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新风口
——发展康养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2023-12-15 02:15张利豆张高胜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9期
关键词:康养少数民族战略

张利豆,张高胜

(湖北恩施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

1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康养产业的相关背景

1.1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康养产业的理论背景

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康养产业,是对乡村振兴理论的有效实践。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后,会产生更强烈的社交需求和自我本身的进一步强化提升。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满足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后,人民对美好生活愈发向往,对于健康愈发重视。“健康中国”“健康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理念和方针政策。新时代的康养产业作为国家方针理念下的“蓝海”产业,康养产业涵盖了文化、旅游、医疗等多种业态,具有非常强的内涵融合和产业外延的可能性,即康养产业能够整合少数民族地区优良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带动当地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交叉、融合和突破。此外,它所涵盖的除了常规上的经济意义,更多承载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幸福感的重要作用,也是应对中国社会结构新变化和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长期战略。

1.2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康养产业的政策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质就是对乡土中国的回归和超越,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对传统而稳定的乡土秩序进行更新和重构。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工作的总抓手。进一步突出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为艰巨、最为繁重的工作还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是农业农村振兴的需要,也是解决发展不平衡和发展质量不高的重要动力。

康养产业是基于对国民健康的关心和对康养产业发展的看好程度,我国政府对康养产业发展高度重视,自2013年起,国家相继出台多个政策文件,从战略层次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有力促进了康养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把“健康中国”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要求构建以医疗机构,医药产业,健身休闲运动产业为主的体系完整、结构优化,同时提出了健康与养老、旅游、食品等融合发展,孕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乡村振兴战略与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向,推行“生态旅游+养生”双核驱动乡村生态康养产业开发模式恰逢其时。

1.3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康养产业的经济背景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22年人口统计数据,2020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相比上年增加了5.44个百分点,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90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养老资源的稀缺问题已经演变成一个极为紧迫的社会难题。通过康养产业的发展,国民的健康和养老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康养产业便成为近年来国内各地方竞相开发的领域之一。随着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动,我国康养产业蓬勃发展,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而且,由于康养产业是对生活层次的进一步提高,这导致康养产业是资源依赖性很强的产业,其发展必须依靠优质的自然资源和产业资源,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程度低,自然环境保存程度好,且民族地区一般都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无疑是发展康养产业的较优选择。

2 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康养产业的必要性

2.1 少数民族地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台湾等省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统计分析,汉族人口比例为91.11%,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为8.89%。到2021年全国农村总人口49835万人,占总人口的35.3%。在少数民族分布的主要地区,农村人口平均比例为42%,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来说较高。所以,就整体数据层面而言,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同样是一项伟大创举。

2.2 发展康养产业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由于交通不畅和基础设施的滞后、文化教育的滞后、科技文化水平的落后,再加上自身发展能力的不足以及缺乏足够的建设资金,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而且,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依旧存在一种以资源为代价实现增长的模式。在许多地方,衡量业绩的唯一标准是以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为基准,根本不考虑对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

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推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扩大的前提下,把重点转向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我们在民族地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增强农民增收能力,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因此,在此背景之下,康养产业通过一系列产业融合来促进民族地区维持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加快改善乡村整体面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2.3 少 数民族地区发展康养产业是实现资源最优利用的突破口

2.3.1 少数民族地区优质资源利用率低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很大程度上与民族地区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有关。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作为全国旅游资源中占据83%份额的地区,新疆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程度却不高,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资源整合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新疆风景名胜区的分散和距离的差异,发展短途旅行的空间较小,各区联动性小。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新疆的竞争模式水平相对较低,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价格竞争模式,这导致企业不得不采取大量资源消耗的策略以确保盈利空间,并降低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从而极大地限制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康养产业主打的就是长期居住,享受生活,相比于短途旅游业来讲,康养产业更能够促进民族区域的发展。

2.3.2 发展康养产业引导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

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康养产业之所以具有优势,是因为它能够打破信息差,在异地匹配资源。对于地域资源丰富的区域,通过优化当地基础配套设施和产业结构,实现异地康养需求的满足。而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尽管当地的康养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当地居民缺乏足够的消费能力和动力,缺乏足够的康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来开发满足辐射范围内经济发达地区居民进行康养活动的产品,使优质的生态环境资源和广大的市场需求相匹配。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康养产业为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

3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康养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3.1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康养产业的理念可行性

乡村振兴战略主要理念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如何正确处理生态保护和发展经济之间关系的“两山理论”和注重传统文化传承、推动人文与自然相协调的“牢记乡愁的呼唤”。二者与发展康养产业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作用。

3.1.1 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加速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提出:“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康养产业发展也符合“两山理论”内在逻辑;康养产业作为“催化剂”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康养产业能够综合地方文化特色,开发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发展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康养品牌,有助于形成多元结构的地方经济体,促进乡村地区经济环境的改善。乡村生态康养产业将绿色养生,休闲农业,药物养生,自然环境运动,绿色餐饮等各类产业聚集在一起,其内容更加丰富,产业链更长,带动消费量更大,可以更加全面地推动乡村产业繁荣,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发展,乡村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乡村治理得到更新和改善,农村人口生活更加富足,幸福指数得到进一步提升。

3.1.2 康养产业的发展靠的是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传播,让人记住“乡愁在呼唤”

“记住乡愁”就是如何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破解农村人口快速流失、农村发展劳动力不足等难题。对此,康养产业实现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改进农村文化与人口素质、引流城镇人口消费。乡村康养产业的发展可以成为促进乡村治理重建的重要动力。一方面,破除乡村地缘关系和亲缘关系,促使乡村从封闭型空间走向开放型空间,消解基于村民认同的乡村治理结构并进行乡村治理重建。新一轮乡村治理也促进了乡村康养产业的蓬勃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乡村康养与乡村治理积极互动的崭新态势。另一方面,乡村康养产业发展又推动了异地养老,可有效破解城市养老空间狭小,消费昂贵和牵绊重重的难题。使城乡之间实现了合作共赢,形成了良好态势。

3.2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康养产业的战略可行性

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解决农村不兴旺,即农村常住人口少、农村生活配套设施落后的问题是战略建设的重中之重。乡村康养产业引导乡村经济振兴的手段是促进乡村康养产业与乡村旅游要素融合、空间集聚和产业辐射共同聚合。要素融合是指发展乡村康养产业除了能够结合传统旅游产业的经济效能外,也能够加快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等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农民的“就地城镇化”,实现农村金融、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等深度融合、完善相关产业与服务配套设施,激活乡村经济造血功能创新发展,创造美好的乡村生活空间。

3.3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康养产业的环境可行性

少数民族地区是拥有鲜明民族财富的区域,拥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如何有效开发、保护这些资源,如何利用日趋完善的交通条件,以及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扶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兴旺发展,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康养产业作为中国大健康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有着与多元产业跨界融合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我们可以通过开发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文化体系,与康养产业中的养老、健康保养、旅游等行业联系起来,形成独特的康养产业品牌。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为例,北海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质量优良率一直稳居全国第一,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100%,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北海有着丰富的人文化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疍家文化、美丽的海湾风光,都具有很大开发价值,康养条件优越;北海政府也及时把握发展机遇:2020年,中国(广西)大健康产业峰会重大项目在南宁召开,北海市正在建设的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年计划投资完成率达276%,远远高于全区总体完成率,居全区首位;发展康养产业为北海市带来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目前,北海市已初步形成以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特色农业等为主的现代文旅融合产业体系。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及大健康政策背景下,发展乡村康养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在这样的美好图景中,不能再将乡村看作是单一的农业发展场所,而是应该考虑其多元化的生态涵养功能、丰富多彩的休闲观光功能和独一无二的文化体验功能,使其成为人们休养生息、创新发展的新空间。总而言之,我们应该促进通过康养和乡村地区产业的优质融合,打破产业边界、技术边界、市场边界甚至是区域边界,最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惠及更广泛的乡村区域。

猜你喜欢
康养少数民族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战略
战略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