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教育服务“三高四新”策略研究

2024-01-05 17:59
科教导刊 2023年30期
关键词:三高四新职教产教

赖 欣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00)

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亲临湖南考察调研期间,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科学指引,勉励湖南“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同年12 月,湖南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作出决议,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并将其作为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总牵引。

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湖南职教布局在前,于“湖湘特色”的坚持中主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2022 年4 月,湖南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住建厅联合印发《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5 年,要基本建成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的湖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中,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将作为建设重点持续推进。这意味着湖南职教需调整育人思路,为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提供新的生力军。

1 职业本科教育服务“三高四新”的现实要求

1.1 要厘清培养差异,体现人才价值

湖南职教要想经由职业本科建设,为“三高四新”战略的全面落实提供人才支撑,首先需要解决的便是厘清职业本科与职业专科、普通本科之间的人才培养差异。对此,湖南职教可从培养定位、人才出口、职业发展三大方面着手,就现有人才培养路径进行全方位重塑与升级。

在培养定位方面,湖南职教需意识到职业本科既非简单的职业专科学制延长,也不是对普通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模仿翻版,而是以区域规划、产业趋势、企业需求为前提,在延续人才培养职业性、应用性与技术性的同时,有机融入学术性、研究性与创新性。这意味着湖南的职业本科建设,要围绕“三高四新”战略要求,根据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认定标准,一方面持续提升被培养者熟练运用技术技能完成生产任务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还要保证被培养者具有扎实的理论积累,可将学术知识和技术实践融会贯通,在理论创新的同时转化出生产实绩。

在人才出口方面,职业本科与职业专科、普通本科不同的人才培养思路,决定了其在为被培养者进行职业规划时,要注意区隔性地打造。相较于职业专科着力培养学生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普通本科强调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实验实操能力,职业本科主要培养学生为区域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需求提供中高端服务的创新应变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由此可见,如果说职业专科培养的是“岗位劳动者”,普通本科培养的是“学科研究者”,职业本科产出的则是“产业推动者”。

在职业发展方面,职业专科侧重于实现学生对未来就业技术技能岗位的“专而精”,被培养者的职业发展往往与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进度较为一致。普通本科侧重于实现学生对所在学科领域研究的“深而博”,被培养者职业发展一般与个人的学科认知水平有所关联。而职业本科作为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融合体,则要求实现学生对所涉产业服务的“全而新”,被培养者职业发展将主要取决于个体对于产业趋势的把握程度。

1.2 要完成“楚怡”传承,凸显湖南特色

1909 年,湖南职教先驱陈润霖先生创办了楚怡初等工业学堂,并在岁月沉浮中,形成以“爱国、求知、创业、兴工”为核心的“楚怡”职教精神。如今,围绕“三高四新”战略布局,湖南省制定了职业教育“楚怡”行动计划,力图弘扬“楚怡”精神,继续服务区域发展。“楚怡”行动计划的实施,对湖南职业本科建设既提出了行动要求,又提出了思想要求。

在行动上,“楚怡”行动计划根据湖南地区发展及产业升级转型实际,不仅对“楚怡”高水平学校、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具体安排,还推动了2023 年湖南高考“楚怡工匠计划”招生项目的首次增设。作为职业教育的一分子,湖南职业本科也需根据“楚怡行动计划”部署,在专业设置上“增、开、合、汰”、教学安排中“优、转、联、创”,在保证专业结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同时,提高人才培养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

除了通过有效的教学实施为“三高四新”战略提供人才支撑,湖南职业本科还承担着独有的思想建设任务。作为“楚怡”精神的当代继承者,湖南职教在开展职业本科建设时,要从历史出发、从现实出发,将“楚怡”精神的科学内涵、固有价值、区域影响融入专业构建、课程设计、人才培养、教师队伍打造等工作当中,既培育出新时代背景下合格的“楚怡”职教精神传承人,又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楚怡”品牌典型,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做好思想动员。

1.3 要优化产教融合,融入区域发展

首先,湖南职教需要找准职业本科开展产教融合的工作基点,在教学设置中根据“三高四新”战略目标和推进实际,结合院校特征和擅长领域,对专业设定、专业布局以及专业群组织进行综合统筹和动态调整,始终保证教学安排与区域发展相协调。其次,湖南职教要及时将行业最新技术技能要求融入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培养方案进行重构、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教学方法进行重塑,始终保证教学开展与行业先进水平相同步。最后,湖南职教需搭建起合理通畅的校企育人机制,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工作流程融入教学实施、行业考核融入教学考评,始终保证人才就业出口与企业需求相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产教融合的顺利实现,除了院校方不断革新育人模式,企业的参与也要落到实处。因此,湖南职业本科产教融合工作还要注意调动学校外部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从企业视角出发,创设出共赢共利、互联互通的职业本科产教融合机制,又发挥职业本科教育的优势,将产教融合工作与对接行企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三高四新”推进中的痛点难点相结合,提升产教融合的产业价值与社会价值。

2 职业本科教育服务“三高四新”的践行路径

2.1 明晰办学定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先行开展了职业本科教育,并在探索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办学定位不清、专业设置不明、产业对接不准等问题。湖南职教需以此为鉴,根据区域需求理顺办学逻辑、把握工作内涵,保证培养人才能为对应行企所喜、教学成果能为“三高四新”所用。

一方面,湖南职教要在对区域发展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进行研判分析的基础上,依据院校既有办学积累和教学成果,以特色化专业设置提升办学竞争力、针对性教学设计增强人才适配度。在此过程中,湖南职教除了充分考虑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职业专科的区隔差异,还应围绕“三高四新”工作重点,及时更新培养标准、优化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模式,实现专业设置与区域规划一致、课程内容与产业要求一致、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人才水平与企业标准一致。同时,为保证专业设置以及教学开展的合理性,湖南职业本科专业建设不可一味“求热”“求全”,以防出现同质化问题。

另一方面,基于职业本科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要求,湖南职教的职业本科建设还需最大限度对接“三高四新”所涉产业链,进行反映现实业态情境、彰显院校特色的专业集群打造。首先,湖南职业本科要以“三高四新”的布局和规划作为预设专业群的组群起点,站在区域层面进行专业群设计、建设和管理。其次,按照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湖南的职业本科专业群打造要对标新兴、前端的技术变革和产业理念,持续强化专业群的动态性与开放性,保证人才培养不是“批量生产”,而是“高阶养成”。最后,为提升学生解决不同情况下复杂问题的能力,湖南职业本科要依据产业链实时特征拓展组群维度,跨专业、跨学院甚至跨学校进行专业集群搭建。

2.2 弘扬“楚怡”精神,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德技并修是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理念。在为“三高四新”战略提供人才支撑的过程中,湖南职业本科不仅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还要立足湖南特色,弘扬“楚怡”职教精神,培养出具备正确职业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因此,湖南职业本科首先需要树立“楚怡”传承意识,在各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设计中融入“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楚怡”精神,让学生理解“楚怡”、接受“楚怡”、践行“楚怡”。特别是在当前“三高四新”战略推进和职业教育改革开展的关键阶段,湖南职业本科更要利用“楚怡”精神进行思想引领,将“楚怡”蕴含的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奋发意志等要素与学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信心、投身“三高四新”征程的决心。

其次,基于职业本科的人才培养要求,湖南职业本科在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和弘扬“楚怡”精神时,也应有所创新升级。在设计上,课程思政内容要注意实时性、系统性与前瞻性,结合区域需求和产业趋势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塑和综合素质培养;在执行上,课程思政实践要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知、行、创”合一进行差异化培育;在管理上,课程思政开展要与党风廉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形成统一整体,多角度实现思政引领。

最后,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湖南职业本科还要按照“三全育人”要求,校企合力建好思政“第二课堂”。特别是基于目前学生的信息接收特点,湖南职业本科要尤为注意发挥行业专家、企业高管、先进榜样在人才培养中思想引导的积极作用,利用学生对他们的信服感、认同感与向往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此外,湖南职业本科在学生的实践锻炼中也要进行多元化融合,根据课程思政设计安排实践主题、结合课程思政重点优化实践步骤,让学生进一步认知到课程思政内容的必要性与关键性。

2.3 升级产教融合,打造多元协同机制

为提高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度,湖南职教要协同企业、连通产业、面向区域,从融合广度和融合高度入手,对现有产教融合路径进行升级。在融合广度方面,湖南职业本科应在现有的教学融合、技术融合、师资融合等措施之外,进行产教融合平台打造。新型产教融合平台在构建上,要引入性质多元的其他主体,将目前校企双向的“小融合”升级为多方交叉的“大融合”,实现作用边界拓展;在组织上,要根据“三高四新”战略以及产业趋势明确平台近景目标与远景目标,把产教融合由“点对点”结构转化为链条式结构;在功能上,要在科研攻关、产业进步、技术开发等领域发挥效能并创造各方共同利益,解决目前产教融合院校“一头热”与产业“一边冷”的问题。

在融合高度方面,湖南职业本科应根据“三高四新”战略,站在区域角度对产教融合进行层次升级,实现“产、教、域”协同发展。对此,湖南职教要加强区域和产业在融合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改变现行的“学校提要求、企业来满足”式产教融合机制,转而按照“学校—企业—产业—区域”的逻辑关系设置分层中心,由内而外打造多级辐射圈层,完成“产、教、域”融合利益共同体构建。在此圈层作用下,产教融合将升级为涵盖校、企、产、域的多维度资源整合和价值创造,既可站在更宏观的视角增强融合工作的合理性、体系性与持续性,又可集合多方优势同频共振,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注入新动力。

猜你喜欢
三高四新职教产教
“三高四新”背景下湘商文化融入湖南高职双创教育的路径研究
“三高四新”背景下湘商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研究
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助推湖南水利高质量发展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三高四新』战略是湖南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