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院校特色学科建设发展对策研究

2023-12-27 20:20窦高奇周媛媛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47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方向特色

窦高奇,周媛媛,陈 斌,刘 茜

(海军工程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3)

引言

作为军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军队院校始终把培养一流人才作为建设一流院校的立足点和终极目标,在遵循国家高等教育普遍规律的同时,更加突出军事高等教育特点。学科是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而特色学科建设是军队院校办学特色形成的根本和核心[1]。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加速推进和海军战略转型的发展,特别是军民整合和军队院校的改革调整,军队院校在学科体系优化设计、重点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2]。特别是全国第五轮学科和评估和全军学科专业体系的调整,为学科建设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3]。

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及海军战略转型对未来海战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4]。武器装备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趋势更加明显,颠覆性技术突破发展,战争形态加速向智能化战争演变,对军队院校学科结构调整、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需求[5]。

因此,以军事需求为牵引,加强传统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创建新型学科特色方向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学科长远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学科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军队院校学科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科梯队方面

随着部分教授和骨干教员退出现役和退休,缺少新生力量补充,学科出现梯队断档、青年骨干不足等问题,导师队伍亟须进一步发展壮大。领军人物偏少、创新团队短缺、基础研究偏少等问题逐渐突显。部分研究方向水平下降严重,特色学科方向和优势在逐渐弱化。缺少国家级和军队级教学团队或创新团队。

(二)人才培养方面

学科与科研院所及部队联合培养的渠道还不够宽,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比例较低。对于研究生在学术活动中锻炼实际工作能力不够重视,博士毕业后在任职岗位上的发展潜能需要增强,研究生招生人数受限。

(三)学术成果方面

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较慢,发表在本领域权威期刊的论文数偏低,专利的转化应用还需加强,国家级奖项较少,高等级教学成果奖也不突出;受保密限制,大量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原创成果产出无法公布,学术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支撑平台方面

基础理论研究投入力度不够,缺少高层次学科支撑平台,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二、研究对策与方法

(一)基本思路

以特色学科建设为切入点,采用问题引导与案例剖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军队院校特色学科建设发展进行探索研究。首先,分析特色院校核心构成要素、特色学科建设重要性,厘清军队院校学科特色的基本内涵,明确特色学科对军队院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剖析军队学科未来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机遇,结合调研和案例,分析学科建设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提出军队院校加强特色学科建设的主要方法和具体举措。

(二)主要研究方法

1.国内外军地特色学科建设分析。通过调研军地同类院校特色学科建设情况,分析军地院校特色学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明确军队院校特色学科与地方院校特色学科建设之间的差异,系统分析特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特色学科建设的相关理论,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与特色学科建设的关系。

2.特色学科对军队院校发展重要性分析。结合新军事变革和军队战略转型发展需求,深入分析未来海战场建设、战争形态演变对军队院校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提出的全新需求;从需求牵引、内涵发展、集优集约等方面剖析军队特色学科建设的内涵及意义,以军事需求为导向,明确传统特色学科与新兴特色学科定位,分析军队院校特色学科建设的构成要素;明确特色学科建设在军队院校发展和国防建设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

3.当前军队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军队院校改革背景,从指导思想、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与保障机制等方面深入剖析军队学科未来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机遇;分析我校学科建设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包括转型建设需求、政策导向等外部环境及学科方向、学术团队建设、科研平台、创新研究、招生培养、学科管理等内部因素,提出军队院校加强特色学科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思路与对策。

4.军队院校特色学科的建设原则及发展探析。以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建设为例,从学科方向设计、学科团队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等方面对学科进行深入剖析,充分借鉴地方院校和兄弟院校优势特色学科的成功经验,结合调研和案例,归纳总结军队院校特色学科建设的内涵、核心要素及建设原则,探索军队院校特色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设与发展对策。

三、具体举措

(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学科队伍人才建设。着重加强中青年梯队人才的选拔与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选派骨干教员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访学、进修、深造,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

(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

不断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紧跟学科发展方向与部队信息化建设需要,积极开展研究生培养模式、授课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研究生课程和教材建设;建立双导师培养机制并成立专门的导师组进行联合指导,采取“积极培育、加强筛选、重点资助”的方式,加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力度,进一步提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三)学术交流方面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研究所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举办本学科领域的创新论坛,定期邀请院士等国内同行知名专家来校作学术交流,及时跟踪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承办每两年一次的“全国海光缆通信学术年会”,积极筹办具有军事特色的“对潜通信年会”“全国雷达年会”“全国电路与系统年会”“全军大气波导军事应用发展论坛”等大型学术交流活动。

(四)科研创新方面

积极探索未来海军信息化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关键技术,积极推进成果的装备化和实战化应用。拓展研究方向,开展水下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紧盯新型信息技术发展和海军信息化建设前沿,加大重大基金项目申报力度,引导、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中青年教员申报国家级高层次科研项目。

(五)支撑平台建设方面

打造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建设一流教学科研创新环境。通过资源优化整合,加大学科实验室条件建设力度,整合现有实验平台和资源,大力推进特色学科、交叉融合学科等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

(六)部队社会服务方面

紧密结合军队信息作战和部队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承担相关领域重大工程设计建设和科研训练任务。以军内外学术活动为平台,积极拓展海军信息作战智库职能,充分发挥军队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智库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学科组织结构和组织模式

落实学科发展建设责任机制,理顺研究生院、学院、学科点、室(中心)在学科发展建设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学院为学科发展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管理和监督学科建设发展。学科点采用学科带头人总体负责、方向牵头人方向负责的两级责任制。学科带头人对学科研究方向、发展建设重点和任务进行规划、部署、实施;方向牵头人对本研究方向发展建设重点和任务进行规划、部署、实施。室(中心)作为学科点和研究方向的依托单位和落实主体,负责学科建设发展相关决策的具体落实工作。强化全院“一盘棋”意识,采用学科跨室(中心)的联建联管模式,明确每名专职教员的研究方向归属,建立有效的学科发展建设责任体系。实施资源共享,整合研究领域,凝练研究方向,促进学科方向交叉融合,注重条件建设,加强高新领域研究,以优势方向带动学科全面发展。

(二)完善人才梯队培养和学科建设发展机制

明确人才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发展的第一保证。加强学科队伍人才建设,从专职教师中优选一定数量人员作为学科骨干进行培养,从学科骨干中择优作为方向牵头人、学科带头人进行培养,依托重大作战演训、重大教学任务、重大科研项目牵引,通过教经验、交任务、压担子,加大扶持力度,放手让中青年学科骨干挑大梁、唱主角,尽快形成以学科带头人、方向牵头人、中青年学科骨干为支撑的人才队伍体系。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选派学科骨干到国内外学术机构担任高级访问学者,使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更趋合理。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面向国内外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分类分层次推进学院教学名师培育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着力培养在学术前沿、满足重大军事需求、引领科技发展方向、取得军内外重大影响力成果的领军人才。

建立以提升质量为导向的学科建设发展评价机制,优化学科资源配置,优化学科结构,统筹构建科研、师资、研究生、条件建设等全要素资源配置体系。整合学院各类资源,完善教学科研条件建设,根据学科及各方向发展规划,多渠道筹划梳理政策与资源支持。逐年优选研究领域进行条件建设,力争打造军队重点实验室。成立大科研团队,集中力量打造优质科研成果。

(三)注重沟通联动和监督指导

加强学院、学科点、室(中心)之间的政策联动,群策群力研究学科建设发展。注重学院、室(中心)领导、学科带头人、方向负责人、专职教员之间的沟通协调,促进形成学科建设发展战略共识,上下共同联动,协同推进学科建设发展。着眼闭环管理,细化学科建设发展目标指标,加强过程监控、考核监督和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完善的过程评估、绩效评价、考核竞争、激励问责等配套政策,及时公布学科建设进展情况和建设成果。突出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关键环节,及时研究和解决落实中的各种问题,紧密结合建设实际做出优化调整,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结语

学科是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而特色学科建设是军队院校办学特色形成的根本和核心。本文着眼高层次应用型军事人才培养需求,通过分析军队学科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给出军队院校加强特色学科建设的主要方法和具体举措,为推进学科体系化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方向特色
2022年组稿方向
特色种植促增收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浅论军队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军队院校军体训练风险管理研究
用强军目标指引军队院校校风建设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