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三季报透视:高库存压顶,“革自己的命”不易

2023-12-18 02:34笔尖上的海豚
商周刊 2023年25期
关键词:格力电器董明珠格力

笔尖上的海豚

格力的高库存和回款问题尚未缓解,在经济放缓伴随着房地产下行周期下,如何去库存化将是格力近几年的主基调。格力电器的转型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王自如被群嘲,格力电器(以下简称“格力”)又一次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格力的股价因此在短时内暴跌50亿元。

格力近三年来的日子没那么好过。单从财报数据来看,营收与增长都出现回落。2020-2022年,格力的营收都回到2000亿元以下,去年,其营收同比增长率更是低至0.26%,这一数据表明公司在扩大市场和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方面正面临挑战。

格力在国内空调市场日益饱和,在海外业务占比不足15%。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格力曾尝试向家电市场、手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进军,但这些尝试尚未带来明显的成效。

现金流压力高于美的

日前格力公布的2023三季度财报,单季度营业总收入560.22亿元,同比增长6.63%,实现归母净利润74.19亿元,同比增长8.50%。

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录得29.61%,其中单季度毛利率为30.45%。受销售费用增速较快的影响,三季度格力电器的净利率增速略慢于毛利率。

横向对比,报告期内,格力与美的毛利率方向趋同,但从回升的幅度来看,格力更为明显。净利率方面,格力始终高于美的。

费用方面,格力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都远高于营收增速,同比分别增长19.99%,59.17%,其中,销售费用在三季度大幅增长。据格力半年报,销售费用增长主要由于安装费用大幅增加。另外公司的研发费用率为-0.24%,有所下降,这说明格力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力度有所减弱。

长短期借款、存货和应收账款一直是格力格外被关注的重要指标。根据其资产负债表数据,2023第三季度,格力长期借款同比上升,短期借款同比呈明显下降趋势。预示着格力似乎在降低短期风险,实行长期计划。

横向对比美的可以看到,格力的短期借款明显高于美的,而美的的长期借款则远高于格力,这可能预示着格力现金流压力高于美的,偿债能力不如美的。

存货方面,格力的存货同比去年有所降低,存货周转率从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逐年下降,今年三季度仅微微上扬。说明公司可能从2018年就出现了销售停滞、存货高、周转慢的问题。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同比去年三季度上升30.7亿元,达到167.6亿元。货虽然卖出去了,但没收回的款越来越多,这有可能是格力向下游经销商压货,同样反映格力销售环节出现了严重问题。

如果将应收账款和存货合并看,则会发现,2019年以来,格力面临的去库存化问题仍然非常严峻,未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此外,格力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逐渐提高,但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逐年走低。意味着近三年来,格力的坏账损失风险可能有所提高。

2023年第三季度,格力的合同负债为237.02亿元,相较去年同期上涨超65亿元,表面看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说明行业景气度在回归上升,市场对格力的产品需求在增加。但深入看,预付款项是下滑的,说明很多采购合同并没有支付货款,依然反映了和上文同样的问题:货压在供销商仓库里,但卖不出去,无法实现回款。

从三季度的利润表来看,格力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提升,但从资产负债表来看,依然不容乐观。而格力近年来面临的转型困境,或许已使董明珠焦头烂额。

格力的困境

过去,格力电器依靠其卓越的空调业务成功打入世界500强,然而,隨着时间的推移,空调对格力的拉动效应明显减弱。作为“空调一哥”和家电行业第一梯队,格力的业绩表现成为整个行业的缩影。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曾在内部电话会议上表示:“未来三年行业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寒冬。”他的这一判断基于商业规律和周期的叠加效应。自2019年以来,随着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走向尾声,商品房的销售陷入停滞,压力不可避免地传导到家电行业。

空调属于大型家电,其销售与房地产市场的热度密切相关。如今,随着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过去,空调市场的需求量也日益饱和。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房地产精装修市场新开盘项目2015个,同比下滑42.2%,紧随其后的是空调市场的下滑趋势。此外,由于铜、铝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震荡,部分原材料涨幅超过100%,使得空调制造企业的成本压力剧增。

根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2022年家电行业国内销售规模为7307.2亿元,同比下滑9.5%,出口规模为5681.66亿元,同比下降10.9%。其中,全球家用空调市场规模为1.6亿台,同比下滑3.1%;中国市场规模为8022万台,同比下滑1.6%。此外,艾肯网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中央空调整体市场容量同比上年度下滑2.6%。这些数据都表明,整个家电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

在此背景下,格力电器去年的业绩表现虽然跑赢了行业大市,但比起2021年13.96%的增速而言近乎停滞。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格力的高库存和回款问题尚未缓解,在经济放缓伴随着房地产下行周期下,如何去库存化将是格力近几年的主基调。

除了主营业务空调之外,格力生活电器方面的发展也不如人意。尽管该项业务在去年收入达到45.68亿元,但同比下降了6.43%。这表明格力电器在拓展其他产品线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国内市场增量不足的情况下,转战海外或许是企业的新机遇。然而,当美的和海尔将空调销售推向全球时,格力电器依然主要雄踞在国内市场。2022年,格力的外销占比只有不到15%,远低于美的和海尔的40%以上。

在国内市场,格力电器也面临着线上与线下的冲突。尽管格力通过各种改革措施努力增加销量,但这一举措却动了线下经销商的“蛋糕”,实行起来阻力不小。

与此同时,格力电器在互联网上不断营造自身国民空调品牌的形象,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品牌影响力。但这也使得格力更加受困于这种“国民品牌”的光环。消费者对于格力产品的期待值提高,使得公司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一旦业绩无法满足市场预期,就会引发市场的广泛批评和讨论。

“革自己的命”不易

对于格力电器这样的行业巨头来说,面对市场增长乏力和竞争对手的追赶,改革已经成为其不得不为的选择。格力电气董事长董明珠在2022年股东大会上曾表示:“如果格力还以单一空调为发展,未来是死路一条。改革,首先是革自己的命。”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里,格力一直在尝试多元化布局,包括进军家电市场、手机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自2004年起,格力开始涉足家电市场,并在2013年在珠海成立了格力大松生活家电有限公司。然而,尽管公司已经尝试了近9年,其生活电器业务对总营收的贡献始终未能超过3%。

2015年,董明珠宣布格力将进军手机市场,并放言要超越小米。此后,格力每年都会推出新款手机,销量却远落后于小米。目前,官方平台“格力董明珠店”仅剩2021年发布的手机产品TOSOT G7和数十款充电宝。

除了手机业务外,格力还跨界进入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然而,这一决策导致格力在2021年经历了股价下跌近40%的困境。当时,珠海银隆新能源正面临持续亏损,投资人对这一领域并不看好。董明珠力排众议,宣布格力将正式收购该新能源企业,并将其更名为“格力钛”,作为格力产业链的延伸。

2022年年底,珠海格力预制菜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随后,董明珠当选广东省预制菜装备产业联盟的理事长。此外,2023年年初,董明珠也透露,未来格力将把储能技术用于冰箱,推出一款断电一周,冰箱也能保鲜食物的家用冰箱。

遗憾的是,格力始终未能找到有力的第二增长曲线,尽管对绿色能源、生活电器和智能装备业务寄予厚望,但在2022年,这些业务的总营收分别为47.01亿、45.68亿和4.32亿,仅占总营收的2.49%、2.42%和0.23%。目前依然只能靠卖空调业务来撑起整个公司。

相较于格力在市场布局上的曲折,美的表现则更为稳定。近年来,美的不仅在总体营收上超过格力,而且在空调板块也展现出领先的实力。

即使在2022年电器行业整体营收放缓的情况下,美的的营收仍然超过了3400亿元,而格力2022年营收1902亿元,今年8月份公布的世界500强名单显示,美的位列第278位,格力却已滑落世界500强。

同时,美的的市场布局和消费电器业务比重均衡,地区销售近乎持平,外销达到1400多亿元。美的2022年财报显示,在家用空调领域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同时在电饭煲、电风扇、电暖器等十几个品类的线下市场份额也位列第一。

相比之下,格力仍以内销为主。这表明,尽管“好空调,格力造”的口号耳熟能详,实际上身边各类美的电器分布更为广泛。而其他智能家电品牌后來居上,格力面临的不仅是空调市场增长乏力的挑战,还有来自前狼后虎多方面的追赶和超越。

渠道方面,此前因受疫情冲击,饶是“保守”的董明珠,也不得不大力推动渠道变革,开始拥抱线上。

格力电器线下销售网络庞大,由数万家专卖店组成。随着电商渠道的崛起,线下销售受到冲击。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格力电器试图削减销售公司的层级,希望经销商、专卖店能更好地与电商渠道均衡发展。

2022年,格力电器与京东合资的公司取代了原有的销售公司,成为格力空调在河北的新代理。这一变革被认为效率更高,但也有一些区域连锁的负责人的对外表示,格力推动渠道变革导致他们卖格力产品的利润变薄。

格力电器的转型道路仍然任重道远,目前从其三季报中还无法看到具体举措。船大难掉头,无论如何,格力的转型都需要不短的时间来实现。

(据海豚财经)

猜你喜欢
格力电器董明珠格力
执掌3000亿帝国的董明珠戴着口罩依然是“最佳辩手”
怎么看待美的集团业绩预告
Comparative Efficacies of Next-Generation Insecticides Against Yellow Stem Borer and Their Effects on Natural Enemies in Rice Ecosystem
格力电器未来十年内在价值大探
“铁娘子”董明珠:最好的爱是给儿子发展的空间
格力电器扮演举牌方 引发交易所关注
格力电器开板
海格力斯和仇恨袋
格力玩“多栖”
格力 大玩家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