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发展研究

2023-12-16 10:01马云龙
大观 2023年8期
关键词:设计者艺术设计图形

◇马云龙

1960 年,日本东京举办的世界设计大会首次提出“视觉传达”这一概念。随着社会发展从“工业化”到“信息化”变迁,视觉传达设计经过各个时期的历史演变,最终以视觉媒介为载体,利用视觉符号表现并传达信息。一幅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一定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能够对设计主题内涵与思想情感进行充分、正确的传递。新时代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清晰而独特的视觉传达设计,以完成人与人之间、设计者与欣赏者之间的有效对话。

一、新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

(一)设计理念的创新

设计理念的创新是视觉传达设计的灵魂。简单来说,设计者要想实现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必须对以往的设计经验和理论进行辩证的传承与发展,根据作品性质对自我潜意识所形成的固定思维框架、传统设计范式进行改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来看,“创新就是事物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在曲折、反复的探究中,从思维引导和情感表达方面融入新观念,渗透新法则。在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过程中,设计者不断探索更自由、合理的视觉空间,以及更加个性化、多元化、民族化、国际化、人性化的视觉传达设计元素,对设计理念和创作思维进行创新,使视觉传达设计更契合时代发展、体现蕴含的价值观念,并在新文化、新技术的冲击下以及产业结构转型瓶颈中,对平庸化、程式化设计进行革新。

(二)视觉语言的创新

从某种意义来说,视觉传达设计就是实现“图形语言化”“语言化图形”的过程。设计者要想通过符号语言正确传达信息、表达思想、传递情感,就必须能够在设计过程中寻找、挖掘并创造出最佳的视觉语言,以此表现和传达自我的设计理念和艺术主张。在19 世纪和20 世纪,语言艺术的创新设计往往是由反传统的艺术理念创生视觉语言新形式。比如,“工艺美术运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的设计都是为寻找并获得体现时代特征的形式和视觉语言而进行的探索。视觉语言创新就是对图形、文字、色彩这三大视觉元素的创新,深入探究这三大元素之间的美学构成,将每一种视觉元素都视作表现设计作品功能与风格的基本要素,突破一般视觉所习惯的东西,可让视觉语言更简约化、符号化,艺术元素更多元化、丰富化,思想感情更丰满化、独特化,形成具有独特风格、情感充沛的艺术作品。

(三)表现方式的创新

新一轮科技创新对人类发展历史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科学技术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材料工具等。设计者可依赖实用、现实的材料和工具,并基于科技文明的支撑来开展视觉传达设计。从某种角度来说,艺术设计就是文明发展的缩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叠加。从最初的陶器、青铜器,到后来的造纸术、印刷术,再到影音媒介的发明,伴随科学技术的创新,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及其表现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在对视觉传达设计进行创新时,设计者不仅要有发散性思维,更要有科学的认识,清醒地意识到视觉传达设计的本质,将科技转化为现实实体,并依靠敏锐、创造性的直觉发现视觉传达艺术新的生命力,探寻更多新的可能性。

二、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特性

(一)大众化与多样化

艺术设计作品是面向大众与未来的,具有一定的文化引领作用,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呈现出大众化和多样化特点,在大众普遍审美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以合理的个性化元素展示更多元化的设计风格,能够满足人们对艺术设计的多维想象。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可灵活处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元素,展示纯文本所不具备的艺术设计特点,从而对当下大众化设计风格进行丰富和补充。

(二)环保性和个体性

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服务市场需求,而且现代发展理念对视觉传达设计理念和过程、方法有一定影响,因此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特性还体现在环保性和个体性方面。要想使设计作品体现出时代特色,设计者应充分认识到不同领域事物的基本特征,顺应文化艺术主流、时代发展主旋律,使作品体现出“绿色与个性”特征。创新设计就是个性化设计,要凸显不同、彰显风格,必须建立在设计者对设计要素具备系统而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同时,设计者在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找准定位,融入情感,体现思想,注重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可使作品更加符合艺术与时代的主题。

(三)生活化与时代化

艺术源于生活,因此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要取自生活,对生活进行升华,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随着社会发展和观念意识的变化,人们对事物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新时代,设计者在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要从实际生活中获取灵感,找到创作的切入点,并从细微处着手,将生活与艺术密切相连。

三、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发展对策

(一)语言创新与艺术设计的融合

视觉传达设计以人们的感官为媒介,通过符号语言传递情感、表达思想,从而实现设计者与欣赏者之间的空间对话。对此,要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语言表现形式进行创新,在“读图时代”以更直观、易识别、简洁的视觉形态的图形语言以及其延伸的象征意义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官,改变其思维模式,从而更好地彰显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感染力及强烈冲击力。

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中对图形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在岩洞壁画、图腾纹样这类原始图形符号中能够发现远古时期信息沟通、情感表达的样态,感知文化的魅力和发展。因此,可将图形语言的创新与视觉传达艺术相结合,加强对图形语言的把握及创意,从审美心理、视觉经验的角度对图形语言进行有效应用,以切实推动视觉传达设计内容的创新。比如,标志设计就是针对符号特征的视觉传达。在对标志进行设计时,围绕图形语言的象征性、识别性、艺术性,更加直观、准确地表达出标志的核心内容,有利于人们准确领会标志传递出的信息。标志设计中的视觉传达设计主要表现为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两种。关于具象图形,就是高度概括和提炼具有具象感的形态,选择最突出、最鲜明的形象特征来设计易于被大众识别、明确的图形标志。抽象图形就是紧扣物体的特点、本质、运动规律、视觉特征和几何形态的组合规律,设计出极具创意的标志。

比如,北信源的企业LOGO 是一个人和钉子交错的形象。人的头部经过变形扭曲后被部分放大,状似钉子头。同时,人的下半身也替换为了钉子螺纹形状。该企业的LOGO 被网友称为“全世界都认为难看的LOGO,公司自己却认为很有特色”。对这个LOGO进行解读,螺丝钉代表钻研精神、“钉子精神”,搞科研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该企业比较追求对科技、产品战略的坚持精神,因此LOGO 部分充分体现出企业发展的思想和态度,这不失为一种鲜明的文化特征。标志设计要想符合商业化标准,达到推广和传播的目的,只精准地传达产品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极富视觉冲击力和创造力,同时充分体现特色,使设计更富有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二)传统美学与多元表达的碰撞

中国的传统美学历经多年沉淀演变而来,浓缩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与文化精神。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过程中,让传统美学与艺术表达进行多元化碰撞,使艺术设计涌现无尽的灵感,这不仅是对传统美学艺术元素的挖掘和传承,更是对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传承和表达。

传统美学讲究“写意”与“写实”,在标识、排版、绘画、平面设计、插画、色彩以及电子设备等常见的视觉传达领域,要想让“形”化“境”,以“物”达“意”,则要平衡现代与传统、实用与设计之间的关系,构建具有艺术性与构造性的视觉传达空间。传统美学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已经成为当下艺术设计的一种风格和未来发展方向,富有中国传统美学特色的“新中式”视觉传达设计正在占据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并在设计风格、传统工艺等方面获得突破和创新。

比如,2021 年国家大剧院推出的“绿水青山——国家大剧院第二届当代青绿山水作品邀请展”和“锦绣京华——北京主题绘画作品展”,通过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和多元当代艺术,彰显视觉传达设计的时代性、创新性、人文性,凸显传统美学的魅力。“绿水青山”主题设计作品《秋山流云》。这幅作品的设计理念既有对山河之美的传递,又蕴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其中,青山不仅代表着“山”的青绿,也代表传统艺术文化和盛世的长青。该作品突破性地让青绿山水画跨越画种的边界,将情感与思想延伸到视觉传达设计当中,探究传统文化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表达,在形式上继承和发展了传统青绿山水画“随类赋彩”“以色貌色”的色彩美学,也在表现方式和内容显示上融入了当代画家面对现代生活所产生的独特思考和表达。

(三)数字艺术与传达形式的表达

如今,经济、科技、文化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不断发生变化,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对自身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有着多元化的取向和追求。这也让视觉传达设计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获取了不断创新的动力,同时让视觉传达设计更加融入生活,成为当代生活的符号和印记。

数字艺术与视觉传达形式的融合表达带来了艺术审美上的更多可能性,使部分传统纸媒行业开始把目光投向线上,尝试探索视觉传达设计与数字媒介的融合内容和途径。比如,动态海报摒弃了传统的规则限制,更多是展示设计本身,如西班牙设计师Andrei Robu设计的动态海报。

这个作品无论是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视角转换,还是转场所带来的空间明暗对比关系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动态海报的动效节奏、转场效果、趣味表达除了给观众带来更新奇的视觉感受外,其非理性、反常规的视觉效果还能给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比如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动态海报(图1)。这幅海报以“十”字为创意点,勾勒“风车”图样,运用二维与三维之间的转换和对比明显的荧光色来突出画面层次,展示出许多西方艺术流派相结合的视觉效果,相较于往届的北京国际电影节海报设计无疑是一次创意表达和形式突破,充满了现代感、未来感、设计感。这是在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基础上的一次创新,也是当下社会文化的映射。

四、结语

艺术是属于每个人的,其本质是突破限制、回归自我和表达自我。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如何吸引受众的关注是设计者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设计者要创作出创新、独特、吸引人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通过创新应用多种要素来有效地传达情感和信息,从而在人、产品、环境这个复杂的交互网络中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猜你喜欢
设计者艺术设计图形
《星.云.海》
《花月夜》
2020德国iF设计奖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分图形
找图形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杨敬:深水区医改设计者
深水区医改设计者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