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培养研究

2023-12-15 03:33范爽郭战龙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工匠思政体系

范爽 郭战龙

高职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全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为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指明方向。工匠精神在我国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中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是新时期职业人才培养应当强化的重点内容。思政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全方位、多元化融入工匠精神,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断优化自身素质结构,实现知识技能与思政素养的有机融合,更好地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高职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的衔接逻辑

1.工匠精神内涵

工匠最初源自于我国古代的木匠,后又延伸至铁匠、瓦匠等,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各个行业劳动者的泛称。现代社会中的工匠则是指在某些特定领域内具有技艺专长,较之普通劳动者在生产效率、生产方式及专业能力方面具有优势的专业性操作人员。就传承形式而言,也由传统的家族式、师徒制传承演变为适应现代工业生产模式的现代学徒制。

工匠精神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悠久历史,现代工匠精神则被赋予新的内涵。2020 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工匠精神的内涵概括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这为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养提供了基本框架。在我国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工业科技化转型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更加丰富,在职业岗位上不仅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和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还需要具备自我创新、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

2.思政教育特征

高职思政教育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法应用方面都已经形成规范、完善的体系,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既要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也要能够全面彰显高职院校特色,推动学校教育体系改革不断深化。当前的高职思政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加明确,在课程设置、目标设定及发展规划方面,更加侧重于学生的价值主体地位。在此背景下,思政教育也呈现多种新型特征。首先是思政教育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新媒体平台使得信息广泛传播,信息交互形式发生明显变化,单纯依靠传统灌输式教育方式导致思政教育话语权逐渐丧失,无法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作用。其次是高职学生生源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百万扩招背景下,部分具有丰富社会经验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对思政教育和社会问题的认识更加多元化,单纯依靠教材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思政课程导向作用发挥的要求。再次是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深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更加广泛,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学生主体地位更加凸显,灵活应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成为教学设计应当关注的重点内容。最后是高职人才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要求不断提升,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对接,将工匠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等,以合理方式融入教学活动,成为思政教育体系改革关注的重点内容。

3.高职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的衔接逻辑

思政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性教育,对学生人格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从工匠精神培养内涵要求与思政教育的功能来看,工匠精神是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命题,将工匠精神以各种形式融入思政教育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在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同时,形成与职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是新时期高职人才教育活动开展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从当前高职思政教育开展形式和具体方法来看,将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也是丰富思政教育内容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是学生技能培养、思想观念养成、职业道德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工匠精神的诸多内涵与思政教育是一致的,二者具有共同的实施导向。以思政教育为指引,以工匠精神为培养载体,能够实现思政教育形式的多元突破,更好地提升思政教育成效。在思政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将理论性的工匠精神培养要求转换为各种实践活动要求,能够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实践要求的理解,突破工匠精神行业限制,引导学生主动践行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工作执行力,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积极正向的心态面对职业活动,以勤学苦练、创新突破严格要求自己,真正成长为适应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能工巧匠。

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实施要求

1.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教育工作开展提出的明确要求,只有将立德树人全面融入思政教育体系、文化知识教育体系和实践教育体系,才能够真正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建设历程中,从未停止过对教育真谛的探索,新时期背景下,只有真正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升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高度,实现立德树人与教育体系的全面融合,才能够深刻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元素,这些元素以不同形式存在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在三全育人体系和课程思政建设中,需要结合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融入工匠精神内涵,将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导向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方向指引。

2.全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也具有丰富的传承形式。从各个方面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引导学生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职业精神。《诗经》中描述先秦时期制作玉石骨器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状态,各种建筑和手工艺品制作中展现的技巧技艺,无不彰显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1840 年鸦片战争后,剧烈的社会变革使得工匠精神传承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面临严峻的传承危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百年,工匠精神传承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工匠精神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展现出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推进。在我国逐渐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技工人才培养依然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富有职业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整体占比依然较低。高职院校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在做好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必须强化对思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教育活动中全面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工匠精神培养朝现代化方向转变,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3.知识内化与行为外化相结合

知识内化是学生日常学习的根本要求,基于建构主义原理,在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知识交流和共享,不断吸收和理解新知识,形成新的认知模型并实现创新。知识内化是教育活动开展肩负的首要责任,也是行为外化的基础。行为外化包括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职业规范遵从、职业技能创新等多个方面,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高职思政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让工匠精神培养覆盖方方面面,通过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实现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有效衔接,这样才能够在不断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思想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将工匠精神外化至职业行为中。但是在当前高职教育体系中,与工匠精神培养相关的教学内容较为匮乏,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践行工匠精神的具体要求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在校企合作实践和就业时无法真正将工匠精神外化至职业行为中。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同时强化对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引导,激发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动力,实现工匠精神行为外化,为学生职业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推动工匠精神培养全面升华

在高职思政教育体系中,不断优化工匠精神培养方式,创设工匠精神培养体系,推动工匠精神培养全面升华,是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不断变化,工业生产方式不断变化,科技支撑作用更加凸显的背景下,教师要能够紧随时代发展形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技术应用发展面临的困境,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引导学生树立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奋斗的远大理想,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将工匠精神作为个人成长的基本指导和规范要求。在校企合作项目运行中,专业课教师要加强与企业导师的合作互动,引导学生从细节层面体验工匠精神的内涵特征和实现要求,深入观察、积极模仿,将工匠精神落实到实践活动的细节层面,形成践行工匠精神的良好习惯,真正激发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动力,实现工匠精神全面升华。

高职工匠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合路径

1.营造工匠精神培养的文化环境

高职思政教育体系中,充分利用客观条件营造工匠精神培养文化环境,创新工匠精神培养方式,是实现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条件。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要求和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文化环境建设应当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硬件设施建设中巧妙融入具有中国特色和代表意义的工匠精神元素,优化校园环境,提升学生对传统工匠技艺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感知校园场景中的工匠精神。在校园文化活动和宣传中,合理融入爱岗敬业、持之以恒、改革创新等工匠精神,充分发挥教职工群体的人格魅力,强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感知。二是注重社会文化建设,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加大高技能人才和优秀代表人物宣传,在社会上形成尊重人才、向人才学习的良好风尚,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理念,愿意积极主动践行工匠精神。三是要注重全过程育人体系构建,以高职院校三全育人体系为基本指引,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认识到新时代职业新人的责任担当,真正将工匠精神提升至促进学生成才内驱力高度,实现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引导。

2.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思政体系

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材内容对工匠精神的体现不足,多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通常会忽略工匠精神培养的目标要求,导致在教学内容组织方面,工匠精神的融入较为散乱,无法对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教学组织的重要环节,也是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专业课教师而言,必须从教学设计入手,将工匠精神培养纳入思政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在设定思政素质培养目标时,应当将工匠精神培养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依托课程内容设定对应的目标要求。在专业课程知识讲解、学生自主探究等环节,应当明确向学生传输工匠精神相关的内涵、案例及要求,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引导学生在讨论环节深入分析职业活动与工匠精神的对应点,树立践行工匠精神的理念。在课外自主学习环节,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利用信息化平台查找与工匠精神相关的资料,认识工匠精神在职业活动中的实现要求,引导学生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积极践行工程伦理、科技伦理和职业道德,实现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3.将工匠精神融入校企合作平台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最为关键的环节是要实现学生实践与就业层面的全面贯彻,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最为直接、最为有利的平台,也是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体系最为高效的途径。在校企合作项目运行中,专业课教师要加强与企业导师的沟通交流,明确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在项目组织和运行管理中,思政课教师应当以合理方式介入,结合行业发展新知识、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先进技术应用等,引导学生审视自身职业习惯、检验自身职业素养,切实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导向作用,认识工匠精神对个人成长发展的价值。在校企合作平台运行中,教师还应当结合不同专业和实践项目运行实际,创新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形式,提升学生参与实践训练的积极性,严格遵循职业道德规范,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校企合作项目运行中,还应当培养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抗挫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工匠精神要伴随学生终生,必然会受到多重因素干扰,引导学生在校企合作中认识践行工匠精神的困难和干扰因素,认清错误思想观念的本质,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干扰,才能够形成甘于吃苦、甘于奉献、深入思考、长期坚持的良好习惯。

4.引导学生主动践行工匠精神

在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凸显,要确保工匠精神深刻融入思政教育体系,就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工匠精神的导向作用,在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都愿意积极主动践行工匠精神。对于学生来说,对工匠精神的第一认知主要是来自教师的职业素养、技术操作及实践技能水平,因此要真正将工匠精神贯穿至学生知识体系,就必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师指导能力的建设,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培训体系。通过工匠精神的有效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长观、价值观,愿意积极主动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愿意为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奋斗。在工匠精神培养体系中,学校还应当强化与家长层面的有机互动,争取家长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支持,引导家长在充分了解子女践行工匠精神的能力水平和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和监督子女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提供良好氛围。

5.优化思政素养评价机制

思政素养评价是准确评估学生思想动态的基本依据,也是评估学生工匠精神素养的重要参照。结合当前高职教育评价体系改革要求,要确保工匠精神深度融入思政教育体系,还应当优化思政素养评价机制,提升工匠精神在思政素养评价体系中的占比。首先是在评价方式上,应当注重过程性评价建设,将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以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思政素养进行全方位评估。在评价内容方面,应当明确工匠精神评价的全面性,将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作为践行工匠精神成效的重要标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准确评估,逐步提升学生思想认识,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工匠精神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再次是在评价主体方面,要适应高职教育改革要求,构建多元主体,既能够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认识作用,又能够全面地分析工匠精神培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培养主体既要包括师生群体、家长群体,也要包括校企合作企业和相关社会机构,经过多元评价,学生才能够准确了解自身践行工匠精神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同时也为培养体系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结 语

高职教育体系中,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具有深刻的交互逻辑,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具有显性促进作用。在高职思政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明确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以多元途径引导学生积极践行工匠精神,形成长期践行工匠精神的理念,为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职人才。

猜你喜欢
工匠思政体系
90后大工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工匠风采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思政课“需求侧”
工匠神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工匠赞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