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2023-12-21 07:26
今日自动化 2023年8期
关键词:能源消耗管理系统调度

任 原

(中控海洋装备(浙江)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全球能源资源紧缺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船舶作为重要的运输工具,在长时间航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传统船舶能源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未经优化的能源分配和利用、无法精确监测能源消耗情况、缺乏智能化调度策略等。这些问题导致船舶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并且加剧了环境污染,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算法,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建模,可实现对船舶能源消耗情况的精确监测和预测。同时,基于模型的优化算法和智能化调度策略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船舶能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浪费和排放量。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的研究已经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在船舶智能化技术、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与优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例如,利用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结合模型预测算法,可以实现对船舶能源消耗的精确监测和预测。同时,一些智能化调度策略的设计和应用也取得了成果。然而,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数据集成与共享、智能化算法的优化等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2 船舶智能化技术

2.1 关键要素

(1)数据采集与传输。利用传感器、监测设备等技术,实现船舶各个系统和部件数据的准确采集和实时传输。这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了基础。

(2)数据分析与建模。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提取有效信息,并预测船舶的状态、性能和需求。数据分析算法的选择和优化是智能化技术的关键。

(3)智能算法与优化。基于数据分析和建模结果,采用智能算法进行决策和优化,以实现能源管理、调度策略、路线规划等方面的智能化。

(4)人机交互与决策支持。设计友好的人机界面,使船员和操作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智能化技术,并提供决策支持功能,为船舶操作和管理提供有效帮助。

(5)安全与可靠性保障。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必须确保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技术应该具备故障检测与容错、数据安全与防护等机制。

2.2 应用领域

(1)能源管理与优化。船舶智能化技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预测能源消耗情况,优化能源分配和利用,提高船舶能源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和排放量。

(2)智能调度与安全管理。船舶智能化技术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结合智能算法,实现船舶运行参数的优化调度,提高航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事故风险。

(3)船舶维护与修理。船舶智能化技术可以利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船舶各部件的状态和性能,预测故障风险,提前进行维护和修理,减少停航时间和维修成本。

(4)航行路线优化。船舶智能化技术可以通过船舶自主导航系统、气象和水文数据分析,优化航行路线选择,避免危险区域和恶劣天气,提高航行效率和安全性。

(5)负载和货物管理。船舶智能化技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货物装卸情况、预测负载情况,优化货物存储和分配,提高运输效率和货物安全性。

3 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

3.1 概念及作用

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是一种集成化的技术系统,旨在监测、分析和优化能源消耗及利用,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能源成本。其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能源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仪表等设备,对船舶各个系统和部件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并采集相关数据。②数据分析与建模。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对大量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识别能源使用趋势、定位能源浪费点,并提供决策支持。③能源调度与优化。根据数据分析和建模结果,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制订智能化的能源调度策略,优化能源分配和利用,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④节能减排与环保。通过改善能源管理和优化能源利用,能源管理系统有助于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量,降低船舶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

3.2 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1)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负责实时采集船舶各个系统和部件的能源消耗数据,用到的主要工作部件为传感器、仪表等设备,接下来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

(2)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的能源消耗数据,包括数据清洗、归档和备份等功能,从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数据分析与建模模块。对采集到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常用到多种数据分析算法,提取关键信息,从而生成能源利用趋势并定位能源浪费点,最后生成预测模型。

(4)智能算法与优化模块。根据数据分析和建模结果,使用智能化的算法和优化策略制订合理的能源调度方案和优化措施。综合考虑船舶运行需求、能源消耗情况、环境因素等因素,实现能源的最佳利用。

(5)可视化与报告模块。通过友好的人机界面,展示能源消耗情况、能源利用效率以及优化效果,并生成相关报表和图表供决策参考。

(6)远程监控与控制模块。结合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实现远程对船舶能源管理系统的监控和控制,以便实时获取船舶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实时调整和响应变化,提高能源管理的灵活性和效率。

(7)安全与保护模块。确保能源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故障影响能源消耗和安全,同时,也需要有数据安全与防护措施,保护能源消耗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3.3 优化方法

(1)提高数据采集的精确性。这方面的主要优化方法包括:①选择高精度、可靠的传感器和仪表设备。使用经过验证的高质量传感器和仪表设备,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②定期校准和维护设备。定期对传感器和仪表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避免设备漂移或故障对数据采集的影响;③引入数据质量控制机制。通过数据清洗、异常检测等方法剔除不准确的数据,提高数据的质量。

(2)提升监测的实时性。主要包括:①采用高速数据传输通道。利用高带宽网络或专用通信线路,确保能够实时传输大量的能源消耗数据;②缩短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延迟时间。优化数据传输和处理流程,减少数据获取和分析的时间差;③结合物联网技术。利用物联网设备和云平台,实现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实时监测。

(3)提高建模的准确性。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和建模算法。采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提高能源消耗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准确性;结合船舶特定的运行特征和环境因素调整和优化建模算法,考虑船舶运行特点,提高建模结果的适用性和准确性;验证和对比模型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验证和对比,不断调整和改进建模算法,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4)能源调度的规范节约。①设计智能化的能源调度策略。根据航线和运输任务,综合考虑船舶运行需求、能源消耗情况和环境因素,制订合理的能源调度计划;②动态调整船舶速度。基于实时能源消耗数据和船舶运行特征,优化船舶速度控制,实现能源消耗的最小化;③控制设备的启停。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控制船舶设备的启停,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5)节能减排与环保措施。①发现和识别节能减排机会。通过能源管理系统的监测和分析,发现潜在的节能减排机会,如优化设备运行参数、改善设备维护和管理等;②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根据发现的机会,采取合适的改进措施,例如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废弃物排放等;③结合其他环保措施。将能源管理系统与其他环保措施结合,例如利用再生能源、回收利用废热等,实现对船舶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综合管理。

在优化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船舶的特点、运行需求和环境因素,以及可用的技术和资源。具体措施的选择和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并与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讨论和合作。同时,持续的监测和评估是必要的,以确保优化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4 应用案例

中远航运集团(China COSCO Shipping Corporation Limited)作为中国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积极推进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碳排放。该公司在船舶上安装了高精度的传感器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用于实时采集各种关键参数数据。这些传感器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数据传输到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的中央控制台,实现对能源消耗和性能的实时监测。系统会根据船舶的运行情况、航线、负载等因素,自动调整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参数,以最小化能源消耗并满足船舶的运行需求;在能源调度方面可以根据航线和船舶任务,制订合理的能源调度策略。例如,在海上行驶时,系统会根据实时气象数据和海况情况,调整船舶速度和航线,以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输时间。

最终,使用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取得了以下显著的效果:①通过数据分析和优化控制,能源消耗得到有效降低,船舶的能源效率大幅提高;②通过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航运公司的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③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减小;④能源管理系统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提高了船舶的运行安全性。

同时,马士基集团(Maersk Group)(全球领先的综合性航运和物流公司)、挪威海洋运输公司(Norwegian Cruise Line Holdings Ltd.)(豪华邮轮公司)及汉莎集团(Hapag-Lloyd AG)(全球领先的集装箱运输公司之一),皆在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和优化上有重大的突破。

5 挑战与展望

5.1 技术挑战

(1)数据采集与传输。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来实时采集船舶各项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台进行处理和分析。但在海上环境条件下,确保数据采集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是一个技术挑战。

(2)数据分析与建模。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需要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和建模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实现能源消耗的预测和优化。这涉及到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设计,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

(3)系统集成与兼容性。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需要与船舶上各种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包括发动机、发电机、航行控制系统等。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一个技术难题。

5.2 经济与环境影响

(1)成本投入与回报。引入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包括硬件设备的购买和安装、软件开发和维护等。企业需要评估这些投入与预期的经济回报之间的平衡,并作出决策。

(2)环境法规和压力。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法规的加强,航运业面临更多的环保压力和限制。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但也需要符合相关的环保法规要求。

5.3 发展前景与建议

(1)技术创新与升级。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领域仍然有许多技术挑战需要克服,需要在数据采集、分析和建模等方面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效益。

(2)国际合作与标准统一。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涉及到国际航运业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国际合作与标准的统一对于促进技术共享、经验交流和市场发展至关重要。

(3)政策支持与激励措施。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船舶业主和运营商采用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6 结束语

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面临着技术挑战、经济环境因素等多重考验。然而,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只有克服技术挑战、平衡经济与环保需求,并推动技术创新与合作,才能实现船舶能源效率提升、环境影响减少,并促进船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能源消耗管理系统调度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需求驱动我国能源消耗效应研究——基于改进的两级分解法
工业制造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的对比研究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
数据分析检测能源消耗异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