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为导向的军事职业教育MOOC 课程设计及应用

2023-12-19 08:30宋璇朱艳慧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2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适应性课程设计

宋璇 朱艳慧

一、问题提出

军事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军队人员的在岗继续教育”,它与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共同构成了“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作为院校教育的补充,军事职业教育为军队人员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储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了一个具有强生命力的平台。慕课像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野蛮生长,但是一个新鲜事物的出现,总要经历一个出现谬误到获得真理的过程,如今全军积极相应上级要求,但部分院校对在线课程特点理解不充分,存在盲目追求课程数量的现象,将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直接“搬”到线上,涉及专业的基础理论多,涉及岗位需求的具体应用少,将慕课建设等同于课程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等一成不变,导致线上线下课程成了“双胞胎兄弟”,学员为刷课而上课的现象普遍,军事职业教育对院校教育的补充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线上课程与线下教学的区别是什么,如何设计一门有效的慕课课程成为目前一项重要议题。

笔者从军事职业教育平台中随机抽取了23门慕课的课程设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大多数慕课包装良好,即授课质量、整体风格、呈现效果,但课程设计质量普遍较低。究其原因,问题课程不是出现在教员的教学技能水平方面,而是大部分军队教员在并不理解在线课程的作用、特点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课程建设,习惯性按照教学大纲规定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没有体现思考、整合的痕迹,导致整体课程质量不高,课程运行数据不理想的结果。23门慕课分析情况(见表1)。

表1 :23 门在线课程分析情况表

在慕课教学的相关研究中,有的研究者探讨了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沉浸理论、混合学习理论、交互影响距离理论、在线协作学习理论等理论基础对于慕课设计与开发的指导,并提出了课程内容具有可实践性、课程资源具有可生成性、简化课程内容、媒体与内容的有效结合、强调社会建构等设计与开发策略(Olsen,2013)。还有研究者提出了慕课设计的五项原则:有意义的、吸引人的、可评价的、易访问的和可扩展的(Drake J R,2015)。尽管如此,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式,在学术界和教育界诸多的研究报告、论文、争论中,具有可操作性的、贴合军队军事职业教育实际的、具体的慕课课程设计模式却很少得到研究者应有的重视。到底应该怎样设计和开发慕课课程?如何设计才能做到课程有灵魂、有意义?如何设计才能真正贴合部队需求,发挥实质效用?

本文从慕课课程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可操作性强的慕课课程设计模式,旨在为军队军事职业教育慕课课程设计开发提供一种参考。

二、以适应性为导向的慕课课程设计

军队军事职业教育慕课课程的定位是“军队人员在岗继续教育”“岗位培训”“能力提升”,军队人员学习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或者基于所学知识与岗位能力不匹配,需要学习岗位相关知识技能;或者基于想要拓宽专业视野,学习其他专业或通知课程知识,无论基于何种目的,一味按照教学大纲照搬课程结构和内容,将其设置成一门慕课课程,必定是不会成功的,因此,一种“适应性”的慕课设计模式迫切地被需要。

(一)适应性慕课信息模型

适应性慕课课程设计强调从“供”方的牵引作用,契合面向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核心思想,将原有按照教材编写逻辑进行组织的课程结构重新打包,建构适应学习者需求的个性化慕课课程。从学习需求、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四个要素出发,开展适应性慕课课程设计,构建了适应性慕课信息模型,以期通过四个要素的模块化组合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多元化、精准化、个性化和灵活性的供给。

适应性慕课课程信息模型特别加入了学习需求的要素,指的是在设计一门慕课之前,对课程的教学对象进行调研,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获取真实的课程材料,构成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目标涉及到慕课的适应性倾向,回答的是本门慕课到底要帮助学习者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怎样解决。学习内容要素方面,适应性慕课将打破当前固定的教学大纲式教学模式,开放课程内容的来源,包括课堂教学内容的重构及外部资源的加入,是动态的、有生命力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方面,由于学习活动可以促使学习者认知的外显化,为此,适应性慕课将使学习活动融入慕课学习过程的设计中,助力学习者学习认知方式的转变。具体来说适应性慕课的核心特征具体表现为具有真实性、针对性的外部资源,具有明确性、导向性的课程目标,具有重构性、进化性的学习内容,具有一贯性、衔接性的学习活动。

(二)适应性慕课课程的组织架构

适应性慕课课程将重构教学大纲知识结构,但依然不能脱离教学大纲,以它为课程知识本体,借助数据采集、数据清洗、知识图谱、数据可视化等工具或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将课程本体知识与其他课程要素构建联系,形成差异化的学习序列。

首先需要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建立能够表征在线课程所涵盖知识及其之间逻辑关系的课程知识本体和需要加入其中的外部资源。前者通常以网状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包含课程知识节点以及课程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后者通常涉及反映知识点的相关真实案例描述或经验总结等结构不良知识要素。从底层相关数据分析技术到知识重构过程到差异化的学习序列,最终形成了适应性慕课课程的组织架构(图1)。

图1 :适应性慕课课程的组织架构

三、以“适应性”为导向的慕课设计模式应用

本文以气象观测员岗位为例,应用以“适应性”为导向的慕课设计模式设计一门与岗位相契合的慕课。

(一)学习需求

本文主要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向岗位工作人员了解学习需求,共发放问卷55份,其中53份为有效问卷。

问题1:你认为目前自己的专业能力对于胜任岗位,哪方面知识需要加强(多选)?见表2。

表2 :数据统计表

问题2:你认为胜任岗位除了学习本专业课程,还需要补充什么知识?见表3。

表3 :数据统计表

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针对课程知识本体来说,一部分知识仍需要加强,比较突出的是实作技能、组训管理以及装(设)备使用三方面的知识,经过与部分调查对象沟通了解到,他们到具体工作岗位之后,许多装(设)备知识、组训管理知识要重新学习,实操时总会出现操作过程不规范等现象,因此这一部分知识可以作为课程设计的部分内容。除此之外,也要考虑到岗位工作的综合性、复杂性,是否需要涉猎其他知识作为补充,关于这一问题,数据表现为,大部分人仍然关注实作技能知识、装备操作、维修相关知识,有的人希望加入气象学的拓展知识和特情处置相关知识。

根据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课程团队赴相关部队获取装备操作、组训管理等气象保障相关案例,作为一部分课程设计的原始资料。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对本门慕课预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的描述。设计一门慕课之前首先要想清楚课程目标,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思索:一是学习者发展的需求。本门慕课是面向气象观测员岗位进行岗位能力提升的一门课程,主要为岗位工作人员增加知识储备,规范实作流程,了解特殊情况下气象保障方法;二是学习者自身的特点。慕课面向的人群不是人工组织的班级,而是年龄、知识储备具有差异的群体,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学习者设置契合的学习目标,本门慕课针对军事训练大纲对观测员岗位的等级划分,将课程目标分为初级目标、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课程初级目标针对刚刚步入工作岗位,具备一定理论知识,但不能熟练运用的工作人员,要求经过课程学习后,重新回顾并熟练掌握海洋学、气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部分装备操作流程和规范;课程中级目标针对基本熟悉工作流程,能够独立完成气象保障任务,但不能独立应对特殊情况或复杂情况,要求经过课程学习后,了解真实气象保障案例,掌握应对复杂天气情况的处置方法;课程高级目标针对能够独立完成复杂气象保障任务的工作人员,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后,了解气象保障的新技术、新方法,拓展相关专业知识。

(三)学习内容

将气象观测教学大纲、课程教材作为原始数据,运用数据库进行数据预处理,首先进行底层逻辑模型的构建,建立实体-关系-实体的三元模型,将预处理数据导入知识图谱工具bibexcel,通过频次分析和共现分析得到net文件和vec文件,导入可视化工具Pajet生成网状知识图谱。

(四)学习活动

基于学习需求、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等课程要素与课程知识本体建立的语义关联信息,进行个性化的排列组合,从而为学习者提供与学习水平相适应的差异化的课程学习序列。

四、结语

针对军队军事职业教育慕课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基于课程知识与学习者水平相适应的视角,提出了适应性慕课的信息模型和组织架构,并以具体慕课课程为例,描述了课程设计的过程,对军事职业教育各类型、各专业慕课课程设计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性的模式。该课程设计模式需要在进一步的应用于实践中不断调整与优化,以适应我军军事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适应性课程设计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