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新安医学固本培元学术思想的形成及特色

2023-12-19 08:03陈晶晶张念志薛晓明韩明向周波波孟丽红张彦博王娇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21期
关键词:培元学术思想新安

陈晶晶 张念志 薛晓明* 韩明向 关 炜 尚 芳 周波波 孟丽红 张彦博 王娇娇 胡 蝶 张 晔

1.山西省中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3.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4.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2

新安医学在中国传统医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安地区,历代名医辈出,形成了文化底蕴深厚及流派特色明显的新安医学流派。固本培元是新安医家诊治疾病的宝贵经验,积极传承新安医学固本培元学术思想对于临床辨治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从新安医学的内涵及历史背景、新安医学固本培元学术思想的形成及渊源、新安医学固本培元的思想特色以及现代临床发挥等4个方面对新安医学固本培元学术思想特色及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各位同道提供参考与借鉴。

1 新安医学的内涵及历史背景

新安医学起源于新安江流域的古徽州地区,为儒家哲人朱熹的故里,长期以来,此地保持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诸多医家在儒家“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等仁义思想的影响下,励志学医济世,成就了新安医学流派,此乃徽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在唐代以后,徽州文化开始昌盛,新安医学遂产生于北宋年间,在明清时得到较大的发展,此段时间内新安医籍众多,新安医学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做出的贡献,被现代医家称为明清中医学界之“硅谷”[1]。宋代到清末,徽州名医辈出,为中医学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宋代乃程朱理学的诞生期,亦为古代医学发展的高峰期。以金元四大医家为代表,宋元时期学术争鸣异常活跃,明清两代迎来了新安医学的繁荣发展时期。新安医家们依靠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提炼出一整套科学价值高的学术见解,据考证有记载的新安医籍约有800余种[2-3],部分医籍被称为“医宗之孔孟,方书之六经”,这些成就奠定了新安医学突出的历史地位,新安医学经典理论思想对于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具有深远之影响。

2 新安医学固本培元学术思想的形成及渊源

固本培元思想的首倡者当属明代汪机。汪氏喜用人参、黄芪、白术等中药来温补人体之正气,率先提出“阴不足则血不足、阳不足则气不足”观点,并根据此创有“参芪双补学说”等经典理论。汪机开创了中医学界“固本培元”思想之先河,在其后又涌现出了众多擅用“固本培元”思想的医家。

孙一奎乃汪机弟子之一,其将汪机之“参芪双补”益气培元与薛己之“温补下元”相结合[4],首创“命门动气之说”。《孙文垣医案》记载“壮元散”等固本培元之验方,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孙一奎认为临床应在汪机单用参芪之思想的基础上,适当加入温补肾阳之品,以干姜、附子等药物兼顾先后天之本,培补脾肾之气,至此以“参芪术或配伍附姜桂”培固脾肾的固本培元派已经初具雏形[5]。

此后,众多明清医家均开始运用固本培元理论来治疗疑难疾病,如浙江会稽的张景岳,安徽歙县吴正伦、徐春甫及吴楚等医家的学术思想均有受此影响[4]。他们不单是喜用温补而择参芪之类,而是发现培补元气、固护本元对人体生机及康复的重要性。在学习继承前人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固本培元思想体系。历经数百年历史积累、屡用不衰,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医家薪火相传,其理法方药仍被诸多现代医家所借鉴。

3 新安医学固本培元的思想特色

3.1 博采众长,强调培补元气 元气又称真气,元气乃人体最重要的气,是生命活动的源泉[6]。机体的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组织及器官的活力就旺盛,机体强健而少病。朱丹溪作为汪机私淑,对固本培元亦颇有研究,既遵其养阴说,又推崇李东垣的扶土学说。汪机以“营气”为切入点,推崇“营卫一气说”,并提出了“补营”的治病观。实际上,汪机所言的“营气”内涵中便包含了人体的气血阴阳,亦称为人体的“元气”[7],故汪机的“补营”内涵即是“补元气”。

徐春甫基于李东垣的脾胃论,提出了“脾胃元气”,善于调和脾胃,调养气血。孙一奎《医旨绪余·命门图说》中指出,肾间命门的真气是一种生命的能量,是一种生命之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罗周彦认为,人的形体由元阴、元阳组成,元阴则是元气,元阳则是精气,有盛有衰是一种正常现象。他强调阴阳平衡为健康之本。罗周彦首用元阴和元阳来划分元气,强调元气的重要性,将元气的匮乏归纳为先天元阴、后天元阴、先天元阳、后天元阳,分别采用补水益元汤、滋阴益元汤、益火复真汤以及益元冲和汤来固本培元,以达到治病必求于本的目的。因此,博采众长,强调培补元气为新安医家固本培元首要特色。

3.2 脾肾同调,重视先后天之本 中医学认为,肾是先天的基础,是身体的根本;脾是后天的基础,是人体的血液和生化的来源,固本培元治法,注重调理脾肾同治。新安医家吴谦《医宗金鉴》重视固本培元治法,恰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曰:“先天之气在肾,是父母之所赋;后天之气在牌,是水谷之所化 …… 后天之气得先天之气,则生生而不息;先天之气得后天之气,始化化而不穷也 …… 补后天之气无如人参,补先天之气无如附子,此参附汤之所由立也。”[8]

脾肾同调,重视先后天之本也是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的一大亮点。脾属于土,肾属于水,二者具有先后天的关系,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乃后天之本,二则先后天滋生,且在水液代谢方面具有协同功用。脾肾同治,既充养后天中气,又培固先天精气,先天与后天相互促进,互相资助。明代医家李中梓亦主张脾肾同治,《医宗必读·虚痨》记载:“水为万物之源元,土为万物之母,二脏安和……百病不生”,他认为脾肾二脏“有相赞之功能。”[9]

3.3 扶正祛邪,推崇温养气血 自古以来,调气、调血便是中医学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灵枢·本脏》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也。”此段论述强调了人体气血对于生命健康的重要性。气血不足是导致疾病发生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亦曰:“气血正平,长有天命。”指出气血调和才能健康长寿;反之,气血不畅及不足则会影响健康及寿命。

扶正祛邪,推崇温养气血正是新安医家固本培元思想的重要措施。汪机依据《内经》中“邪之所在皆不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等诸多思想的融会贯通,重视补益气血疗法,扶助正气,以防病治病。汪机所言营气兼有血气,他认为通过补营可以达到气血双补的效果,人体气血平和,正气充盛,营卫调和,则邪无所犯。在临床上,汪机擅用人参、黄芪温养气血,补气生血,从而达到调和人体阴阳之目的。

4 新安医学固本培元学术思想的现代临床发挥

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对后世及现代医家影响深远,不仅可以运用于治未病及养生保健等方面,而且对临床诊治呼吸系统疾病、风湿病、癌症及脾胃病等多种疑难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4.1 治未病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优势之一,《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模式的逐渐转变,治未病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新安医学“固本培元”学术思想集防病治病于一体,强调以脾肾为对象,脾肾并治,温养气血,培补脾肾元气,激发生命原动力,调动自身正气的愈病能力。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具体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培补元气;既病防变,保护元气;瘥后防复。”临床采用固本培元思想用于针灸、方药、预防疾病等治未病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0-11]。有学者报道[12],固本培元膏治疗阳虚型亚健康病症的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睡眠状态,减轻疲劳感,改善阳虚体质亚健康症状等治未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2 养生保健 固本培元思想主要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扶助人体元气为目的,与养生的目标相吻合。新安医家徐春甫著有《古今医统大全》一书,在本书中《养生余录》一卷是徐春甫在精研《养生论》《养生延年录》等医书的基础上创作而成。徐春甫《养生余录》中的固本培元思想贯穿全书的始终,其养生保健思想包括保精爱气以培元、起居有常以培元、饮食有度以培元等。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人们普遍意识到养生的重要性。新安医学作为地域色彩突出的学科,对于养生保健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亦有新安学者报道[13],运用文献梳理、归纳总结、比较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发现新安医学固本培元医家的养生理念为注重情志养生、饮食养生、顺应四时、重视调神、节制房事等,固本培元养生思想对于现代养生观念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影响,也可以为现代养生提供参考。

4.3 治疗疑难疾病

4.3.1 治疗肺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中医学“肺胀”等范畴,肺胀多属于本虚标实,元气亏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六淫邪气为诱因,三者相合,上扰气道,发为肺胀。现代新安医家们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临床发挥,以新安医学“固本培元”理论为治疗原则,同时自主研发多种院内制剂如参七虫草胶囊、化痰降气胶囊、芪白平肺胶囊等,运用临床治疗COPD取得满意疗效,对于固本培元思想防治COPD的机理提供了诸多理论及科研依据[14]。

新安医家张念志研究团队报道[15],基于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创制的“参七化痰方”对于改善慢阻肺气道重塑具有重要意义,证实参七化痰方可能通过抑制Snail和Slug转录因子在TGF-β1刺激下的转录和表达,来抑制MMP-9和TIMP-1的分泌,进而改善气道重塑。新安医家李泽庚团队报道[16],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脾肾两亏、气血不足的病理状态与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具有部分吻合点,强调因虚而致痰瘀,同时梳理了固本培元思想在慢阻肺炎症机制、免疫状态及代谢组学等方面的具体运用,为慢阻肺稳定期防治提供依据。

4.3.2 治疗痹病 一般认为痹病是因人体内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热等邪气会趁虚而入,导致气血停滞,经脉痹阻,从而导致相应的系统病症。本病相当于西医学风湿病等范畴。诸多新安医家采用固本培元思想治疗痹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新安医家李济仁提出治疗顽痹当重用黄芪、当归、党参等,乃“风湿病五老”之一[17]。皖南医学院俞志超等[18]报道,通过网络中药方剂配伍规律方法对李济仁治疗5种痹病的临床经验进行挖掘,发现其运用药物多归于肝脾肾经,注重运用补虚药以及健脾药来培元固本。其次,新安医家刘健教授提出从脾论治痹病[19],创制了新风胶囊以及五味温通除痹胶囊,对于指导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等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4.3.3 治疗癌症 癌症即恶性肿瘤,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浸润转移性等特征。癌症患者晚期出现恶液质极为常见,表现为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系列虚弱症状,肿瘤恶液质的主要表现为非意愿性的体质量下降和厌食等。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治疗癌症恶液质,在临床上,可以选择补气健脾、补肾益精的药物,以达到先天和后天的平衡,滋补身体的元气,可以刺激身体的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从而达到抵御疾病、增强抵抗力的目的。有学者[20]采用新安医家最常用药人参、白术、黄芪、甘草、陈皮、熟地等为基础方剂,根据患者脾肾亏虚基础上夹邪毒、瘀血、痰饮等特点辨证加减治疗,以培补先后天脾肾元气,增强抗病祛邪之力。

4.3.4 治疗脾胃病 脾胃病为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例如,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或便秘等。起病可缓可急,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病因复杂,且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初起大便稀薄或下痢后大便较多且粘腻或脓血;常伴有发热、腹痛;部分患者伴有里急后重、腹泻及全身症状。病程较长的患者易发生肠穿孔或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根据其临床特点来看,当属中医“泄泻”“痢疾”“便血”“肠风”等范畴。新安医家认为脾虚是该病病程发生发展中的基本病机,临床运用固本培元思想尤其重视脾胃及元气,通过使用参芪等益气药物达到固本培元之目的。新安医家们通过对汪机的《石山医案》用药规律进行筛选,发现汪氏组方配伍以补气药为主要药物,在临床上用于脾胃病属脾虚证型者,多获良效[21-22]。

除此之外,新安医家固本培元学术思想广泛运用于肾病科、皮肤科以及男科等疾病且均有效验。新安医家曹恩泽教授善于运用固本培元法治疗肾脏疾病,同时注重清补结合、清降治则以及活血化瘀,形成了具有新安特色的辨治肾病的方法[23]。新安学者张瑞雪[24]报道,运用固本培元学术思想治疗痤疮疗效显著,在清肺凉血基础上,灵活运用固本培元学术思想,扶正驱邪兼顾,可以起到疗效持久、不易复发的效果。新安学者刘茂松[25]报道,基于新安医学固本培元学术思想制成的自制生命细胞活力胶囊可以显著改善精子活力且无副作用,对于特发性少弱精子症具有良好功用。

5 结语

新安医学乃中医学重要学术流派之一,形成于宋元时期,崛起于明代中期,经后世医家的代代相传,经历数百年,形成了以“固本培元”为主的重要学术思想。新安医家们临证时重视固本培元,主次分明,特点突出,并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性、部位及经络之不同,选用不同的药物和方法进行辨证论治。新安医家固本培元派论治疑难疾病的学术经验,皆为后世医家借鉴和效仿,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猜你喜欢
培元学术思想新安
新安滩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幸福就是跟你走
张新安教授简介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新安滩
The influence of wave surge force on surf-riding/broaching vulnerability criteria check*
新安讯士Q6155-E PTZ摄像机
陈阳春研究员学术思想略论
方慎盦及其学术思想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