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舞百戏图“建鼓”看汉代礼乐的发展
——以沂南汉墓为例

2023-12-10 04:27祝幸益
大众文艺 2023年22期
关键词:百戏画像石乐舞

祝幸益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 221116)

一、乐舞百戏画像石在汉代的产生

汉画像石是汉代在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及其他建筑物上刻画肖像的一种建筑构石,起源西汉而繁荣东汉。随魏文帝曹丕下旨“崇古复礼”,大兴土木,摧毁冢祠,兴建宗庙,最终走向衰败。汉画像石的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和四川一带。乐舞百戏在汉画像石中通常是由多种素材组合出现的,是表现汉代丧葬题材的艺术品之一。艺术品的产出、发展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水平、文化制度有着密切关系,这说明汉画像石的创作与生产都受制于社会的各类环境。

汉朝前期在礼教方面仍遵循百家争鸣的思想,流行“方仙思想”和“黄老之学”。汉武帝为巩固政权,采用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故儒学成为当时正统思想。这极大地满足了武帝刘彻渴望封建经济的稳定和集权于中央的愿望,也是汉画像石萌生的起点。东汉25年刘秀即位,人民生活趋向稳定,国家经济得到发展。于是厚葬之风开始兴起,并延续影响到美术方面,汉画像石应运而生。

明代邱濬在探索汉朝墓葬制度时说:“人子于其亲,当一于礼而不可苟。于其生也,则既事之以礼矣,迨其死也,其体魄之归于地者,为宅兆以藏之,其魂气之在乎天者,为庙祏以栖之。”[1]其思想表明,视死如生的汉人把祠庙看作亡者魂灵之所,宅兆看作是亡者身体魂魄的归宿,并将其住处仿照人生时建造。如何给亡灵安排居所使其享受极乐成了墓葬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任务,东汉时期画像石艺术极其兴盛,就是依赖于这一社会环境而发展的。

乐舞百戏图在山东沂南汉墓中被人们发现,此图位于汉墓东壁横额上,宽50厘米,长236厘米。展现了演出时的盛大场景,并细致地刻画了几十位演员的手技、乐器演奏、翻跟头、高空杂技、舞蹈、幻术等节目。画面中的线条刻画简洁流畅、风格古朴。仔细观察画面边缘有锯齿纹和垂帐纹,使得石刻更具有装饰性与观赏性。图中内容总体可以分为乐舞与杂戏表演。(如图1)从左到右乐器依次为建鼓、铜钟、排箫、笙、斛等,这些乐器构成了传统雅乐。其中值得讨论的是建鼓,位于画面的中心,旁边站着鼓史正边击鼓边舞蹈,这是汉代独有的建鼓舞。图中三分之一篇幅描绘杂技马戏,统称为百戏,在汉代达到了空前的繁盛。从沂南汉墓的乐舞百戏图中可以欣赏到飞剑跳丸、戴竿之戏、绳技等精彩绝伦的百戏表演。

图1 沂南汉墓乐舞百戏图局部

二、沂南汉墓乐舞百戏图“建鼓”的内容解析

汉画像石是研究汉代文化制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图案资料。两汉时期经济文化繁荣发展,乐舞因此兴起。赏析沂南汉墓出土的乐舞百戏图,发现其乐器种类、数量和规模与前朝相比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与突破。

1.乐舞百戏图中“建鼓”的构成

研究结果表明,建鼓是乐舞百戏图中最常出现,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之一,并经常参与祭祀天地、驱灾除疫等活动。充分展现了汉代人民祭祀活动的兴盛。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一位中年男子向左注视建鼓,下身作大弓步,正在进行建鼓舞表演。整体来看,建鼓位于全图中心偏左的位置,由鼓座、鼓身、鼓楹和顶部的羽葆装饰组成;鼓座是元宝形,鼓楹从中心贯穿连接鼓身起支撑的作用。鼓身类似椭圆形刻有几组装饰纹样,尾部还有三角纹饰,使画面更具装饰性与生动性。与现代的鼓不同,汉代的建鼓具有顶部装饰。鼓的羽葆多使用野鸡的尾毛制作而成,羽葆中心的细长竹竿上饰有丝状流苏,可随风四处飘扬,让观者产生美的感受。

观察乐舞百戏图中建鼓的造型,整体沿着中线鼓楹呈对称的形态,散发出汉代古典艺术品的秩序与庄严。从局部观察到对称中呈现出不同形态,鼓的羽葆作随风飘扬状,使图案整体严肃中又多了些生活实感,增添天真清新的趣味。鼓身刻画了斜线、三角、波折等几何纹样,右侧的鼓面上还有近似太阳的图案,说明了建鼓具有实用演奏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太阳代表着上天,汉画像石中“飞升成仙”题材频频出现,鼓上的太阳纹样是为了表现亡者已经进入另外一个世界,表达了生者对已故之人的美好期盼。整个画面大多采用阴刻技法,线条流畅圆转,技法成熟,严整而有章法,尤赋意趣。

2.乐舞百戏图中建鼓的作用

建鼓是汉画像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国汉画像石全集》第一卷山东汉画像石中建鼓相关图片占有十三幅,而且多出现在乐舞百戏题材的汉画像石中,可见建鼓的是工匠们最常选择的图像之一。

建鼓作为汉代礼乐中的典型符号,展现了汉代乐舞之高超水平,它与不同乐器组合演奏,发挥了其愉悦功能。建鼓二字可以分开讨论,《周易》中记载了建鼓的祭祀作用:“以雷鼓鼓神祀。”[2]古代人民认为鼓发出的声音与雷声相似,敲鼓时发出的“隆隆”声有向上天传递信息的作用。建鼓图案下方通常配置人间乐舞百戏的盛况,《后汉书·祭祀志》[3]中曾明确提到:“立春之时,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茫……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4]不仅立春,春夏秋冬四季都有不同的祭祀歌舞,可见汉人是以乐舞为祭祀天神的主要途径来通神、娱神。隆重的仪式和乐舞组合使神娱乐祥安,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美好愿望。

据史书记载,丧葬题材中乐舞百戏的娱人功能与汉代宴请助兴的社会习俗有关。汉代商业繁茂和国力强健,民众的享乐意识也逐渐产生,追求安逸乐之风是普遍的愿望。艺术品通过瞬间的形象来记录生活和反映现实,观者通过欣赏艺术品来认识自我、了解历史,辨别虚实。汉画像石中建鼓的形象反复出现,可见汉代礼乐制度发展之繁荣。

三、以乐舞百戏图“建鼓”分析汉代礼乐的发展

建鼓与普通的鼓不同,它的名字由是建木与鼓的组合而来的。由学者认为建木有着图腾柱的性质,是架起天地之间的一座桥梁,沟通传递上天之意的圣木,所以建鼓自然也有着相同的象征含义,被视为祭祀中不可缺少的乐器。目前没有文献资料可知建鼓的最初起源,在先秦时期的《左传》中有提及建鼓二字,后多在汉画像石中出现,并且是唯一从汉代流传到后代的大型乐器,可见建鼓在汉代的礼乐制度中使用之广泛,汉代画像石中多出现建鼓图案,正表明建鼓祭祀的图像内涵和实际应用与礼乐核心相统一。

1.汉代礼乐发展制度演变

春秋末年“礼崩乐坏”,西汉时对宫廷礼乐进行重新修订。这更使得建鼓多样化发展,为了适应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的丰富性,出现如杂技建鼓和杂技鼓车等形式,这一时期建鼓种类之丰富是历史上少有的。汉代高祖吸取了秦朝灭亡之经验教训,注重礼乐教化之意义。故汉初雅乐将《周礼》的用乐制度视为根基,从而新制礼乐。汉高祖重视吉礼,令唐山夫人作祭神祭祖之乐章,名《房中祠乐》。音调多作“楚声”,是他故土徐州沛县民间的音乐。

发展至汉哀帝时,俗乐成风,吏情败坏,哀帝下诏废除乐府。乐府中有一大批曾掌管俗乐的乐工遭到革职并流向民间,但革职之后国家并没有针对宫廷礼乐提出实质管理措施,俗乐之风仍在流行。东汉光武帝同样看重吉礼。举办的郊祀规模宏大,雅乐在这一时期得到重视,力求富丽堂皇,娱乐效果强烈。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汉代雅乐形制丰富,雅俗俱陈。

就乐器的运用而言,汉代乐悬运用并不依赖于音乐内容。由汉画像石及其他图片资料可证建鼓及其他乐器不仅是当时吉礼所奏雅乐之用,而且还是相和歌,百戏和鼓吹乐的重要伴奏乐器,杂技用器,响器和礼器,其种类之繁多都是为了满足不同场合之需。不幸汉末混乱,乐工到处逃散,礼乐器也被毁。

2.汉代礼乐发展功能转变

(1)西汉时期礼乐制度——等级森严

从近年考古发掘的汉代乐器方面的资料可以观察到,墓葬出土的乐器在品种,数量和种类上都在不断地增加。西汉发掘出的乐器考古资料表现出明显的等级性特征,在高级墓葬中这种情况尤其明显。如洛庄汉墓乐器坑,有木瑟7件、琴1件、悬鼓2套、建鼓1套、小鼓4件、竽和錞于各1件、钲1件、铃1件、铜串铃8件、编钟19件、编磬6套计107件。[5]而汉朝时列侯的随葬乐器的数量与种类明显少于诸侯,由此可见西汉时期的礼乐制度等级森严,礼制明确。

(2)东汉时期礼乐制度——娱人娱神

汉初,国家的统治阶级多来自社会中下层。与其他时代不同,前代的沉闷深厚的古乐已经不适应汉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统治者的审美。《晋书·乐志》记载:“汉高祖自蜀汉将定三秦,阆中范因率賨人以从帝,为前锋。及定秦中,封因为阆中侯,复賨人七姓。其俗喜舞,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后使乐人习之。[6]由此可见高祖更偏向俗乐。从汉代乐器考古材料中也可看出,金石钟磬之类礼乐重器日渐衰微,取而代之是轻盈小巧的乐器,演奏出轻盈灵动效果。

武帝时期博士弟子置于太学,东汉光武帝时期,洛阳建有博士舍和讲堂,引来不少学士聚集京师。除中央太学和官邸学外,各县都有国学,而地方又有县,郡,乡,聚四级普通教育机构。同一时刻汉代学者自办“私学”,收徒讲学的现象十分普遍,学习之风浓厚。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增加,社会整体文化水平提高。为汉代音乐兴盛提供了机构保障与广泛社会基础,全民研究音律,偏爱音乐之风甚嚣尘上。与此同时,汉代礼乐的职能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不囿于祈神致福和敬天祀地的原始方式,脱离神秘而庄重的等级限制,而开始被人们接受使用,渐渐迈向日常社会,与世俗生活接轨,抒发个人情感追求,展示自身独特风貌。

(3)汉代礼乐功能转变

礼乐概念萌芽于周代,西汉以后正式形成。“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7],礼,是集天时地利与人和,顺应先祖神灵、天下万物的东西,礼器即礼的物化。历代宫廷礼乐中,建鼓归于有声礼器之列。汉高祖刘邦即位后提及“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8],制定出祭祀礼仪的规范,从中可以看出礼乐制度的重要程度。而礼乐制度在西汉至东汉期间有较为明显的转变,由上总结汉朝礼乐的功能由西汉时期拥有森严的等级转向东汉时期娱心娱神,为人享乐。

3.对后世礼乐发展的影响

建鼓是古代传统礼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它并没有被人们遗忘,而在后世祭祀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2019年,北京天坛西门神乐署进行了《中和韶乐》的表演,其在清朝时期是规格最高的礼乐,有着“成教化助人伦”的特点,表演意在传播中国宫廷雅乐魅力和“大乐与天地同和”的礼制思想。中和韶乐起源于古典雅乐,共有105种乐器,分别是编钟、编磬、镈钟、特磬、建鼓等,全部乐器均使用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达到了八音俱全的目的。实际演奏时建鼓在表演的每一章节均出现,一个字对应一个音节,由钟声开头,三次叩击建鼓结尾,鼓声的庄重让人仿佛置身古代,

四、结语

建鼓作为礼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实用意义不曾改变,象征意义从古至今有所转变,从汉代仪式祭祀的中心转为艺术审美的中心,最后成了现代国家礼乐文化的中心,参与了社会的变迁并与社会共同进步。建鼓不仅用于观赏,更用于教化育人。建鼓作为礼乐的代表符号,在文化长河中脱颖而出,此礼乐不仅取前人之精粹且与当代审美的选择相适应,成就了古今皆宜的中华乐章!

猜你喜欢
百戏画像石乐舞
龟兹乐舞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汉代画像石里的成都生活
沂南北寨——大型画像石汉墓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汉画像石墓出土仿木结构石立柱初步研究——兼谈白杨店画像石墓出土立柱位置
汉画像石中的“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