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驱动—任务导向”型教学模式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24-01-03 02:54潘莉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潘莉莉

摘要:“课题驱动-任务导向”型教学模式是以“课题”驱动教师的教、以“任务导向”驱动学生的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尝试,在不断强调“融合育人”“智能育人”以及“全员育人”的现实背景下,这种模式是顺应以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着眼于新时代卓越教师培养目标,借助移动终端和网络平台,通过构建融合课程、搭建数字心理平台、研发课程手册等方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以期能为推进基础教育中心理课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思路。

关键词:教学模式;融合课程;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01-0068-04

近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等文件先后颁发,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但从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实施效果来看,突出问题有三:师资方面,仍有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兼职授课的情况,部分教师过于倚重教材,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缺乏新意,也缺乏对学生真正的关注;心理课教学课时方面,课时少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印象不深刻;心理作业方面,作为非考试科目,心理作业为非强制性完成的任务,作业的执行率低直接影响了教师及时获得学生对于课程的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和对所学方法和技巧的有效迁移[1-2]。

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水平、授课模式、评估效果都还处于实验和摸索阶段,教师如何进行更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亟须解决的问题[3]。

一、“课题驱动—任务导向”型教学模式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适切性分析

从2014年到2018年,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师﹝2018﹞13号)等文件,全面深入推进卓越教师的培养工作,“卓越”已成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卓越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知识基础、必备的自主学习能力、必要的实践创新能力、非凡的交往与合作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出眾的教学能力等要素。

新课改以来的基础教育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问题引领和实践体验,倡导自主探究、互动合作的学习模式,以构建核心素养为本 [4]。“任务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方法。

“课题驱动—任务导向”型教学模式着眼新时代卓越教师培养目标,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课题”驱动教与学的实施,通过心理实验、问卷调查,形成研究报告;以研究报告作为依据,在任务导向下,给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创造提供开放空间,这是更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二、以儿童嗅觉功能课题的教育实践为例

五感(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视觉、听觉和触觉常参与到心理活动设计中,但涉及嗅觉与味觉参与的活动甚少。我在2019年申请了“嗅觉功能发展及其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课题,获得省级一般课题的资格,课题论文在《广东教育》理事会2022年广东教育教学创新成果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考虑到气味是通过人的嗅觉系统被人感知,气味在社会联系和心理健康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气味能对儿童的“思维、学习、记忆、情绪”等心智过程起作用,我以课题驱动,引导学生以探索“能激发积极情绪体验的气味”为任务导向,通过设计融合课程、搭建数字心理平台、研发课程手册等方法实施教育教学实践,以期能推进基础教育心理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一)建设融合课程,增强课堂互动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中,没有明确规定小学心理课的课时,一般在必修课程安排后,学校再结合实际需求和师资配备情况来安排心理课,课时数少,相对其他学科来说不被重视。因此,相比于其他学科教师,专职心理教师探索心理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课程势在必行。在实践中,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进行了融合。

1.心理健康课与语文写作课的融合

三年级语文教学任务“植物观察日记”与心理健康课程的适应性主题进行融合后的“校园寻香记”课程,顺应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发现了校园盛开的桂花,并形成了多篇描写桂花的观察日记,日记中多处体现出融合课程的效果:“我不禁走上前一步,又闻了闻,令我更加充满活力。”“自那以后,我都会在课间的时候来闻一闻,保证上课不打瞌睡,精神百倍,更加投入学习。”“开学我们去校园闻花香,我很开心,开学太开心了!”达到了适应的教学目标。

2.心理健康课与劳动课的融合

双减政策下,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独立了出来,五育并举视域下的劳动教育,也告别了单一的理论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实际体验。为了实现心理健康课与劳动课的融合,让孩子在劳动中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在心理课后爱上劳动,现以“治愈香囊”课程为例予以说明。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有这样的诗句——“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囊里的香气浅浅淡淡,似果香,更似记忆里外婆蒲扇边的草木香。为了让孩子快速适应开学的节奏,我们以制作香囊为教育契机,开展了给自己或特别的人送“治愈香囊”的活动。教师为学生准备制作香囊的原材料,如麻布(也可鼓励孩子用废弃的衣物)、丝带、九种香料(薰衣草、檀香粉、丁香、香茅草、槐花、薄荷、桃花、陈皮、艾叶)和制作工具等。在华南师大心理学院研究生的协助下,开展制作香囊的活动,学生们通过嗅觉,选择和搭配出具有个性化的治愈香囊。

3.心理健康课与道德与法治、劳动课的融合

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非常重要的教学主题,我设计了针对三年级传统节日中“家”的融合课程“思念香粽”,借助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在回顧自己与家人过节时的情形,感受浓厚节日氛围的同时,不断丰富“家”的内涵,体会家是一个饱含“祝福、思念、奉献、孝敬……”的地方,进而从关注每个人的“小家庭”到关注社会“大家庭”,最后以制作纸香粽,把思念和祝福写在粽子上结束课程。这些“香粽”一部分被学生带回家送给了家人,一部分在课室走廊进行了展示。

4.美术课与心理健康课的融合

美术课的第二课堂开设了“校园寻香记”活动,学生把自己认为可以代表“校园气味”的事物画出来,并对气味进行简单描述。从学生的作品和反馈中发现,通过寻找能激发积极情绪体验的气味,不仅让他们更投入美术作品的创作中,也加深了对校园的喜爱之情。

在以上的融合课程中,我们引导学生朝着“能激发积极情绪体验的气味”去思考、探索、发现,让课程有思想、有温度、有故事、有趣味、有色彩、有气味。

(二)搭建数字心理平台,实现家校沉浸式共育

学校心理教师数量有限,无法实现每个年级都有固定的心理健康课程,数字技术的最大好处是突破时空界限和物理限制,促进优质资源高效共享和均衡配置。

1.搭建数字心理平台

在信息技术持续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环境下,熟练运营微信公众号体现了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卓越教师素养。为了让“课题驱动-任务导向”型教学模式更好向全校师生推广,我们认真研究,搭建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心理健康微信公众号“聆心小森林”,并开设了“美好日记”“美好作业”“趣味课堂”等栏目。

2.专设“搜集幸福的气味”栏目

心理教师向全体师生发出了关于气味搜集的倡议:“寻找身边的小美好”“寻找幸福年味”“寻找校园美好气味”等,对每一位学生提交的作品分享进行点评和指导,将符合主题的优秀作品制作成“美好日记海报”,每天以推文的形式发布在公众号,同时转发至全校教职工群、班主任群、班级群、朋友圈等平台,让更多的师生和家长朋友欣赏和借鉴,实现全方位、沉浸式、交互式的家校共育。

以线上教学为例,学生因疫情影响大幅度减少跟外界接触的机会,五感均受到了限制,容易形成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平台推送的《芳香Spa》《寻宝图》《54321调动五感训练》《幸福九宫格》《气味+呼吸放松法》等,让学生居家完成嗅觉训练活动。教师以课程“幸福祥云”引导学生绘画自己的幸福祥云,并加入“气味”元素,给学生布置对自己的幸福祥云进行介绍的录音任务。

我将学生的作品汇总成《欢迎来到幸福祥云部落做客》推文,“幸福祥云部落”分两站:一站是“嗅游我的幸福祥云”,另一站是“我的幸福祥云画廊”。以学生的语音作为导游语,让网站浏览者了解“居民们”的幸福生活。这个活动还开设了投票环节——选出与自己心目中最相似的幸福祥云,从而让学生们对于“幸福的气味”产生共鸣。

3.建立激励机制

我利用数字心理平台的特点,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和服务,不仅建立了网上预约系统,还针对积极投稿的师生建立了激励机制。建立了线上表格,由管理员进行登记,全校师生家长均可查阅投稿数据。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全校师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寻找幸福气味的活动。对多次投稿作品被采纳的学生颁布“美好积极分子”荣誉证书,对参加次数累计前五的班级颁布“美好组织奖”荣誉证书,以激励学生们积极地分享自己对“幸福气味”的思考和理解。

(三)突出特色,形成校本手册,带动全员心育

为了实现嗅觉课程的全员化,我与研究团队成员将此次探索嗅觉的活动凝练成校本研学手册——《探秘嗅觉之旅》,以此让六个年级的孩子都能通过手册中的知识和活动,更好地打开五感中的嗅觉感官通道,让孩子对积极的气味产生积极的联结,激发孩子的气味-空间效应、气味-情绪效应及气味-回忆效应。手册包含四个部分,分别是:科普馆、故事馆、训练馆和互动馆(见图1、图2)。

1.走进科普馆,揭开嗅觉的神秘面纱

在科普馆中,学生能了解嗅觉的生理机制及其与日常生活(如对食物的味觉、提升人际幸福感、记忆等)的相关研究。让他们认知到良好的嗅觉功能不仅有助于人们躲避危险,也有助于体会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唤醒记忆。

2.走进故事馆,聆听与气味相关的故事

我们会赋予某些气味很多情绪上的插曲式联想。某些气味会唤起我们不愉快的感受,某些气味则能让我们产生力量感。嗅觉的记忆是保留时间最长的记忆,它会让我们在闻到某些气味时,想起自己酸甜苦辣的故事。在故事馆,学生能看到一些代表性的学生气味故事作品,这些气味和故事情节也能很好地唤起同龄人之间的相似记忆,能激发起更多的气味故事。

3.走进训练馆,学习提升嗅觉功能的方法

大量实证数据表明,新冠疫情的确导致一些人失去了嗅觉。当我们的嗅觉功能正常时,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一旦失去了嗅觉,才觉得哪里都不对劲。在嗅觉失灵期间有很多安全问题要注意——此时人很难及时发现燃气泄漏、火灾和食物变质的迹象。目前,病毒感染造成的嗅觉/味觉异常还没有什么可靠的药物治疗。不过,一种名叫“嗅觉训练”的非药物手段可能会有帮助。一些对照实验发现,这种手段能增加嗅觉改善的概率。在训练馆,学生(包括学生的家人)可以学习从饮食结构、体育运动、如何创设气味空间等来提升嗅觉功能的训练效果。

4.走进互动馆,体验有趣的嗅觉游戏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课程与经验、社会实践、劳动技能等结合,创新形式,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我将教学中的游戏进行汇编整理,包括:制作爱国香囊、思念香粽、激励书签,绘制我的幸福九宫格、寻宝记、带你嗅游我的幸福祥云等,并预留探索学习单、任务栏、作品区、粘贴区等,孩子既可以独立完成,更可以和父母一同完成。从而达到全员心育的效果。

三、实施效果及反思

在不断强调“融合育人”“智能育人”以及“全员育人”的现实背景下,这种模式顺应以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体现了新的“课程观”。结合此次在儿童嗅觉功能课题推动下实施的教育教学实践效果,我进行了如下反思。

1.“课题驱动—任务导向”型教学的确符合新时代卓越教师培养目标,对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更高,激发了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动机,教师和学生均能在课题驱动和任务导向下进行更有深度和广度的学习。

2.为了更好实施“课题驱动—任务导向”型教学,我对心理作业建立了激励机制,以活动的形式进行平台宣传、以竞赛的形式进行作品征集、以奖状的形式进行网络展示,让心理作业做到了“少而精”,完成了向课堂之外、学生之间、家庭内部的延伸,实现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加持作用。

3.在“课题驱动—任务导向”下,我搭建数字心理平台和凝练校本研学手册等做法弥补了心理健康教师配备有限,无法实现每个年级都有固定心理健康课程的不足,教与学都不再囿于特定时空内,突破时空界限和物理限制,促进优质资源高效共享和均衡配置,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此次实践激发了我及研究团队成员的研究热情,“如何利用好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将是下一步计划探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教育艺术,2021(6):12.

[2]方庆园,邓青婧.心理作业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探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1):34-36.

[3]朱云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1(36):34-35.

[4]陈红梅.“案例驱动-任务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评价[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5):86-91.

编辑/卫 虹 终校/孙雅晨

猜你喜欢
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探索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之我见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