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端释放积极信号券商板块跨年行情受到机构看好

2023-12-25 03:24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47期
关键词:自营券商证券

近期以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大型券商业内并购重组预期及券商风险指标修订落地等利好因素的持续释放,使券商行业的发展获得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并明确了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及将围绕“五篇文章”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等。

有机构研究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释放了坚定资本市场改革的积极信号,特别是在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的背景下,头部券商有望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做大做强。此外,11月3日,证监会就《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其意在放松优质券商的风控指标,助力优质券商进一步加大杠杆从而增厚利润、提振ROE水平。

综合来看,现阶段,资本市场正处于关键改革期,伴随政策面利好的频繁落地,投资者信心已有所修复。对此,业内人士预计2024年将会是改革集中出台、推进及兑现的一年,届时券商多业务线均将有望受益。

数据显示,自2023年1月1日至12月1日期间,申万—证券行业指数涨幅为高个位数,而从行情表现来看,今年以来,券商指数共经历三波上涨行情,明显跑赢上证指数及沪深300指数,板块迎来一定估值修復。

根据中原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第一波上涨行情主要发生在1月至春节后,其间券商指数最大涨幅接近20%。主要原因为券商板块跟随各权益类指数延续去年11月后的反弹趋势,进行超跌修复。第二波上涨行情主要发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其间券商指数最大涨幅在15%左右,一度创年内反弹新高。主要原因为受上市券商一季报业绩明显改善的提振。而第三波上涨行情主要发生在6月下旬至8月初,其间券商指数最大涨幅接近30%,曾一度收复去年全年跌幅并再创年内反弹新高。主要原因在于7月下旬,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受政策强预期的驱动,券商指数出现年内持续时间最长、幅度最大的修复行情。

从三次的上涨行情不难看出,券商板块的估值修复与成长主要来自于政策利好和业绩的提振,这也是券商板块贯穿全年的主题。而随着三季报的披露完成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结束,券商板块的新一轮行情的预期也持续受到多方机构关注。

东兴证券研究指出,从政策端来看,2023年初以来,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但外部负面因素影响仍存,令权益市场承受较大压力。针对上述情况,各类政策持续加码,推动实体经济复苏和资本市场信心修复,特别是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后一系列推动资本市场改革的措施渐次落地,之后的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定调未来一段时期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后续证券行业有望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另外,国元证券亦在研究报告中表示,随着金融供给侧改革深化,证券公司并购迎新机遇。当前政策鼓励券商间并购重组,做优做强,打造一流的投资银行。判断民营资本、区域性券商以及特色业务券商等将更具有并购价值,尤其是轻资本投行、资管业务具有特色的券商将值得关注。

而除了政策方面利好的持续释放,券商板块三季度的业绩表现亦整体向好。

据机构统计显示,2023前三季度,证券行业共实现营业总收入3992.44亿元,同比增长1.19%;实现归母净利润1169.02亿元,同比增长7.06%。同时,截至2023年9月末,证券行业总资产为120224.15亿元,同比增长4.61%;净资产为26374.89亿元,同比增长6.41%。行业资产总额和净资产规模均创历年新高,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

而个股方面,50家上市券商中有32家实现营收正增长,其中包括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中国银河、海通证券、中信建投、广发证券、中金公司、申万宏源、招商证券等营业总收入超过百亿元;38家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中国银河、招商证券、东方财富、广发证券、中信建投、国信证券、中金公司位列前十,而增速方面,西南证券、天风证券、财通证券等券商营收增幅排名居前,同时红塔证券、天风证券、湘财股份等券商的净利润则均取得大幅增长。

东莞证券研究指出,“截至2023年11月5日,当证券II(申万)PB估值为1.34,位于历史分位的23.25%,低于三年中位数的1.46,行业估值处于较低水平,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预计未来政策驱动与业绩驱动形成的合力将有望成为券商板块跨入新年后的重要驱动力,而在此形势下,头部券商以及优质的中小券商均将有望得到估值的修复与成长。

据统计,2023前三季度中,证券行业自营业务实现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合计1153.79亿元,同比增长67.54%,超过2022年全年水平,恢复趋势明显,这无疑也成为了带动券商板块整体业绩成长的关键。

东兴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券商自营业务收入仍主要取决于股债市场的表现,二季度以来,市场剧烈波动给证券公司自营投资带来严峻考验,因此主动配置的权益及固定收益资产受市场冲击较大,而直投业务是当前券商获取长久期、较高IRR的重要来源。从资产负债表情况看,在费类业务价值率低迷的情况下,近年来行业自营资金投入规模保持增长态势,且重要性或将进一步提升。在当前券商业务结构变化趋势下,不断上升的规模意味着自营投资的稳定性和持续增长性成为决定投资业绩乃至券商整体业绩的关键因素。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券商的另一业务投行板块的发展亦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机构方面指出,自8月监管层提出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后,A股股权融资规模节奏明显放缓,行业集中度或因大项目减少而下降。但中长期来看,我国权益融资市场仍有较高增长空间,符合国家战略领域证券化率有望在未来5年显著提升。而且未来,预计特色券商将进一步强化内部投研协同及人力优势,并拉伸产业服务链条,充分挖掘重点行业各细分板块及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潜在客户。

而在此综合大形势下,大力发展自营业务的龙头券商以及区域特色优势券商均将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据悉,目前我国的头部券商主要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特色及区域券商主要包括东吴证券、西南证券、湘财证券等。此处,分别以头部券商中的中信证券和特色及区域券商中的湘财证券为例。

据公告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信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达到27%,占比营收的34%,表现明显优于行业,其原因主要系公司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所致(23Q1~3公司公允价值变动同比增长143%)。作为头部券商,公司具有更强的控制风险能力,且业务结构具有一定特色和异质化,抗周期属性已初步显现。同期公司投资业务仍领先,市场回暖背景下,其投资收益率亦实现同比增长。

而湘财证券方面,作为全国仅有的13家券商或其资管子公司中拥有公募牌照的全国性综合券商之一,公司的自营业务主要分为权益投资部、FICC及创新投资部,各板块核心成员稳定。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湘财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大幅扭正至1.94亿元,目前来看,公司自营资产质量稳健,且各风险指标优异。另外,在投行与资管业务方面,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行业务收入逆势高增(同比增长93%),且固收业务成绩斐然,其优质项目结构可比肩头部券商。后续随着公司主动管理转型的进一步推进,公司资管业务收入将有望企稳回升,估值表现亦将值得关注。

猜你喜欢
自营券商证券
电脑报自营店年末大促
电脑报自营店年末大促
东方证券
电脑报自营店双11大促
电脑报自营店国庆大促
东方证券
《今日证券》今日证券 每日相约
近期连续上涨7天以上的股
新三板十大主办券商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最新净值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