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企业财务战略

2023-12-25 07:20肖宗华
经营者 2023年16期
关键词:初创期衰退期成长期

肖宗华/文

近年来,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实施财务战略达到规范财务工作流程、完善管理体系的目标。实施财务战略是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一环,能够有序引导财务活动。企业从创立开始,就要以生命周期为主线,对财务战略进行深入分析,以确保财务战略适应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及发展要求。文章探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表现,分析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据此提出企业财务战略建议,以期为企业实施财务战略提供参考。

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表现

初创期

初创期是企业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此时运营环节一旦出现风险,企业就很可能破产。在该阶段,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不足,缺乏社会信用,投资能力有限,资金来源较少,未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健全的工作机制。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资金不足。企业初创期最明显的特征是现金流为负。在该阶段,企业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厂房和生产设备,再加上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低,销售不佳,存在现金流出大于流入的情况,企业的资金主要依靠所有者的投入。

其次,经营风险较高。在初创期,企业经营风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前景不明朗。企业的产品能否被市场接受以及企业的发展空间如何尚不可知,企业很可能走向衰败。

成长期

在成长期,企业快速发展。在该阶段,企业生产规模快速扩大,市场逐渐打开,生产技术逐渐趋于完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在成长期,企业逐渐在某一领域形成了竞争优势,消费者会出于对企业的信赖购买产品,企业的产品销量快速提高。

其次,资金实力增强。在成长期,企业销售业绩快速提高,资金逐步积累,自有资金快速扩张,投资方式以负债投资为主。

最后,成本费用较高。成长期的企业未形成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各项活动的成本费用较高。

成熟期

在成熟期,企业生产经营趋于稳定,销量虽然仍保持一定的增长,但是增长率放缓。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资本规模最大。在成熟期,企业有了丰富的资源,拥有充足的现金,在市场中有极强的竞争力。

其次,利润水平较高。成熟期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一系列优势,管理流程控制能力较强,技术工艺较完备,能持续获取利润。

再次,战略转移。企业为了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会通过战略转移的方式进一步扩大自身规模,通过多元化发展实现自身扩张。

最后,经营风险最低。在成熟期,企业由于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充足的资金,净利润稳定,经营风险最低。

衰退期

衰退期的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面临被竞争对手取代的风险。该阶段企业的产品销量快速下滑,市场规模严重萎缩。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利润下降。在衰退期,企业缺乏竞争力,市场逐渐萎缩,利润空间缩小,甚至出现亏损现象。

其次,市场规模缩小。在衰退期,企业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及工艺,市场占有率快速下降,部分企业为了偿还负债,甚至开始变卖设备和厂房。

最后,破产率较高。在衰退期,企业若未对市场进行准确分析,那么很可能破产。

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财务战略问题

初创期的财务战略问题

在初创期,很多企业未形成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工作流程不完善,由于管理机制不科学,管理风险相对较高,因此在运营流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存在以管理者意志开展工作而非依据制度开展工作等问题。同时,在初创期,很多企业未形成规范的投融资机制,盲目依靠民间借贷的方式,给自身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在投资环节,企业没有将有限的资源投入特定项目,存在投资不科学的风险。

成长期的财务战略问题

很多企业在成长期能够获得一定的银行借款,但部分企业盲目采用银行借款的方式,增加了自身的财务风险,很可能给自身运营带来严重危机。同时,很多企业存在盲目投资的问题,没有结合自身的资源及工作能力进行投资。

成熟期的财务战略问题

企业进入成熟期之后,要结合自身发展状况积极开展股权投资。但很多企业在成熟期融资渠道较为单一,未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同时,部分企业未积极采用多元化投资的方式进一步增加市场份额,容易导致风险过高。

衰退期的财务战略问题

很多企业在衰退期未积极转型和变革,未通过产业变革的方式消除财务风险。同时在投资环节,未积极优化自身的资产结构,投资模式不够科学。

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财务战略建议

初创期的财务战略

第一,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在初创期,很多企业没有形成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即便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也没有严格执行。主要原因是初创期的企业以创建者的意志进行经营,很可能因为经营体系不规范产生财务风险。因此,在初创期,企业必须形成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工作规范、合法,按照成本效益原则落实各项工作。企业在遵循不相容职位相分离原则的基础上,要对各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科学的控制,尽可能减少管理流程中的风险,优化工作流程。例如,A 企业为了有效控制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风险,结合自身特点优化了财务制度体系,设置了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授权审批制度、财产保全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同时,企业应针对财务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固定资产管理、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等相关管理流程,确保管理体系更加规范。

第二,筹资战略。初创期的企业往往受到金融机构的歧视,存在信贷壁垒,很难向金融机构申请款项。在初创期,企业主要依靠以下方式获取资金:首先,内容融资。内容融资是依靠所有者投入获得的资金。在初创期,企业要尽可能利用所有者投入,降低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避免盲目借贷。若企业由于存在信贷壁垒而盲目开展民间借贷,那么其背负的利息就会较高,很可能出现重大风险。因此,内源融资是初创期企业重要的融资方法,也是企业获得发展的重要融资方式。其次,融资租赁。融资租赁表面上是借物,实际上是借入资金,门槛相对较低,且租赁期相对较长,可以在租赁期间分期偿还资金。因此,融资租赁非常适合初创企业,能够有效缓解一次性流出过多资金给企业造成的压力。

第三,投资战略。初创期的企业在运营环节存在较大的风险,主要原因是企业资源相对较少,面临的市场竞争激烈,没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就要在投资环节充分关注自身资源状况。在初创期,企业应在小范围内开拓市场,逐渐获取某一特定客户群体的信任,然后逐渐扩大市场,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作用。首先,明确产品定位。企业要了解自身的产品定位,结合自身优势,在市场中形成具有差异性的产品。在该阶段,企业的利润空间较小,须明确产品定位,在某一领域形成竞争力,逐渐获得发展。其次,积极开拓市场。企业要分析市场领域,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开拓市场,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初创期,企业要分析自身的财务状况,发掘自身潜力,并抓住机遇,获得发展。

第四,分配战略。在初创期,企业收益低且不稳定,风险较高,利润往往是企业资金的唯一来源,因此企业要采用不分配利润的方式。

成长期的财务战略

第一,筹资战略。企业进入成长期后,资金需求量大幅增加。在该阶段,原有的融资方式已无法满足企业扩张的需求,企业要通过外源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再加上成长期企业的管理体系日益健全,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向银行获取贷款的方式获得发展。但部分企业盲目获取银行短期借款,导致无法及时偿还资金,给自身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因此,企业要合理控制自身的资本结构,确保风险可控。

第二,投资战略。成长期的企业在市场中具备一定的优势,为了实现扩张,企业要形成核心竞争力,以抢占市场。首先,要培养核心竞争力。成长期的企业很容易由于盲目扩张而盲目投资,从而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失去市场。因此,企业要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控制扩张的速度。企业要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并通过优化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流程,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企业要想增强核心竞争力,就要合理配置内部资源,充分关注自身发展优势。例如,A 企业在确定投资战略环节,要全方位分析自身的价值链,分析自身与竞争对手相比在价值链活动上能够创造竞争力的环节,并重点投资相关环节。其次,重视人力资源投入。成长期的企业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如果企业没有一批具备较高素养的专业人才,那么其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企业在成长期要高度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加强对人才的招聘、培训、留用。

第三,分配战略。成长期的企业发展前景良好,有较多投资机会。但财务风险仍然较高,为利用有限的资金促进自身进一步发展,企业应尽可能采用不分配股利的战略。

成熟期的财务战略

第一,筹资战略。企业进入成熟期之后,市场规模扩大,经营管理流程较完善。在该阶段,企业应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包括开展并购、发行股票等,并借助股份制改造、吸引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获得更多的资金。同时,企业在引入新的股东时,应充分考虑股东的特点,引入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使自身获得产业链优势。

第二,投资战略。企业进入成熟期之后,其主营业务领域产品市场占有率高,企业要研发相关产品,以获得进一步发展。为规避风险,企业应形成核心竞争力,逐渐开展多元化的业务,依靠现有的资源优势,获得快速发展。例如,企业在具备核心竞争力之后,其主营业务领域具备良好的上下游渠道,企业应依靠现有的渠道开展多元化业务,将相关业务做大做强。

第三,分配战略。成熟期的企业利润率最高,风险最低,因此进入成熟期的企业要通过高股利政策的方式来分配资金。高股利政策不会给成熟期的企业的现金流带来压力,还能够让新的投资者进入企业。

衰退期的财务战略

第一,筹资战略。衰退期的企业管理流程存在严重问题,资金不足。该阶段的企业已无法从银行获得资金,因为企业往往存在负债率高且偿债能力严重下降的问题。因此,企业要通过产权变革的方式,吸收新鲜“血液”,缓解财务危机。例如,衰退期的企业市场严重萎缩,可以通过转让一部分股权的方式降低破产的风险。企业要高度关注自身在运营过程中的需求,通过产权变革的方式获得新的生命力。

第二,投资战略。企业进入衰退期的主要原因是无法适应外部发展环境,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出现销量下滑、资金紧缺的问题。在衰退期,企业要充分关注外部环境,寻找新的投资点获得利润。在该阶段,企业可以通过战略转移的方式,从市场中退出无法获取利润的产品,并寻找新的投资方向,降低财务风险。例如,在衰退期,A 企业主营业务领域的竞争力明显下降,此时应结合自身的发展趋势和行业特征向其他领域转型,在投资的过程中将有限的资源投向其他领域,抓住发展机会。

财务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中的一环,财务战略的实施直接影响着企业整体战略的实施。企业在执行财务战略的过程中,要关注自身的生命周期和发展阶段,以及时发现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优化管理流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视角,认为企业实施财务战略,要全方位关注不同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要求,以实现稳健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初创期衰退期成长期
AB创新医疗科技企业成长期策略与思考
股权激励在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各阶段的运用
企业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战略选择
短生命周期产品衰退期订货策略研究
碳会计或将开启“成长期”
企业初创期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小微企业在成长期最容易忽略的8个财务管理问题
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初创期中小企业营销力研究
初创及成长期企业财务支持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