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酸换肤术联合强脉冲光对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及TEWL 的影响

2024-01-04 07:20马艺珍李亭亭王超霰春萍王丽
中外医疗 2023年28期
关键词:换肤果酸痤疮

马艺珍,李亭亭,王超,霰春萍,王丽

1.阳光融和医院皮肤科,山东潍坊 261000;2.阳光融和医院医学美容科门诊,山东潍坊 261000

寻常性痤疮(acne vulgaris, AC)是一种好发于头面部的皮肤病,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以粉刺、丘疹及脓疱等症状为主要特征,且中度痤疮患者往往会遗留炎症红斑,对面部美观度造成极大影响,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1-2]。临床治疗AC 多以改良Pillsbury 分级法为依据,在确定病情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目前临床常见治疗手段包括内服、外用药物、化学换肤及光电治疗等。果酸换肤术属于临床常见的化学换肤方法,所用果酸为天然有机酸,具有结构简单、水溶小好、无毒且渗透性好等优点,不仅可改善皮脂腺通畅状态,还可促进瘢痕修复[3]。强脉冲光的理论基础是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光热穿透皮肤组织发挥抑制细菌滋生、繁殖及促进炎性皮损恢复等效用,当前已在多种皮肤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4]。基于此,本研究方便选取2020 年3 月—2022年6 月探讨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96 例中度AC 患者,探讨采用果酸换肤术联合强脉冲光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本院收治的96 例中度AC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48)中男20 例,女28 例;年龄18~37 岁,平均(26.95±2.44)岁;痤疮位置:颊部痤疮10 例,全面部痤疮22 例,额部痤疮16 例;病程0.5~3 年,平均(1.72±0.42)年。对照组(n=48)中男21 例,女27 例;年龄18~36 岁,平均(26.92±2.41)岁;痤疮位置:颊部痤疮8 例,全面部痤疮23 例,额部痤疮17 例;病程0.5~3 年,平均(1.74±0.4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5]中对AC 的诊断;②改良Pillsbury 分级法分级为中度;③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头面部皮肤存在破溃、溃脓者;②近1 月内接受过抗痤疮治疗者;③对本研究所用治疗措施难以耐受者;④合并其他严重皮肤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果酸换肤术,使用卸妆水、洗面奶等对患者面对进行彻底清洁,注意避开眼周、唇周等皮肤敏感部位。使用浓度为20%的果酸,对患者头面部进行外用涂抹,并于角质层较厚的区域进行重复涂抹,20 s 内均匀涂抹完头面部,停留于面部5 min,如有白霜、红斑或患者自诉疼痛感受,可采用中和液予以中和处理,冷敷10 min 后,洗净面部,告知治疗完成,嘱其术后注意防晒,每隔2~4 周治疗1 次,持续治疗5 次。治疗过程中逐渐增加果酸浓度,第1 次治疗果酸浓度为20%,面部停留2~3 min,第2 次治疗果酸浓度为35%,面部停留3~5 min,第3 次治疗果酸浓度为50%,面部停留2~3 min,第4 次治疗果酸浓度为70%,面部停留3~5 min。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强脉冲光治疗,使用强脉冲光仪(科医人医疗激光设备贸易北京有限公司,型号:M22)进行治疗,设置治疗参数:波长560~1565 nm,脉宽3.0~4.5,脉冲延迟30~40,能量15~22 J/cm2。使用仪器治疗头对患者头面部进行照射,以皮肤微潮红为最佳治疗能量,直到治疗区域的痤疮颜色变为深红色,1 次/月,持续治疗5 次。每次果酸治疗间隔两周后进行强脉冲光治疗,治疗期间应严格注意保湿防晒。

两组均于治疗后持续随访12 周。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经表皮失水率(transepidennal water loss, TEWL)水平、临床疗效及并发症。②对比两组患者角质层含水量、皮脂情况及皮肤pH 值,均采用皮肤测试仪进行测定。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随访12 周后)测定。③对比两组治疗前后TEWL 水平,采用皮肤生理检测仪测定。④临床疗效:痊愈:痤疮皮损面积缩小>90%;显效:痤疮皮损面积缩小60%~90%;有效:痤疮皮损面积缩小20%~≤60%;无效:痤疮皮损面积缩小<20%。治疗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⑤比较两组皮肤发红、烧灼感、红斑、色素沉着、面部瘢痕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皮肤屏障功能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角质层含水量水平较高,皮脂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pH 值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对比(±s)

组别对照组(n=48)观察组(n=48)t 值P 值角质层含水量(%)治疗前55.56±5.2654.17±5.301.2900.200治疗后58.15±6.0364.20±7.334.416<0.001皮脂情况(%)治疗前72.76±6.5872.06±6.770.5140.609治疗后67.62±5.1364.08±4.963.437<0.001皮肤pH治疗前5.88±1.225.90±1.240.0800.937治疗后5.50±0.785.47±0.720.1960.845

2.2 两组患者TEWL 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TEWL 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EWL 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TEWL 水平对比[(±s),g/(h·cm2)]

表2 两组患者TEWL 水平对比[(±s),g/(h·cm2)]

组别对照组(n=48)观察组(n=48)t 值P 值治疗前14.26±2.6814.30±2.660.0730.942治疗后12.11±1.989.33±1.437.886<0.001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AC 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种常见炎症疾病,多发于青年人群。当前临床尚未明确AC 的发病机制,多认为可能与皮脂腺分泌过多、皮脂腺导管堵塞、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及炎症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6-7]。当前临床治疗AC 以减少面部皮脂分泌、溶解角质、杀菌及抗感染治疗为主。

药物内服、外用等方式治疗AC 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疗效慢、用药不良反应可极大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加之随着人们对面部美观度需求的增加,显效速度快、治疗效果佳的治疗措施逐渐在临床得到应用[8-9]。果酸换肤术属于临床治疗中度AC 的重要方法,其分子量较小、渗透力较强,可透过皮肤表层,形成酸性环境,影响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繁殖,起到一定的抑菌作用[10-11]。同时,通过外涂果酸的方式,可对其面部细胞表面结合力产生干扰,促进面部角质栓脱落,有效去除异常角化的表皮细胞,不仅可恢复毛囊漏斗部位并通畅引流,防止皮脂堵塞毛孔,还可通过逐渐增加果酸浓度促进面部表皮层、真皮乳头的修复再生,改善面部皮肤状态。但单一应用果酸换肤术仍难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应在此基础上联合其他治疗措施[12-13]。周建琼等[14]的研究表明,将果酸换肤联合强脉冲光应用于黄褐斑的治疗中,可发现观察组治疗后TEWL 水平为(9.15±1.82)g/(h·m2),低于对照组的(10.03±1.26)g/(h·m2),角质层含水量水平为(44.96±2.79)%,高于对照组的(42.65±3.16)%(P<0.05),与本研究结果中的观察组治疗后角质层含水量水平为(64.20±7.33)%,高于对照组的(58.15±6.03)%,TEWL水平为(9.33±1.43)g/(h·m2),低于对照组的(12.11±1.98)g/(h·m2)(P<0.05),具有一致性,说明果酸换肤术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的优越性。强脉冲光疗法主要利用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将其应用于AC 的治疗中,可通过照射的方式,对痤疮丙酸杆菌代谢产物的内源性卟啉进行作用,释放单态氧离子,有效杀灭痤疮丙酸杆菌;配合热作用,可促使更多的氧离子进入毛孔,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与繁殖,提升痤疮治疗效果。同时强脉冲光可穿透受损皮肤,对皮肤炎症性红斑、色素沉着等发挥选择性光解功效,有效促进其吸收、消退,获得显著的皮肤瘢痕修复效果[14]。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皮脂水平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对中度AC 患者实施果酸换肤术联合强脉冲光进行干预,可进一步改善其皮肤功能,疗效显著,还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其原因在于,将果酸换肤术与强脉冲光联合应用中度AC 患者中,可发挥协同作用,在利用果酸循序渐进改善面部皮肤的异常角化、通畅毛囊口及促进表皮细胞更新的基础上,配合强脉冲光可促进炎症消退、瘢痕恢复,利于增强皮肤屏障功能,提升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减少水分丢失,改善面部微环境。同时,强脉冲光可通过修复作用减少果酸换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针对中度AC 患者实施果酸换肤术联合强脉冲光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皮肤屏障功能,减少皮肤经表皮失水率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换肤果酸痤疮
口服氨甲环酸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换肤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对血清MDA与E2的影响
“刷酸”过度可致“烂脸”
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熊果酸对肺癌细胞株A549及SPCA1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
水线草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测定
越换越黑『换肤』美白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