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女性素绣围腰装饰元素分析

2023-12-14 09:51谢销甄娜
西部皮革 2023年21期
关键词:素色茂县绣花

谢销,甄娜

(四川师范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羌绣有两种,分别是素绣和彩绣,没有色彩的羌绣被称为素绣,有色彩的羌绣被称为彩绣。素绣是用一种色彩线在一种颜色的绣布上绣制图案,如以白棉线运用串挑手法在蓝布上绣制的满襟围腰。单一色的绣布可以是有彩或无彩的。配色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素配素,即黑配白或白配黑,图案和绣布色彩皆为素色组成;一种是彩配素,绣布为彩色绣布,纹饰图案为单色,呈黑或白色,其以线造型,单纯简洁,整齐划一,具有古朴典雅的效果[1]。羌族素绣围腰造型独具特色,刺绣工艺精美绝伦,色彩虽然只有黑白或蓝白两色,但是素静优雅,沉稳内敛,工艺精湛。文章以羌族女性素色围腰为研究对象,从围腰的类型、外形特征、图案题材、色彩、工艺等方面,展示了羌族女子围腰的精致。

1 素绣围腰的造型特征

羌族具有代表性的素绣围腰主要分布在茂县叠溪较场村和排山营、沟口乡、渭门、永和一带,以及汶川县的羌锋和龙溪乡等区域,如表1 所示。

表1 羌族素绣围腰常见类型

素绣围腰款式有半襟围腰也有满襟围腰,素绣满襟围腰以茂县叠溪排山营村为代表,通体素色绣花,绣花形式主要为单一纹样,是一种独立呈现、独立运用的图案形态,其点、线紧紧围绕某一具体主题进行绣制,属于不受外形制约的一种个体组织形式,与组合图案形成明显对照。这是近现代羌族受到汉族刺绣影响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图案符号[2]。绣花主要集中在围腰上部二分之一的位置,绣花部分上半部分位置为最大的纹样主体,主体周围是次要花卉和藤蔓组成的呈现一个两侧边为向内的等腰梯形的形状,整体是左右对称的。下半部分有两个大口袋,两边口袋花卉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围腰领部结合处以银扣相连,银扣用来与里衫相固定防止脱落。主要的穿戴者大多为年过花甲的老媪,因此搭配的底衫为比较深的天蓝色,围腰底布为黑底棉布,用白棉线以串挑(链子扣/游花)针法制作。纹样种类多,如红梅、莲花、芙蓉花、单牡丹、兰草、石榴等。图案自由组合,寓意圆满吉祥,如凤穿牡丹、鱼儿闹莲、石榴款牡丹、蝴蝶踩牡丹等。围腰所用飘带(花带)上大多绣的是美丽的羊角花卉,比较素雅的围腰上还绣上一抹“红花绿叶”色彩,使得素雅的服饰配色更加丰富,体现了羌族妇女审美和创造力。围腰飘带约200 cm,有毪、麻、丝质,系在满襟围腰带子上。其中,毪带宽约13 cm,有的长达300 cm,可绕腰三圈,现在只有老年人能制作。绣花有挑绣、纳花、串花等工艺。

素绣半襟围腰以茂县渭门乡和沟口乡为代表。围腰选用天蓝色布料为底,围腰下摆的两对角用白线绣上对称的花纹图案,下摆外缘则用白线绣上宽度一致的线型几何图案,图案大多为涡纹。围腰上半部分是两个大口袋,口袋纹样可以是与下摆两对角相同的纹样,也可以是不同的,还可以是几何纹样,还有一些会在口袋下方绣三条麦穗状的纹样。肚兜也是用天蓝色的布料为底,并在上面用白线绣上对称花纹图案或是几何图案,上下两边也用白线绣上两条(或者上下左右四条)宽度大致相当的几何线型图案,以此来增强肚兜画面的层次感。系围腰时也要在最外面系一条彩色的绣花腰带来加以点缀。

2 素绣围腰的色彩特征

茂县的羌族女子围腰比较朴素,主要是以蓝黑二色为主[3]。现在穿传统羌族服饰主要为老年人,每当赶集的时候,茂县城内大部分都是戴素绣围腰的人,其绣工各异,图案有别,远远看去,犹如一幅民族风情水墨画,甚是美观。素绣围腰以白线为绣线,以黑布或白布为底部。羌族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吉,以白色为善,并把白色作为最纯洁、最美丽的色彩。服饰以白色为美,盛装时节常穿白麻布或白羊毛线编织的衣服,打白色绑腿,释比做法事时也穿白衣和白裙。白色是羌族人最珍贵的色彩[4]。

3 素绣围腰的刺绣艺术

手工刺绣是羌族很有特色的一种服饰工艺,传统的羌族刺绣大多数都是由羌族妇女用手工完成的,其美妙而生动的构图与精湛的刺绣技术,反映出羌族妇女的勤劳智慧。素绣围腰中套锁绣,上下绣中的长短针、十字绣、挑花,还有锁边的对位绣也是常用的针法。而最具区域特色的就是茂县渭门叠溪一带的素绣围腰。

羌族茂县渭门和叠溪等地流行一种“串绣”刺绣针法,也叫套锁绣。“串绣”的线迹呈半圆形套索状,前后针线环环相扣,形成点、线、面,构成变化丰富的各种图案。“串绣”针法简单,以线条构图为主,一般用白色绣线在黑色底布上绣制花草图案,绣制时主要通过勾勒线条构成图案,构图随意自如,针迹较大,但线路清晰明快,既能够获得完美的装饰效果,又能够减少绣工,是功效较高的刺绣针法[5]。

4 素绣围腰中的图案素材来源

其一,自然景物崇拜,包括树木花草、粮食瓜果等,这是羌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刺绣图案素材。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对四季中的万物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发挥想象而用于绣饰图案中,从而赋予其不同的寓意。如羊角花因有着动人的传说,被视为姻缘之花而深得年轻女子的喜爱,吊吊花有子孙健康成长之意,“牡丹花寓意是幸福富贵,瓜果粮食的寓意是丰收,梅菊花草的寓意是秀美,石榴的寓意是多子多福”[6]。其二,原始图腾崇拜,比如羊、龙、猴、狮子、狗等。服饰文化中的纹饰还可以反映羌族人的宗教信仰,并通过绣饰表达出对日月星辰及各种神灵的敬畏之情。如对羊的崇拜至少源于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天神阿爸木比塔送给木姐珠的嫁妆之一是羊;第二个原因是羊在传说中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有文字的经书被羊吃掉,释比杀羊绷鼓,击鼓诵经;第三,羊与羌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为衣食之源。

5 素绣围腰的功能

羌族素色围腰有多种实用功能。羌族素色围腰颜色深,加上刺绣扎实耐磨又耐脏。羌族大多是男人在外做农活,女人在家操持家务,当女人在家刺绣时,把针线放入围腰袋里。另外,还可以防止冷风吹入体内,在腰带上还可以佩戴一些小物件,如小刀、食品等,需要时又可以解下来背小孩、装粮食,既方便又实用。羌族女子的衣服较长,长至膝盖,围腰的长度与衣服的长度相等,系上一条绣花围腰,既可以使原本宽松的衣服显得更贴身,显示出羌族女子身材的柔美曲线,同时还可以保护衣衫不受磨损。羌族围腰具有民族特色的刺绣工艺,具有造型独特和传统复杂的制作工序,其刺绣图案古朴典雅、华美精致,对于羌族女性而言,绣花围腰不仅起到美化装饰的效果,还耐磨耐穿,经济适用。

表2 羌族素绣围腰常见图案

羌族素色围腰体现地区和年龄差异。由于大部分羌族都分布在四川阿坝藏羌自治州,地势复杂,山川绵延,即便村寨相隔不远,但由于交通闭塞,所以围腰的形制也多有差异。比如以茂县为中心,像渭门叠溪等都是素色围腰图案简洁素雅,而且穿素色围腰的大多是老人;而像汶川县龙溪乡、雁门乡的围腰颜色较绚丽多彩,纹样图案丰富,这一类围腰年轻人穿戴的比较多;还比如松潘县镇坪乡的围腰受藏族服饰元素的影响,其构图和汶川、茂县地区相比,又有明显区别。

羌族素色围腰体现审美观和性格。茂县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独特的羌族素色围腰。叠溪羌族的素色围腰,整体看起来沉稳、坚定,体现了羌族人民的坚毅性格,在黑底上绣出白色的花纹,多以白色的莲花为主,黑白分明的图案反映了羌族人民简朴的生活态度,如再加上银扣的点缀,更使人显得有精气神。再比如渭门乡的蓝底葵花围腰,蓝底就像羌族茂县的清晨蔚蓝天空一样,平静而广阔,和白色的葵花结合起来,显得淡雅、恬静而浪漫,体现了羌族女性的内在美、含蓄美、自然美、朴素美。透过羌族围腰的种种细节,可见羌族女子柔顺、沉稳、坚定性格之一斑。

羌族素色围腰承载历史宗教文化。据史料记载,羌族早期是游牧民族,古羌人以牧羊著称于世,与他们生活最密切的羊是白色的,所以人们穿着白色的羊皮外套,戴着白色的头巾。由于羌族宗教仍处于多神阶段,白石英已成为众多神的代表。关于白石的起源有很多传说,主要有两个版本。首先,南方迁徙的羌族被众神建议用白色的石头来击败特别强大的高尔基人。从此,羌族人民安居乐业。第二种是上帝指示人类使用白色石头来保护和打击火灾,让人类不受严寒和吃冷的食物,但接受温暖和煮熟的食物。

6 结语

羌族素绣围腰是在茂县独特的地理环境下孕育出来的,羌族素色女围腰按照穿戴方式可以分为满襟围腰和半襟围腰,按照色彩方式分为素色围腰和彩色围腰。一定程度上反映羌族茂县人民的淡雅、质朴审美特征和性格的内在美、含蓄美、自然美、朴素美,以及对白色宗教信仰。茂县羌族人们擅长以主体纹样的形式、相对称的构图、和谐与统一的纹样组合,表达他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子孙满堂光景的渴望,也体现了羌族女子对家乡山山水水的热爱,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7]。

猜你喜欢
素色茂县绣花
古蜀之源:茂县营盘山遗址
松鼠绣花
素色百搭
岜沙苗寨绣花女
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立法”
一刻不曾停歇的茂县大救援
电脑绣花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走过春天
素色风暴
男装素色搭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