而出,除了作品本身精品化的内容创作之外,还需要精妙的营销策略为其锦上添花。

“厂牌化”运营实现精准定位。随着网络剧市场的崛起,“厂牌化”运营模式逐渐在视频平台深耕起来,以爱奇艺平台的“迷雾剧场”为例,其以对标美剧的精品化制作、强情节快节奏的短剧排播吸引了大量热衷于观看悬疑题材网络剧的用户群体。2020年5月19日,爱奇艺平台推出悬疑类型剧场——“迷雾剧场”,作为国内视频平台的首次“厂牌化运营”实践,“迷雾剧场”在一个暑假内集中排播了五部悬疑剧,剧集长度相同,均为12 集,《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佳剧均出自“迷雾剧场”。除了爱奇艺平台的“迷雾剧场”,优酷平台的“悬疑剧场”同样使拥有相同兴趣的用户聚集在该剧场,受众的观剧体验能够在剧场运营的统一批量管理中得以升级。

全媒体宣传助力佳剧出圈。在全媒体时代,微博、抖音等各大社交平台早已成为网络剧宣传的绝佳渠道,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制造“剧梗”实现霸榜热搜的宣传方式逐渐流行起来,而新颖的宣传方式不仅可以使作品锦上添花,还能够吸引大量的受众,为剧集的播放赢得巨大的流量。2022年初“出圈”的网络悬疑剧《开端》首播当日,两位主演在个人抖音账号上分别发布了两条风格不同的短视频示意自己“献入时间循环”特来“求救”观众,两条视频点赞量合计超过百万,用户在评论区的互动量也十分可观;剧集开播五天,303 个微博热搜,“高压锅PTSD”“卡农铃声”“反炸CP”等话题引发众多网友参与讨论,均助推该剧口碑出圈。2023年出自爱奇艺“迷雾剧场”的网络悬疑剧《尘封十三载》在微博平台上的宣传也别出心裁,除了让用户参与话题寻找真相的“沉浸式追凶”活动之外,还增加了“剧评大赛”的设置,拥有众多粉丝的微博大V的意见领袖对于剧情内容和细节线索的“神评”也提高了该剧的话题流量,助力该剧在社交平台上的热度不断攀升。

线下延伸巧妙实现联动。近年来,悬疑题材网络剧的营销一直在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探索,宣传形式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联动。线下宣传不仅直观深刻,贴近受众的现实生活,而且还可以更大程度地丰富受众参与剧集的体验感与满足感,各种线下活动在唤起受众对于悬疑剧情节内容的好奇心的同时也为该剧集的播放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在北京西单地铁站,爱奇艺配合“迷雾剧场”热播中的剧作多次举办互动式创意展览,吸引了大量剧迷前来感受跨屏交互狂欢。除此之外,爱奇艺还与肯德基联合推出“K 系列”咖啡,受众可通过购买咖啡获得剧集线索。《沉默的真相》开播期间在厦门沙坡尾开设了一座“沉默的报刊亭”,通过透光报纸《江潭小报》,使观众与剧中角色展开一场跨越屏幕的沉浸式互动。《谁是凶手》开播之前,爱奇艺“迷雾剧场”在上海THE BOXX·城市乐园举办了“迷雾现场”线下潮流趴,以“迷雾杯”线下剧本杀大赛的方式吸引受众进行角色扮演,提前了解剧情的大致内容。《尘封十三载》的取景拍摄地是雾都重庆,开播期间,官方团队在微博平台邀请受众打卡剧中的名场面拍摄地,品尝剧中人物同款美食甚至可以发布重庆旅游Vlog 来赢奖品,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双线联动。由此可见,线下营销能够很好地实现两种不同空间营销的“平行对接”,为用户真实参与到剧集之中提供了多元便捷的渠道,有助于开拓潜在用户群体。[5]

结语

在国产网络剧创作市场中,悬疑题材网络剧掀起了新一波的热潮,多种元素融合形成“悬疑+”发展趋势,IP 影视化改编奠定创作基础,加之新颖精妙的营销策略,无疑会使一批制作精良的优秀网络悬疑剧突破圈层走向大众,也反映出中国影视文化正在良好发展。与此同时,受众的审美需求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提升,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如何突破创新,带来更优秀的文化作品,这是网络剧创作者所要面临的新的思考和挑战。

猜你喜欢
悬疑剧出圈题材
萌囧动物出圈记
探索品牌出圈的底层逻辑
中美悬疑剧女性身份与小镇地域性的构建
迷雾剧场悬疑剧的认同机制研究
“国潮”出圈之旅:从文化自信到品牌自信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浅谈中国网络悬疑推理剧的创新发展
纪检新手“出圈”记
从电视到网络我国悬疑剧发展新策略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