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新品种铁杂20

2023-12-29 11:53郑宏峰
中国种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墒情父本母本

郑宏峰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杂粮研究所,辽宁铁岭 112616)

高粱是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光合性能高、抗逆性强、生育期可塑性强、适应性广的特性,是干旱半干旱、盐碱地等地区抗旱避灾保收的重要作物[1]。高粱在我国用途广泛,不仅是粮饲兼用型作物,也是酿造、化工材料等重要原料之一,蕴含着巨大的生产潜力。我国是高粱消费大国,近年来随着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结构优化,以及受国内白酒市场对优质高粱需求旺盛等诸多因素影响,高粱种植面积有一定幅度增加,但也存在种植区域生态条件相对较差、生产管理粗放、种植零散、配套栽培及病虫害防控技术落后、机械化水平低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这一现状,采取有效的育种方法,积极选育优质、高抗、高淀粉的高粱新品种,制定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加以推广利用,对于提高高粱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铁杂20 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杂粮研究所以438A 为母本、铁1202 为父本选育的优质、高抗、高淀粉的高粱新品种。2022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 高粱(2022)210089。该品种的育成对于北方农牧交错区酿造高粱品种的更新换代、种植结构优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品种特征特性

铁杂20 属于中晚熟酿造高粱品种,生育期125d,株高218cm,叶片数20 片,穗中紧,穗纺锤形,穗长33cm,褐壳、红粒,籽粒粉质,穗粒重146.4g,千粒重40.1g。2016 年经国家高粱改良中心田间丝黑穗病3 号生理小种接种鉴定,铁杂20 高抗高粱丝黑穗病。2017 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检测,铁杂20 籽粒总淀粉含量为78.75%,支链淀粉含量为78.47%,粗蛋白含量为7.40%,粗脂肪含量为3.78%,单宁含量为0.14%。

2 产量表现

2015 年参加辽宁省高粱杂交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66.1kg,比对照品种辽杂11 号增产4.9%,5 个点增产,1 个点减产;2016 年续试,平均产量576.8kg,比对照辽杂11 号增产12.6%,居第1 位,5 个点全部增产;2020 年在康平县北三家子农场示范14hm2(210 亩),良种良法结合,平均产量达到670kg。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适宜区域适宜在辽宁西北部朝阳市、建平县、康平县、铁岭市,吉林省四平市,内蒙古赤峰市等地区春播种植。

3.2 精细整地高粱抗逆性强,一般地块均可种植,有条件区域可选择土层结构好、土壤质地松软、地力均衡、集中连片的地块,在做好田间管理的同时将获得更高产量[2]。高粱茬口以玉米、花生、杂粮等作物茬为宜。辽宁西北部地区春季少雨多风,土壤墒情较差,为保全苗,做好整地保墒重关重要。有条件的高粱种植区域需进行秋季耕翻整地,耕翻深度一般在25~30cm,下年春季土壤化冻时及时耙地起垄、镇压保墒,以确保苗全苗壮。

3.3 适时播种播种时间以土壤温度和墒情为重要参考因素,当土壤墒情良好、5cm 耕层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一般辽北地区在4 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辽西建平、内蒙古赤峰地区在5 月上旬至下旬开始播种。

3.4 精细播种目前大部分高粱种植区域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方式,对种子的质量有更高要求,应选择发芽率95%、净度98%以上种子,且在播种前需要对高粱种子进行晒种处理,晒种能打破种子休眠,提升种子活力,增强酶的活性,杀死种皮表面的细菌,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前还需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以防止和减少高粱病虫害发生。高粱播种量依照发芽率、种子籽粒大小、播种方式来确定。机械精量播种时一般每667m2种子用量为0.4~0.5kg,人工播种时种子用量为1.0~1.5kg[3]。种植密度根据不同地力、不同品种确定,一般保苗7000~8000 株/667m2。播种深浅度依土壤状态、墒情进行适度调整,墒情较差时,播种过浅易漏风跑墒,部分种子不能发芽造成缺苗;遇到低温高湿年份,播种过深易发生粉籽等状况。综上高粱播种深度一般为3~4cm,镇压后垄厚度1~2cm。

3.5 科学施肥依据铁杂20生理特性和生长需求,一般每667m2施用农家肥2000kg,一次性缓控释肥或高粱专用肥50kg[4];高粱关键生长期对氮肥需求量大,可追施尿素20kg 左右;在拔节至抽穗期可适当施用钾肥,以促进高粱抗倒、早熟、丰产。

3.6 田间管理在幼苗达到5~7 叶期进行间苗,注意做到去弱留壮。高粱对除草剂较为敏感,容易产生药害,所以选择正确的除草剂并合理控制药量至关重要。经多年实践证明,在播种后出苗前每667m2喷施1.0~1.5 倍二氯·莠去津悬浮剂150~200mL 封闭除草效果较好[4],苗后如出现除草不彻底可分别在苗期、拔节期进行两趟两铲和人工除草,去除苗旁、苗眼杂草。

3.7 病害防治高粱病害主要有丝黑穗病、炭疽病、顶腐病等。病害严重地区应及时进行轮作倒茬,另外,适时播种能有效避免地温低导致的出苗慢,减少病菌侵染概率。药剂拌种和农药叶面喷施是病害防治的有效手段,药剂拌种可用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化学农药防治在主要生长期每667m2叶面喷施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00g[5]。

3.8 虫害防治高粱主要虫害为地下害虫、螟虫、蚜虫、黏虫等,一般采用药剂包衣、化学药剂喷施和生物防治;防治螟虫一般每667m2采用5%氯氰菊酯30mL、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7g 等药剂进行叶面喷施,也可采用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赤眼蜂投放量在2 万头左右;在高粱生长的中后期需观察蚜虫的发生情况,一旦发生需用3911 乳油或氧化乐果兑水喷施。

3.9 适时收获高粱在生长后期要注意防止鸟害,采用挂反光条、燃放鞭炮、人工驱离等措施以减少鸟食损失。高粱在蜡熟末期收获,即穗背阴处籽粒无浆且呈现生理黑粉层时收获,以确保籽粒达到最高产量。收获后要及时脱粒、晾晒,当籽粒降到安全水分时进行收储。

4 制种技术要点

4.1 制种地选择制种地要求地力中上、排灌方便,隔离区在500m 以上。

4.2 生产技术要点铁杂20 父本植株高大、花粉量足,故采用父母本行比1∶6 或1∶8,母本种植密度为0.8 万~1.0 万株/667m2,父本密度为6000~8000 株/667m2。父本较母本晚开花5d,播种时一期先播50%父本,5~7d 后二期播剩余50%父本和母本。在生长的过程中父母本生长差异大时,可对生长较弱的亲本采取偏施肥或喷施叶面肥提高其生长速度,从而达到父母本花期匹配。在植株定苗、开花、脱粒等关键生产环节做好去除杂株和母本中散粉株的工作,以确保杂交种纯度。

4.3 适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防止霉变。当籽粒含水量在14%以下时进行收储,保证杂交种芽率。

猜你喜欢
墒情父本母本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三种土壤灭菌剂对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响
不同母本密度对敦玉328杂交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开封市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建设研究
额尔古纳市2013年春季土壤墒情分析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