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野史

2024-01-02 05:46陈炜
垂钓 2023年10期
关键词:观赏鱼鲤鱼养殖

陈炜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鲤鱼一直是勤劳、善良、坚贞、吉祥的象征。如今,鲤鱼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钓友钩线上的老朋友。

提起鲤鱼,人们就会联想到我国古代四名鱼之一的黄河鲤,还有著名的观赏鱼——红鲤、镜鲤,以及众多养殖品种。鲤鱼是淡水鱼类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者之一。

鲤鱼隶属于鲤科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背鳍基部较长,背鳍和臀鳍均有一根粗壮带锯齿的硬棘。体侧金黄色,尾鳍下叶橙红色。鲤鱼平时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以食底栖动物为主。其适应性强,耐寒、耐碱、耐缺氧。生殖季节随生长地区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珠江为3月,长江多在4~5月,东北则于6月才开始产卵。鲤鱼在流水或静水中均能产卵,产卵场所多在水草丛中,卵黏附于水草上发育。

鲤鱼是世界上最早养殖的鱼类。早在公元前12世纪的殷商时代便开始了池塘养殖鲤鱼。据《诗经》记载,周文王凿池养鲤。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竭力主张发展池塘养鲤,他认为:“蓄养三年,其利可以至千万,越国当盈。”在古代,中国民间有“养鱼种竹千倍利”的谚语。周代时,鲤鱼已成为最名贵的食品之一。周宣王讨伐玁狁获胜,特以“包鳖脍鲤”大宴诸侯。《诗经》中也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的句子。相传孔子生一儿子,鲁昭公赐孔子鲤鱼,孔子为感激君主的赐予,为其子取名鲤,字伯鱼。梁代陶宏景认为,鲤“为诸鱼之长,为食品上味”。至2200多年前的汉代,池塘养鲤已很盛行,从皇室到地主,都经营着养鲤业,并从自给性逐步发展至商品性生产。到了唐代,皇帝姓李,“鲤”与“李”同音,因而鲤鱼跳上了龙门,成了皇族的象征。朝廷使用的凭信——符,也刻成鲤的形状,皇帝把鲤形佩鱼赐给大臣,用以显示尊荣,于是“养鲤”“捕鲤”“卖鲤”“食鲤”都成为皇族最大的禁忌,违者必处以重罚。在唐代的300年间,养鱼户只好另觅养殖对象,逐渐发现最理想的养殖鱼类——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唐代以后虽然恢复了养鲤业,但因鲤鱼生长缓慢,只能屈居配角。

两千多年来,鲤鱼一直被视为上品鱼。明代洪武初年,诗人杨基在诗中写道:“春风吹雨湿衣裙,绿水红妆画不如。却是汉阳川上女,过江来买武昌鱼。”清同治年间的《江夏县志》记载:武昌黄鹄矶头出产的鲤鱼“味独鲜美,立冬后腌鱼者争购之,他省呼之曰楚鱼”。黄淮一带更有“没有老鲤不成席”的谚语。古人还把鲤鱼当作书信代用品,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至今民间还保留着逢年过节拜访亲友送鲤鱼的风俗。鲤鱼是勤劳、善良、坚贞、吉祥的象征。以鲤示为吉庆有余的年画比比皆是,“鲤鱼跳龙门”和“追鱼记”的故事更是传为民间佳话。

据说在元代,随着中国与中亚各国商贸往来日益密切,波斯人才将鲤鱼从中国带回波斯。1150年,欧洲十字军东征时把鲤鱼从波斯带往奥地利,以后逐渐传入西欧,1367年传入匈牙利,1496年传入英国,1560年进入普鲁士,后进入瑞典,1729年移入俄罗斯,1830年从欧洲传入美国。如今,鲤鱼已成为一种世界性养殖鱼类。

而鲤鱼作为观赏鱼,相传始于明朝万历年间神宗皇帝在御花园饲养的红鲤鱼。当时有一位大臣余樊学因“代天巡狩”有功,在告老返乡时,皇帝特以红鲤赏赐,令他带回故乡饲养。此鱼形似荷包,故名“荷包红鲤”,为江西婺源特产。江西兴国红鲤以及许多地方培养的镜鲤均为后來培育的鲤鱼品种。红鲤早期曾传入日本,二战后改名“锦鲤”,并被作为皇家王室贵族和达官显赫等家庭的观赏鱼。又因饲养于寺院神社,故又称为“神鱼”,象征吉祥、幸福。日本人把锦鲤看成是艺术品,有水中“活的宝石”之美称,并培育出黄斑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名贵品种。

鲤鱼除食用外,还可以入药治疗疾病,有开脾健胃、利小便、消水肿、止咳镇喘及发乳之功效,肉可治疗门静脉肝硬化、慢性肾炎、咳嗽、哮喘、产妇缺奶、妇女月经不调或血崩等症,血可治口眼歪斜,胆汁能治赤眼痛肿和化脓性中耳炎。

鲤鱼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虽各地品种极多,形态各异,但实为同一物种,唯在西南地区生活着 15种地域性种类,其中云南湖泊有11种,两种在广西西江,一种在广西钦江和海南,一种在四川邛海。

猜你喜欢
观赏鱼鲤鱼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浅析我国观赏鱼产业发展及鱼种变化(上)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海洋鱼养殖与旅游观赏的互联性——评《观赏鱼养殖技术》
读《鲤鱼跳龙门》有感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鲤鱼旗装饰坠
观赏鱼喂食须知
鲤鱼跳龙门
猪市虐我千百遍 我视养殖如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