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互动的供应链效能提升机制

2023-12-10 19:40王子阳朱武祥罗浚知王铎润
中欧商业评论 2023年5期
关键词:数智网点商业模式

王子阳 朱武祥 罗浚知 王铎润

中国乃至全球供应链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供应链领域发生的一些创新与变化非常有借鉴与指导意义。《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达32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成倍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的供应链涉及的范圍已不只局限于物流仓储等活动,而是贯穿于商品与服务的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联通经济社会各个环节和领域,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供应链发展水平相比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是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社会由供应链产生的成本占GDP的比率为14.6%,远高于发达国家的7%~8%的水平,我国供应链有巨大的优化空间。

产业构成可以划分为供应链与消费端两部分,消费端的活动数据被反向用于供应链各环节的实时调整与优化。目前,供应链的优化会涉及“数智技术、产业商业模式、金融”三大要素,我们称之为三个轮子。

数智技术指当今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商业模式是指企业自身、企业与产业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经营活动分工与交易结构,金融目前主要是指供应链金融,今后可以拓展到企业的固定资产融资。数智技术、产业商业模式、金融三大要素相互作用,即三轮互动。数智技术为金融活动的提效与产业商业模式变革提供物质基础与生产力,金融为参与产业链主体提供资金支持,产业商业模式则引导技术研发、应用方向与金融资源协调配置的模式。供应链科技的发展助推供应链管理优化,进而引领产业商业模式优化,相应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助推产业链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图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报告中提及的“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交通强国”的过程中,也离不开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以往对供应链效率优化的方式更多聚焦于如何利用数智技术(如ICT、IoT、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和AI等手段)提高供应链中研发、生产、物流、仓储等单个活动的效率。但由于供应链本身的高复杂度和不确定性、供应链各参与角色间的协作缺失和协调不畅,以及供应链不同管理环节的目标相互冲突等原因,只能从供应链局部环节入手,优化效率局部且有限,并不能完全解决供应链面临的问题。

除了利用技术手段优化供应链的业务活动外,通过调整金融活动的运作方式,提高供应链整体融资效率是供应链优化的重要方向。供应链金融使核心企业的融资资源能够赋能给链内其他企业。但由于现有金融机构难以获得核心企业链属上下游企业的经营和交易过程信息,如客户身份识别、贸易背景核查、交易确权以及管理抵质押物等,使得核心企业的信用大多仅能涉及一级供应商或一级经销商,难以对供应链上的第二层及以后层级的企业形成有效覆盖。

在推动产业升级过程中,仅依靠技术与金融两个要素不足以实现产业的根本变革,需要站在产业商业模式的高度,对数智技术手段与金融资源加以利用与合理调配,用产业商业模式的“主轮”带动技术与金融两个“副轮”,让技术创新的效果落实到全产业分工方式的改变,让金融资源的流动打通企业与产业商业模式中的资金堵点,才能实现真正的三轮互动与产业升级。

本文应用魏朱商业模式理论,探究“数智技术、产业商业模式、金融”三轮互动的作用机理和效能。

数智技术-产业商业模式相互作用技术驱动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根据魏朱商业模式理论,企业从事的经营活动集合是商业模式的底层要素。商业模式升级的内核就是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活动进行拆解,并对其承担主体、运行方式和交易结构进行优化。数字化时代,新的数智技术可以从两个方面驱动产业商业模式变革。

首先,在数智技术的驱动下,商业模式设计的资源能力要素出现了数据和算法两大关键要素,这是新的数智技术驱动产业商业模式变革的逻辑起点。

以往由于对企业经营活动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的能力不足,往往只能依靠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收集。随着数字技术在供应链的应用和企业活动流程化程度的提高,此前大量未被利用的数据资源,可以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优化的依据和手段。算法则是对数据进行结构化解析的逻辑,能帮助决策者利用数据理解已有活动,并对未来进行预测。算法的出现使数据处理效率大大提升,能将数据转化为直接指导决策的信息(图2)。

其次,在供应链金融科技改变了商业模式的关键要素后,活动的连接关系以及承担活动的主体分工和主体间的交易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

在经营活动链条中,通过算法解构,单个活动自身的数智化升级不仅能优化产生数据的经营活动本身,更能帮助经营活动集合内的其他活动升级。跨活动之间的数据打通使得经营活动结构不再是线性链条,而是可以打破主体和活动之间的隐性壁垒,重塑价值链条和产业生态。此外,数智化带来的新交易方式、交易要素以及盈利模式的改变,引发了主体间的交易结构重新设计,新的交易结构可以提升产业商业模式的稳定性,降低模式运行的风险。

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引导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很多情况下,新技术正是在产业商业模式发生重大变革的前提下诞生的。传统产业在发展中由于信息不互通、组织统一管理难度大、收益与风险结构的错配等因素,暴露出种种问题与难以解决的困难。化解这些难题往往首先需要变革底层的产业商业模式,对以往不合理的经营活动分工与交易结构进行重构,再引导相关技术按照商业模式转变的需求进行创新,以此为企业主体之间活动分工与交易结构创新提供技术基础,推动技术创新。

例如,C2M、D2C等模式的出现,需要更加准确地识别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推动了协同开发、研发仿真、反向定制等技术的出现。商业模式升级带来的技术创新已然成为数智科技发展的重要导向与推动力,这些新技术反过来又将为产业商业模式的变革打开更多空间。

金融-产业商业模式相互作用 金融活动具有以下两大特点,使其对产业商业模式的优化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

其一,金融活动作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流程中,能快速切入企业供应链模式的升级。金融作为主体间交易的中介与载体,时常会由于物流和资金流在时间上的不统一,以及交易双方信用信息方面的不透明等,影响具体交易结构的执行效率。

其二,供应链作为由多个主体、多种活动组成的全过程链条,由于木桶效应,供应链效率提升的关键在于链条中最弱的一环。该环节的主体往往规模较小,普遍存在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因此,供应链金融能够帮助供应链中能力较弱的主体在交易结构中得到更多的资源能力支持,促成产业商业模式的整體升级。

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引导金融活动重组创新。产业商业模式创新不但催生了新技术诞生,也促进了金融活动链条中的一系列变革。传统的金融机构受到监管政策、信贷风险管控要求等条件的束缚,无法对所有缺乏相应资源能力的利益相关者提供资金支持。这就需要通过商业模式重组来改变以往不合理、不适用的交易结构与监管方式,帮助金融活动与资金配置突破传统交易方式与风控思维的约束,通过模式调整让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与企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匹配。

技术-金融相互作用 数智技术赋能金融创新。与技术驱动产业商业模式变革的逻辑类似,数智技术的应用也主要是从数据、算法维度上赋能金融资源配置的创新。传统金融机构受制于信贷风险管控规定的约束,无法为缺乏抵押能力的中小企业主体提供资金支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无法准确获知并评估中小企业的资产状况与信用资质。此外,还有一些企业持有的是非标资产,例如农业种植和养殖业企业,金融机构无法对该类资产进行估值、确权、监管与处置,导致该类企业无法获得贷款。借助数智技术,上述资产监管、估值等方面由于经营信息不透明带来的资源配置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结合以上对数智技术、产业商业模式、金融三大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不难发现,在这三者之间可以构建一些助推产业发展的循环路径。比如以技术创新为起点,可以构建两条发展路径:其一,新技术为企业商业模式变革、交易结构重组提供了物质基础(更多的信息来源、更高效的管理手段等),驱动产业商业模式创新,让产业突破原有的问题与阻碍,加速产业发展,做大实体经济蛋糕,为金融市场注入更多的资金,从而支持下一步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其二,新技术为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监管、信用评估方面的可靠基础,让需要补齐资源能力的企业获得资金支持,从而顺利完成商业模式调整,优化供应链或者整个产业的商业模式,进而孕育下一代技术创新。

以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或金融活动为起点的发展循环路径在此不逐一赘述,关键在于要从整个产业分工、交易结构——也就是产业商业模式的高度来看待技术与金融创新带来的一系列改变,把握、设计产业变革的起点与发展路径,这样才能找到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将创新的效益最大化,从而摆脱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使经济增长在充满不确定的内外环境中获得更强的韧性与可能性。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作为供应链金融科技落地的优秀实践,可以验证上文所述的数字时代供应链优化的“三轮互动”机制。下面将通过锂电池回收案例,探讨京东如何实现外部供应链和整体商业模式的优化提升。

目前,我国锂电池处理行业主要以回收低速二轮/三轮电动车的小动力电池和梯次利用为主,基本形成了包括电池生产企业、电池应用企业、联合资源回收企业、电池资产管理服务企业等主体在内的回收模式。

对第三方回收网点,由于其分布较为分散,具有较强的地方特点,导致缺乏统一管理,在安全、环保上也存在一定的乱象。在资金方面,由于电池回收处于卖方市场,需要回收网点先向废旧电池持有者支付回收款,回收电池到销售给回收企业具有一定时间差,另外回收流程(电池回收—仓储—物流—仓储—检查—回款)周期较长,导致网点面临资金积压的压力。

对废旧电池回收企业,第三方回收网点数量多,分散于全国各个城市,下沉到县甚至村,回收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对接,也难以对第三方回收网点进行统一管理。而自建回收网点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成本回收周期较长,只能暂时继续利用现有的废旧电池社会回收体系。

为了解决现有电池回收模式的痛点,适应即将快速增长的废旧电池回收需求,天奇股份与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基于前文所述的三轮互动原理,其锂电池回收利用一体化平台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针对现有回收模式的痛点进行优化。

对于业务活动链条,构建数字化平台,提高回收过程中对电池的管理水平和逆向物流的规范性及效率。

回收利用一体化平台(下文简称“平台”)接入遍布全国各地的个体电池回收网点,为中小型回收商的电池回收过程进行数字化升级。在回收环节,平台提供了远程监测和远程质检功能,帮助回收商判断电池质量;借助数字系统在全流程为电池建立档案,有利于对回收全流程各环节进行精细管理,实现信息溯源、电池快检、快速交易、融资服务、仓储代管、物流组织等一站式服务。

对于金融活动链条,利用供应链金融科技帮助第三方回收网点获取融资,实现技术赋能金融活动升级。

由于锂电池回收的供需不平衡,回收一直处于卖方市场,需要现金现付。对于中小电池回收商,由于体量相对较小,难以以经营主体的资质身份申请贷款和获得金融资源支持,想要获得基于交易行为和贸易数据进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更是难上加难。

在平台的帮助下,回收商可以根据将电池资产作为价值评估的载体,叠加与天奇的交易行为历史,从金融机构获得供应链金融服务。

从产业商业模式总体视角,电池回收数字化平台降低了回收门槛,使主机厂和销售网点都可以参与到回收过程中,在活动管理与融资支持的基础上,探索出全新的产业运作模式。

在现有回收模式下,电池的销售和回收路径并不相同。消费者往往从销售网点处购买低速车(及电池),在第三方回收网点處回收电池,完成电池的生命循环。但从主机厂的视角,从销售网点处进行电池回收有一定的优势。因为销售网点本身就是线下与顾客的触达点,并且容易获得顾客的信任。销售网点与主机厂之间存在正向物流活动,开发逆向物流的成本更低。

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了电池的电子身份认证,远程检测电池情况,将以往由回收网点执行的动作线上化,改变了回收模式的参与主体和主体分工。过去销售网点对电池回收热情不高,主要原因在于电池回收活动频率低,利润空间比销售低速车小,且存储和运输电池需要一定的投入;而平台改变了回收主体需要进行的活动,现在销售网点同样可以作为回收主体,只需将电池数据录入平台,利用平台提供的服务即可,降低了参与门槛。同时,京东为平台赋能的逆向物流能力也能使低频、零散回收的电池及时通过逆向物流运至电池回收企业,销售网点无需为电池回收业务额外进行大量投资,但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吸引销售网点乐于从事电池回收业务。

※※※※※

供应链的优化已经从单个活动的效率提升扩大到活动链条的效率优化,从单个主体内部升级扩大到产业链生态分工协作与交易模式的优化。供应链层面的“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中,供应链金融科技起到了使主体间形成一张彼此交织的产业互联网,助力实体产业实现“通链+组网”的数字化进阶;居于核心位置的产业商业模式能够为“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提供机理上的设计,使各环节之间的互动更加灵活,更好地实现“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三轮互动机制能够为产业生态中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客户以及金融机构等多个主体注入新的增长动能,在打破信息壁垒、促进资源互通、推动降本增效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为提高供应链效率、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提供了建设性的参考借鉴。

【清华大学日新书院本科生成果,对本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数智网点商业模式
路安炎:按下中国造纸业“数智转型”启动键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数智时代教练员的数字素养:概念内涵、价值意蕴与发展路径
网安天下担使命数智引领向未来"双引擎"驱动现代警务创新人才培养(计信系摄影报道)
商业模式画布
乡乡镇镇通5G”建设助力山西“数智”转型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优化内部劳动组合 释放网点营销潜能
从星巴克的成功谈商业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