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数字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中的应用分析

2023-12-28 07:36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气象部门气象装备

李 洋

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1

准确和完整的气象信息是保障气象服务工作质量的前提。为此,气象部门需要重视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并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不仅是保障地面观测工作正常运行,还要保障观测仪器设备在高空和水文等常规观测项目中正常运行,以凸显观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水平。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还需要对器材供应、检测计量和仪器维修等提供保障[1-2]。将大数据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气象服务工作中,结合现代化机械设备,形成高智能的监测系统和汇报系统,显著提升预报、预测和预警业务水平。这也使得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在气象服务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

1 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背景

1.1 社会现代化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互联网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在气象方面,科研人员以国外先进技术为依托加强创新改革,根据国内气候的发展规律,对相关技术进行大胆创新。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气象人员也需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快社会现代化建设步伐,推动国内气象事业再上新台阶。为此,在气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始终保持时代性和先进性,重视现有的工作进程和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确保其成为气象部门的有力后盾。

1.2 气候情况复杂多变

由于气候和地理位置的共同作用,我国气象变化过程虽有规律可循,但变化过程极为复杂,也存在较大变数。即使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设备在各级气象部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有效观测气象变化过程,但所产生的误报情况仍旧不可避免,加之部分地区环境条件极为恶劣,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气候勘测的难度。为了降低恶劣环境下气象保障的难度,需要不断完善气象工作,特别是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

2 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概述

2.1 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气象观测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近年来,我国气象服务工作中广泛引入了具有现代化水平且高精准度的深层次气象观测装备保障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对气候变化实现智能化预警,还能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卓越服务。气象观测装备也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和农业种植活动中,随着气象观测装备的更新换代,气象观测保障工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助力[3]。尤其在进入21 世纪后,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日益凸显,频繁出现的各类气象灾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我国气象服务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新气象观测装备的应用使气象服务系统的优化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由此看出,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价值难以估量。

此外,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气象观测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加大气象观测装备保障系统建设力度刻不容缓。气象观测装备保障系统在气候预测、气象服务、科研服务等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业务进行不断完善,能够帮助国家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快速发展。气象探测系统属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气象服务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 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为了切实保障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急需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信息化系统,在提升我国气象观测工作的同时,确保卫星监测的气象数据信息能够第一时间传递给各级气象部门,保障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和完整性,提高气象观测装备部门的工作效率,为日后的管理提供便利条件。随着气象信息化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了解所属区域的天气信息,方便人们日常活动的顺利开展,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极其重要。

3 RFID技术在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设计架构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借助气象观测设备,对气象信息进行一系列的识别、跟踪、定位、检测和管理。在我国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中,RFID(射频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作用显著。同时,该技术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商业等领域也得到了快速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这些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在国内,RFID 技术的应用也为气象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例如,各级气象部门通过引入RFID 智能化传感器,可以及时检测管辖区域内的天气变化和地质状况等信息,并能将收集到的相关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管理人员,使其有充足的应对时间。以菲律宾为例,菲律宾距离台风带较近,每年6—10 月大部分岛上均有可能出现暴雨或雷雨天气,而菲律宾的科学气象部门则以RFID 系统为基础对自动雨量计和气象站进行重新设计,可以有效检测岛上的风速、风向、气温、气压及湿度等数据,并做好实时数据信息的传递。在未来气象观测装备业务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RFID 技术将是重要的一环,也将成为气象观测技术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4 气象大数据内容与特征

相较于大数据技术,气象大数据技术的专业性更强,加之其数据信息大都围绕气象工作展开,气象大数据涵盖了大数据技术和气象工作两方面内容。气象大数据是通过大数据技术来挖掘气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数据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信息加以总结,分析其中潜在的关联与规律。大数据技术同气象工作的深入融合,在增强工作准确性的同时,也能降低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气象大数据技术可以存储海量的检测数据信息,并在短时间内快速将重点内容从众多气象数据信息中筛选出来,为工作人员的查阅和借鉴提供了便利。

由于气象大数据技术可以将气象数据信息细化到各个领域,具有较强的预防性和实践性。在对气象大数据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其价值和功能极为庞大,因此,只有对大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将大数据技术与气象服务工作紧密结合,了解两者的差异,并对两者的优势进行有效整合,才能不断提升气象服务工作质量[4]。

5 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业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5.1 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业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对于各级气象部门来说,在建设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业务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从思想上贯彻落实总体思路,同时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党中央部署的相应任务尽快落实,以提升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业务的规范化水平与检测业务的整体水平,保障气象检测工作稳定开展。从气象观测装备保障相关规定出发,保证气象观测装备可以适应自然环境。在发展检测业务与建设气象观测装备保障系统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业务程序,并以科学技术为指导,推进气象观测装备保障的信息化建设。制定有关目标时,要始终将优化技术、完善功能与规范标准作为建设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业务信息化的根本目标,使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业务体系更加合理科学,助力气象观测[5]。

5.2 建设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业务信息化平台

对于各级气象部门来说,在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业务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充分利用高性能计算机、通信专线和综合网络系统,督促并尽快构建科学高效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做好气象观测装备的监控和维护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加大数据共享库的建设力度,进而实现办公自动化。做好预报系统的构建工作,确保当紧急情况出现时,能够以最快速度将信息共享至互联网平台,降低其带来的危害。

此外,工作人员应重视视频会商系统等的构建和管理,确保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到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业务建设工作中。观测装备保障人员也需要承担起自身的职责,定期做好日常性能检查和维修工作,确保及时发现、解决突发问题,事后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为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规范各地气象服务要求标准,全面归档处理核心技术。加大气象观测装备保障的宣传力度,与政府部门加强沟通协作,确保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深入人心。在现代化建设中,要为气象观测保障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与资金支持,做好后台日常维护,以提升气象检测工作的高效化和智慧化。

5.3 优化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业务总布局

在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业务信息化建设中,气象部门的工作进程和政府的布局密不可分。只有对省、市、县三级加强布局,才能保证监督、管理、检定、供应四级布局的顺利运行,在此过程中,要始终将维护维修工作作为布局的重要一环,让业务布局的管理落到实处。对保障人员的职责分工进行调整,不断完善技术、业务、指导和评价的标准,保证评价制度公平公正,积极引入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奖惩措施。与此同时,还要将科研工作做好,加大对技术的创新力度,将保障人员的监测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保证研究成果能够顺利推广应用,加强制度、措施和团队的创新力度,使其可以充分应用到未来的气象检测工作中[6]。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业务效率,气象部门还应熟练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通过构建远程监控系统,实现远程终端指导和诊断工作。在明确有关业务标准的前提下,气象部门需要加快气象探测站建设速度,不断完善简易装备,并通过购买对应服务的方式延长装备的使用寿命,始终确保设备工作性能稳定;对业务工作和监督管理工作要互相适应,实现气象观测装备自主保障和社会保障之间的全面融合。

6 结语

综上所述,大力开展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可有效推进气象事业发展,使新形势下的气象观测装备工作更加高效、稳定。气象部门应高度重视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根据实际情况构建较为完善的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信息化管理体系和平台,不断加强气象观测装备的支撑力量,以期为气象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猜你喜欢
气象部门气象装备
好装备这样造
气象树
港警新装备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防晒装备折起来
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大国气象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
美丽的气象奇观
县级气象部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